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事迹材料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行为和心理,事迹材料的卓越之处有利于引导人们珍惜时光和珍贵的人生,下面是58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经典的事迹6篇,感谢您的参阅。
经典的事迹篇1
1月29日这天,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了一段话:这一次我做了一个决定,所有从年底到现在为止的医生,全部换掉,全部换岗。换成谁?换成科室里所有的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在宣誓的时候不是说吗,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迎着困难上。
所以我开了个党小组会议,说共产党员的口号你平时喊喊可以,但这个时候,我不管你有什么想法,对不起,现在你马上给我上去,不管你同意或不同意,都得上去。心理上为了信仰上去也好,是因为党的约束上去也好,没有讨价还价,必须得上去。”一席话,充满正能量!
意外成为“网红”之后,很多媒体要采访张文宏,但他都一一拒绝了。“多一些时间,我们就可能多救一个病人。”
经典的事迹篇2
?狼牙山五壮士》这本书中的故事深深震撼了我。历史犹如长江黄河,我们不足以成为其中一滴水,但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将被世人铭记在心中。
整本书讲述了1941年日本侵略军对晋察冀边区进行大扫荡,八路军某部班长马宝玉和战士葛振林、宋学义、胡福才、胡德林,为了掩护群众及主力部队撤退,接受了阻击日军的任务,登上了河北易县狼牙山棋盘陀主峰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五位战士凭借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多次击退人数700倍于自己的日军冲锋,成功地牵制住敌人。当五位战士弹尽粮绝的时候,他们以石块为武器,狠砸冲上来的敌人,与日军殊死搏斗。最后,五位壮士面对人数众多的日军步步逼近,毫无惧色地纵身跳下万丈悬崖……。跳崖后,马玉宝、胡德林和胡福才光荣牺牲,葛振林和宋学义坠落过程中挂在树枝上获救。五壮士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赞歌。
文中讲到,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及大部队的行踪,五壮士毫无惧色地走上了狼牙山顶这条绝路。每每读到“五壮士英勇跳崖”这一幕时,我既愤怒于日寇的侵略行径,又为五壮士视死如归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而感慨万千。开国上将杨成武将军为狼牙山五壮士题词:“狼牙山涧成壮士,威震敌胆;易水河源舒正义,万世流芳”。
狼牙山五壮士英勇无畏保家卫国的革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地来之不易啊!那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当我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想想这些英雄故事,我那点困难简直不值一提。我要学习英雄们的大无畏精神,为了心中的理想和信仰,在困难面前毫不退缩,勇往直前。
经典的事迹篇3
7月22日,安徽合肥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陈陆喊出这句“我打头!”,再次登上救援的橡皮艇出发。然而,庐江县石大圩决口迅速扩大至50米,橡皮艇被卷入激流漩涡侧翻。已经奋战了96小时、转移救援出2600多人的陈陆,就这样消失在滚滚洪流之中,再也没有回来。
“教导员!”“陈陆!”和陈陆并肩奋战的消防员们竭力呼喊着,与陈陆素不相识的其他救援队伍全力搜寻着。24日下午,搜救队伍在距离事发地约2.3公里的下游发现了他的遗体。陈陆同志英勇牺牲,用定格在洪流之中的36岁宝贵生命,诠释了他心中“人民至上”的信念。
“谁打头?”“我打头!”
汛期以来,受持续强降雨及上游来水等多重因素影响,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水位不断攀升,遭遇了150年未遇的历史高水位。
7月22日,持续暴雨中,巢湖再次危急。随着几声巨响,已经开始漫堤的庐江县石大圩防洪大堤被洪水撕开了20米宽的决口。随即,5.8平方公里内的4个行政村成为海洋一般,6500人被洪水围困,处境危险。
接到县防汛救灾指挥部的指令后,已在抗洪抢险一线连续奋战了好几个昼夜的陈陆,再次集结队伍,携带好救生装备和4艘橡皮艇,以最快的速度,向着灾情最严重的地方出发。
在被洪水淹没的庐江县同大镇连河村,陈陆和队员们拖着疲惫的身躯,一次次登艇,一次次出发,救人、再救人……
大队长方锐至今还记得陈陆当时疲倦的神情。他劝陈陆休息一会儿,但陈陆说:“我对这片水域情况熟悉,水性也好。你们去,我放心不下。”
然而“放心不下”别人的陈陆,这次却成了所有人的心痛。22日下午,当决口扩大到50米,洪水以令人恐惧的速度奔涌时,陈陆带领队员与蓝天救援队组成编队,他“打头”作为1号艇领航冲锋。
跟随陈陆的2号艇上,合肥市蓝天救援队队长苏琴一直忘不了和陈陆出发前那段简短的对话:
“你们是不是去救人?”
“是的!”
“谁打头?”
“我打头!”
