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详细规划能够帮助我们有效利用教学资源,使课堂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详尽的教案让教师在课堂上引入丰富的讨论话题,促进学生互动,下面是58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语文二年级上教案通用6篇,感谢您的参阅。

语文二年级上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八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丰富的想象,感受祖国的伟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课时教案个性化教案
课前向生活开放:
学生:和爸爸、妈妈一起查资料,看地图,找一找太平洋在哪里,喜玛拉雅山有多高,长城有多长,天安门广场有多大,还有哪些世界之最。
教师:地图、长城、珠穆朗玛峰、太平洋、天安门等图片和其它资料。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初读感知阶段:
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正确认读13个生字。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能试着讲这个故事。
精读感悟阶段:
[重点部分处理]
引导学生从整体感悟入手,在读中理解词句。
⑴结合重点句子“陌生”、“黑了”、“迷路”等词语感悟蒲公英的伤心,结合几个之最的图片和其它资料感悟祖国的伟大。
⑵想像感悟。
⑶表演感悟。
⑷利用补充的资料感悟。
⑸以读促悟。
在感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滋有味的朗读。
课文非重点词句的理解要以读代讲。
[课内拓展]
让学生说说他们知道的其它之最。
[作业]
指导写好生字,完成练习册。
[课后延伸]
课下在采蜜集上画画自己心中的大,也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想法,还可以摘抄优美的词句。你自己是着按照4+4模式设计些本节课教案:
自己设计的感触
语文二年级上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知道同一个偏旁,位置不同,写法也不同。
2、 写字板中书写生字,把字写得工整、美观,加深理解同一偏旁,位置不同,写法不同。
3、 词语超市中积累有关颜色的词语。
4、 排列句子,训练学生语感。
5、 阅读欣赏中体会人与人在一起生活多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相处的快乐。
6、 语文活动,让学生的暑期生活更丰富更有意义。
教学重点:
1、 积累词语。
2、 乱句重组。
3、 语文生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有趣的汉字
1、 出示“心、火、水、手、人”五个生字卡片,学生认读,说说这五个字对应的偏旁。
2、 出示10个偏旁“尧、良”等10个偏旁。学生与上面的部首组合找朋友。
3、 读读这些字,并给它们组词。
4、 学生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5、 你还能举出哪些这样的例子呢?
二、写字板
1、 出示要写的字,读一读。
2、 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自己的发现。
3、 教师指导书写。
4、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 学生书写评价。
四、词语超市
1、 出示词语,学生自有认读,开火车认读。
2、 读后说说你的发现。
3、 齐读这些词语。
4、 出示绿、红、黄三个字,你还能说出哪些课文中没有的这三种颜色的赐予。
5、 出示蓝、黑和白,学生口头组词。
6、 你还知道哪些些颜色的词语呢?
作业:
抄写词语超市中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 排列句子。
1、 学生自由朗读每一句话,弄懂每句话的意思。
2、 学生自己把这五句话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清楚,然后再读一读。
3、 指名让学生把排列好的句子朗读一遍,并说说为什么要这么排列。
4、 朗读排列好的句子。
5、 总结排列句子的方法。
二、 阅读欣赏。
1、 自由读文章。
2、 指名朗读,看是否读的通顺、流利。
3、 用自己的话说说“兔子先生”的主要内容。
4、 找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读一读。
5、 班级交流。
6、 有感情的齐读全文。
第三课时
语文生活
1、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暑假吗?暑假你们准备怎样过呢?
2、 学生分组交流。
3、 全班反馈。
4、 你们准备怎么安排你们小组的暑假生活呢?
分小组拟定计划书。
暑假大行动 ( ) 小队
活动: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参加对象:
活动安排:
5、 分小队交流计划书。
6、 小结:大家的活动真丰富,希望到时能把活动开展得有意义,过一个快乐的暑假。
作业:
积累词语。
语文二年级上教案篇3
一、看图、导入
1出示图片:(1)图上都有什么?
(2)指出"井沿、井壁、井底、井口"的位置。
2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问:观是什么意思?
