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园地六教案精选7篇

时间:
Gourmand
分享
下载本文

只有依据实际的教学进度所写的教案才是有意义的,一个有挑战性的教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以下是58心得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一上园地六教案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

一上园地六教案精选7篇

一上园地六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带有厂字头、穴宝盖的生字,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理解并积累表示笑的词语。理解积累由意思相近或相同的两个字组成的词语。

2.熟读《弟子规》片段,积累语言。

3.阅读《好天气和坏天气》,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1.出示相关图片,朗读词语:厨房、厕所、车厢、大厦

老师小结:大家发现这些生字有什么相同点?

2.引导学生了解厂字头。厂字头的字往往与房屋、处所有关。

3.再次朗读词语,正音:厕

4.出示相关图片,说说“窟窿、洞穴、窑洞”的区别

5.朗读词语:窟窿、洞穴、窑洞、窄小。正音:窄,要读翘舌音。窿,读第二声,在窟窿中要读轻声。

6.比较这组生字的相同点。理解穴宝盖的字大都与洞穴有关。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唤起学生的生活记忆,再感知偏旁的含义,使学生获得自主识字的方法。)

1.出示描写笑的词语,指名读,齐读

2.这些词语都是描写笑,但有些不同,请任选一个,为大家表演。

学生表演之后,引导学生辨析词语含义的区别。

3.再次齐读词语。你还知道其他关于笑的词语吗?

4.刚才我们通过表演理解了词语含义的区别,现在老师要提高难度了,请大家不用表演只用声音和表情来表现下列词语的含义。

出示词语:连蹦带跳、难为情、和颜悦色

指名读词语,评析。

现在我们把词语放回句子。指名读。齐读。

小马连蹦带跳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

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

老师和颜悦色地说:“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

小结:朗读人物对话时,可以根据提示语,读出合适的语气。

5.找到生字的结构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生字。找到词语的构词规律,就能更好地理解积累词语。请大家看下面的词语:

教诲寻找伙伴灾难明亮柔软

与同桌讨论一下,这些词语内在的规律是什么?

小结:这些词语都是由两个意思相近或者相同的字构成的。所以,词语的意思就是字的意思,只是程度更深。

6.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语?再次齐读词语。

(设计意图:本板块通过多样朗读、比较、讨论、拓展积累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词意差别,词语的情感色彩,构词规律,为学生在今后自主理解词语打下基础。)

1.教师示范朗读《弟子规》片段。讨论:你们听出老师是怎么读的吗?再次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注意朗读韵文时要注意停顿和节奏感。

2.指名朗读。正音。齐读。变化节奏读。轮读。

3.讨论:有哪些内容读不懂?有哪些内容读懂了?

4.完整讲解选段意思。

帽子要戴端正,穿衣服要把纽扣纽好;袜子和鞋子都要穿得平整,鞋带要系紧,这样全身仪容才整齐。回家后,脱下来的帽子和衣服应当放置在固定的位置,不要随手乱丢乱放以免弄皱弄脏。每一个人都应当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如果感觉到有不如人的地方,应当自我警惕,勉励自己要奋发图强。至于外表穿着,或者饮食不如他人,则不必放在心上,更没有必要忧虑自卑。

5.再次齐读。

6.读了这段话,你想到什么?

(设计意图:《弟子规》是韵文,所以先组织学生多形式地诵读。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文句含义,引导学生互相交流,用学生教学生。最后,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将生活经验与《弟子规》中讲述的道理关联起来,形成思想品质方面的认知。)

1.轻声朗读《好天气和坏天气》

2.分享:你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在哪里?你从故事中读懂了什么?

3.这个故事让你想到了本单元的哪篇课文?为什么?

