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从自己内心深处发出来的感想,心得体会使我们意识到人生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追求物质财富,更在于追求心灵的富足,下面是58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汉字心得体会5篇,感谢您的参阅。
汉字心得体会篇1
颁奖现场。 杨迪 摄
中新网银川4月2日电 (记者 杨迪)“因为一门语言爱上一个国家,真的是很美妙的体验。”4月2日,“魅力汉语,映像宁夏”宁夏高校第五届来华留学生汉语大赛决赛现场,来自柬埔寨的留学生选手博安如是说道。
当天下午,“魅力汉语,映像宁夏”宁夏高校第五届来华留学生汉语大赛暨首届留学生“我眼中的宁夏”短视频大赛在银川举行,来自摩洛哥、老挝、印度尼西亚、土库曼斯坦、津巴布韦、赤道几内亚、巴基斯坦等10多个国家的6支留学生团体和10位选手参与角逐,展示汉语技能。
表演太极拳。 杨迪 摄
本次大赛分为团体赛和个人赛,内容涵盖诗词、成语、典故、节日、饮食、汉字等中华文化知识。比赛现场,留学生团体和选手参与“成语接龙”“你说我猜”“主题演讲”“知识问答”“中国文化才艺表演”等比赛项目,通过朗诵、演唱、演讲、弹奏、舞蹈等方式,讲述自己学习汉语的经历和游学宁夏的体会。
如今,汉语已成为不少来华留学生了解中国、感知中国的桥梁。身着蓝色唐装的参赛留学生金予程来自印度尼西亚,学习汉语仅一年半的他说着一口流利的中国话,“中国的古诗非常吸引我,虽然有时候我不明白具体的意思,但是我在听古诗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旋律的优美。”
比赛现场。 杨迪 摄
来自摩洛哥的留学生选手倪思琳则对中国的方言很感兴趣,在宁夏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她学会了不少当地的方言词汇。如今,她也在宁夏找寻到了爱情,成为一名“中国媳妇”。
来自土库曼斯坦的留学生选手王爱莎学习汉语已有5年,在她看来,汉字是汉语中最复杂但又最有趣的地方,“我希望毕业后回到家乡,当一名汉语老师。”
比赛现场。 杨迪 摄
据了解,宁夏高校来华留学生汉语大赛已举办5届,已成为宁夏高校外国留学生展示汉语水平、交流汉语学习经验的平台,同时也为中华优秀文化架起一座通往世界的传播桥梁。(完)
汉字心得体会篇2
上次谈了谈文字材料的结构问题,这次重点谈谈语言问题。
公文的语言是内容的载体,它直接影响到公文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公文的语言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范,以保证公文的准确性、规范性和权威性。
其中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要严谨。所谓严谨,就是指公文的语言要符合逻辑,不出现自相矛盾、前后不一致、模棱两可等问题。严谨还表现在用词上,要避免使用含糊不清、歧义多重等词语,而要选择准确明确、意义单一、中性客观等词语。例如,在写通知时,应该用“请于……前……”而不是“希望你们能……”,在写报告时,应该用“经过调查分析……”而不是“我们认为……”。
除了严谨之外,公文的语言还要力求一个“精”字。所谓精,就是指公文的语言要简洁明了,不出现冗长累赘、赘述重复、空话套话等问题。精还表现在结构上,要遵循主题突出、层次分明、逻辑清晰等原则,使得公文内容条理清楚、思路连贯。例如,在写申请时,应该先说明申请事由和目的,再说明申请依据和条件,然后提出申请请求和期限;在写批复时,应该先表示同意或不同意,并说明理由或依据,再提出具体措施或建议。
在语言表达上,我认为要做到三点:一是要说出气势。公文是一种权威性和规范性很强的文件,它代表了发文者的身份和地位,也反映了发文者对事情的看法和处理意见。因此,公文的语言要有信心和底气,要有说服力和影响力。公文不宜使用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委婉曲折、自相矛盾等词句,而应该使用明确、直接、肯定、坚决等词句。例如,“我们认为……”、“我们决定……”、“我们坚持……”等。二是要说得精练。公文是一种高效率和高效果的文件,它要在有限的篇幅内传达出重要和核心的信息。因此,公文的语言要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啰嗦、赘述累赘、重复堆砌等现象。公文不宜使用过多的修饰成分、从句结构、同义词组等手法,而应该使用简单明快、直截了当、一针见血等手法。例如,“请按时完成……”、“请务必做到……”、“请严格执行……”等。三是要说得优雅。公文虽然是一种正式和严肃的文件,但并不意味着它就不能有美感和韵味。恰恰相反,一个合格的公文作者应该能够在遵循规范和格式的基础上,在语言上展现出自己独特而高雅的风格和品味。因此,公文的语言要有修辞感和艺术感,在适当地运用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时,也要注意控制好分寸和尺度,并保持与主题内容相协调相符合。例如,“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的精神,“以实干实绩为标准”的态度等。
