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的活动方案参考8篇

时间:
Monody
分享
下载本文

完善的活动方案能够为活动创造良好的氛围,增强参与者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制定活动方案时,大家的分工与职责也必须明确,以提高工作效率,以下是58心得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美术的活动方案参考8篇,供大家参考。

美术的活动方案参考8篇

美术的活动方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运用橡皮泥做出各种平面的房子图画,培养幼儿的想像、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2.发展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对色彩的感知能力。

3.培养幼儿对泥工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点

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幼儿的想像、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难点

幼儿通过团、搓、压等多种方法做出各种不同的房子平面图。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范画一幅(用橡皮泥在白板纸上做成的浮雕效果的平面房子图),红黄蓝等色的橡皮泥(较软),泥工板,白板纸若干小张,冰棒棍,吸管,火柴棒等制作材料,分组摆放在桌子上。电视机,国内外各式房子的录像带,录像机,玩具小猴一只

2.知识准备:幼儿会用橡皮泥通过团、搓、压的方法在白板纸上贴出一些简单的图画。画过房子的装饰想像画。

活动过程

1.以故事引出活动,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教师:“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动物,突然有一天一场火灾把森林烧着了,房子也没有了。没有家的小动物心里多痛苦,怎么办?我们今天就来用橡皮泥做出漂亮的房子,送给小动物做他们的家吧! ”

2.引导幼儿讨论自己见过什么样的房子?是什么形状的?房顶怎么样?让幼儿初步了解房子的结构以及房子的多样性。

3.看录像:各式各样的房子。

让幼儿进一步感受房子的多样性,并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房子的形状、色彩以及花纹等。

4.以教师为小兔子做了一座漂亮的`房子的口吻,引导幼儿欣赏范例。

(1)这座房子是用什么做成的?怎样做成的?让幼儿了解将橡皮泥通过团、搓、压等方法,在贴在白板纸上做成的平面房子。

(2)这座房子漂亮吗?房子上有什么样的花纹?用了什么颜色?引导幼儿感受房子上的色彩和花纹的美。

5.介绍制作材料,提出制作要求。

(1)介绍制作材料:橡皮泥在泥工板上通过团、搓、压等方法做出你想要的形状,再轻轻贴在白板纸上。

当你的房子需要花纹时,也可以用冰棒棍,火柴棒等材料为房子装饰花纹。

(2)提出制作要求:小动物们是不一样的,所以要住不一样的房子,看谁做的房子最漂亮,并且和别人的不一样。

6、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美术的活动方案篇2

一、设计意图

寒冷的冬天到了,看见一只小鸟在冷风中飞翔,好似没有落脚的地方。在这样寒冷的季节里,多可怜的一只小鸟呀?心中一动,何不将这样一个题材设计一次活动,培养幼儿的爱心以及爱护小动物,能够乐于助人的良好情感。这样的题材孩子们一定很喜欢,会很乐于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

这节活动意在让幼儿在宽松、积极向上、帮助别人时的振奋心情的氛围中,自主选择各种剪贴方法,在学习各种剪贴技能技巧的同时,使幼儿懂得要关心别人,爱护周边的人和物,学会尊重个体,培养团结互助的良好情感。

二、活动目标

1、根据幼儿美术活动能力的差异,让幼儿选择一或多种材料进行尝试操作活动。要求幼儿正确使用剪刀,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大胆使用剪刀,进行剪贴活动。

2、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常规,培养团结互助的学习精神,

3、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的美好情感。

三、活动准备

1、人手一把剪刀、透明胶、双面胶、胶水、作业纸。

2、各种废旧物品。树叶、花瓣、小纸片、报纸、挂历纸、塑料玩具、碎布片、花生壳等。

四、活动过程

一、直接引入。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里有这么多的东西,让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看看这些东西能做写什么呢?”幼儿人手一盘废旧物品,让幼儿自由玩耍,教师巡回轻声提问几位幼儿。

朱家希说:“我用小纸片搭出一座小房子,很小,可以给娃娃家的娃娃住。”

伍丝说:“我用包水果的白色泡沫做一双手套,冬天可以戴。”

陈思宇说:“我用玩具插出一顶雨伞,下雨的时候可以撑。”

王爽说:“我用小纸棍摆火车、铁路和房子。”

二、集中提问。

1、教师拍手,让幼儿拿着手中的物品与教师围在一起,席地而坐。

师:刚才,小朋友玩的很高兴,能利用手中的材料做出了许多好看的东西,谁愿意来说说?”

