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李逵读后感7篇

时间:
Kris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读后感的撰写,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每一篇读后感都是对作者意图的独特解读,以下是58心得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水浒传李逵读后感7篇,供大家参考。

水浒传李逵读后感7篇

水浒传李逵读后感篇1

金圣叹评论李逵为一片天真烂漫到底,其实早在看到这句评论以前,我便已有了与之相同的观点。

李逵的天真烂漫,首先体现在他的真上。还记得他与宋江,戴宗二人游玩的那几天,他曾两次出手打人。第一次是在赌场中,他赌输了宋江刚刚借他的钱,打了那个赢家。文中已交代,他赌瘾很大,且从来赌直,愿赌服输,输钱对他来说应该已经是家常便饭了,可为什么这一次一改平常?这正是因为在文中李逵自己的交代:我这银子是别人的。自己的钱,输多少都不会急眼,而宋江哥哥的钱,哪怕只有十两,也要动手夺回来;

第二次,宋江没有鲜鱼可吃,他便与鱼商和浪里白条发生了激烈冲突。在此之前,戴宗与宋江曾抱怨腌鱼没有鲜鱼好吃,省了许多鱼肉在盘子里,李逵不仅把自己的一份吃得精光,还替宋江与戴宗都打扫了盘子,可见他对腌鱼并没有多大的意见,自己能不能吃得上鲜鱼,他并不那么在乎。可为什么他还和浪里白条大打了一架?这正是因为想吃鲜鱼的人不是自己,而是宋江哥哥。为了自己,鲜鱼吃不吃都行,而为了宋江,就算跟人打架也要把活鱼夺来。

不要忘了,此时宋江与李逵才刚刚结识,仅仅作为初识的朋友,李逵就愿意为宋江献上真心,可见他的性格中便带有着这样的一种真诚。

后来,梁山泊好汉劫法场时,李逵并未入伙,孤身一人,两把大斧,杀得满身是血,误伤了百姓也毫不在乎,晁盖评论他为出力最多,又不怕刀斧箭矢,如此豁出性命,如此杀红双眼,就是为了解救宋江,他对宋江的真诚真的是不言自明了。

处理朋友关系时的天真烂漫,便是真,而处理自己与父母之间关系时的天真烂漫,便是孝了。

李逵的孝,不同于宋江,很少表现出来,却总会被我在字里行间细细微微地觉察出来。为了顺利地、趁早地接娘上山,不再被任何事情所干扰、延误,他戒了诸多自己的恶习,不再喝酒招事;路上碰见了假扮冒充自己、拦路劫道的李鬼,本已经想要杀了他,却听说李鬼母亲年迈无人赡养,为了遵循孝道,他放了李鬼,招致了后面诸多祸事;为了替母亲报仇,他利用了体内积攒的所有仇恨与怒火,加上常人不及的体格,把山上的四只老虎全部杀死,可见他那仇恨是有多么地剧烈,更反映出他平时对母亲的爱是多么地真切。

他的天真烂漫,还反映在他言行的呆傻之中,这种呆傻,更像一种萌。在平常的言语中,他既不自称大名李逵,也不叫自己令人丧胆的外号黑旋风,而选择了一个最凸显自己憨傻特点的名字铁牛。铁牛二字,也常常替代了他话语中的我字,铁牛来家了!偏铁牛是土掘坑里钻出来的,这就像一个小孩,口口声声地叫着自己的小名,对身边的朋友都叫着哥哥,(宋哥哥)仿佛是在凸显自己的可爱,让人不觉可笑又喜爱。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认为我在水浒中最喜欢的人是鲁智深、林冲、宋江直至读了李逵,我才发现我最喜欢的人物原来是他。也许,这个观点会在不久的未来被改变,可是,我认为在水浒这个充满计策、心机的世界里,更是在现实的世界里,都需要有像李逵一样天真烂漫的人存在。

天真的莽撞之人李逵。

水浒传李逵读后感篇2

我读了《水浒传》第43回“黑旋风沂岭杀四虎”,感到李逵一直在犯错误,并且是一连犯了三个错误——真是个头脑简单的“铁牛”。

李逵梁山聚义之后,想到老母一人在家无人侍奉,于是请假去接老母上山享福。由于老母亲双眼失明,行走不便,李逵就背起老母赶往梁山。因为天热路远,老母亲要喝水,李逵便选了一块比较干净平坦的石头,把母亲放在上面,然后自己找水去了。这是李逵犯的最大的一个错误!他无论如何,不该把自己的母亲放在荒山野岭中,造成了老母被老虎吃掉的严重后果。你李逵既然能背着母亲赶路、翻山,就应该能背着母亲去找水,再累也不差这几步哦!这是个不可饶恕的错误!