如何做到气势、精练、优雅?这需要起草者掌握一些基本的语言运用技巧。首先,要精选中心词,使用含义明确、范围限定、内涵丰富的词语来写景状物、表情达意。其次,要巧用修辞手法,如排比句、对偶句、比喻句等,给人一种气势贯通、挥洒自如、错落有致、节奏铿锵的感受。再次,要适当引用古今中外的诗文佳句、歌赋名言、警句俗语等,在不影响正式风格和规范性质的前提下增加作品的灵动色彩和文化底蕴。第四,要综合整散句,在保持简练原则下适当运用长短不同和结构多样化的句子组合方式,在表达上形成韵律感和层次感。
总之,在公文写作中锤炼语言是一项必不可少而且永无止境的工作。只有不断地学习借鉴典型范例和经典名篇,并结合自身实践进行反复修改和打磨才能提高自己在公文写作方面的水平。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请大家辩证理解,理性分析。下次再和大家谈谈对如何升华文字材料的体会,也就是让自己从单纯的文字材料中升华出来,真正把材料作为进步的阶梯。
汉字心得体会篇3
这次和小珂一起看了cctv-10科教频道举办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感触很深!
在这个赛制下,来自不同省市的32支队伍交叉编为8组进行预赛,结果前8名的队伍进入半决赛。前8名将举行两场半决赛,产生前两名决赛选手。所有未进入决赛的队伍中表现最好的将进行附加赛,附加赛的获胜者也将进入决赛。到现在,已经是附加赛结束了,就等着总决赛吧。
汉字是我们中华文化的载体,正确的书写是汉字传播的前提。这次汉字听写大会,唤醒了这个深藏在国人心中,却在键盘时代被遗忘的汉字情节。说实话,看到学生口述的文字,我很惭愧。我感觉自己是个文盲,我们学生太彪悍了!真的值得我们竖起大拇指,给他们一个“牛”字!
汉字听写大会的学生小珂也很喜欢。考官把每一个字都报了之后,告诉我可以。一开始我很惊讶。他怎么能做到呢?有了他的示范,我终于不得不承认,他真的“会”了!虽然他不知道那些单词,但他已经学会了拼音。考官报了一个字,就拼出来,就是他所说的“会”。当然,尽管有这次“见面”,我还是开心的,至少我觉得小珂是在随心所欲的开心学习。
听写时,考官不仅要引用单词,还要讲解单词的意思,或者引用原文阅读句子,或者适当造句,有专家补充讲解,还有场外解说员讲解单词,让我们对单词理解更深入。汉字的魅力令人信服,这群孩子的魅力更让人着迷。孩子们的广泛参与是值得钦佩的!一边看,一边和小珂聊。总结了一下,还是要多看多练,就是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练习,孩子自身的个人魅力才会最终达到!所以读书这么重要!而且由于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传承,这次听写大会真正落实了重视传承传统文化的号召,看到特别激动!
汉字心得体会篇4
今天,我们参加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初赛,有了很多的感想。
叮铃铃,上课了。只见主持人拿着好几个平板电脑和一个路由器,来到了我们的教室。当他们准备好以后,我们就在电脑上输入好自己的班级、姓名等信息,然后就开始比赛了。只听主持人念道:“蜥蜴”“鸟瞰”“水蚤”“倾囊相助”“啼啭”等复杂的词语,害得自信满满的我开始紧张了起来,手心都冒了汗,心扑通扑通的跳,脑袋也一片混乱,实在是不知道自己该写什么好。
就这样听写了几轮,我终于败下了阵。当我知道正确答案后,心想:这些字可太难了,有些字我不认得,有些字我甚至没听说过,仔细想想,自己只会课本上的字可不行,还要学会写课外的字才可以,有时间多翻翻字典,多看看课外书,多积累,多阅读。
通过这场比赛,我懂得了开展这场比赛的意图: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普及的'二十一世纪,人们只会打字,却不太会写字,许多小学生出现提笔忘字、不会写字的情况,为了让国人能够正确书写母语,教育局就开展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其实,这种比赛很有意义,对我们很有好处,它能让我们正确地书写汉字,增强对汉字的认识,对我们青少年多么好啊!
