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案,我们能够更好地组织教学资源,每个教案都反映了我们对课程的深入思考,以下是58心得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中班竖的教案参考5篇,供大家参考。
中班竖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科技进步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使幼儿积极关心周围的科技产品。
2、初步了解各种取暖用具的发热方法和使用方法。
3、让幼儿认识各种取暖用具的用途,知道它们能给人们带来温暖。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1、 让幼儿了解各种取暖用具的发热方法和使用方法。
2、 使幼儿积极关心周围的科技产品,激发幼儿创造的愿望。
3、 集体与小组。
活动准备
1、电教——取暖用具图片(如手套、暖手炉、空调、热水带等)
2、教师和幼儿共同手机的各种取暖用具,如手套、暖手炉、热水袋等。
3、安排在教室里进行活动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导入:电教法(看冬天的取暖用具图片,如暖手炉、空调、电热毯等。)激发幼儿对生活的认识及说出他们愿望的思路。
引出话题;“小朋友们,刚刚你们看见了什么?”让幼儿粉笔讲述图片的名称及引导幼儿将图片归类,让幼儿知道它们都是冬天的取暖用具。
二、基本部分
1、 了解各种取暖用具的发热方法。
请幼儿介绍自己所带来的取暖用具的名称和使用方法。
提问:为什么要有各种各样的取暖用具?(引导幼儿讲述不同的取暖用具具有不用的发热方法,知道他们能带给人们温暖。)
教师小结:(热水袋用热水取暖,空调用电取暖,火炉使用煤炭取暖,电热毯也是用电取暖——不同的取暖用具有不用的使用方法,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2、 引导幼儿按照用具的不同发热方法来惊醒分分类。
教师提示:如按电器类货非电器 来划分。
3、 引导幼儿关心新的取暖用具,了解科技进步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你们还建国什么样的取暖用具?他们又是怎样发热的?
三、结束部分
小结:有这么多的取暖用具可供我们在冬天取暖,以后你们还会看到更多的新式取暖用具。想象,长大了想发明什么样的取暖用具?
教学反思
该活动选体于幼儿的生活,通过幼儿认识各种取暖用具,知道它们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引导它们积极关心周围的科技产品,培养了幼儿的科学素养,引起了他们专注取暖用具的兴趣。
中班竖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路线图上虚线、实线代表的意义,分类统计经过虚线、实线的站台数量。
2、活动中能大胆讲述,发表自己见解。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教具:多媒体、地铁路线图幻灯片
学具:幼儿人手一份地铁路线图、笔、记录单
活动的重、难点:
重点: 理解路线上虚线、实线代表的意义
难点:分类统计经过虚线、实线的站台数量
活动过程:
一、观察分析地铁路线图。
1、师生共同观察南京地铁1号线路线图。
这是一幅什么图?路线上有些什么?
2、理解路线图上虚线、实线代表的意义。
(虚线表示地铁站台在地下,实线表示地铁站台在地上)
(1)路线图上除了有字还有什么?方块是什么意思?站台是什么意思呢?
(2)你们坐地铁去过新街口吗?新街口站在地上还是地下?
(3)珠江路站在地上还是地下?为什么?
二、统计地上、地下车站数量。
1、教师讲解幼儿记录单。
2、幼儿统计记录。
三、小结
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记录结果。
综合评价:
中班竖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调动积极参与讲述的兴趣,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2、学习根据两个相关的图片(或实物)内容有条理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1、桌子若干
2、图片:水里的动物、天空上的动物图片、森林的动物图片等。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
(1)教师带领幼儿玩游戏“翘翘板”
(2)教师:天上有什么?教师:森林里有什么?
幼儿:天上有xx?幼儿:森林里有xx?
教师:水里有什么?教师:陆地上有什么?
幼儿:水里有xx?幼儿:陆地上有xxx?
2、引导观察图片后,发现图片之间的联系。
(1)教师导入认识图片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些好看的图片,我们来一起看看有些什么?
(2)图片也想交朋友,让我们来帮帮他们。
教师示范:教师任意拿出二张图片,并用一句话将两个图片连起来。
如:花→水我给花儿浇水
森林→老虎老虎是森林之王
(3)教师请个别幼儿到台上表演。
(4)幼儿操作自由讲述,教师参与。
①幼儿操作桌上的材料,合作或独自讲述。
教师:刚才请了几个小朋友上台讲述,那老师准备了很多的图片,请幼儿到桌上去操作图片并讲述。
②教师参与其中引导哟而说出的话要有道理。
(5)幼儿讲述自己给图片找到的朋友。
3、利用实物讲述。
(1)教师:除了这些图片,我们还可以用教室里的物品说一句话。
比如:小朋友→椅子小朋友坐在椅子上。
(2)请个别幼儿讲述。
(3)进行总结:刚才我们学习了用两样相关的物品说成一句话,
小朋友很棒!回家后也和爸爸妈妈做这个游戏。
4、结束活动:刚才我们为图片和班上的物品找到了好朋友,那现在我们到操场上去看看还能把谁找到好朋友。
教学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中班竖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简单的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知道它们的名称。
2.能在很多的图形中辨认这几个立体图形。
活动准备:
课件,不同形状的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察,发现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不同
1.出示小朋友搭好的作品,鼓励幼儿说一说:用到了哪些图形?