4.为同学们朗读你比较喜欢的段落。

一上园地六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选择一个课外读到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同时认真听其他同学讲名人故事,交流读后感想。

2、写一篇习作,介绍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3、自主发现引用人物的对话的三种不同形式。

4、读读背背,收集积累名人名言。

5、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1、口语交际。

2、习作练习。

【教学准备】

收集自己准备讲的名人故事中涉及的名人图片、名人像,准备讲名人故事时用。

【教学课时】

4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讲名人故事

【课时目标】

1、培养学生大胆、大方和他人进行交流的好品质;

2、注重交际习惯的提示和引导: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可以补充。

3、学生体会到和同学交流的快乐。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结识了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等许多名人,课外大家也在读名人故事、寻找名人资料,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

二、读读要求

1、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可以补充。

2、听了以后有什么想法,大家互相交流。

三、分组举行,组内交流

1、各人先在组内展示自己所画(或收集到)的名人像或图片,简要介绍自己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

2、各小组内学生试讲、教师巡视。

3、小组评价,评出本组“故事王”、“最好听的故事”、“听得最认真的同学”。

四、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王”、“最好听的故事”、“听得最认真的同学”名单,教师颁奖。

2、全班交流:

荣获“故事王”称号的同学非常荣幸,“故事王”们肯定愿意让更多的同学听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王”给全班同学讲讲?

3、挑选一、二名“故事大王”讲故事:

共同评议讲述情况。如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等等。

五、畅谈感想

1、听了组内同学讲的名人故事、“故事王”讲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可以谈谈对名人行为、品格的评价,可以联系自身和现实情况发表感想。

2、学生畅谈感想。

3、教师小结:

一位位名人是一座座丰碑,他们的崇高思想与品格就像一座座灯塔,让我们将他们的形象永远铭记在心中,从他们身上获得力量,学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迈进。

六、作业设计

课后继续交流名人故事。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课时目标

1、要写清楚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2、要写值得写的事,并能从这件事看出熟悉的人的品质。

3、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学了这组课文,我们结识了好几位名人,他们或关爱自然,或平易近人,或善于思考,或诚实守信,一个个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我们大家也有许多熟悉的人,在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写的事,这次我们就来学着写一写。

二、帮助选材,让学生有东西可写

1、小组交流:

你最熟悉的人有哪些?哪一个留给你较好的印象?

2、小组交流:

该人怎么会留给你这样的印象?他身上有什么值得写的事?

引导学生围绕给自己留下较好印象的人展开回忆,提示要介绍“值得写的事”──值得宣传介绍的、值得他人学习的事。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学生有话可说,也使学生在自然而然中进入了写作的状态,降低了学习难度。

3、教师指导写好事件:我们就来把这件事写下来。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把以下几个要点考虑一下,把事情想清楚。

⑴ 事情发生的时间。

⑵ 事情发生的地点。

⑶ 事情中的主要人物。

⑷ 事情的起因。

⑸ 事情的经过。

⑹ 事情的结果

三、教师指导写好人物形象

1、抓特征,一定要抓好肖像描写:

千人千面,人的外表是很少有雷同的。但是仅有外表描写是不够的,因为人是立体生动的,不是呆板的模特,他有自己的思想,有不同于他人的行为和习惯,所以写人物外貌时要体现出人物神采──“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因此,要学会画眼睛,学会抓住描写对象身上最能表现个性特征的东西进行刻画,这样,这个对象就能栩栩如在眼前。

2、抓语言,一定要抓好对话描写:

语言要个性化,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流露,不要人云亦云,千人一腔。

3、抓事例,一定要抓好细节描写。

四、学生动笔写习作

一上园地六教案篇3

一、我的发现

1、自己把全部词语读一读;

2、比一比,看一看,词语中的带点字,你能发现什么?

3、这些是字在同一个词中,意思是相反的,你能不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

4、再读词语。

二、日积月累

读读背背

1、观察,下面的图片,都是什么?(邮票)你发现这些邮票有什么特点?(动物)

2、这些动物很有意思,你能观察出来吗?对,他们就是十二生肖。你知道,你的属相是什么吗?