曾林说:“我用棉花签摆出房子,用废纸卷成纸棒,用小棍子摆出各种图形。”

陈心仪:“我用扫帚的毛来做孔雀的尾巴,用树叶和泡沫盖房子,还用布来做被窝。”

黄 艺:“我用有颜色的小纸片来摆出大马路和铁路。”

王小琪:“我用吸管和泡沫来做一个窝,大母鸡可以在上面孵蛋。”

三、幼儿操作。

师:小鸟刚来我们南方,天气这么冷,它没有一个温暖的家那可不行,我们今天先送给它一个温暖的小家,好吗?请幼儿利用手中的物品及教师提供的一些辅助材料,进行制作。幼儿进行操作时,教师针对个别幼儿进行个别指导。

四、欣赏。

老 师:谁能说说自己为小鸟准备的小家是用什么材料做出来的吗?

黄 森:我用花生壳拼成房子,小鸟一定会喜欢的。

陈心仪:我用棉花给小鸟作窝,软软的,一定很舒服。

王 芳:我用玩具搭成的房子,一定很牢固,小鸟不会从上面掉下来。

李 林:我用毛线和纸棒给它作窝,一定很暖和。

丘 帅:我用各种图形给小鸟作窝,它可以认识图形。

李小曼:我用小纸片贴在上面,就像铺瓷砖一样漂亮。

五、教学反思

(一)在这一环节中,从孩子们专著的神情中可以看出,孩子们的的确确想为小鸟送上属于自己的一份礼物。幼儿动手能力很强,想象力很丰富,能大胆进行尝试,运用老师提供各种桌面材料和工具进行“温暖的家”的制作。在此同时,一些幼儿习惯很好,他们是先把自己想象的家的基本模型摆放出来,然后在边上观看整体效果,觉得满意后,才进行制作的。在活动中体现出了团结互助的精神,幼儿能主动帮助别人,这一点我能及时抓住并进行表扬。这里的人员安排应该注意,不要过多幼儿同处一桌,避免幼儿在操作时互相模仿。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询问或是提示某个幼儿时,应轻声进行,以免影响其他幼儿的想象和思维。

(二)这个活动的设计新颖有趣,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各种感官,满足了幼儿探索、希望尝试的欲望,适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老师创设的氛围影响下,幼儿所制作的作品创意都很好,在他们讲述自己的作品的时候,我非常注意倾听,对于幼儿说的每一个发现都给予肯定和鼓励,尤其是幼儿有与众不同的作品,我都及时给予表扬和宣传。整个活动都处在一种积极的尝试氛围中。但在这个环节中,发现还有为数不少的幼儿的作品大多都是参考同伴的内容及做法,可见在开发幼儿想象力这一块领域还需努力开垦,在平时的活动中应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发展其求异性。 五、延伸活动。师:这次的礼物“温暖的小家”小鸟肯定很喜欢, 老师代替小鸟谢谢大家了。下次,我们再亲手制作其它有意义的礼物送给它好吗?

(三)再次肯定幼儿的成绩,重温助人为乐的喜悦,培养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良好品德。创造想象机会,让幼儿保持继续尝试的愿望,为下次的尝试活动提出新的目标。

美术的活动方案篇3

【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了解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起源于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后发展成集游戏节庆、体育锻炼、健康预防于一体的民间节令。

创造领域:学会利用身边易得材料有创意地制成自己喜爱的端午节用品:用纸折叠造型;纸盒、纸板、竹片组合等综合造型;碎花布、彩色线缝制造型。

情感领域:通过实践和体验,感悟我国劳动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和丰富的想像力过着有深远意义的端午节;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热爱,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利用身边易得材料以多种方法制作自己喜爱的端午节用品:创造性的节目表演和游戏;用纸折叠造型做一些彩粽;纸盒、纸板、竹片等综合材料做大龙舟;碎花布、彩色线缝制一些香袋等。

