艾玛与风教案5篇

时间:
Iraqis
分享
下载本文

我们可以利用教案来提高教学的效率,我们需要不断更新教案,以反映最新的教育趋势,下面是58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艾玛与风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艾玛与风教案5篇

艾玛与风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 能仔细观察图片并能理解故事内容。

2、 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要学会尊重和欣赏别人、自己不一样的地方。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图片导入:引导幼儿观察花格子,猜猜这是什么?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刚刚没看出来?

2、 认识花格子大象艾玛,说说他与别的大象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用五颜六色、与众不同来形容艾玛。

3、 艾玛与其他大象在一起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二、讲述故事

1、艾玛是大家的开心果,小朋友想一想开心果是什么意思?

2、艾玛溜走了,他回去哪里呢?

3、为什么森林的颜色是灰暗的呢?

4、艾玛见到了一棵树,他想要干什么?

5、艾玛的心情为什么又好了?

6、现在艾玛站到了象群中,你还能认出他吗?艾玛为什么觉得越来越没有意思了?

7、请你学一学大象是怎样叫的。

8、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

9、艾玛羡慕其他大象,其他大象都很羡慕艾玛的颜色,所以他们举办了一个化妆节。

10、找一找那只大象是艾玛,你喜欢什么样的艾玛?你最喜欢哪只大象?说说他的特点。

三、延伸

1、出示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孟非、姚明的图片,说说他们的特点。

2、请幼儿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

教师总结:自己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自己的特点。

艾玛与风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刷子拖色,并能根据不规则的色块进行想象、添画,表现出各种动物。

2.感受动物身上花纹的多样,大胆想象创作,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刷子、旧抹布、水粉颜料、棉签、报纸、ppt《动物捉迷藏》、人手一张8k铅画纸。

活动过程:

一、创设“粉刷匠”的情境,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戴上帽子、手拿刷子扮演粉刷匠,引导幼儿伴随《嘻唰唰》的音乐做律动。

师: 今天我们要来当小小粉刷匠, 让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来刷一刷吧。你们仔细看哦!(播放嘻唰唰的音乐,教师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刷法)

二、游戏导入,探索不同的刷法。

1.探索不同的刷法。

师:刚才你是怎么刷的呀?(幼儿学一学上下刷)除了上下刷还可以怎么刷呢?(幼儿说一说,学一学)。

教师小结:可以上下刷、也可以转着圆圈刷、波浪形刷、还可以刷得长长的,也可以刷得短短的,刷到外面去也没关系。

2.幼儿听音乐刷色游戏。

师:小朋友想不想试一试呀?(幼儿拿起刷子尝试各种刷法)

要求:先舀一小勺颜料在纸上,然后用我们刚刚学的新的刷法来刷,刷出不规则的形状、和别人不一样的形状。

三、借形想象,添画动物花纹

1.集体想象交流

师:在我们刷出的色块里还藏着许多的小动物呢,我们把他们找出来呀。

首先我们先帮色块宝宝传上贴身小衣服,衣服不大也不小,紧紧贴着色块宝宝的身体。(教师示范画轮廓线)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想一想,这个色块像什么动物?转着看看像什么动物?眼睛在什么部位?(幼儿找出,并画下来)

2.欣赏ppt,感受动物花纹的多样。

师:小动物身上会有些什么花纹呢?

小动物身上的花纹各不相同,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欣赏ppt)

教师小结:大自然真神奇,给小动物们创造了各不相同的花纹,除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些动物有着漂亮的花纹,还有很多小动物也有漂亮的花纹,我们小朋友以后要留心观察。

3.幼儿创作:添画花纹。

师:我们欣赏了这多小动物,现在就要请小朋友为色块宝宝变一变。先给色块宝宝穿上贴身小衣服,然后转一转、看一看,找出小动物,给动物画出眼睛和花纹。

4.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四、欣赏作品

1.展示幼儿作品

2.评价作品。

师:这么多动物在一起真热闹,有谁愿意说说你找到了什么动物。

艾玛与风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能通过图片,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理解故事内容。

2.能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装饰活动,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大象。

3.感受艾玛的与众不同,体会快乐的情绪。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ppt。

2.大象图片,油画棒。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幼儿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难点:能够感受到艾玛的与众不同,体会快乐的情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给客人老师打招呼。除了客人老师,我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位客人,你们想知道是谁吗?那我们先来看一张图片。

观察ppt,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各样的大象。

提问:

(1)这是什么动物?