3、你知道属相是怎么来的吗?(教师讲解属相来历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人们说:“我们要选十二种动物作为人的生肖,一年一种动物。”天下的动物有多少呀?怎么个选法呢?这样吧,定好一个日子,这一天,动物们来报名,就选先到的十二种动物为十二生肖。

猫和老鼠是邻居,又是好朋友,它们都想去报名。猫说:“咱们得一早起来去报名,可是我爱睡懒觉,怎么办呢?”老鼠说:“别着急,别着急,你尽管睡你的大觉,我一醒来,就去叫你,咱们一块儿去。”猫听了很高兴,说:“你真是我的好朋友,谢谢你了。”

到了报名那天早晨,老鼠早就醒来了,可是它光想到自己的事,把好朋友猫的事给忘了。就自己去报名了。

结果,老鼠被选上了。猫呢?猫因为睡懒觉,起床太迟了,等它赶到时,十二种动物已被选定了。

猫没有被选上,就生老鼠的气,怪老鼠没有叫它,从这以后,猫见了老鼠就要吃它,老鼠就只好拼命地逃。现在还是这样。

你知道哪十二生肖吗?

它们是:老鼠、牛、老虎、兔子、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怎么让小小的老鼠排在第一名呢?这里也有个故事。

报名那天,老鼠起得很早,牛也起得很早。它们在路上碰到了。牛个头大,迈的步子也大,老鼠个头小,迈得步子也小,老鼠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才刚刚跟上牛。老鼠心里想:路还远着呢,我快跑不动了,这可怎么办?它脑子一动,想出个主意来,就对牛说:“牛哥哥,牛哥哥,我来给你唱个歌。”牛说:“好啊,你唱吧---咦,你怎么不唱呀?”老鼠说:“我在唱哩,你怎么没听见?哦,我的嗓们太细了,你没听见。这样吧,让我骑在你的脖子上,唱起歌来,你就听见了。”牛说:“行罗,行罗!”老鼠就沿着牛腿子一直爬上了牛脖子,让牛驮着它走,可舒服了。它摇头晃脑的,真的唱起歌来:

牛哥哥,牛哥哥,过小河,爬山坡,驾,驾,快点儿罗!

牛一听,乐了,撒开四条腿使劲跑,跑到报名的地方一看,谁也没来,高兴得昂昂地叫起来:“我是第一名,我是第一名!”牛还没吧话说完,老鼠从牛脖子上一蹦,蹦到地上,吱溜一蹿,蹿到牛前面去了。结果是老鼠得了第一名,牛得了第二名,所以,在十二生肖里,小小的老鼠给排在最前面了。

4,后来,人们就按他们到的顺序,制定了十二生肖的顺序,并用它来给每一年命名。

5、读一读,看谁能记下来。

三、读读认认

1、自己观察学习,用以前加一加的方法自学生字

2、小组学习,注意给它们区分和组词。

3、教师检查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和展示台

一、交流展示收集和了解的中化传统文化(展示台)

完成前面综全性学习的展示,小组评一评,哪些小朋友完成得好。

二、口语交流

1、各组小朋友在自己的组里,把你收集的资料讲给同学们听一听;

2、各组交流

3、小组商量,用什么方式集中展示小组成果。

4、小组代表汇报,不完整的小组成员可以补充。

5、想一想,再把你最想告诉大家的写下的来。

第三课时

习作评改(略)

一上园地六教案篇4

教学过程

一、日积月累

1、朗读古诗。

(1)播放《画鸡》的朗读音频。

(2)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同桌之间相互朗读,看谁读得更棒。

教师:想要读好这首诗,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古诗的韵味。接下来老师范读一遍,同学们注意听老师在哪些地方稍有停顿,你就画上分隔线。教师范读。

(4)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5)齐读古诗。

2、读古诗,品诗韵。

(1)同学们读得真好。那么诗人唐寅究竟画了一只怎样的大公鸡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什么样的鸡冠?(红冠,不用裁)不仅鸡冠好看,羽毛也很漂亮,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雪白)

(2)齐读第一句诗。指导朗读,读出公鸡骄傲的情感。

(3)公鸡在平时生活中会乱叫吗?从哪里看出来?(平生不敢轻言语)

公鸡叫的时候又是怎样的呢?(一叫千门万户开)

(4)这是一只怎样的大公鸡呢?(勤劳的大公鸡)

(5)让我们一起来夸一夸这只大公鸡,一起来读一读第二句诗。

3、再读古诗。

学生齐读古诗,自由识记,同桌之间相互比一比,看谁记得快!