那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
那坐在井里看天,天是什么样的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全文。要求:看汉字读,不会的字看拼音。标出全文共几个自然段,圈出田字格里的生字。
2有感情的再读一遍课文。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3回答问题
三、朗读课文2—7段
1指名读,要求正确流利。
2自己挑一段最喜欢的读给同桌听。(评价方法:如果觉得同桌读的好,就伸出大拇指或者微笑点头)
3质疑(无边无际、坐井观天。)
四、细读
1第一次对话
⑴分男女声读青蛙和小鸟的话
⑵读了小鸟的话,你知道了什么?(小鸟飞的很远)
⑶全班情境表演(出示相关图像),体会小鸟飞的远:小鸟飞呀,飞呀,飞过山川;飞过河流;飞过田野。。。。。。它口渴了,落到了井沿上。(板书:井底、井沿)
⑷自己读第一次对话,读出小鸟飞的远。
2第二次对话
⑴指名读,注意语气
⑵青蛙和小鸟为什么争论呢?(天的大小)他们是怎么认为的呢?(板书:只有井口那么大、无边无际)
⑶出示句子:朋友,别说大话!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①把"说大话"换个词,意思不变(吹牛皮、撒谎。。。。。。)然后读一读。
②理解"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a让学生用纸筒当井看天,体会青蛙的话,知道是因为井壁挡住了它的视线;
b朗读并加手势,加深理解。
⑷①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无边无际"。(没有边,很大。。。。。。)
②指名读,读出天的大
③联系生活,选词填空
教室海洋麦田沙漠
()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⑸朗读第二次对话,加动作,注意争论的语气。
3第三次对话
⑴分组读
⑵它们为什么都笑了?引导学生想象青蛙,小鸟是怎么想的`。
五、体会寓意
1分角色朗读、听音乐朗读,用自己的掌声给朗读的同学打分。
2假如你是青蛙,跳出井口,你会看见什么,想些什么,说些什么?(练一练)
3带头饰表演。
4假如青蛙上天,小鸟下井,那么会说些什么?
5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什么?(先分小组讨论,然后汇报讨论结果各小组相互补充)
六、总结全文
指名看板书总结,不完整的地方其他同学补充。
七、作业
回家给爸爸妈妈讲讲这则寓言,表演一下。
看看其他的书,像《成语词典》开阔眼界。
语文二年级上教案篇4
复习重点
1、掌握本单元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能正确运用。
2、辨析同音词,正确应用。
3、背诵《船长》一文的有关段落。
4、说话练习:学习采访。
5、作文:学会感恩。
复习过程:
一、字词:
(一)、强调:廉、庸、簸、薄的写法。
(二)、注意多音字:
着想、背着、呼号、给予、尽管。
(三)、辨析同音词:
先找学生说说辨析的方法,再进行强化训练。
1、休养、修养
(1)他经常读书,很有()。
(2)他在家()了一个月,便康复了。
2、截至、截止
(1)作文竞赛()到本周五。
(2)()八月底,本刊物已收到稿件几百篇。
3、反映、反应
(1)这篇文章()了劳动人民的贫苦生活。
(2)听了教师的提示,他没有任何()。
4、顷刻间是指再写四个这样的词
5、聚精会神形容再写四个这样的词
6、负荆请罪出自《史记》、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故事:
二、课文重点。
廉颇是的人。
蔺相如是的人。
有关知错就改的名言有(两句)
负荆请罪意思是
形容知错就改的成语还有
学了这一课让我明白了
2、船长哈尔威是个的人。
他的做人之道是
学了这一课我领悟到
本文的作者是他被称为,他的代表作有。
3、《爱之链》课题的意思是乔依是()的人,学了本文,我懂得了。你联想到有关的名言有。
4、默写〈〈船长〉〉有关段落。
5、根据〈〈我不期望回报〉〉仿写诗名。
如果你是,我乐意是;
如果你是,我乐意是。仿写。
三、口语交际:
学习采访:刘老师让同学们采访小作家张桐,请你列一下采访提纲。
四、作文:
题目:感恩的心
重点指导如何写细致。
语文二年级上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了解华罗庚热爱自己的祖国,愿意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的感人故事。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祖国在我心中的第二课《回自己的`祖国去》板书[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1、出示。(出示华罗庚肖像)板书:华罗庚指导读多音字:华:做姓时读huà还可以组词为"华山"。另一个读音是什么huá中华西华