2.结合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形。
3.引导幼儿观察自己所说的平面图形与搭建作品中的立体图形进行比较发现它们的不同。
二.简单认识立体图形
1.认识圆柱体。
(1)教师出示圆柱体的积木,请幼儿找一找和图片中的哪个图形是一样的?它叫什么?在桌上顺着一个方向滚动,对幼儿进行提问,发现了什么?
(2)教师小结圆柱体的特征: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2.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1)分别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积木,请幼儿找出和图片上的.哪个图形是一样的?它们叫什么?找一找它们都有几个面?(6个平平的面)
(2)请幼儿找出它们的不同点。(长方体:长长方方的,大小不一;正方体:四四方方的大小一样)
三.帮助幼儿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1.分别出示不同的立体和平面图形幼儿说说名字。
2.教师描述一种图形的特征,幼儿猜出相应图形的名字。
四.幼儿操作
1.分发幼儿操作用书,请幼儿翻到第14-15页。
2.请幼儿看看14页画面上的积木有哪几种,并进行点数,将玩具卡上的数字取下,贴到方框里。
3.再请幼儿看第15页的画面,引导幼儿从数量和积木种类上判断哪一个是正确的积木造型。
中班竖的教案篇5
设计思路:
让孩子表现春天自然界变化的一个过程,因为春天大自然的各种东西都是活的,让孩子来表现这个过程是一种挑战,但是,这能够让孩子从小就积累生活中的万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对他后继发展是有益的。第一环节主要是通过导入来引出主题,第二环节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育指导来引导孩子把春天万物的变化用动作表现出来,这个环节是重要的环节,因此在设计这个教案时,老师要根据孩子的情况来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注重指导策略的艺术。第三环节引出下次要预设的内容
活动目标:
1.在对春的不断体验
基础上,愿意在音乐声中尝试用不同方式来表现自己对春天的理解。
2.熟悉这首曲子的节奏,重点表现春天的万物生长的过程。
活动准备:flash配上音乐,录音
活动过程:
导入:
又是一个春天的早晨,小鸟们,听着音乐一起来跳春天的哆、来、咪。
一.倾听音乐、激发兴趣
1、倾听第一遍音乐
师:大自然的春天可真美,你有没有感觉到春天的美?真的么,让我们边听音乐边来感受吧!
提问:你们听到了么?你们看到了么?你们闻到了么?你们感觉到了么?请你来说说。(老师的这种提问,把孩子所有的体验进行了引导,便于孩子回答)
2、倾听第二遍音乐
师:你听了之后,春天的哆、来、咪你还找到了哪些?(建议孩子可以用语言也可以用动作)
二.熟悉旋律,重点表现
1、引导孩子边听音乐边表现春的哆、来、咪
师:这段音乐,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样的春天动作呢?
请几个孩子上来做动作,大家一起猜一猜、学一学(鼓励孩子的生成,加强孩子之间的互动)
2、引导孩子尽可能把春天各种事物生长的过程用动作表现出来
师:春天的小草是怎么长的?你们用动作做做看。(请个别幼儿演示,老师用语言帮助孩子去理解孩子用动作所表现的小草的生长变化过程)
提问:春天还有哪些植物或动物也在发生着变化呢?(请孩子发散)
追问:你怎么用动作把它们的变化做出来呢?(请孩子尝试做)——放音乐片段,让孩子进行表现
这个过程是重点:
老师如何把握是关键:
把握一:孩子如果表现的动作是单一的,老师要用语言进行激发。如:小草慢慢长高啦!左边长长,右边长长,越长越绿。
把握二:孩子如果如果不会表现,可以请其他的孩子一起帮忙。如:有谁愿意来做做
把握三:孩子表现的动作如果在空间上还不能充分的话,可以提示孩子,注意空间方位等的表现。
3、请孩子边听音乐边表现春天万物生长变化的过程
把握四:孩子在听音乐时,会产生各种问题,需要老师随机地进行引导。或在边表现,边倾听的时候进行语言暗示。如:这段乐句,你可以变动作啦。
4、请个别孩子上来表现(可以让孩子学一学)
重点看他们的动作是否有节奏感。
5、老师让孩子完整欣赏一遍“春的哆、来、咪”舞蹈
感受舞蹈艺术的美
6、请孩子一起跟着老师学学、跳跳
进一步加强关于音乐节奏的要求。
三、延伸
春天真美妙,我们用自己优美的舞姿,把春天跳出来了,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把春天表现出来呢?下次,我们自己动手画,自己动口编,把春天的哆、来、咪都表现出来。
中班竖的教案参考5篇相关文章:
★ 中班故事教案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