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小学音乐课教案6篇

时间:
Trick
分享
下载本文

优秀的教案能够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提高教学效果,优秀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事先规划好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提高教学的流畅性,下面是58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优秀小学音乐课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优秀小学音乐课教案6篇

优秀小学音乐课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运用听唱教学法——激情起疑使之乐学,导思育能使之善学的思想、精华、培养、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及表现力。

2. 情感目标

(1)激情---媒体画面,打击乐伴奏、歌表演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歌曲,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休止符”和“顿音记号“的音乐知识。

(2)热情---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及各种动物走路的高兴场面。

3.能力目标

(3)起疑---引导学生在初步感受歌曲情绪的基础上,对歌曲内容和演唱形式、可见背景等提出问题。

(4)导思---启发学生勤于思考,相互讨论,敢于想象,通过视、听、唱、奏等形式,进一步了解歌曲的风格特点及丰富的思想内涵。

(5)育能—激发学生通过创编歌词的欲望,创编动作的热情来培养期初步的音乐创作能力,同时以不同动物运用不同的情绪演唱歌曲,培养学生分析音乐的能力,并以富有代表性的声音恰当的表现动物走路的高兴场面,提高其音乐表现力。

(6)实践----通过活动“谁来了”培养学生辨别分析动物走路的动作,而引导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形式为创作歌曲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感受不同动物所表现出的不同情绪、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其熟悉的生活中看到或者想到的动物例子中模仿动物走路,在游戏和多媒体等多种教学形式的辅助下,使其创编歌曲在感觉不到难度的情况下完成。

教学准备:

(1) 要求学生每人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头饰,还要懂得他们所发出的的声音,和走路的动作。

(2) 自制的打击乐器。

(3) 背景:树、草坪、花、小凳子。

(4) 四种动物的头像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玩具兵进行曲)

学生模仿自己最喜欢的动物走路愉快的进教室。

:今天森林里的动物邀请我们一年级的小朋友去参加他们的音乐会,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去啊?(想)好,那么现在大家就模仿你们最喜欢的小动物的走路动作去参加音乐会吧。

二、师生问好

:小朋友们,老师带你们到森林里参加音乐会的这消息很快就传到小动物的耳朵里,它们纷纷的都赶来了,瞧?他们是谁啊?

三、发声练习:

出示课件:课件(1)鸭子唱歌的图像.

1. 提问:小鸭子是怎么叫的啊?(嘎嘎嘎)可以在自己位置上做简单的动作

2. 逐个出现小山羊、小青蛙、小花猫图像

学动物唱歌.----出示课件(2)鸭子头和歌谱a(学生配上动作跟谱子唱)----小山羊b

谱例: a1 2 3 4 | 5—| 5 5 | 5— ||

a小鸭 子 唱 歌 嘎 嘎 嘎

b小山 羊 唱 歌 咩 咩 咩

c小青 蛙 唱 歌 呱 呱 呱

d小花 猫 唱 歌 喵 喵 喵

往上移高c----f

3. (1):下面老师请一位小朋友上来扮演小青蛙来教同学们唱歌,谁愿意来啊?c

:模仿小青蛙跟着小青蛙老师唱歌

:这位小朋友教的真好!老师这里有一个可爱的小动物,奖励给这位小朋友。

(1) :下面老师再请一位小朋友上来扮演小花猫老师教同学们唱歌。d

:模仿小花猫的样子跟着小花猫老师唱歌

:小花猫老师教得真不错,老师也奖励你一个小玩具。

:小朋友们刚才表现得真棒,你们看这几位小老师都为你们感到高兴,都开心的笑了。

出示课件(3)(以上四个动物的笑脸)

四、“音乐火车游戏”

出示课件(4)火车的节奏图片

导入:师:现在小朋友和小动物都坐上了这辆开往森林的`音乐火车,听?他们在火车上干什么呢?

1)琴声:(鼓12) × ××| × × |×× ×× |× 0 |

咚咚 咚咚 咚咚 咚咚

:听到什么声音呢?(做敲鼓的动作)

生:鼓声。

师:出示课件(5 × ××| × × |×× ×× |× 0 |

咚咚 咚咚 咚咚

师:我们按这个节奏用你们的小嘴巴来学学打鼓的声音。(示范唱------教学生模唱两遍------------边做打鼓的动作边念)

师:咱们用刚才的打鼓声来念这两个句子.