2、你对这位老爷爷了解多少?(学生交流资料)
3、师出示小资料
华罗庚是中国现代数学家。1924年初中毕业后,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不到一年,因家贫辍学,刻苦自修数学。1946年,在美国当教授。1950年回国,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还担任过多届中国数学会理事长。是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了解华罗庚热爱自己的祖国,愿意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的感人故事。
三、自主读识
1、自由朗读课文,完成两项任务:
(1)利用自己的经验和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读顺畅,至少两遍;
(2)自学生字,做到会认会写。
评价:看着大家规范地书写,听着你们朗朗的读书声,老师很为你们的学习态度和成果感到高兴。
2、检测
(1)老师想请每组的4号同学来接读课文,展示你们的读书成果,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看哪些地方是值得你学习的,哪些地方是你能够帮助的。
(2)生接读,教师强调重点词语的读音
惊喜激动斩钉截铁遗憾尽力华罗庚渊博船舷
四、合作读议
(一)同桌读议
请同学们自己默读课文,然后和同桌说一说:课文中哪些词句表现了华罗庚回过的决心?
1、默读思考
2、同桌交流
(师:(出示课文插图)扫清了字词,同学们来看看课文中的插图,图上画着谁在干什么?
生1:华罗庚一家人坐船要回国。
生2:华罗庚和他的家人要回自己的祖国去。
师:请同学们默读1――9自然段,找一找你是从哪里知道华罗庚要回国的?
汇报:生3:从“我们?华罗庚斩钉截铁地说:回去,回自己的祖国去!”这句话知道的。
师:能说说“斩钉截铁”这个词的意思吗?
生4:他一定要回国。
生5:意思是华罗庚回国之心很强。
师:真棒!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斩钉截铁”的意思是态度……(生齐答:很坚决!)。谁能用坚决的语气读一读这一句话?
生6:很有感情地读。
师:读得真好!男生齐读。
师:如此抓住重点句的重点词理解文章,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读书方法。请运用这个方法再认真读1――9自然段,想想你还读懂了什么?注意边读边想。
生:默读。
师:想好的和同桌互相交流,互相做补充。
汇报:师:谁先来谈谈你还读懂了什么?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其他同学要注意倾听,随时补充。
生1:我读懂了华罗庚知道祖国解放了,心情十分高兴。
我是从华罗庚下了车,急疾步走进客厅,冲着他的妻子喊了起来:“中国解放了!”读懂的?
师:你真会读书,能读读这一句?(生读)。谁来评一评他读得怎样?
生2:读得很好!把华罗庚的急切心情读出来。
师:还读懂了什么?
生8:华罗庚想回国已经盼了很久!从“这一天总算盼到了”看出。
生9:老师,华罗庚的妻子也很激动。从“妻子快步迎上前去,接过报纸,心情激动地边看边说:我们怎么办?”看出。
师:同学们的读书本领真高!懂得从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去体会人物心情,老师真佩服你们!是啊,1949年月日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身在异国他乡的华罗庚夫妇知道后都非常兴奋,非常激动,让我们把这份激动之情用朗读告诉大家吧。前后桌同学试着分角色朗读,开始。(试读后请一组同学全班展示)
(二)小组读议
1、华罗庚为什要回国?
学习提示:
(1)自主阅读,用――画出最打动你的词句,在书上合适的地方用文中词语或自己概括的方式批注。
(2)组内交流。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如果和你交流相同的内容,你认为需要补充可以继续发言。
(3)班级交流:以小组为单位,集体交流学习情况。
要求:其他小组认真听,如果有不同的地方可以给他们进行补充。
汇报:我们组画出最打动我的词句是:生:13自然段。(师:板书“奉献”)
师:自己再读读13段,然后在小组中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师:谁先来谈谈自己的感想。
生1:我读了这一段话,感受到华罗庚非常爱自己的祖国。(板书:爱国)
生2:我长大后也要像华罗庚一样报效祖国!