(2)它们长得一样吗?(引导幼儿观察一样和不一样的地方)

(3)哪里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高有的矮,有的胖有的瘦等)

小结:它们是一群大象,有的年轻,有的年老,有的高,有的矮,有的胖,有的瘦,这些大象都各不相同,但是它们全是一种颜色的。

二、基本部分:引出主人公艾玛。

1.艾玛也是一只大象,可是它和其它的大象不一样。你们猜猜艾玛是一只怎样的大象?他跟其它大象有什么不同呢?

引导幼儿观察ppt。

提问:

(1)你们看,艾玛是一只怎样的大象啊?(彩色的大象)

(2)艾玛身上有哪些颜色?(带领幼儿一起找一找,说一说各种颜色)

(3)我们可以用一个好听的词语来形容艾玛身上的颜色,叫五颜六色。

小结:艾玛是一只有着五颜六色的花格子的大象,它和其它大象的颜色不同。

3.观察ppt。

(1)这是谁?它们在干什么?(这是艾玛,它们在玩游戏)

(2)“开心果”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你能说说大家是怎么把艾玛当做开心果的吗?(它们把艾玛抛起来了)

(3)艾玛特别的与众不同,其它大象会怎样看待和对待他呢?(艾玛就好像它们的开心果)

4.观察ppt。

(1)大象们都睡了,艾玛睡了吗?猜猜它想干什么?(没有睡觉。想偷偷的走掉)

(2)艾玛是怎么走的?(艾玛轻轻的走,怕走的太吵了,吵到别的大象)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它走路的样子。

(3)它会去哪里呢?

5.观察ppt。

(1)现在的艾玛变成什么样子了?(和其他大象一个颜色)

(2)然后它就回家了。又遇到哪些动物?

(3)想想这次动物们会怎么跟它打招呼呢?(早安,大象)

(4)为什么会这么称呼呢?(因为他们也不认识他是谁了)这时艾玛的心情怎么样呢?

涂上果汁后的艾玛回到象群后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一起看看接下去会发生什么事?大家发现了艾玛吗?为什么?

6.观察ppt:

大家发现了艾玛吗?为什么?

小结:对呀,艾玛是个开心果呀,他忍不住笑了出来,还是被大家发现了呢。

7.观察ppt:

(1)发生了什么事情?艾玛怎么会被大家发现的?(下雨了,让艾玛的花格子又露了出来)

小结:没想到,一场大雨,让艾玛恢复了本来的颜色。

(2)“艾玛化装节”是什么意思?大象们是怎么说的?你们听懂了吗?

8.观察ppt:

(1)这张图片里,你们找到艾玛了吗?他在哪里?

(2)那其他的大象呢?(其他大象都变成了五颜六色的。)

小结:在化妆节那天,其他大象变成和艾玛一样五颜六色,艾玛成了一只普通的大象。

三、结束部分

1.“艾玛化装节”到了,普通的大象都想成为一只特别的大象。孩子们,你想把大象打扮成什么颜色呢?

2.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大象图片,现在还是一张普通的大象图片,你愿意做设计师吗?把他们变成一只特别的大象,去参加艾玛化妆节。

四、活动延伸:

阅读区投放图书,

美工区投放大象图片,让幼儿进行装饰。

活动反思:

故事在活动中应该提前设想到幼儿的各种回答,做好相应的回应。讲述故事时,应注意故事的完整性以及语调的起伏,吸引幼儿兴趣。

幼儿期是创造性思维开始萌芽的时期,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可以在他们的许多活动中表现出来,其主要特点是敢于大胆想象,不受客观事物的限制。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幼儿期这种可贵的创造性思维萌芽,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使这种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展。在活动中我提供了一些帮助幼儿想象的材料,例如鲜明的绘本图片可以引起幼儿的兴趣能让孩子们更加愿意去想象,而大象的轮廓则是让幼儿可以将自己先前的语言表达展现到画笔上来进行表现。并通过绘本引导幼儿有针对性的进行想象而不是毫无目的的乱想。通过实践使我懂得利用创造性提问推动孩子创造性思维同样离不开教师用心地思考和预设。

艾玛与风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图书,观察艾玛和群象的神态,初步了解故事内容,了解艾玛的“特殊”,体会艾玛的调皮、紧张的心理,感受幽默快乐的情绪。

2、能专注的阅读图书,产生阅读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拼花格子大象,引发兴趣。

集体拼图游戏

师:“请小朋友将自己手中的一张卡片拼在背景图上。”

幼1:哎呀,是一只花格子大象。

幼2:身上五颜六色的真好看。

师:“今天我们讲的就是这只花格子大象的故事。

此环节安排用心良苦,有两点巧妙之处:利用操作游戏很自然的导入关于“大象”的.阅读活动,吊足了孩子的胃口;“拼出的大象”与图书相吻合,将大象的特别之处前置,一目了然。

(二)师生第一次阅读,在教师引导下理解内容。

1、认识封面、书名、作者

师:封面上有什么?数一数身上有哪些颜色?