【教学难点】

a·对端午节民间传统文化渊源的了解、探究和继承。

b·设计制造出有意义、有创造性的节日用品。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没计】

第一课时 对端午节民间传统文化渊源的认识

【课前准备】

教师:悬钟植像;挂艾叶莒蒲;赛龙舟;饮雄黄酒;吃粽子;佩香袋等有关端午节起源的资料 (实物、图片或课件)。

学生:学生自己收集端午节的相关资料、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1)导人:教师出示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咙夺目的彩色纸粽子、布香袋(有十二生肖造型、有"五毒"、还有卡通造型),还有课件里赛龙舟、挂艾叶莒蒲、饮雄黄酒 ("青蛇传"片段)、悬钟植像;把学生带人端午节,感受端午节的气氛。

a、端午节识纪念谁的节日?有何意义?根据你收集的材料,你知道的还有哪些说法?(屈原、伍江而死、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理、纪念龙的特殊节日。)

b·每年的端午节,你是如何度过的7你包过粽子吗?佩带香袋吗?你玩过碰鸡蛋、鸭蛋、鹅蛋吗?你参加或观看过赛龙舟吗?饮过雄黄酒吗?你洗过艾叶莒蒲水澡吗?

(2)认知:

a·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并通过多媒体课件了解与端午节由来有关的几位历史人物(屈原:战国时代的楚国人;伍子百:战国时代的楚国人;曹娥:东汉孝女;秋谨:现代革命女诗人)。

b·通过多媒体课件和课文中给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中国民间采用了哪些方式来纪念这些传说中的历史人物(赛龙舟、挂艾叶莒蒲、饮雄黄酒、吃粽子、悬钟帽像、玩碰鸡蛋、鸭蛋、·鹅蛋、佩带香袋)。

(3)实践:

a·学生4一6人一组对端午节传说中的故事进行编排并表演。要求对故事情节了解,表演充分、形象合埋。

b·学生个人或分组对端午节纪念活动(赛龙舟、挂艾叶莒蒲、饮雄黄酒、悬钟道像)进行 "模仿秀"表演。

(4)感悟:

学生通过讨论课本、多媒体课件,迸一步了解涉及端午节由来的几位历史人物 (屈原:战国时代的楚国人;伍子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曹娥:东汉孝女;秋理:现代革命女诗人)。中国民间节日纪念的特殊性:集游戏节庆、体育锻炼、健康预防于一体的民间节令。

(5)创新:

结合课本知识及多媒体课件小组讨论:还可以设计出哪些更好的方式或者别具一格的形式过端午节。

表演独特的故事新传和用游戏的方式给自己设计的故事新传及游戏命名。

(6)拓展:

a·去图书馆、网络查找资料了解涉及端午节由来的几位历史人物;中国民间采用了哪些方式来纪念这些传说中的历史人物。

b·收集有关端午节的诗,用诗会的形式过端午节。

(7)总结:

教师从学生编导、表演的节目和游戏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指导性评价。也可以举办"端午节模仿秀",集体评选优秀作品。

第二课时 彩粽、香包,彩蛋的制作

【课前准备】

教师:端午节用品的图片或课 件资料。

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实物、图片。制作纸制彩粽、彩蛋、香包的各种彩色纸 (稍微硬一些)、彩色布、香艾叶草和各种彩色线。美工刀、颜料、铅笔。

【教学过程】

(1)导人:教师点评学生上节课"端午节模仿秀"优秀作品,并提出:希望在道具上有所创新。如:挂饰"香包、彩粽",彩蛋游戏的装饰与创作。

(2)认知:

a·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并通过教师示范了解用彩色纸制作彩粽的一般方法;让学生了解彩线绕结方法及串接方法。

b·让学生口述彩粽的制作过程,分小组讨论用彩色纸制作彩粽的一般方法;讨论彩线绕结方法及串接方法。

(3)实践:

进行彩粽制作:学生2一4人一小组,先讨论如何制作出形态可爱、五彩续纷的彩粽,再动手制作。

要求分工合理,体现团结协作的精神。

(4)感悟:

学生通过讨论,进一步了解涉及端午节其他用品的制作技法,讨论制作彩蛋和香包的制作小技巧。

(5)创新:

a·结合课本知识,设计制作出形态新颖的彩粽,教师可提示在彩粽的棱角上变化,在各面上进行变化或更简易地制作出形形色色的彩粽。并能够加人自己的创作风格设计香包、彩蛋。制作过程中可放民乐烘托气氛。

b·小组讨论,还可以运用哪些方法制作出别具一格的彩粽、香包和彩蛋?给自已设计制造出的彩粽和香包、彩蛋命名。

c·将自己设计制造出的彩粽和香包做出各种申结造型,小组l间进行交流,组织一个交易会,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并开展相互赠送彩粽和香包、彩蛋活动。