出示课件(6)× ××| × × |×× ×× |× 0 |

咚咚 咚咚 咚咚

小 兔子 走 路 跳呀 跳呀 跳

小 鸭子 走 路 摇呀 摇呀 摇

2 火车上又传出鼓声了?

琴声:(咚) ×× × |× × |×× ×× | × 0 |

咚咚 咚 咚 咚 咚咚 咚咚 咚

师:下面请跟老师的琴声来念一念这个鼓声。

出示课件:(7)×× × |× × |×× ×× | × 0 |

咚咚 咚 咚 咚 咚咚 咚咚 咚

师:我们用小乌龟走路的句子念念这条节

奏。

出示课件:(8)×× × |× × |×× ×× | × 0 |

咚咚 咚 咚 咚 咚咚 咚咚 咚

小乌 龟 走 路 爬呀 爬呀 爬(爬两拍)

3. 师:听!鼓声又传来了。

出示课件:(8)× ××| ×× 0 | ×× ×× |× 0 |

咚 咚咚 咚咚(停)咚咚咚咚 咚

生:跟着琴声读

师:我们再把小花猫的句子放到节奏里面念一念。

出示课件:(9)× ××| ×× 0 | × × | × 0 |

咚 咚咚 咚咚(停)咚 咚 咚

小 花猫 走路 静 悄 悄

生:跟着琴声念句子。

4. 师:好了,我们把刚才学的句子连起来念一遍。

出示课件:(10) × ××| × × |×× ×× | × 0 |

兔子 走 路 跳呀 跳呀 跳

小 鸭子 走 路 摇呀摇呀 摇

×× × |× × |×× ×× | × — |

小乌 龟 走 路 爬呀 爬呀 爬(两拍)

× ××| ×× 0 | × × | × 0 |

小 花猫 走路 静 悄 悄

(注:休止符的手式.)

五、新课

导入:我们的小火车已经到站了,音乐会开始了.

1.(过门)教师有感情的唱一次.要求学生注意观察老师的神情和动作.

2.师:小朋友们这首歌好听吗?如果你们能学好这首歌啊,小动物们更喜欢你们了?

3.师:下面请小朋友们用“啦”的声音,跟老师轻轻的模唱这首歌的旋律。

出示课件:(10

生:用啦模唱全曲两遍---------拍节奏一遍----两组对唱

师:小朋友们唱得真好,下面我们把刚才学的歌词放到模唱的旋律里跟老师来唱一唱(模唱----对唱)

师:小朋友们已经跟老师学了很多遍了,你们会唱了吗?

生:会了

师:下面请你们自己来唱一遍。注意唱歌之前要听过门.

生:演唱

4.师:学得真快,一下子就能唱下来了,但是啊,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小兔子怎么跳的?1.出示课件(11)一个个小动物出现。

小兔子 跳

师:你们看兔子跳得多开心啊?小兔子身子很小,所以它跳的时候要怎么样啊?

生:轻快。

师:你们来示范一下.(请个别学生来模仿或者个别组来表演)

师:我们唱第一句小兔子走路的时候,这里有几个,看象倒三角型的符号,这个叫顿音记号,就是跳跃的意思,就象小兔子跳出来一样轻快.来,我们大家来试试看.(还不够快.再唱得轻快点)

4. 师:小兔子蹦蹦跳,引来了小鸭子,它在干什么啊?

生: 跳舞

出示课件(12)

小鸭子 摇

师:它是是怎么跳舞的?大家可以模仿一下。

生:模仿

师:小鸭子走路都是翘起它的小屁股摇来摇去.多可爱啊.所以我们在唱小鸭子时候也要唱得非常得高兴.我们大家来试试看.可以边做动作边唱歌.我看哪一组的小鸭子唱得最象,学得最可爱.(好的可以请上来表演)

5.出示课件(13)--------

小乌龟 爬

师:看,它是谁呢?

生:小乌龟

师:小乌龟背着重重壳,会怎么样啊?

生:很重。

师:所以小乌龟走路会怎么啊?

生:它走路的时候就很费力。

师:老师请三个小朋友来模仿一下,小乌龟走路是怎么费力的。

生:模仿.