师:真好,你也拥有一颗爱国心。此时此刻,你想对华罗庚爷爷说些什么?
生3:华罗庚太伟大了,在当时那么穷的条件下,他仍然要回国。
生4:我很敬佩华罗庚。
④引读小结。
师:听着同学们这么真挚的感受,让我们再来重温一下华罗庚当时说的话,齐读第13自然段。
师总结:华罗庚满腔的爱国激情,忠诚报国的赤子之心,无不激起每个炎黄子孙报效祖国的热情。让我们在雄壮豪迈的歌声中再次感受一番。(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五、配乐朗读,升华情感。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感情朗读。
师:多么令人感动的故事,多么令人敬佩的华罗庚啊,请自由读读课文,选择你最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
2、指名配乐朗读。
(指名上台表演读)
3、教师小结学生课堂上的表现:这节课同学们学得愉快,读书也很投入,真让老师对你们刮目相看!。
六、总结提升拓展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什么收获?
2、找出文中你认为重要的话,背诵积累,指名反馈。
3、其他爱国志士的故事。
4、深情地朗读名言: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③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七、课堂检测:
填一填,背一背。
1、辨字组词。
组()坐()喊()夫()贫()
祖()座()减()天()贪()
2、不!把()献给自己的祖国,永远不会遗憾。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
八、作业设计:
课外作业(任选一道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华罗庚热爱祖国,愿意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给祖国的动人故事。
2.学生树立为祖国服务的志向。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运用自学结合老师指导的方法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华罗庚热爱祖国,愿意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给祖国的动人故事。
教学重点:
1.默读听读,思考并理解课文内容。
2.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
1.默读听读,思考并理解课文内容。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通过各种方式朗读,领会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板书课题:回自己的祖国去
自读课题,思考: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2.学生质疑:(谁回祖国去?为什么要回祖国去?回祖国去干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回祖国去?)
二、学习新课
(一)认字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拼音、猜、问)
2.指名读全文,正音。学生评议,解决“华、冲”在文章中的正确读音。
3.同桌互读。
4.生字卡片测读识字情况,将不认识的字贴在黑板上,并提醒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注意不认识的字的读音。
(二)介绍时代背景,初步解答质疑
1.出示图,师讲解:
中国解放后,许多旅居海外的爱国人士都纷纷回国。华罗庚就是其中的一位。当他听到祖国解放的消息后,心情异常激动,毅然放弃在国外的舒适的生活,优厚的待遇,拒绝了朋友的挽留,等上了回归祖国的轮船,准备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
2.了解到这些之后,该用什么语气读这个题目呢?
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读课题。
3.你对华罗庚了解多少?谈谈他的主要科学成就。
(三)进一步理解课文。
1.学生再次自己默读课文,勾画不理解的词。
2.介绍语文天地中的“金钥匙”: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
3.指导同学们用这种方法解决刚才理解词语上的难题。
4.教师就难点提问:
(1)“这一天总算盼到了”中“这一天”指哪一天?该怎样读?
(2)华罗庚为什么回国?(通过阅读,要让学生明白华罗庚要把自己的学识献给祖国。)
(3)课文中哪些词语表现了把华罗庚回国的决心和当时激动的心情?画下来,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学生汇报中就应该指导朗读,尤其是“回自己的祖国去”这句话,一定不能理解为简单的重复。
5.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并适当加动作表演出来。
三、全课总结
“把自己的学识献给祖国,永远不会遗憾。我是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这就是一个爱国科学家的满腔热情。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找找其他爱国科学家的故事,读一读。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华罗庚热爱祖国,愿意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给祖国的动人故事,学生树立为祖国服务的志向。
2、运用自学结合老师指导的方法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默读听读,思考并理解课文内容。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到祖国去。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华罗庚热爱祖国,愿意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给祖国的动人故事。
2、学生树立为祖国服务的志向。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华罗庚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出画像,介绍人物
1、(出示画像)提问:同学们,这是我国一位伟大的数学家,你认识他吗?(华罗庚)
2、介绍华罗庚。
华罗庚是中国的数学家。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金坛,1936年赴英国留学,1946年赴美国,1950年回国。他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研究,为祖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板书课题:回自己的祖国去。
4、根据题目质疑。
问题:华罗庚为什么要回自己的祖国?