(6)拓展:

a·参观博物馆或是网络资料了解中国民间各地彩粽、香包的制作特色和浓郁的民族风情。

b·让学生尝试一下在计算机上设计制作形态各异的彩粽、香包和彩蛋,通过网络发送传情。

c·让学生对自己设计满意的作品,用简短的文字进行说明。

(7)总结:

教师从学生作业中选出有创新的作或交易会。

第三课时 赛龙舟"游戏制作

【课前准备】

教师:中国民间端午节 "赛龙舟"体育活动图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制作"赛龙舟"的各种材料:纸箱、硬纸板、一次性纸杯、小木夹、纸棍、美工刀、铅笔、粘胶等。

【教学过程】

(1)导人:通过影视资料了解赛龙由来及其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

(2)认知:

a,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和多媒体课件,了解龙头的结构及如何与教室环境有机结合,设计制作出自已的龙丹。

b·让学生口述龙舟的制作过程,集体讨论制作方案。

(3)实践:

a·学生自行分组,讨论如何制作出有创意,能与身边材料巧妙结合的龙。

b·对龙头、龙身。龙尾及桨分别进行设计制作。可以参考教材上提供的方法,也提倡同学设想出不同方法,还可以结合体育活动,将同学排成两组以上的队形,在操场上进行"赛龙舟"竞技比赛。将龙舟的头尾进行美术装饰设计,同学的队形组合是龙身。要求分工合理,体现团结协作的精神。

(4)感悟:利用老师提供的有关各地赛龙舟的风俗、风情的差异,体悟赛龙舟及其体育活动除纪念价值外的价值——集体要前进必须齐心协力。

(5)创新:

小组讨论,还可以运用哪些方法造出更加有气势的龙舟,并将制作的龙舟在教室里进行实地组合。

将设计制作的龙舟组接好进行赛龙舟游戏。并能够全面地介绍龙舟各部件的功能和制作技巧

(6)拓展:

通过参观博物馆,了解中国各地龙舟的特色。

让学生尝试龙头和龙尾、龙身各处所担任的职责有何不同,树立在一个集体中大家要前进必须“齐心协力”的信念。

让学生欣赏自己设计的作品,用简洁的文字进行创意说明。

(7)总结:

教师根据学生合作制作过程和游戏过程,从构思和制作技巧等方面进行肯定性的评价。对在游戏中能顾全大局,具有较强的协作精神的学生给予肯定。

美术的活动方案篇4

目的要求:

1、在欣赏活动中,引导幼儿感受脸谱艺术的美,激发创作兴趣。

2、尝试用线条、色彩对称的方法夸大表现脸谱特征。

活动准备:

课件、水粉颜料若干,衣服若干件、各种水粉颜料,

重点与难点:

尝试用线条、色彩对称的方法夸大表现脸谱特征。

设计思路:

幼儿园的美术活动是为了让幼儿具备初步的审美意识,挖掘和发挥幼儿的创造能力。大班下学期的幼儿已积累了较多的美术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我选择了各种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欣赏作品来拓宽幼儿的创造思路,提高幼儿的'欣赏能力。在这次活动中,我以中国传统艺术——脸谱作为欣赏对象,旨在让幼儿了解中国的工艺艺术。以脸谱精致、绚丽、独特的装饰风格来吸引孩子,引起创作兴趣,提高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观察讨论

导入:瞧!这是什么?(脸)可是这张脸太白了,我们来帮他化化装怎么样?那我们用什么颜色来画他的脸呢你来说(红色、绿色、蓝色)鼻子呢、眼睛、嘴巴。装化好了,如果老师请你们根据脸的颜色给他取个名字的话,你们会给他取什么名字呢?