师:这三位小朋友表现的真棒.表扬他们.老师也给他们每人发一个小玩具.

师:现在啊.大家就来模仿小乌龟走路很费力的样子来把每三句唱一遍.

5. 师:接下来到谁了?

生:小花猫

出示课件(14)小花猫 静悄悄

师:小花猫走路为什么是静悄悄的?

生:因为小花猫要抓老鼠,所以啊要静悄悄,如果发出声音的话,那么老鼠就会跑了.

师:我请几位小朋友来模仿一下小花猫是怎么静悄悄抓到老鼠的.

生:模仿小花猫抓老鼠.

师:这几位小朋友学得真象.小朋友们仔细看看,静悄悄上面有条连线,这条线叫连音线,我们唱到这里的时候要把静悄悄唱得连贯,----(唱)小花猫唱歌 静悄悄

师:大家边做动作边唱唱看.

6.师:好了,现在小朋友们从头到尾唱一次,注意用什么心情去唱这四种动物.

六:律动(巩固练习)

1.师:那么在这个音乐会上,小动物们想邀请全班同学来表演一个节目.小朋友们,你们愿不愿意出个节目啊?

生:愿意

师:现在啊,请每一组的同学表演一个小动物.第一组模仿小鸭子子,第二组模仿小兔子,第三组模仿小乌龟,第四组表演小花猫.(分发头饰)音乐一起啊,轮哪个小动物哪个小动物就出来边唱边表演,我们看哪一组的小动物唱得最好学得最象.

生:好!

2.表演唱.

3.师:(模仿动物最象那一组模仿动物走路.一组表演乐器,两组唱歌)

六、课后活动——“谁来了”

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请小朋友们快速的听音乐讲出动物的名称和模仿它的动作.看哪一个小朋友反应最快。

1. 出示课件(15)分别放出鸭子.马等几种动物的叫声,让学生听辩, 要求学生快速说出音乐里面的动物名称。

2. 师:我们看看除了刚才你们听到的动物,现在又来了几个小动物,你们知道他们是怎么走路吗?

3. 出示课件(14)分别显示跳、摇、爬、静悄悄的动物(可以模仿它们的走路)

七、创作歌曲:

师:小朋友们,音乐会的小动物们啊看见你们刚才表演的那么好,它们想请小朋友为它们改编一首歌曲.你们可以完成这个任务吗?

生:可以

师:除了小兔子蹦蹦跳,刚才图面上还有什么小动物是蹦蹦跳的?

生:青蛙、袋鼠、炸蜢等

师:什么动物是摇呀摇呀摇?

生:企鹅、狗熊等

师:什么动物是爬行的?

生:小蜗、壁虎、晰蜴等

师:什么动物是静悄悄?

生:蛇、老鼠等

师(选出最好听的动物填进歌谱里)

师:小朋友真聪明,能做出那么好听的歌曲,真了不起,都可以做小小的作曲家了。那么歌词已经改编好了,老师给这首曲子安个名字好不好啊?

生:好

师:动物大家园、小动物学走路你们喜欢哪一个.

2.师:请你们把自己改编的歌曲唱一遍,可以边唱边模仿它们的走路动作.

七:小结

师:今天我们来到森林和许多小动物交上了朋友,你们喜欢你们的小动物老师吗?

生:喜欢

师:所以我们平时要--------?不要怎么样?

生:保护它,爱护它.不要伤害它.

师:对了,我们如果能和小动物成为好朋友的话,我们的地球会更美丽.更和平.

师:好了,今天的音乐会也结束了,让我们高高兴兴的模仿小动物的走路回家吧!

七:跟着音乐学各种动物走出教室(铃儿响叮)

优秀小学音乐课教案篇2

目标

一、能从以钟表店为主题的音乐作品中感受和体验外国不同风格的“钟声”音乐,唤起心底的遐想,增强音乐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二、能用准确得节奏、正确的的换气和自然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五只小铃铛》,表现美妙的“钟声音乐”;并能运用图形谱认唱唱名识谱,唱准fa、si、do(4、7、1)的音高。

三、在聆听乐曲的过程中能对音乐的主题曲调留有印象,并能根据个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作出相应的反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钟声

1、钟表店的钟声

听《在钟表店里》音乐,感受音乐所表现得情境。启发学生联想:在音乐钟似乎听到了什么声音,是在哪里听到的?