第二个错误是滥杀无辜。李逵返回后发现母亲失踪,顺着血印找到虎洞,看到的景象很凄惨,他一怒之下连杀四虎。他的错误就在于不该杀害虎仔,虎仔毕竟不是直接凶手,最多也只是个从犯。不过从母亲被害这事看,这个错误还勉强可以原谅。

第三个错误就太小儿科了。母亲被吃,尸骨不全,母亲的后事都没有安排好,况且,你李逵本来就是一个通缉犯,去跟着人家庆什么功,领什么赏啊!结果被李鬼的娘子认出了,叫人设计送进了大牢,还害得好汉们冒着生命危险去救。

我想,李逵的错误肯定是作者施耐庵有意安排的,大概为了表现李逵是一个鲁莽的人吧。

水浒传李逵读后感篇3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者施耐庵以北宋宋江起义的史料为主要依据,在书中描写了一副副壮观的战争,一个个尽忠的好汉,一对对生死不离的兄弟。书中写了那一百零八位好汉因奸臣陷害,被逼上梁山。他们上梁山后,竖起来“替天行道”的大旗。他们志存高远,劫富济贫,把四周奸臣、贼子全部杀掉,所得财物一半运往梁山,一半分给百姓。有时还会因为弟兄情谊去铤而走险。

在梁山面对千千万万官兵来“绞杀”,梁山好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打退了来犯者不计其数次进攻。后来朝廷三次招安,一百零八为好汉归顺朝廷,他们归顺后,按照朝廷旨意收复几大义军,此时哀魂遍野,人们妻离子散,很多人都投奔梁山好汉。但好景不长,一百零八位好好在收复方腊时只剩二十几人回朝。后来宋江卢俊义等被奸臣用药酒毒死,吴用、华荣自尽。现全在忠义堂被后人敬仰。

读了这本书我了解到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水浒英雄们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会腐败的一面。这的确是一本非常耐人寻味的一本好书,我们更要学习书中一百零八将中的勇敢和坚强,在遇到困难时,千万不要轻易放弃,坚持到底最终会胜利!

去读一读《水浒传》吧!那荡气回肠的文字,栩栩如生的人物,烽火四起的战场,都无不令我心驰神往,回味无穷。

水浒传李逵读后感篇4

“呔!泼贼哪里去?"每每想到这句话,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本《水浒传》。

我第一次翻开书页看书是在五岁左右。那时性子急,什么书都看不进去,翻几页就合上,不再读了。可唯独《水浒传》这本书,却深深地吸引着我,使我沉醉于书中。里面的梁山好汉们个个高大威猛,机智勇致,都令我心中激动万分,如力大无穷鲁提辖、刚强勇猛的打虎英雄武松、武艺高强的青面兽杨志、讲义气的豹子头林冲……

书中有着许许多多精彩刺激的章节,比如脍炙人口的《武松景阳冈打虎》。吊睛白额大老虎,曾经害死三十多人命,可这个武松毫不畏惧,酒后独自上了山岗,一顿拳脚,将这只凶猛的老虎活活打死了!你说厉害不厉害?我当时看到那,才知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就是出自他的哦!还有《鲁智深倒拔杨柳垂》,当时鲁智深还是我的第一个偶像呢!他就是力量的代表!水桶粗的树都能被他连根拔起,多可怕呀!你想想,那么粗的树起码也要用斧头砍上半天才能断,他倒好,徒手给连根拔起了,换做我恐怕连树枝也折不下来吧!

读完这本书后,我幼小的心灵成长加了几分武松打虎的勇气、林冲与鲁达的义气、宋江的仁慈、晁盖的机智……这本书使我受益终生,也成就了现在我这个机智、活泼的男孩!

水浒传李逵读后感篇5

我读过许多中国古典小说,喜欢《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三国演义》中的赵子龙、诸葛亮,但我更喜欢《水浒传》中的李逵。

一提到李逵,大家都知道他是一百零八个好汉中的一员,他的绰号叫“黑旋风”,他能使两把板斧,又会掌棒。

?水浒传》中的李逵从酒楼会宋江出场,到劫法场、上梁山,回家探母,再到宋江受招安被毒死,李逵始终还是李逵。在小说中,作者没有特别着意描写过他,至于他性格的表现,也总是交织在描写别人的故事中。

从李逵一出场,就突出地显示了他的性格特征。见宋江时的鲁莽,赌场赖账,江边抢鱼,酒楼上闯祸,生动地反映出他纯真、憨厚的性格。李逵不虚伪,即使一时“猴急”做出不应做的事,也正反映出他的真诚和直爽。他胸中永远燃烧着对不公平封建社会仇恨的怒火,随时都付之于行动,不能忍受任何压迫和欺侮。他绝对忠实于山寨,忠实于义军。为了山寨,任何事情他都走在前面,不怕困难,出生入死。他不能容忍敌人,也不能容忍自己的弟兄做违反“替天行道”的事情。在“元宵夜闹东京”之后,他和宋江的小误会就生动地表现了他这方面的性格特点。

李逵是个不矫揉造作、爽直坦诚的好汉。作为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渎者喜欢李逵不是没有道理的。