讨论:

小朋友取的名字真好听,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些,你们看! 师逐一出示红脸、这是什么脸啊!这个颜色的脸表示这个人很英勇,蓝脸、绿脸、黄脸(幼儿随画面一起说出脸谱的名字,教师边放课件边介绍每种颜色代表着人物的性格特征)。

2、刚才那些红脸、蓝脸、绿脸、黄脸我们都把它统称为脸谱。脸谱在我们的京剧中用的是最多的,我们来找一找脸谱与脸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左右对称,都有眼睛、嘴巴、鼻子、眉毛)哪些地方不一样(颜色不一样,脸分成几个块面,五官有了变化)。(引导幼儿讨论颜色如何变,五官有些什么变化,)

3、教师示范,幼儿参与。

(二)联想创作

今天我们一起来当艺术家,设计一张漂亮的脸谱,把它画在我们的衣服上好吗?

提示:

1、心里先想好,今天你要画一张什么颜色的脸。

2、化妆的时候要仔仔细细,千万不要把脸画得两边两样。

3、脸谱上还有许多弯弯的线,什么地方要涂眼影,什么地方要涂胭脂要告诉大家。

4、你的五官变了没有,变成了什么?(相互欣赏幼儿作品,促进生生互动)

5、颜色要有深有浅,找一找谁是大艺术家。

(三)引导讲评,展示

教师随机抽取幼儿作品,请幼儿介绍你画的是什么脸,

(四)、结束

(播放音乐)教师引导幼儿把自己的作品系在身体的各个地方走模特??

美术的活动方案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月夜的特点,能用油画棒和颜料来表现夜晚月亮星星挂在天空中的美丽意境。

2能用语言描述学着用语言描述夜晚的安静和甜美。

重点:学画学画月亮星星,用水粉画背景。

难点:用语言讲述月夜的安静和甜美。

活动准备:教师范画,油画棒,水粉颜料,水粉笔,擦布,了解月夜的各种样子,歌曲。

活动过程:

(一)引题,欣赏《摇篮曲》

师:小朋友听这是什么音乐啊?

幼:摇篮曲

师:是摇篮曲小朋友应该怎么样啊?

幼:睡觉

教师出示图片

师:哦,天黑了,要睡觉了。妈妈坐在宝宝得旁边哼着摇篮曲,摇着摇篮。宝宝闭着眼睛,安安静静的睡着了,外面的月亮和星星都笑眯眯的看着她们。小朋友猜外面应该是什么时候啊?

幼:晚上

师:外面是怎么样的啊?

幼:黑黑,很安静……

师:是不是很美啊?

幼:是的。

(二)教师示范

师:那今天我们就用画笔把月夜画出来。老师先来示范一下,今天我们要用新的方法,我们先画星星和月亮用蜡笔涂上颜色,给他们涂上什么颜色啊?

幼:黄色

师:现在我们要来画背景了,我们用水粉颜料来画,应该涂什么颜色啊/

幼:黑色。蓝色……

师:那老师每个颜色都试试看,涂水粉颜料的时候可以从蜡笔上涂过去,蜡笔是油性的,水粉颜料不会覆盖上去。

师:哪个颜色最漂亮啊?

幼:深蓝色……

(三)幼儿作画

师:小朋友都说深蓝色好看,那我们今天就用这种颜色作画。

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师:小朋友都把月夜画好了,那你们跟身边的小朋友说一说,安静的月夜你在干什么呢?

幼儿讨论

(四)

师:小朋友回家以后都观察一下,看看安静的晚上人们都在干什么?

教材分析:“夜晚”是幼儿比较熟悉的,而且夜晚可以让人产生很多想象,针对这个内容开展本次活动,结合生活中的观察用水粉颜料来描绘,知道油画棒是油性的,水粉颜料不会覆盖上去。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用自己的思维,不同的色彩来创作。同时在活动前引导幼儿回忆月夜,让他们对活动产生兴趣。活动反思:这是一堂美术活动主要是在幼儿学会蜡笔画的基础上,学会用水粉颜料画背景。开始时我用摇篮曲和图片引出晚上,让小朋友说出夜晚的颜色,然后用颜料画出来。这堂课的不足之处:一开始我用蜡笔示范画星星的时候用黄色,应该用深色可以让小朋友看得更加清楚一点。第二我限定了幼儿用黄色画星星和月亮,忽略了小朋友的想法,应该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用他们喜欢的颜色来画。总体来说小朋友对这堂课还是比较感兴趣的,画的也挺漂亮的,不足之处有待加强。

美术的活动方案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手指点画。

2、知道爱护自己及同伴的作品。

3、初步了解点画的特点和简单技巧。

【准备】:两幅表情相反的大树每组一盘绿色颜料,抹布,幼儿人手一份画好树干的画纸。

一、过程:

1、谈话导入

师:春天来了,许多树妈都很高兴,因为她们的树叶宝宝都回来了,看,树叶宝宝在风中跳舞,因此,这个树妈妈很开心。

出示:"难过的"大树妈妈图片,说:这是我们幼儿园的一棵树妈妈,她不开心,为什么呀?