(在聆听的肿唤起学生的音乐记忆,一“钟声”为切入点展开教学)

2、王宫里的钟声

师:美妙的钟声可以唤起我们无限的遐想,听听下面一段音乐,想一相它把我们带到了什么地方。

(1)初听《维也纳的音乐钟》,听到模仿钟摆滴答声时用手臂摆动的动作对其加以表示。

(2)说一说,你仿佛来到了哪里,看到、想到了怎样的情景互相交流。

(3)教师讲一讲组曲《哈里。亚诺什》的故事,多媒体出示关于欧洲教堂、王宫的一些图片,感受欧洲教堂文化。简单介绍《维也纳》的钟声。

(4)熟悉主题曲调,画着旋律唱一唱。(1 5、 3 5、0 5、1 5、3 5、 1)

(5)闭眼睛在听音乐,引导学生想象王宫里的音乐故事情景,并在主题音调出现的'地方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可以画旋律县哼唱,可以拍手律动,也可以模仿钟摆律动等)

感受欧洲风格的“钟声”音乐,在浓郁的情境中引发丢音乐的联想,在轻松、愉悦的的氛围中自主参与音乐学习。

二、学唱歌曲,表现钟声。

1、模拟钟声

师:音乐大师写出了美妙的的音乐来表现钟声,那我们可否用我们的歌声来表现钟声呢?

学生讨论如何模唱钟声。(用“叮、当”拟声词来模仿)

师生一起模拟钟声,随琴唱一唱。

1=d 6/8 1。 2。 3。 4。5。 6。 7。 1。 1。 7。 6。 5。 4。 7。 1。 1

(在生动有趣的音乐活动中练唱do—do的自然音列和fa、si、do 的音准,同时渗透拍子节奏的练习,为歌曲血丝打下基础)

2、感受歌曲

播放伴奏音乐,教师范唱,学生随音乐摇晃身体,感受歌曲节奏。

3、学唱歌曲

(1)、听范唱录音,初步感谢后歌曲情绪。

(2)、出示歌纸,利用色块引导学生观察曲谱,掌握反复跳跃记号在歌曲演唱中的具体运用。

(3)、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换气方法随琴唱高音部歌词。

(在歌曲学唱中充分调动学生听觉的参与,引导学生每一遍听都随其侧重要求,通过整体听、唱学会歌曲)

(4)、多媒体出示图形谱,引导学生结合图形谱认唱唱名。(运用图形谱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旋律走向和音高位置,并直观形象的展开强拍位置,为后面的加入低声部完成二部合唱提供帮助。注:在*处设置随音乐闪动画面)

4、拓展表现歌曲。

(1)用优美的声音边唱歌曲边摇晃身体,教师在强拍处加入碰钟为歌曲伴奏。

(2)、学生随伴奏音乐唱歌词,教师尝试用口风琴加入低音声部,感受二部效果。

(3)、合唱全曲,一部分学生唱高音声部歌词,一部分学生边弹口风琴边唱出低音声部。想象、表现悠扬的钟声在空中回荡的情景。

(利用口风琴这一学具和直观的图形帮助解决二部的合唱的难点,层层深入表现歌曲。)

三、拓展延伸,回味钟声

小结。

(1)、课后收集有关表现钟声的歌曲、乐曲。

(2)、师生齐唱歌曲《钟声叮叮当》,带着对钟声的回味走出教室。

(延续学生音乐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继续求知的欲望,鼓动学生探寻知识。把音乐带出课堂,带进生活。

优秀小学音乐课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发现和感受大自然中小水滴的可爱和小溪清澈透亮、蜿蜒曲折、缓缓流淌的秀美,具有爱水、爱大自 然的美好情感。

2、体验小小的我与集体的密切关系和自尊、自豪的情感,体会“汇涓成海、聚沙成塔”的哲理。

3、从描绘小溪的文学、音乐、等作品感受形象美、旋律优美感。

4、感受歌曲乐句的变化,能用二声部或三声部的`形式唱歌。

教学准备:

1、各种水声音的录音,水滴、小溪、大海的图片资料。

2、歌曲《小小的我》 、散文诗《两条小溪》录音磁带。

3、打击乐器,电子琴。

教学重难点:

难点:学生能在教学情境的启发下畅所欲言,谈出自己对生活中所发现的颗颗小水滴汇成涓涓溪流的感受。

重点:学生能从描绘小溪的文学、音乐、作品中感受到语言美、旋律美、节奏美,能用自爱、自豪的情感唱出《小小的我》 。

教学过程:

1、播放欢快的音乐旋律欢迎学生进入课堂,师生问好后先播放事先准本好的音乐片段,体验水声,引发兴趣,表达感受,由此引入新课。

(1)教师播放录音,让学生仔细听辨各种水声(水滴滴落、小溪流淌、大河奔流、海浪涛涛),由此活跃课堂气氛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

(2)学生交流各种水声给自己留下的感受,教师从中加以引导,并由教师用键盘乐器、打击乐器敲击模拟不同的流水声,也让部分学生参与敲击模拟。

2、欣赏有关保护水资源的招贴画及节约用水的公益广告,讨论交流招贴画、广告“如果你不珍惜水,那 么最后一滴水就是你的眼泪”的含义,表达爱护水资源的情感。

3、教师播放《小小的我》的音乐录像先让学生欣赏,并说说听后的感受(音乐风格,音乐的情感等等)

4、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歌曲旋律较为难唱的节奏和旋律,重点讲解。

5、学生在掌握歌曲旋律的正确演唱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来演绎歌曲!如小组唱,轮唱等等。

6、教师可以简单的教会学生一些身体律动,让学生在边唱边跳的欢快气氛中感受歌曲。

7、先由教师十分散文诗朗诵《两条小溪》并播放录音磁带。再由学生朗诵感受。

结束课堂:

让学生课后复习歌曲,并唱给爸爸妈妈听,讲讲今天的音乐可学习到怎么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加入爱水行列。

优秀小学音乐课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表演、创编感受音乐与自然的主题。

2、认识力度记号“pp、p、mp”,并能准确地运用。

3、指导学生用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表现音乐形象。

4、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歌曲的意境想象

二、教学重点:

通过对力度记号的掌握以及歌曲的演唱,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

歌曲的意境想象。

三、教学难点:

休止符乐句的掌握和演唱

四、教具

课件、钢琴、歌谱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神秘的地方,请同学好好看看这是什么地方?

2、师:“你看到山谷是什么样的景色?

生:山谷有烟、有雾,有花……

师:这些东西有没有声音呢?没有声音山谷里是怎样的?

生:静悄悄的。

3、师:大家想不想到山谷中去看一看呀?

师: 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歌曲《山谷静悄悄》,共同去感受它的美。(播放歌曲范唱。)

4、点题板书:山谷静悄悄

二、教授新课:

师:在这静静的山谷中会有什么东西呢?让我们到歌曲中去寻找吧?

(播放歌曲)

生:……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诵歌词……

3、请大家再来听听歌曲有什么特点?情绪有哪些变化?

师:这么美的山谷,让我们用优美的歌声把它唱出来吧!

4、带领学生用“lu”演唱歌曲

师:你认为作曲家要表现怎样的意境?

生:……

师:哪些地方体现了山谷的幽静呢?

生:……

师:讲解八分休止符,要求学生演唱时要声断气不断。

5、带领学生演唱歌曲第一部分,要求运用力度记号。

6、聆听歌曲第二部分。

师:是谁改变了山谷的宁静?

生:……

师:对,是地质队叔叔的小铁锤发出了“叮咚”的`声音。地质队叔叔常年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进行探测、找到矿资源并把它开发出来,象我们生活中的金、银、铜、水晶……好多宝藏都是从这山谷中的岩石中取出的。地质队叔叔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为祖国做出了贡献,他们这种精神值不值得我们学习呀?

生……

师:再次带领学生感受歌曲。

师:你认为歌曲的两个部分有区别吗?

6、带领学生演唱歌曲第二部分

重点演唱叮咚部分(注意四分休止符)

7、完整演唱歌曲。

三、歌曲处理

师:为了使我们的歌曲更完美,哪位同学有好的演唱方法推荐给我们?生:……

师:好,我们试试ⅹⅹ同学的演唱方法。

1、师将学生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演唱歌曲主旋律,另一部分唱叮咚

(学生体会多声部歌曲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两个声部进行调换演唱,学生感受。

四、教师总结

师:你今天都学到了什么?