(二)初学课文,认识生字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能适当停顿。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情况。
提醒注意:华是多音字,当姓讲的时候读作“hua”。
3、同桌互相读课文,纠正错误读音,标出自然段。(十四个自然段)
4、指名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意思。
(三)学习课文内容,体会情感
1、学习第一至九自然段。
(1)默读第一至九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一天总算盼到了”,“这一天”是哪一天?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学生:“这一天”指的是“祖国解放的那一天。”
学生:从这话句中可以看出来。“我们的祖国解放了。”华罗庚扬了扬手中的报纸,“这一天总算盼到了!”
板书:祖国解放
(2)在国外突然听到祖国解放的消息,你能想像华罗庚当时是什么心情吗?
学生:我想华罗庚一定很激动。
他一定很高兴。
(3)从哪儿看出他高兴、激动的心情呢?请你从书中找出相关的词语,用“――”画出来,再读一读。
学生:从“急步”一词可以看出他激动。“急步”就是很着急地走,他一定按捺不住心中的情绪了。
从“扬了扬手中的报纸”可以看出他很高兴。
从“斩钉截铁”一词可以看出他的决心。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第十至十三自然段。
(1)过渡: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到自己当时贫穷落后的祖国,而不在繁华的美国待着呢?
(2)默读第十至十三自然段,边读边想,他为什么要回到自己的祖国去?
(3)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其他同学思考;他们两个人各自的想法是什么?
学生:美国教授瞧不起我们中国,他想留住华罗庚为美国作贡献。
华罗庚想把自己的一切献给自己的祖国,因为他热爱自己的祖国。
(4)自由读华罗庚说的话,讨论:他为什么要回自己的祖国去?
板书:献给――不会遗憾――为祖国尽力
美国教授认为华罗庚回到自己的祖国是把学识抛掉了,而华罗庚认为不是这样;美国教授认为他这样做太可惜了,而华罗庚认为自己这样做才不会遗憾。这一切都说明华罗庚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
板书:热爱祖国
(5)齐读华罗庚说的话。
3、学习第十四自然段。
齐读
(四)总结扩展
你还知道哪些科学家爱国的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
2、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生字。
教具准备:
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
1、师生配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一读。
“不!把学识献给自己的祖国,永远不会遗憾。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
(二)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新词卡片,指名认读。
解放斩钉截铁敬佩尽力
2、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识记字形。
3、全班交流汇报。
(三)扩词练习(开火车比赛)
封:封锁、封建、封闭
借:借口、借用、借钱
初:初中、初升、当初
渊:深渊、渊博
敬:尊敬、敬爱、敬礼
语文二年级上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同学能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发现和应用“加偏旁”的识字方法,巩固识字,积累词汇。
2、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和听说能力。
3、通过引导同学发现人类文明的事物与自然界事物在外形上的相似之处,以培养同学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使同学乐于展示自身的作品以和收集到的资料,并善于学习他人好的地方。
【教学重点】
发现“加偏旁”的识字方法、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难点】
口语交际。
第一课时
设计理念
这一课时包括“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两局部内容,知识丰富,形式多样。教学时,我采用游戏的方式,带领同学在语文乐园里“逛迷宫”、“过字桥”、“练嘴皮”、“赏对联”,引导同学自主探究,乐学善思。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语文乐园”里玩,大家觉得怎么样?好!首先我们来“逛迷宫”。
二、“逛迷宫”
1、寻找“燕子”和“剪刀”的相似之处:
用课件打出“燕子”以和其它的事物,并依次标上序号。让同学自身观察说出“燕子”的尾巴像“剪刀”,并把“燕子”和“剪刀”用线连结起来。
2、寻找其它事物的相似之处:
⑴ 让同学把对应事物的序号写在纸上,比一比谁找的又对又快。
⑵ 指名说出对应的事物。教师用电脑把对应的事物连起来。
⑶ 同学互相检查结果,全做对的奖给一张“小燕子”模型。
三、“过字桥”
同学们,“迷宫”逛好了吗?下面我们过“字桥”了,你们准备好了吗?好!下面我们就开始“过字桥”。
1、课件出示所有要认识的生字,请同学们读认。
2、鼓励能认识其中生字的同学让其说说自身是如何认识这个字的。
3、同学自读课本,看一看自身发现了什么?