幼1:花格子大象;幼2:有红色、黄色、绿色……

师: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花格子大象艾玛》,是大卫 .麦基著、任溶溶翻译的。

2、逐幅观察图1——图8,了解内容,感受色彩鲜艳的画面。

师:(图1)这些大象长得什么样?

幼儿观察后很快发现:有的大象年纪大了,都有皱纹了;有的大象高大;有的大象胖胖的……

师:(图2、3)这是谁?它们在干什么?

幼:这是艾玛,它们在玩游戏。

幼:它们把艾玛抛起来了,玩得很高兴……(师朗读文本文字)

师:(图4、5)灰象们都睡了,艾玛睡了吗?猜猜它想干什么?

幼: 艾玛睡不着,想出去玩。

幼:艾玛的眼睛偷偷看看大象,在想怎么逗它们玩的主意……

师:图6、7、8:艾玛在干什么?它会变成什么样子?

幼儿一页一页专注的翻看,手指图边看边说。特别是学一学艾玛用鼻子卷树干摇果子,幼儿模仿角色动作,有的皱着眉头用劲的样子,有的摇头晃脑的样子……个个都很投入到角色中。

3、重点观察图9、11、12、14,观察艾玛和群像的神态细节,感受艾玛的调皮、幽默和快乐。

图9:艾玛涂上果汁变成灰色回到象群中,找一找哪个是艾玛?为什么?

幼儿立即手指中间的一只大象叫起来:在那儿。

师:在哪儿?从哪里看出来的?

幼1:其他大象都闭着眼睛,艾玛睁着眼睛四处看。

幼2:他翘着鼻子、抬着腿走路的样子,一下子看出来了……

师:艾玛的动作、眼神看出他心里正高兴呢,有点得意、有点调皮的样子,大家学一学。

图11: 艾玛回来很长时间了,其他大象什么表情?大象们认出艾玛了吗?艾玛在哪里?它又是什么表情?

幼:大象还是闭着眼睛一动不动。幼:它们没认出来,艾玛高兴的笑了。

幼:至于艾玛是翘着鼻子,眼睛斜看大象。

师阅读原文文字,问:艾玛眼睛瞪大,卷起长鼻子笑起来,大家学一学

图12:突然大象们怎么了?booo!什么意思?

幼:耳朵竖起来,吓了一跳。

幼一边说一边做着眼神:大象被吓了一跳,瞪大眼睛,眼珠子都朝上翻。

大家听了哈哈笑起来,很自然的也学起大象吓了一跳,吃惊的样子,唯妙唯肖。

图14:下雨了,艾玛的花格子图案又出现了,大象们看到了是什么反应呢?每只大象笑的样子不一样,大家学一学。

幼儿:有的坐着,鼻子翘上天大笑;有的捂着嘴笑;

有的背靠背笑;有的张大嘴笑……大家学动作把

活动推向了高潮,孩子们尽情地学起大象们的动作、表情。

4、师生第二次完整的阅读图书。

阅读后提问:如果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长的一样,好不好?会发生什么事呢?大象们喜欢艾玛吗?(艾玛是大家的开心果,不管是什么样子,大家一样的喜欢,长得好不好看并不重要。)

(三)迁移经验:艾玛捉迷藏

出示三种类型图片,颜色干扰图;迷宫图;点线轮廓图:艾玛来和我们小朋友捉迷藏啦,请大家找一找它藏在哪里?

通过操作游戏,就像故事中艾玛与群像开玩笑一样,利用自己的与众不同,带给大家欢乐。在寻找过程中,再次感受艾玛的与众不同;在寻找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在寻找过程中,保持对艾玛的兴趣,培养阅读的兴趣。

三、阅读活动反思

这是一次愉快的阅读之旅。在这次阅读活动中,教师在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内容的理解与表达等都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对教师和幼儿来说,这次活动带来了一些新的收获。

收获一: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绘本、教师是前提

1、恰当的选择绘本有利于幼儿阅读兴趣的激发

“艾玛”故事的取材贴近了孩子生活,是孩子熟悉的事情,而且情节、画面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独特的心理状况、思维方法和语言特色,在视觉形象上强烈地吸引了孩子的目光。因而从一开始孩子就对此绘本产生了兴趣,阅读后更是对艾玛情有独钟。