幼1:她没有树叶宝宝幼2:她的孩子不见了,怎么办呢?

幼a:告诉警察叔叔幼b:我帮她找幼c:我给她画上树叶师:小食指听到忙跑过来对大树说:树妈妈,我帮你找宝宝。

小食指:站起来,蘸上绿色送一片图一只的宝宝,小食指躺下来送给树妈妈长一点的宝宝,小食指这一片、那一片给大树妈妈送了许多宝宝。

大树妈妈开心的`笑了(换表情)说:谢谢你!小食指说不用谢,小食指脱下绿衣裳(在抹布上擦干净食指)回家了。

师:大树妈妈有了宝宝开心极了,你们谁也想来给树妈妈送宝宝的?(幼儿踊跃举手)师请一位幼儿操作师:你真了不起,大树妈妈得到那么多宝宝,她谢谢你,这儿还有许多妈妈等着大家帮忙呢?你们愿意吗(幼愿意。)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帮这些大树妈妈。

二、幼儿操作在轻柔的音乐中:幼儿认真操作,有的幼儿还对大树妈妈说些安慰的活,师在巡视时鼓励幼儿你的小手指真能干,画的树叶宝宝真多,树妈妈会非常开心的。

三、展示作品师:我们宝宝帮助了树妈妈,她们非常开心说:谢谢小一班的小朋友。

幼:不用谢。

师:我们和树叶宝宝一起跳个舞吧!

结束:随观快的旋律,师生共同跳舞!

美术的活动方案篇7

转眼间,新的学期就要开始了。孩子们即将回到学校,接受新学期的知识。我校自开展课外美术兴趣小组以来,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同时孩子们也在快乐中学有所长。绘画主要在于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并且也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能够循序渐进的学好美术,现将本学期美术小组的活动安排制定如下:

一、活动目的:

上学期学的是水粉初级课,孩子们已经掌握了用笔的方法,所以本学期开展的.依然是水粉课,从而加强学生对水粉画的了解和学习,使学生的审美和绘画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活动要求:

1、组织学生按时参加活动,并保持室内清洁。

2、每周三下午第四节课外活动时间进行学习,小组成员必须准时到达美术室。

3、美术小组成员应严格遵守纪律,不准在美术室大声喧哗,不准做与美术学习无关的事。

4、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都应按时完成。

三、活动内容:

1、使学生明白临摹作品的重要性。

2、以水粉画为主,以手工制作为辅,以创作画为主进行教学。

3、给学生自己创作作品的时间和空间。

4、欣赏名人名画名作提高欣赏水平。

5、进行手工制作教学,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造型能力。

6、让学生分组分块完成画室的布置工作

四、活动措施:

(1)做好组织工作

坚持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免费学习,但要挑选各班有一定美术基础的学生参加。

(2)安排好活动时间和活动地点

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一般情况下每周三下午第四节课外活动时间组织一次,要坚持课余活动的原则。

(3)制订画室制度,积极参加活动

学生要自觉遵守画室规章制度,准时参加兴趣小组的学习和活动,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在学期结束时,要举办全校性的美术作品展览会,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兴趣小组每个学生都应积极参加。

五、课时安排:

(略)

美术的活动方案篇8

设计意图: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也是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有金灿灿的稻田、丰收的果园、五彩的树林等等。而在秋天中绽放的菊花更是独具风格。通过了解、认识菊花的外形特征,进行剪剪、卷卷、画画等各种操作技能,大胆探索设计制作出形态各异的菊花,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激发了他们的操作欲望,也提高了幼儿的审美情趣,让幼儿真正感受到了菊花的美、秋天的美。

活动目标:

1.认识秋天的菊花,了解菊花别致的外形特征,感受菊花的美。

2.鼓励幼儿大胆运用工具和材料进行美术表现活动,激发幼儿的动手操作欲望。

3.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感受秋天、感受美。

活动准备:

