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教案的准备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评估和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以下是58心得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中班锯木头游戏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中班锯木头游戏教案篇1
活动主题的选择:
民间的传统游戏简单易学,这个游戏就是其中的一个。它是一个集体游戏,但幼儿也可以分组进行游戏。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对游戏规则掌握的并不是很好,自控能力也要提高。所以选择了这个游戏规则性比较强,能够提高自控能力的游戏。
活动目的:
1、锻炼幼儿肢体的表现力和控制能力。
2、提高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幼儿学各种小动物走路,进行活动。
二、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参加游戏的幼儿一起说儿歌,并一边说儿歌一边走路或做动作,当说到儿歌最后一句时幼儿身体做出各种动作,摆出各种姿势不动。如果谁动了或笑了,就要被停止游戏。(儿歌:山连山,水连水,我们都是木头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小白牙,最后只能蹦一下。也可以幼儿选用自己喜欢的儿歌来代替。)
三、游戏反复进行。
四、活动结束,幼儿散步做放松活动。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流程下来,其实还有很多值得自己思考和反思的地方。有的幼儿在玩木头人的时候,坚持没几秒,就开始动来动去,觉得很好玩。我就有些着急,提醒乱动的幼儿,木头人是不能动的哦。但是,时间稍长,更多的幼儿也坚持不住,开始微微动起来。在活动到这种过程中,我及时分析自己的教育行为,对遵守规则、表现良好的幼儿给予关注和表扬。在再玩“木头人”这个游戏的时候,我就注重欣赏和关注孩子的造型,夸赞好的造型,来肯定孩子。几个调皮的.孩子慢慢地能够控制住自己的行动,不再因为得不到关注而表现出混乱。
中班锯木头游戏教案篇2
一. 活动目的:
1. 通过撕、剪、贴、画制作“木头人”,并做出各种动作造型,引发幼儿对美工的兴趣。
2. 培养幼儿大胆制作,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二. 活动准备:
1、长方形各色纸
2、糨糊
3、抹布
4、剪??
5、卡通粘贴纸
6、水彩笔
7、蜡笔
8、范例两个木头人
三. 活动过程:
1. 引起兴趣:游戏 木头人 要求幼儿做出各种动作。
边念儿歌边游戏(三、三、三,爬高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不许讲话,不许动,还有一个不许笑!幼儿摆出动作后,老师鼓励,描述动作造型,加深幼儿对动作的印象。
2. 出示范例,学变动作造型:
(1) 幼儿表演动作造型 :你们做的动作真棒!谁来表演给大家看?(幼儿做动作)老师这儿有一个木头人(出示范例)你能把你的这个动作教给我的木头人吗?(幼儿把范例的木头人摆出自己的动作的造型。)
(2) 分别请几名幼儿表演。(谁还愿意来表演?把动作教给木头人。)提示幼儿可以两个木头人一起做动作。
3. 学习制作“木头人”
你们想也要一个会做各种动作的木头人吗?
(1) 木头人的身体用哪一张纸合适呢?你把它找出来。想一想,怎样把它做成身体?
对折再对折,撕出手臂,撕到肩膀停住。折出肩膀,用糨糊粘住(幼儿试做,老师指导)。
(2) 找一张合适做木头人腿的纸,想一想,怎么做?