4、学生尝试齐背古诗。

二、和大人一起读

1、教师播放《小熊住山洞》音频,学生欣赏。

2、教师范读,学生疏通文本,读通句子。

3、学生自由读短文。读后指名说一说森林里的动物为什么要感谢小熊一家,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4、小组讨论:如果今后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

5、学生熟读短文。

三、课堂小结

1、学生朗读古诗和短文。

2、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吧。

[教学板书]

语文园地八

?画鸡》

?小熊住山洞》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是为了教给学生多种识字的学习方法,我通过举例归纳和拓展,来帮助学生掌握识字方法,将语文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使语文的学习更加生动、有趣。在教学“我的发现”过程中,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发现语文汉字的特点,主动探究规律,逐步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字词句运用”的学习,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了解不同的心情和不同的表情,增强语文学习的实用性。这节课我依然重视朗读和背诵,扎实落实教学目标。

一上园地六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狼、猩”等11个生字,正确认读“狼、猩猩”等10个词语,能根据动物的不同特点,尝试不同的分类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点)

2.借助形声字的构字特点,猜读拟声词的读音。能结合语境,准确运用拟声词。

3.了解左右宽窄大致相等的字的书写要点。养成先观察,后落笔,减少修改次数的好习惯。(重点)

4.正确认读9个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发现成语特点,熟读积累。(重点)

5.阅读《称赞》,感受称赞带来的美好与快乐,在生活中学着去发现别人的优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和小刺猬、小獾的头饰。

学生准备:字卡、词卡。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播放小火车的鸣笛声)同学们,我们的“快乐号”小火车要出发了。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着这列火车,去学习更多的语文知识。你们准备好了吗?

二、情境引入,识字加油站

1.课件依次出示“狼、猩猩、海龟、白鹤、鸽子、羚羊、蚯蚓、螃蟹、虾、蚕”等动物的图片,指名认一认。

2.课件依次出示与图片对应的词语,引导学生识记,学生每认识一个动物,在相应位置出示这个动物的名称。

3.引导学生先在组内说一说这些动物的习性,再指名在班上说,然后集体评议。

4.小组合作练习分类,并说说理由。

5.学生汇报学习成果。引导学生把同类的动物名称的词卡放在一起,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分类,如按动物种类分:鸟类、爬行类、昆虫类等。按生存环境分:空中、陆地、水上等。还可以按活动方式分,按饮食习惯分,按脚的数量分等。

三、情感体验,字词句运用

1.课件出示表示声音的词语,每出现一个词语,就配以相应的音效:叭、唰、吱呀、叮当、嘟嘟嘟、哗啦哗啦、叽叽喳喳。

2.课件播放声音,引导学生猜一猜:听到的是什么声音?可以用哪个词语来形容?

3.小结:同学们刚才说的这些词语,都是为模拟自然界的声响而造的词语,都是表示声音的,我们称它们为拟声词。这些拟声词除了“叮当”的“当”以外,其他的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形声字,左边的“口”提示字义,右边的声符提示字音。

4.认读词语。

(1)借助形声字的字形特点,引导猜读。

(2)出示拼音,反馈猜读情况,帮助学生正音。

(3)自由读一读书中的拟声词。

(4)同桌互读。

(5)开火车读。

5.选择合适的词语,放在下面的句子里读一读。

◇大家都睡着了,突然响起()的电话声。

◇(),雨不停地下着。

6.拓展练习:你还能用上其他拟声词说个句子吗?

四、认真观察,指导书写

1.出示要写的生字:领、群、船、朗。

2.认读生字。

3.仔细观察这些生字,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找一找一些字在作偏旁时发生的变化。

4.小结:在书写时,我们要先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注意有的字左右两边宽窄大致相等,还要观察每个生字中的重要笔画所在的位置。

5.教师逐一范写,讲解书写要领。

领:“令”在书写时发生了变化,第一笔较长,第二笔是点。

群:第二笔的横右侧要出头,“羊”的第五笔是长横。

船:“舟”在作偏旁时,第五笔横变成提,且右侧不出头;右部第二笔是竖弯,不是竖弯钩。

朗:左右等宽,“”不要写成“良”。

6.教师进行书写提示:同学们在写字时,一定要先看后写,看清笔画所在的位置,看清生字的结构安排,特别注意有些字在作偏旁时发生的变化。同时,写字时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保持页面整洁。