4、同学展示自身的学习所得。
5、分男女生读一读。
6、以组进行活动:
一人写原字,一人加偏旁,一人加拼音,一人组词。完成后与其他组交换检查,看哪一个组做的又快又对,获胜的组可以优先进行下一个游戏。
四、“练嘴皮”
同学们,“过字桥”我们已经顺利通过了,下面我们要练一练嘴皮,看一看你会不会说。
1、课件出示一幅美丽的春景图以和填空练习题。
2、请同学们看图填空,可以说出不同的答案,只要前后搭配合适就能得到鼓励,说得好的要奖给课文中的对联(上联或下联)。
五、“赏对联”
同学们,大家的口才都不错。为了褒扬同学们,我请大家欣赏对联,好吗?
1、自读、同桌读、分男女生读、指名读。
2、说一说自身知道的对联知识。
3、教师小结对联知识。
4、做“找朋友”游戏:
请刚才拿到对联的同学找到自身的同伴,大家读一读,看找对了没有?
5、请大家说一说欣赏对联的感受,趁机请同学们去搜集对联,并用自身喜欢的方式写下来,准备展示。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的春光 的阳光 的天空
的田野 的小溪 的枝条
第二课时
设计理念
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春天的发现”。为了使同学言之有物,我准备带领同学去春游,到美丽的大自然中去,说一说自身的发现,写一写自身的感受。
教学流程
一、春游前奏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要去春游了,去发现春天了。请大家睁大双眼,把你看到的写下来。休息时,我们要进行交流,看谁发现的多,看谁的发现新。返回时,我们就要请这些同学来做“导游”,给我们介绍美丽的春天。
二、游中交际
1、教师边走边指导同学观察的方法。
2、以组进行,交流自身观察到的春天。
3、各组评选出优胜者,参与全班的交流。
4、评选“小导游”,返回时有几名“小导游”轮流介绍沿途的景色。
三、游后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用智慧的双眼又发现了许许多多春天里美好的事物。课后,请同学们利用各种途径,包括上网查寻,搜集有关春天的资料,用自身喜欢的方式收集起来,准备参与展示会。
板书设计
春天里的发现
细心观察 畅所欲??
第三课时
设计理念
本课时主要是通过办“展示台”,开“展示会”的形式,鼓励同学从不同方面展示自身的身手和学习收获,使其发生成绩感。
教学流程
一、上宽带网
同学们,宽带网是现代计算机与网络传输技术的一个名词。通过宽带网,我们可以学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今天,宽带网给我们送来了什么礼物呢?请同学们看一看吧!
1、自读宽带网,指名分段读,大家齐读。
2、说一说自身从宽带网上获得的信息。
3、说一说自身还知道春天有哪些花。
4、展示自身上网查到的花的资料(假如同学没有查到,教师给予补充)。
二、展示自我
1、以同学的课桌为“展示台”,展示同学的作品。
2、愿意当“导游”的同学介绍自身的作品。
3、愿意当“游客”的同学观赏他人的作品。
4、把同学的作品张贴在教室的“展示台”里,供大家欣赏和学习。
板书设计
展示台
今天,我当家!
语文二年级上教案通用6篇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