1.ppt图片:秋天的树林、果园、稻田、菊花图片。

2.棉签、各种颜料若干,颜料盘、图画纸、抹布若干。

3.涂好颜色的纸杯若干,笔若干,剪刀人手一把。

4.纸杯菊花、棉签菊花示范画,布置好秋天的展板。

5.音乐《我们去郊游》、《秋日私语》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播放秋天的ppt图片,带领幼儿感受秋天的美。

1.教师: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是五彩缤纷的世界,秋天给大家带来了美的享受。今天秋姑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秋天的美景。请小朋友先欣赏画面,然后告诉老师:你觉得哪一副画面最美?美在哪里?

2.播放ppt图片和音乐,引导幼儿欣赏秋天的景色。

3.提问:看完了这些画面,你觉得哪一副画面最美丽?美在哪里?

4.教师:秋姑娘也觉得秋天的菊花确实很美,所以她特地举办了一个菊花展。

二、引导幼儿欣赏菊花ppt图片,观察了解菊花的特征。

1、教师:哇!这些菊花这么漂亮,让我们来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一样?(颜色、形状)。

2、引导幼儿观察说说。

含苞待放的菊花,花瓣往里卷,像球形;盛开的菊花,花瓣有的往外卷,像妈妈的卷发;还有的菊花是线状的,像烟花。

三、引导幼儿欣赏纸杯菊花,探索用纸杯变成菊花的过程。

1、教师:秋姑娘给我们带来了用不同材料做的菊花。看!(出示纸杯菊花)它们是用什么做的?想想是怎样做出来的?(先剪成均匀的长条)它的花瓣和前面欣赏的菊花花瓣有什么不一样?(直直的和弯弯的)那你有什么好办法也把它变的弯弯的、卷卷的?

2、请幼儿讨论花瓣变卷卷的办法。

3、教师:我们可以用手指、笔等材料把花瓣朝不同的方向卷,有的长一点、有的短一点。等会儿你可以自己设计花瓣的形状,把花瓣变得更特别、更好看。

四、欣赏并学习棉签画——菊花。

1、教师(出示棉签画菊花):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这几朵菊花,猜猜是用什么画的?其实它们是用棉签画出来的。你看!菊花的花瓣全都是围绕一个中心点向外盛开的。它可以是直直的短线条,像烟花一样绽放;可以是弯弯的线条;也可以是圆形的、椭圆形的花瓣。教师边说边指点对应的菊花。

2、教师:那它的叶子是什么样的?——绿色的锯齿形的。教师边说边徒手画叶子。

五、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播放轻音乐《秋日私语》)。

1、交代要求: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准备了纸杯和棉签两种材料,请小朋友到你喜欢的材料桌上去操作。小朋友在剪纸杯时要注意安全,用棉签画画时要注意不能把不同的颜料混在一起,并且五个小朋友一组。让我们一起做菊花吧!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播放轻音乐《秋日私语》)

六、作品展示,活动评价。

1、布置菊花展并欣赏。

2、教师:你们觉得我们的菊花展漂亮吗?在所有菊花中,你最喜欢那一朵?为什么?

3、请幼儿说一说。

4、教师:你们发现没有:这朵菊花和前面欣赏的菊花有什么不一样?原来,老师把两只不同形状的纸杯叠放在了一起,好看吗?小朋友等活动结束后,也可以两个人合作一起制作菊花。老师和秋姑娘觉得小朋友的菊花都很漂亮。秋姑娘还表扬我们把菊花展布置的这么漂亮。我们一起来为自己的作品鼓鼓掌。

七、结束活动——《我们去郊游》。

1、教师:不过秋姑娘说:其实秋天的美景还远远不止这些。让我们跟随秋姑娘的脚步一起到外面找找其他的美景吧!

2、师幼一起随乐《我们去郊游》走出教室。

美术的活动方案参考8篇相关文章:

美术活动的总结8篇

活动方案合总结参考8篇

店面活动方案参考8篇

大班中秋活动方案参考8篇

2023年毕业活动方案参考8篇

月活动方案参考8篇

暑期实践活动方案参考8篇

公司迎中秋活动方案参考8篇

营销活动方案范文参考8篇

2024元旦策划活动方案参考8篇

美术的活动方案参考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0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