水浒传李逵读后感篇6

他,率直中带着几分可爱;他,残暴中有着无数耿介;他,犹如一百零八颗星辰中最独特的一颗。他的血性和孝顺撼动千万古今人。没错,他就是李逵。

还记得多年前初读《水浒》,我是极其讨厌这个人物的,觉得他像一条嗜血的恶鲨。从此书开始写李逵起,我们便只知他是一个曾杀过人的监狱牢子,却并不知他为何杀人。所以他所定格在书中的形象,就是一个杀人无数的狂魔。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读懂一些人情世故。因为升入初中的“必读书目”而让我再次翻开《水浒》,也让我开始对李逵有了一次深入解读的机会。

还记得李逵杀小衙内的那一回,朱仝气急败坏,许多读者也像从前的我一般讨厌李逵,但细细想来,便真相大白了。这次命案的主谋者是宋江和吴用,运用“断后路”一计使得朱仝不得不上梁山。朱仝本应怪罪的是宋江和吴用,并非李逵,他却因为要维护宋江的面子,不能将心中的怒气发泄出来,只好将气都撒在了李逵身上。李逵不但替他们背了黑锅,而且也挂上了一辈子都去除不尽的“残忍”“没人性”的罪名。李逵在推诿和忠义之间选择了忠义,这般抉择,又谈何容易?

许多人都认为,李逵是粗鲁而不讲理的,就比如那次他在梁山上说“大家一块去剿了那鸟朝廷,晁盖哥哥做大皇帝,公明哥哥做小皇帝,吴军师去当国师,我们都去做将军!”这段看似出言不逊的话被许多读者唾骂,而这中间所透露出的李逵的情感和难以言说的苦衷,你又读懂了几分?

宋江是押司,晁盖是村长,林冲是教头,鲁达是提辖……唯有李逵出身于农村,母亲两眼失明,哥哥还在为别人家做工,经济条件十分不好,他自然就会想着飞黄腾达。穷则思变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还记得李逵去接母亲上梁山时所说“俺铁牛接您去享轻福啦”。由此看出,虽然李逵在外叱咤风云,但内心是时常牵挂着家中的,他的那些话语蕴含着多少孝心和远大的理想啊!

李逵身上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不像宋江的忠义两全,也不如武松那般豪放洒脱,他的魅力是浑然天成的。如果他们最后没有被朝廷招安,也许天下局势会因此而变。李逵也不会陪葬于宋江,而是闯出一番自己的天地。上苍赋予他如此般性格,就是让他去创造更多……

坐在窗边,翻开《水浒》,看着李逵那精致的人物图画,品味着他的忠义、孝顺、淳朴、爽朗,仿佛我已读懂他的一切,与他一同看风云,率性人生。

水浒传李逵读后感篇7

四大名著的《水浒传》总算被我啃完了,好辛苦!不过,我总算明白了道理。

不必说宋江和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也不必说武松漂亮的醉拳,吴用的足智多谋。单说天真烂漫的李逵,他颇有些野,一身鲁莽庄稼汉和无业游名的习气,动不动就发火,遇事不问青红皂白,总是一说二骂三打。结果吃亏后悔,却有“富贵淫,贫贱移,威武屈”的气概,最的是他身上有英雄气概,有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仗义,他点让我感动。

我试想,假如让他来到我的身边,相信多少人能有他的魅力。这他的相貌,也他么高挑的身材,更不会是他有大把的财富,就一点,他那在别人眼中芝麻大的优点。请不要小看他那芝麻大的优点,世界上就要灭绝了。

我总觉得在生活中朋友甚至亲人少了一份亲情,少了一份哥们儿友情。

我清楚的记得,在我咿咿呀呀学语时,我经常毫无顾忌的到邻居家吃饭,礼节,拘束,欢乐。邻居家的姐姐现在和我和原来一样好。在我哭着闹着不上幼儿园时,和邻居经常一起聊天,开始装上了一扇木门。

现在当我知道未来奋斗的时候,我家的门也变成了三厘米厚的防盗门。这就像一条河,让和邻居的感情隔在天地两岸。这就像《礼记》里说的:“今大道即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的社会很自然的少了一份爱,一份及其的爱——一份关怀。关怀,也许只需要一句简单的问候,或者是会心的微笑,就能让人喜笑颜开,就让人感受母亲般的关怀。不要太吝啬,一句问候、微笑不会让你失去,只能让你的人格升华。

水浒传李逵读后感7篇相关文章:

读水浒传的心得通用7篇

读水浒传的心得最新7篇

读水浒传的心得推荐7篇

读水浒传的心得精选7篇

读水浒传的读书心得模板7篇

读水浒传的读书心得6篇

水浒传心得体会8篇

读水浒传的读书心得优秀6篇

读水浒传的读书心得精选5篇

水浒传的读书心得体会8篇

水浒传李逵读后感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7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