对折,撕出两条腿。分开两条腿,折平。粘在身体下面。
(3) 取一张白纸,你可以画上各种样子的'脸,画上头发。可以画女孩,可以画男孩,也可以画上次我们画的水果,车子等奇怪的娃娃。
(4) 在空的地方画圆圆的手、脚。画好后,剪下来装在身体上。
(5) 你还可以个他穿上漂亮的衣服。老师给你们准备了水彩笔、蜡笔、粘纸(出示材料),你们想怎样打扮都行。
(6) 木头人做好以后,你来教他做一个和别人不一样动作,贴在墙上,我们来比赛哪个木头人的动作最好玩。
4. 幼儿制作,巡回指导:
(1) 帮助鼓励能力差的幼儿制作
(2) 指导幼儿做出各种动作造型。
(3)鼓励幼儿结伴组合做动作
5. 评价作品:老师和幼儿一起参观,讨论木头人们在做什么。请幼儿相互介绍。
中班锯木头游戏教案篇3
游戏目标:
1、练习听指令做动作及自我控制能力。
2、学会民间游戏《熊和木头人》,体验和同伴一起游戏的乐趣。
3、使幼儿学会用肢体动作配和游戏的玩法。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游戏准备:
1、知识经验:熟悉游戏《熊和木头人》。
2、环境创设:户外、室内活动场地均可。
游戏过程:
一、引出游戏内容,激发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兴趣
教师引入:“小朋友们知道木头人是什么样子的吗?”“木头人会动吗?”
“木头人不能做什么?”
二、教师讲解、示范游戏玩法
1、幼儿按秩序站好
2、教师讲解玩法:
(1)教师扮演熊,幼儿扮演木头人,按秩序站好。当教师往前走的时候,幼儿也跟着走,可以学动物,摆出各种造型。教师一边走在队伍前,一边喊“熊和木头人”,口令结束时突然回头,这个时侯幼儿不能动,无论原来是什么姿势,都应该保持静止状态。如果被教师发现有人动了,就要退出游戏,在旁边观看。
教师提问:“说完口令后,小朋友们要怎么做?”
教师提问:“如果木头人说话、笑或者动了,要怎么做?”
(2)请个别幼儿和教师一起示范
三、幼儿进行游戏,教师讲评指导
1、游戏第一遍,教师在前面慢慢地走,幼儿在后面慢慢地跟,摆出造型。
2、游戏第二遍,教师在前面加速地跑,幼儿在后面跟着小跑,摆出造型,在第一轮活动的基础上,加快速度。
四、讲评游戏情况
游戏重难点:
1、游戏中,教师要多表扬坚持时间较长的幼儿,鼓励幼儿按指令及游戏规则进行游戏。
2.为提高幼儿兴趣,可在念完最后一个字时,教师做一个动作,如:“平衡”状、“小猴”状等,幼儿迅速学祥并静止,学错动作或走动者为输。
声音不够大,排队秩序混乱,环节可以更加丰富一点,更加深入,如熊去抓木头人,木头人同伴来营救等。
中班锯木头游戏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肢体表现能力。
2、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愿意在许多人面前能大胆的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幼儿熟悉儿歌。
活动重难点
在规定时间内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幼儿走、跑、跳和学各种小动物走路,进行活动。
二、激趣导入:
1、小朋友喜欢玩游戏吗?
2、平时你们常玩什么游戏呢?
三、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1、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名字叫“木头人”。
2、小朋友还记张老师教你们的《木头人》儿歌吗?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3、规则:幼儿站成圆形,幼儿一边说儿歌一边走,当说到儿歌最后一句时幼儿身体做出各种动作,摆出各种姿势不动,如果谁动了或笑了,就要被停止游戏。
4、儿歌:山连山,水连水,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最后只能跳一下。
四、游戏:
1、演“木头人”:做这个游戏,我们首先要演好“木头人”。
(1)摆姿势:开动脑筋想,你准备摆个什么可爱、有趣的姿势做“木头人”呢?快快想,游戏马上要开始了。
(2)演一演:想好了吗?老师说“木头人”你们就摆姿势,准备一次、准备第二次。
(3)现在游戏真的要开始了。准备:开始。(幼儿边读儿歌边走,反复游戏)
(4)说一说:你觉得演“木头人”好玩吗?"你来说说什么地方最好玩?
2、逗“木头人”:刚才小朋友们演“木头人”演得那么好?这时如果有人逗你笑,你还能做得这样好吗?