7.学生先描红,再练习写两个。

8.投影展示,师生评价。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快乐号”小火车今天的目的地是森林动物乐园。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让我们出发吧!(课件出示动物的图片)第一站到了,看看有哪些动物出来欢迎我们。

二、日积月累,收获感悟

1.自由读一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圈出成语中出现的动物。

2.指名领读。

3.开火车读。

4.齐读。

5.师生对读:如教师读“狼吞”,学生读“虎咽”;教师读“狼”,学生读“吞”,教师读“虎”,学生读“咽”。

6.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理解的意思,教师相机点拨:第一列每个成语中都含有两个动物名称。“吞”“咽”和吃有关;“飞”“舞”和姿态有关;“鸣”“吠”和叫声有关。第二列每个成语中都含有“之”字。第三列每个成语中都含有“如”字。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意思。

7.课件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猜出成语。

8.课件出示成语填空,指导学生说出括号中应填入的动物的名称。

三、阅读理解,感悟寓意

1.过渡:同学们,我们的“快乐号”小火车已到达“语文园地八”的最后一站了,让我们走进“我爱阅读”园林里,快去看看小刺猬和小獾他们都在干什么。

2.课件出示课题《称赞》及课文插图,齐读课题。

3.引导学生根据课题猜一猜他们在说些什么。

4.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自己没读懂的地方。

5.朗读课文,说一说:你是否喜欢小刺猬和小獾?为什么?

6.看插图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提炼出相关的句子。

7.图文对照,说说从小刺猬和小獾的表情和动作中,感受到的内容:他们互相欣赏、互相称赞,心情很愉快,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8.朗读全文,想一想:假如小刺猬一开始不是称赞小獾,而是取笑他的板凳做得很粗糙,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9.分角色朗读课文,再演一演。

四、实践活动,拓展延伸

1.自己选择一位同学,夸夸他。注意选择平时表现一般的学生,发现他们的长处。

2.回家后选择合适的机会,用恰当的方式,试着称赞你的家人。

一上园地六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复习本单元内容,并学会运用能发现词语内在联系。

2、练习积累。

3、自己通过观察、咨询或查阅资料,了解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物产、名人以及家乡近年来有哪些变化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要引导学生发现每组的两个词中含有同样的两个字,第二个词是在前一个词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字,两个词的意思不一样。

2、接着引导学生发现,左边一栏的每一组词,前一个表示活动(动作),后一个表示完成活动(动作)所需使用的工具,即“照相”要用“照相机”,“洒水”要用“洒水车”,“集邮”要用“集邮册”。右边一栏的每一组词语,前一个表示物品(东西),后一个表示场所。

3、在学生发现词语规律的基础上,可以作一些拓展练习,如:

游泳____火车____

洗衣____服装____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是通过反义词的形式,认识九个生字,同时也有自主发现汉字的反义关系、积累反义词的作用。可按以下步骤操作:

(1)学生读读认识的字,并借助拼音读读不认识的字,看看每组里两个字之间有什么关系。

(2)运用自己发现的规律,再读这些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比如,“窄、恶、善、内”等字的读音。

(3)可分男女或同桌之间进行对比读。

(4)去掉两个中间的破折号,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发现规律后,再两字连词语,熟记反义词语“宽窄、贵贱、善恶、强弱、胜败、内外”,并适当运用。

(5)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记九个生字。

2.“我会填”是搭配词语的练习,让学生在运用中积累词语。对词语的意思,不必作过多的解释。

(1)回忆所学课文,找出可以搭配的词语。

明亮的(教室) 绚丽多彩的(广告)

繁华的(城市) 川流不息的(汽车)

茂密的(枝叶) 风光秀丽的(公园)

