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一个展示个人才华和独特观点的机会,阅读优秀的作文可以让我们认真反思自己的行为,下面是58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戏曲作文参考6篇,感谢您的参阅。
戏曲作文篇1
星期五下午,我们班有幸到多功能报告厅去看戏。
小时候,看到我婆婆迷戏追戏,觉得很老土,赶不上潮流;但是,今天我完全被戏曲表演震撼了。
第一个节目是由一对二十多岁的大哥哥和大姐姐表演的,他们俩一上台,报告厅就安静下来。他们动听的唱腔和精彩的表演,一下就把我吸引住了。紧接着,王浩叔叔上台表演了,俗话说得好:“懂行的看门道,不懂的凑热闹。”我就是凑热闹的那种,但是舞台上演员的一招一式,如行云流水,让我赞叹不已!
还有使我开心的一出戏,这个节目简直快把人笑死了。一个年轻的大哥哥头上戴个很大的帽子,踱着方步上台来。他虽没几句戏文,但演技很厉害。帽子两边还有一对“小翅膀”一样的东西,这俩“小翅膀”很神,大哥哥头晃晃,它们就一直很配合地抖。大哥哥走路的时候,还会吹吹假胡子,惹得台下一片笑声。表演完后,主持人告诉我们,大哥哥扮演的角色是小丑,还说演员们从我这么大的时候就开始学戏曲表演了。不愧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呐。
最令我难忘的一出戏是一位老艺术家表演的青阳腔。这位老艺术家满头银发,快八十高龄了,没想到她唱得字正腔圆,动作敏捷,报告厅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她还给我们讲解了青阳腔的历史,并邀请了八位同学上台跟她一起体验体验。老艺术家教得用心,同学们学得认真。
台上的红手绢舞起来了,女生们那一张张红扑扑的小脸,恰似一朵朵盛开的艺术之花……
戏曲作文篇2
在我很小的时候,心里就埋下了一颗戏曲的种子。听爸爸妈妈讲,我小的时候,电视只要调到有戏曲频道,我就表现得很专注、很安静,我被戏曲人物华丽的服饰深深吸引了。后来,爸爸妈妈有意识的培养我在这方面的爱好。听戏、看戏成了治愈我幼儿时期哭闹的“良药”。
慢慢长大了,我对这种“咿咿呀呀”的表演形式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我知道它叫秦腔,是我们陕西人的家乡戏,更是我国西北最古老的戏剧之一。它的服装颜色鲜亮,头彩浓艳干净。每一套戏装就是一个故事,每一张脸谱都书写着忠奸义胆。我喜欢秦腔的故事美,惩恶扬善,满满的正能量。我喜欢它的唱腔,男声粗犷豪放,一个个豪杰令我叹服;女声委婉清亮,一个个奇女子令我神往。
爸爸妈妈也是尽可能给我创造看戏的机会,我更是乐此不疲,像着了魔似的。省戏曲研究院、易俗社等赶着趟儿地跑,看着台上的喜怒哀乐,听着似懂非懂的戏文,我的脸上竟然留下了泪水,我是真的爱上它了!想不到那诗意的台词,豪放的唱腔,舞动的水袖,铿锵的锣鼓,亮丽的妆容竟有这么大的魔力。
回到家随口哼着秦腔的曲调,拿两块毛巾搭在手上当水袖甩。大人们说戏的时候我也会参与其中,不由得说上几句。忽然发现,秦腔在我的世界已经无处不在了。当我抚摸身上的戏服,坐在镜前,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变成曾经痴迷的模样,那一刻,幸福满满,梦想照进现实。
当同龄人听着流行歌曲,疯狂追星的时候,我的爱好好像跟他们有些格格不入。但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继续我的戏曲梦,用心去唱戏,用戏来做人。
戏曲作文篇3
戏剧是我国四大文学体裁,体现出我国文化的渊源流长。周五上午,我们齐礼闫小学迎来了第二届别开生面的戏曲近校园活动。
活动开始前,我们六年级搬着椅子来到操场,只见操场北面有个小舞台,舞台西面戏曲家们正匆忙的准备着表演。
过了一会,活动随着音乐声拉开序幕。主持人上台为我们介绍戏剧,听说他的介绍,我第一次感觉,戏剧是门很深的学问,有着悠久的历史。即使是很有天赋的人,也需要长期的练习。
接着迎来了精彩的表演环节,音乐响起,戏曲家边唱边舞,声音圆润美妙、抑扬顿挫;舞蹈婀娜多姿、优美动人。声音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令人如痴如醉,博得了我们雷鸣般的掌声。
精彩的开幕式结束了,接着来是我们妇孺皆知的豫剧表演《花木兰从军》,随着音乐的跌宕起伏,两位艺术家在台上绘声绘色的表演起来,生动再现了花木兰和刘大哥的对话,体现了花木兰为父从军的豪情壮志。表演结束,戏剧家与五年级的同学们亲密接触,手把手教同学们唱戏。我们也在台下认真的学习起来。过了好长时间,我们才学会了一两句。我想:这么长时间我们才学会了一两句,那这么长的剧本,戏剧家需要用多长时间的苦练,才能为我们展现这精彩的表演啊?
接下来的表演精彩不断,第三个节目《见皇姑》使我们捧腹大笑;第四个节目《痛哭革命家属》使我伤心落泪;第五个节目《辕门三声炮》使我感到了古代军将的威风凛凛......
这次活动结束了,我感慨万千,让我们学习戏剧这一传统文化,做新时代好少年!