(1)活动方法:逗笑人要用语言、动作、表情来逗“木头人”,看能不能把“木头人”逗笑。坚持到最后的.“木头人”就是“超级木头人”,千万注意逗笑的人不能接触“木头人”的身体。
(2)最会逗笑的评他为逗笑专家,最后我们还要请场外的小朋友来给我们评一评谁表演得最好,什么地方最有趣? (游戏反复进行)
3、自由结伴游戏:小朋友想不想亲身体会一个“木头人”和逗笑人呢?找你的好朋友一起游戏吧,一人演木头人,一人做逗笑人,成功了之后,换一换角色。
4、分组游戏:男孩演“木头人”,女孩做“逗笑人”。交换角色,反复游戏。
五、活动结束:幼儿随着舒缓的音乐做放松活动。
活动反思
本游戏中要求幼儿边念儿歌边进行游戏,充分体现了语言练习的要求,教师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学念儿歌,在幼儿学习过程中,及时纠正幼儿的不正确发音,孩子们玩得非常开心,很快就学会了儿歌并进行了相应的创编。
中班锯木头游戏教案篇5
教学目标
能跟着音乐节奏创编中有趣的动作玩木头人的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提高幼儿的竞争能力,促进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使幼儿学会用肢体动作配和游戏的玩法。
重点难点:
跟随节奏创编动作玩游戏
活动准备:
有玩木头人的经验、音乐、统计表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玩过的木头人游戏吗?那我们再来玩一次怎么样?
2、师幼共同游戏,关键提问:咦,那我想考考你们,木头人游戏说到哪一个字的时候就不能动了?
3、追问:还有一个不许笑,那到底是哪一个字的时候要摆造型?
4、小结:原来玩木头人在说到笑的`时候就要停下来摆造型。
5、过渡:今天,我想和大家来玩一个音乐木头人的游戏,用音乐来玩木头人,我带来一段音乐,里面有一段特别的声音,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要停下来做木头人了,我们来听听看!
二、熟悉音乐,了解规则
1、(播放音乐)提问:请大家来说说看,你听到的这段音乐里面有特别的声音吗?
追问:那嘟嘟嘟,很长的声音是什么发出来的?
追问:我们喇叭声响起来的时候我们要干嘛?
2、教师示范听音乐玩游戏
关键提问,我是在什么时候变木头人的呀?
回应:就是在很长喇叭声后,听到“嘟”马上变木头人。
小结:喇叭声“嘟~~~”响起是告诉我们要准备了,当喇叭声“嘟”响了就是变木头人的时候了。
3、幼儿初次尝试游戏:你们都知道了,来一次怎么样?
“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笑,不许动,123,就快变成木头人,123,就快变成木头人,嘟~~~,变!”
4、这次我要把这个游戏加大难度了,听一听,这次音乐里有几个特别的声音?自己听啊!
(播放音乐)
关键提问:连续发出的两次喇叭声音,提醒我们怎么办?
小结:有2次特别的声音,而且这2次要连续变2个不同的造型。
5、幼儿跟着音乐尝试。
三、挑战比赛,创编动作
1、鼓励幼儿4组挑战比赛。1组比赛,另3组幼儿做评委,找一找哪些幼儿是不能跟着音乐来变?
2、进入第二轮比赛。规则变了,要听好指令来玩。幼儿尝试玩一次。
3、进行第二轮比赛。
4、进入第三轮比赛。
一组幼儿要统一动作。
5、第四轮比赛,根据幼儿游戏情况及时间安排看。
活动延伸:
音乐停,每组要变一座桥。
教学反思:
维持纪律的技巧。活动中有小朋友不听指令,独自玩乐。发出很嘈杂的声音。这时候我指着吵闹的小朋友叫他们不要再吵闹,可效果不是很明显。游戏结束后,王老师对我这个事情做出了更好的解决办法——你可以表扬乖乖站好的小朋友,然后说“其他小朋友像他们学习!”这样可能更能让小朋友安静下来。
中班锯木头游戏教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