生:……

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山谷,在优美的歌声中感受了山谷中静静的美景和地质队叔叔的铁锤精神,让我们继续保持这种不断学习的精神,去探索大自然更美丽而丰富的声音。

在歌声中结束本节课。

优秀小学音乐课教案篇5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海上风暴》

2、学唱歌曲《云》

3、表演歌曲《云》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海上风暴》,引导学生练习用简单的图形谱(线段图)表现音乐的形象,利用制造声响与音乐综合模仿大海的形象。

2、听唱法学习歌曲《云》,通过教师范唱,学生轻声随唱的过程,体验歌曲舒展平稳的节奏、起伏跌宕、优美抒情的旋律。并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通过为《云》创编动作,学习用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意境与情感,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设计表演歌曲的方式方法。

4、学习利用身边的物品制造声响,增强综合创编的能力。

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小练习:学习利用身边的物品(各种物品、身体、喊叫、声音模仿等)制造声响。

二、新课学习:

1、欣赏乐曲《海上风暴》

1)简单谈谈大海变化无常的习性。

2)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提示学生可用自己认可的图形(线段图)表示所听到的音乐情绪(也可能通过选择表现音乐情绪)。

3)复听时利用身边的`物品(各种物品、身体、喊叫、声音模仿等)制造声响。与乐曲一起综合成为一个生动的大海。

2、教师范唱歌曲《云》;引导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

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下云》,要求自创动作体验进行“蓝天、白云、大海)的联想。并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歌表演进行表演

三、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优秀小学音乐课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扮演《摇船调》,感悟谜语的乐趣,课后收集更多的谜语进行民间文化交流。

2.猜谜活动交流。

3.单元小结。

教学重难点:

1. 感悟谜语的乐趣。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1.由《猜调》导入:一问一答的歌曲上节课我们学了《猜调》,今天我们再唱一首这样的一问一答歌曲

2.聆听(录音)范唱。要求:能听出问什么?怎样回答??

3.再听范唱。要求:能感悟到“摇船”的感觉吗?如当你有感觉时,请用摇船的动作为歌曲随同律动

4.用投影或幻灯打出歌谱(也可抄成歌片),让同学边听录音边做摇船动作边看歌谱,反应快的同学可以随录音轻声哼

5.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下,分男女声(或小组)试唱歌曲。教师从中获取反馈,纠正个别乐句的错误,如第3、4小节的一字多音,和点节奏等

6.各人自学歌曲并设计扮演

7.各组排列成船形(四组4条船)教师手执口风琴到各组轮流伴奏(不带旋律,曲谱见课本),全班同学随教师的`口风琴伴奏边唱边观察各组的扮演(即兴)。教师到哪一组中间,该组就边唱边扮演,各组唱一段歌词即间→答→问答。师生评价

8.同学学习口风琴伴奏:?

(1)找到G音和G=1,并顺次找到“1 2 3 5”四个音

(2)学奏伴奏谱8小节

(3)在教师弹奏钢琴的旋律下,同学吹伴奏

(4)学习最后4小节口风琴伴奏

9.两组为一歌队,一问一答(扮演、伴奏,均由队员自身承当)。

10.评价小结。

11.猜谜语活动?

⑴各人把上节课后收集到的谜语进行交流

⑵修改收集到的谜语

⑶为《摇船调》编创新的歌词

⑷演唱创作新的歌词的《摇船调》,并进行扮演

⑸单元小结:音乐与人的关系给我们带来童趣、乐趣。

12.教学小结。

优秀小学音乐课教案6篇相关文章:

袋鼠中班音乐教案优秀8篇

狼的游戏音乐教案优秀5篇

听音乐找朋友教案优秀7篇

小班音乐活动我上幼儿园教案优秀5篇

小学数学6到10的认识教案优秀6篇

六年级小学语文教案优秀6篇

小学音乐教学心得6篇

小学音乐教师心得6篇

2024小学音乐室工作总结6篇

2024小学音乐室工作总结最新6篇

优秀小学音乐课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56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