以前,我总是对汉字没有兴趣,觉得它并不重要,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只需要学会打字就可以了;写字总是寥寥草草,不认真写。现在,我开始热爱汉字,开始认真写字、认真读字、认真认字,并明白了汉字的博大精深,知道了汉字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文化,应该去保护它,弘扬它。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多写字、多认字、多识字吧!让我们的明天更加辉煌灿烂!
汉字心得体会篇5
为进一步规范出版、影视及相关新媒体等大众传播媒介汉字使用,中国出版协会、中国报业协会、中国期刊协会、中国版权协会等共11家协会、学会日前联合发布《关于规范使用汉字的倡议》。其中提出,鼓励研发和使用优秀字库字体产品,自觉抵制忽视汉字书写规范、书写技法和文化内涵、审美特征,故意将汉字笔画和结构进行粗俗、草率夸张变形的“丑书”“怪书”类信息化字体产品。这一点,切中了时弊。
汉字是历史的载体,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有着浓郁的文化意蕴、独特的文化魅力、深厚的民族情结。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汉字在偏旁部首的奇妙组合中,潜藏着丰富的审美和诗意。换言之,汉字之美,美在形体,美在风骨,美在神韵。汉字长在,国魂不朽,全球炎黄子孙都为之长久骄傲。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汉字书法领域出现一些“丑书”“怪书”。一些人尤其是部分书法爱好者,为吸引眼球,或为经济利益,在公开场合,忽视汉字书写规范、书写技法和文化内涵、审美特征,故意将汉字笔画和结构进行粗俗、草率的夸张变形,有的只是糊涂乱抹,更过分的用注射器等工具玩射墨书写,或用身体某个部位书写,相当于恶搞书法,其中不乏一些所谓的“名家”,让人匪夷所思。
每当有人质疑“丑书”“怪书”时,那些“炫技”者还大言不惭地认为别人不懂书法。这实在是美丑颠倒、是非不分、误导大众,这恐怕是没有把汉字当作一种传统文化,没有把书法当作一门传统艺术来敬畏,汉字文化、书法艺术反而成了某些装神弄鬼者的工具。走“丑书”“怪书”路子的人,如果频登大雅之堂而名利双收,势必会“劣币驱逐良币”——让讲究汉字书写法度、坚守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者失去市场,这无疑是汉字的悲哀。
尤为严重的是,“丑书”“怪书”之风已侵袭到信息化字库字体产品领域。在刷屏时代,信息化字库字体越来越丰富,日常运用非常广泛,大到广告招牌、电子显示屏、电视电影等,小到个人电脑、手机输入,信息化字体的影响无处不在。字库字体的研发者为求新求奇,打破汉字的原有间架结构,把汉字的某部分压缩或扩张,甚至增减笔画,各种被人称为“江湖体”的字体纷纷出现,且走上文化衫、街头广告牌、商品外包装、游戏网页、图书封面、影视片头……令人眼花缭乱,严重干扰青少年的审美情趣。
这几年,一些有识之士不断呼吁,不提倡奇、丑、怪字体进入电脑字库,他们认为,“江湖字体”纳入字库是审美的退步,电脑字库里的字体具有重要的社会作用,就是方便大众识读和普及,通识性和应用性是其根本属性,既实用又赏心悦目的字体,才是字库字体的上佳选择。
正如上述,汉字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化的根,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标识。规范使用汉字、表现汉字之美,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自觉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和文化使命。我们既要在书法领域抵制“丑书”“怪书”,也要在网络上消灭形形色色的“江湖字体”。出版、影视及相关新媒体等大众传播媒介要起到带头作用。汉字之美,不能因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而凋谢。
作者:何勇海
来源: 河北日报
汉字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