戏曲作文篇4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被誉为”国粹”的京剧现在被很多人忽视了,大多喜欢流行歌曲。为了让我们喜欢国粹,了解戏曲,我们班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戏曲知识竞赛。我可为这次比赛做了充足的准备,想大显身手一番。
在比赛开始前老师为我们详细的介绍了游戏规则后,比赛正式开始了。
第一环节是听曲说出戏曲中的六个故事。此时的我绷紧了全身的每一根神经,准备枪答。可过了一会儿老师告诉我们不是那一首,下载错了,我此时紧绷的神经卸了下来。唉!老师跟我们开了个玩笑。只有举行下一轮了。
这一环节是各大组的必答题,只见王老师向我们这组走来说到:”请听题,戏曲中的四大行当是什么?”还未等我反应过来,杨学就站了起来信心十足的说:”生。旦。净。丑。”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掌声包涵了一切,她答对了,加了积分2分,接着是其他大组抢答了,他们都对了得到了积分。而我们小组却还是零分,急死了!
下一轮抢答。我们小组成员都做好了举手的准备,我全神贯注地注视着王老师,看着她的嘴,好像想从那张嘴中,早点把题挖出来,举手抢答。只见王老师刚说完题目,便有几十双手齐刷刷的举起,像一片森林看着其它大组的分数在不断增高,而我们大组还在原地踏步,真是让我们心急如焚。”脸谱中红脸代表什么?””忠勇”。只听声音从身后传出,呀!是我们大组答的。我有了一点信心。老师又问了一道关于戏种出处的问题,王献毫不犹豫的举起了手,她站起来可能太过紧张半天说不出一个字来,我们小组都急了。这时她说了个词”河南”。老师笑了笑说回答正确”。真是为她捏了一把汗。
紧接着,王老师又给我们放了黄梅戏。京剧等选段,让我们大饱耳福。同学们
也都呀呀哼唱着,都在欣赏。品味这流行乐以外的音乐。最后此此戏曲知识竞赛在在美妙的曲调中化上了圆满的句号。
在这次竞赛后,我发觉其实戏曲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无味,只要你细细去品就有不一样的味道。愿你有一天能走进戏曲大舞台,走进戏曲的世界!
戏曲作文篇5
国庆假期前我们学校举行了“戏曲进校园”活动,这次活动让我们认识了戏曲,了解了戏曲。中国的戏曲博大精深。
戏曲的剧种有很多,不同的地区有着蕴含当地文化特点的戏曲剧种。京剧是我们的国粹,而豫剧则是我们河南省的著名种,也是中国五大戏曲之一。豫剧以唱腔流畅、节奏鲜明、风格豪迈为特点。主持人还着重介绍了戏曲的不同扮相和不同角色的戏服特点,扮相有“生”“旦”“净”“丑”。紧接着豫剧演员们为大家表演了豫剧著名代表曲目:有《穆桂英挂帅》《花木兰》《朝阳沟》······,我最喜欢的是《花木兰》,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感人情节深深打动了我,一句“谁说女子不如男”深深的吸引了我。
表演结束后还进行了戏曲互动,演员老师们教大家简单的戏曲唱法和动作,我还和表演《花木兰》的老师一起唱了呢!同学们虽然学的并不熟练但是每个人都很开心!
戏曲作文篇6
戏曲,中国的文化源泉,却正一步一步走向衰落。
戏曲,从前满大街的戏迷,此刻已后继无人,从前人们耳熟能详,此刻却一问三不知;从前的刀嗑话题,此刻已无人问津。这一切都在诉说一个残酷的现实——戏曲将会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
戏曲这一个庞大的家族衰落不禁令我有以下的观点:戏曲的衰落是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时代在发展变化,人们的精神需求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就像流行歌曲一样,过时了,不流行了,自然就会被淘汰。它虽然是中国的艺术瑰宝,但有一点不可忽略,它也是一种供人们娱乐的工具,如果有比戏曲更好的娱乐工具,人们自然会向往着好的。大自然有着一个法则——弱肉强食,也就是说如果戏曲不能超越那些如同雨后春笋般发展的新娱乐工具,那戏曲被淘汰将会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大自然还有一个法则——适者生存。戏曲作为古典文化,如果一向因循守旧在那个世界中,不敢走向新世界的话,迎来的是会消失。
想到这儿,我不禁多了几分担心,戏曲能够说是中华民族的信仰,试想,一个民族若没有了信仰,那岂不是一团乱麻。于是,我又想到了一个拯救戏曲的观点:戏曲在人们的印象中是十分古典的,场面小,表演的方式单一,而且在人们印象中是一成不变的,似乎从未发生改变。所以,第一,在戏曲内涵不变的条件下,要添加新的元素,让戏曲是多样化的,变化的,这样会给观众带来新鲜感;第二,在剧情不变的条件下,场面要变,要一改以往秀气的风格,几个人当千军万马?不,至少要上百个,这样才热闹,才能让观众身临其境,有亲和感;第三,在资料不变的状况下,表演的方式要变,能够将戏曲的故事起源拍成电影、电视剧、卡通片或是动画片,例如《梅兰芳》就是一个很不错的开端;第四,政府能够请些明星来唱戏、表演,这样,我相信戏曲将不再孤单。
我想着,新的戏曲将掀起一股热捧的浪潮;也想着,梅兰芳在新戏曲前也只但是是班门弄斧;想着,外国人都会哼上几声京腔……我会一向想着。
戏曲作文参考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