苏琴说,她一辈子忘不了在大洪水之中的那种无助感,但更忘不了的是,陈陆和其他消防员们义无反顾向前冲的背影。
陈陆所乘的1号艇驶过连河村村委会附近时,急流中忽然出现3米多的水位落差——这是水域救援中最不可预料、最可怕的“滚水坝”。
“掉头、快掉头!稳住、不要怕!”千钧一发之际,陈陆连声吼道。谁都没想到,这成了他留下的最后话语。
话音刚落,橡皮艇猛然侧翻,艇上陈陆等5人全部被卷入汹涌湍急的洪流中。跟随其后的3艘艇得以及时调转艇头,苏琴等人险之又险地避免了翻艇。
与陈陆一同落水的消防员李俊杰回忆,在落水后还隐约看到了陈陆的身影。他和队友常青用尽全身力气浮出水面、摸索到艇舷的尼龙绳并死死地抓住。两人下意识地去抓陈陆时,一个巨浪突然劈头而来,陈陆的身影随之不见。
李俊杰、常青、李顺3名消防员侥幸脱险,但陈陆和作为向导的连河村党支部副书记王松在洪水中失联。截至发稿时,救援队伍仍在继续搜寻王松。
经典的事迹篇4
李文亮(1985年-2020年2月6日),男,籍贯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武汉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毕业。生前为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李文亮因最早于2019年12月30日向外界发出防护预警,而被称为疫情“吹哨人”。
2020年1月8日,他接诊了一位82岁的女性患者,就诊的疾病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他说:“我们平时接触患者也没有做特殊防护,病人来的时候也没发热,我就大意了。不过,第二天也就是9号,她就发烧了。等她ct做完,我就高度怀疑她是病毒性肺炎。因为ct显示,她的症状是‘双肺磨玻璃样病变’,这是病毒性肺炎的表现。而且,已经排除了常见病毒感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等情况。不过,因为医院还没有用于检测确诊病人的试剂盒,当时并没有给她确诊。她1月8号住院,我1月10号就出现了咳嗽症状。随后他的病情也发展出现严重症状,并住进了重症监护室。”
在住院期间他说:“疫情还在扩散,不想当逃兵。恢复以后还是要上一线。”
经典的事迹篇5
最近,我的父母休年假,准备带我去我的家乡。我很高兴,因为我们已经三四年没有回到消息,我特别高兴,同时,也有一点担心,高兴我可以找到叔叔的孩子玩,担心记得几年前回家到处都是泥,尤其是下雨,不能出门!
几年前,我的家乡特别穷,只能基本上解决食物和衣服,至于什么大鱼和肉,都是奢侈的.想法。由于交通不便,人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特别封闭,每次车不能进入村子,只能走进村子,因为房子破旧,蚊子太多,每天晚上睡不好。
儿子,你在想什么?我父亲把我从记忆中拉了回来,说我到了车站。我打开窗户向外看。它仍然是我原来的家乡。变化太大了。笔直宽阔的柏油路直接通向村庄。这个村庄也是一排排美丽的两层楼。在阳光下,它特别温暖。
就在我眼花缭乱的时候,我们来到了我叔叔的家。我叔叔的家也是一栋两层楼的建筑。院子里铺着瓷砖,看起来很干净整洁。当我进入大楼时,我看到我叔叔的房间比我的房间大得多。我特别羡慕。我叔叔说,近年来党的政策很好,为农民创造了很多机会,这不仅解决了就业问题,也让人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现在他们可以在家上网,种植的庄稼足不出户就能卖出去。叔叔顿了顿,然后说,我每天都去活动室打乒乓球,锻炼身体。这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日子。
这时,弟弟打开电脑,唱着承前启后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进入新时代……在优美的旋律中,我们家有说有笑,这是我心中的新时代!
经典的事迹篇6
xx,女,汉族,xx年3月出生,担任过学科课代表、班长等,先后被评为xx市“百优青少年”、xx市“文明礼仪标兵”,连续多年荣获校级“三好学生”、“学习标兵”等称号。
在家庭里,她是一个孝顺董事的孩子,是左邻右舍夸赞的孩子。生活在农村,终日浸染在淳朴的乡风、和谐的亲情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大,农村生活的一幕幕占据了她幼小心灵的'一部分,在朦朦胧胧中她也逐渐懂得了一些人之常情。不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百善孝为先”、“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等格言警句出口成章、顺手拈来,而且还付诸于行动。当看到爷爷从田地回到家非常疲惫时,她就伸出小手握成拳为爷爷捶背按摩;当看到奶奶蹲在锅炉前烧火做饭时,她就主动拿来板凳给奶奶坐……她的一言一行,受到了左邻右舍的夸赞;直到现在,她还保持着她一贯的生活作风。每天一放学,做完作业后就帮爸爸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成了左邻右舍教育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样板。
在学校里,她是一个自强上进的学生,是老师的得力助手。管理班级,收发作业本,有条不紊,让老师省心了不少,起到了示范带头的好作用,为良好班风、班纪的形成树立了榜样。清晨,她总是早早来到学校,和同学们清扫卫生区;早读课上,老师还没来时,是她领着大家朗读课文;放学时,是她举着牌子护送大家走在放学的路上;大扫除时,她忙前忙后,忙里忙外,不怕脏,不怕累。在她心里,这是为班级做事,为大家服务,值得去做。学校开展经典颂读比赛,她帮助老师组织同学们一遍遍训练,使班上的各项活动都能走在年级的前列,甚至在校级比赛中也获得成绩优异。
在社会上,她是一位诚实守信,富有爱心,遵守社会公德,热心公益活动的好少年。每次乘车,她总是让年纪大的爷爷奶奶先上车,总不忘自己要做一位文明礼貌的少先队员。在学校组织的历次爱心捐助活动中,她都能积极参与,无私奉献。尤其是当她得知汶川大地震后,她不仅自己主动把平时攒的零花钱全部汇到灾区,还号召周围的亲戚朋友捐钱,并带领全班同学发起倡议,争取身边的亲人、同学和朋友把自己平时节省下的书包、笔和本等学习用品寄给灾区的同学,与灾区的小朋友共渡难关,尽其所能地奉献了自己的一份爱心。
经典的事迹6篇相关文章:
★ 学校的事迹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