(2)启发学生说说还可以填什么词语,大家认为正确后,再填在括号里。

(3)用线连接可以搭配的词语。

明亮的 市场 绚丽多彩的 日月潭

繁华的 森林 川流不息的 舞台

茂密的 灯光 风光秀丽的 行人

3.“我会读”,目的是积累古诗词,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诗歌。

(2)看插图,感受草原一望无际、辽阔无边的美景。

(3)学生自由朗读,再通过教师范读、个别读、品读等多种形式读出感情,熟读成诵。

(4)欣赏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家乡是哪里呀?对济源,这个生我们养我们的城市,那你们对她了解吗?当我从一个小村庄走入城区,我感受到了我们家乡的各个角落都是那么地富有吸引力,是那么的古老美丽,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夸夸我们的家乡吧!

二、口语交际

1.汇报展示、讨论交流。

(1)展示并向同学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家乡的资料(文字、绘画、照片等)。同学间相互交流资料内容和获取经过。

(2)把内容相近的归为一个组,在小组里交换阅读和欣赏,说说对对方资料的看法和感受。

2.充分“对话”,夸夸家乡。

(1)小组合作或派代表向全班介绍自己眼中的家乡。其他组可向介绍者提问或作补充说明。

(2)学做“小记者”采访。如,你的家乡在哪里?有什么值得夸一夸的地方?你希望未来的家乡是怎样的?

3.写一写。

(1)把自己介绍的内容和口语交际中听到的有关内容加以综合,组成一段夸夸家乡的话写下来。也可以给自己画的画或照的照片配上一段话,还可以

用连环画的形式写话。

(2)写好后读一读,再和同伴交流、分享。

三、展示台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题目进行词语接龙练习,看哪组接得长。示例:

国家—家庭—庭院—院长—长大—大人……

祖国

国民—民主—主人—人生—生活—活动……

2.教师再选择两个词语让学生用“开火车”的形式做词语接龙游戏。

3.展示反映家乡变化的照片开自己画的画。办一期夸家乡的专栏。

4.展示、交流在《葡萄沟》一课后布置同学们准备的其他资料或学习成果。

四、宽带网

1.演示部分民族图片,创设情境,导入:你知道画面上的人是哪个民族的吗?你是根据什么知道的?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展示自己找到的资料,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民族的生活习惯,并说说是怎样了解到的。

3.出示“中国地图”,找一找你所在的省、市。

4.从地图上找到四个直辖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

5.同桌互相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个省在什么地方。

6.欣赏《爱我中华》歌曲,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一上园地六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

2.搜集相对的词语引导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

3.以“秋天”为主题展开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话能力。

教学重点: 口语交际(学生开口说)

教学难点: 习作(学生动笔写)

教法学法: 读、说、写相结合

教学用具: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教学设计

1.实物投影仪。

2.把自己在秋天里所做的事拍成照片或画成图画。

3.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说说理由,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画或挂图(可以是前面课文的挂图,也可生画的)。

师: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是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给我们 大家带来很多的来的快乐,是吗?板书:秋天的快乐

师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在秋天做事时高兴的心情。

2.拓展思路,展开话题。

a、请学生说说自己在金秋时节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让学生自己先说说。

b、具体说说自己在秋天所做的事,各自准备。要求:

(1)把做的事儿说清楚。

(2)说出自己的快乐。

(3)可以边说边演,可以请同桌一起说说演演。

3.讲评结合,促进交流。

a、指名学生上台口述,师生结合要求评点。

b、以示范为例,和同桌或在小组内互述,并推荐出让自己感受最快乐的同桌上大堂交流。

c、师生评选最佳学生。

4.学习小结,指导实践。

小结学生交际的情况(以肯定为主的不足,以指导学生生活实践。

5.拓展活动

画一画秋天的图画或所做的快乐的事。

教学后记:这节课我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让学生搜集相对的词语,引导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

一上园地六教案精选7篇相关文章:

六年级语文s版教案精选7篇

一上劳动教学计划优质5篇

一上劳动教学计划最新6篇

六年级小学语文教案7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通用7篇

湘教音乐六年级教案7篇

六年级小学语文教案优质7篇

一上家长会数学讲话稿6篇

六年级语文s版教案优秀7篇

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教案7篇

一上园地六教案精选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52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