2、教师的情绪渲染有利于幼儿阅读兴趣的激发

记得一位名师说过:对幼儿进行的阅读活动,教师首先要喜爱和感动,只有教师喜爱和感动了,才能把这份喜爱和感动传达给孩子。教师在一个文本活动进行前,对文本的内容和文本的价值通过反复阅读都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把这份理解和把握传达给孩子,让他们在教师的引领之下也能进入阅读王国。

3、教师的教学策略有利于幼儿阅读兴趣的激发

在此次阅读活动中,一开始就以集体拼一头“花格子大象”吸引孩子,激发兴趣,自然引领孩子进入文本的阅读。

接着在阅读过程中以问题方式帮助孩子观察画面,了解故事内容,感受色彩鲜艳的画面,保持兴趣。在阅读图书时,学习模仿故事角色的动作,将孩子拉入故事的情节中,加深理解,激发情感。

最后的操作游戏 “艾玛捉迷藏”在寻找过程中,再次感受艾玛的与众不同;在寻找过程中,保持对艾玛的兴趣,培养阅读的兴趣。

收获二:阅读内容的理解与表达方式的多元化:提问、思考、模仿

1、观察画面,细致提问

在本次阅读活动中,教师注重引发幼儿关注画面,因为图画,不仅能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同时也提供了素养的成分;细致提问,因为提问不仅是促进孩子理解内容的有效手段,而且还能和孩子一起分享阅读的感受。

此次阅读,教师注重引发幼儿在观察画面、理解内容的同时,也从细节入手关注大象的表情变化,感受艾玛的与众不同和幽默感给大家带来的愉悦。让孩子通过阅读去细细品味绘本所传达的一切。

2、观察画面,引发思考

在阅读图书时,运用假设想象法,让孩子根据前页画面想象下一页故事进展,尊重每个孩子的不同感受为故事添上新的色彩。例如图4:灰象们都睡了,艾玛睡了吗?猜猜它想干什么?让孩子自由讨论。在看看、想想、说说中教师发现了孩子的想象与创造;更让教师和孩子都在不断的发现中学会了阅读!

3、观察画面,模仿动作

在本次阅读过程中,抓住典型画面细致观察,模仿神态和动作,将孩子拉入故事的情节中,感受画面夸张的表情、动作所带来的幽默快乐情绪。孩子的表现带给我很多惊喜:动作模仿得形象生动,情绪处于积极状态,孩子们很投入。

通过实践,我认为,用生动、夸张的手法来呈现故事,例如指图、学学、做做等活动是很好的方式,从而让孩子进入故事、感受故事、思考故事。

艾玛与风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艾玛的体色和大森林的关系。

2、获得动物体色是保护色的经验。

3、萌发对动物的兴趣,乐意亲近小动物。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感受艾玛的体色和大森林的关系。

获得动物体色是保护色的经验。

活动准备:

课件、每人一只大象图片,画纸、油画笔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引起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礼物,是什么礼物?

2、艾玛捉迷藏,什么是捉迷藏?

3、艾玛和谁玩捉迷藏呢?

二、观看课件,分段理解故事内容。

1、艾玛可能会躲在哪里?为什么?

2、我们看看是不是艾玛?是什么?

3、小鸟找到了艾玛吗?

4、小鸟一下就发现了谁?它为什么一下就发现了熊猫和七星瓢虫?

5、小鸟为什么没有发现枯叶蝶、竹节虫呢?

小结:原来这些小动物就是找一个周围颜色和自己身体很相近的地方躲起来,这样就不容易被发现。小动物就是利用这个本领来保护自己,躲避天敌的。

6、故事中,艾玛还是可以去哪些地方躲一躲的?

7、在我们生活中,艾玛可以去哪些地方躲一躲?

三、帮助艾玛的朋友躲起来。

1、出示艾玛的朋友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你喜欢哪只大象?为什么?

2、它们的颜色怎么样?(很相近)。

3、请你去想办法,让艾玛的朋友躲起来。

4、展示幼儿作品,互相欣赏。

四、拓展。

1、我们来看看这幅图片中有谁躲起来了?他们躲的好吗?为什么?

2、小结:原来解放军叔叔也是向动物学来的本领,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也是从动物那里学到的本领,我们一起去发。

活动反思:

知道生活中有许多地方人类向动物学习本领,激发幼儿更大的探索兴趣,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活动中,幼儿的思维活跃,扩展了他们想象的空间,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时激发了幼儿对大自然的探索欲望。

艾玛与风教案5篇相关文章:

中班暑假教案5篇

2023音乐教案5篇

装饰瓶教案5篇

小班手工教案5篇

美术《小鱼》教案5篇

小学《桥》教案5篇

语言阅读教案5篇

微电影教案5篇

中班玩具教案5篇

折鸭子教案5篇

艾玛与风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48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