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编写教案时,我们要注意语言表达清晰准确,避免造成学生误解,我们都知道教案的重要性,对于它的制定一定要保持专注,下面是58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西师大版一年级教案优质5篇,感谢您的参阅。
西师大版一年级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复习巩固1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2、使学生能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
3、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巩固1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教学难点:
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关键:
正确进行计算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卡片出示
10-34+410-62+5
5+310-58-77-4
9-09-86-69-2
8-24+63+69-0
2+39-50+74+2
二、整理知识
1、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些计算题?
分组看书整理后汇报
2、复习
a出示10以内加法题
这是我们学过的10以内加法题,它们按一定的规律排成这个样子,你能看看它们是怎样排列的吗?
b练习,师任点几题让生回答
c照刚才的观察方法再观察减法表
它们是怎样排列的?
同座互相点一题考问对方
三、练习
课件出示
1、★△▲○●□☆
从左数,第5个是()☆排第()
2、 9 4
□ 5 □ □
3、△□△□△□
接下去怎么画?
4、小猴小兔必须沿1-10的路线回家该怎么办?
5、按规律填空
(1)2、()、4、()、()、()、8
(2)8、()、6、()、()、()
(3)2、4、()、8、()
(4)1、3、()、()、9
6、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综合活动
先独立观察书上第6题的图,小动物们在干什么?观察小鸟在干什么?小动物他们在做什么游戏?我们也去参加。你如果知道就帮动物说出答案。
学生写在书上。
四、教师总结
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设计
1、看图写出两个加法和减法
2、图画式应用题
3、连续加2
4、连续加3:3、、、
连续加2:1、、、
板书设计:
10以内加减法整理复习
10=□+□
10=□+□+□
10=□+□+□+□
10=□+□+□+□+□
10=□+□+□+□+□+□
10=□+□+□+□+□+□+□
西师大版一年级教案篇2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个新朋友(出示咖啡猫图片,语音播放:小朋友,你们好,我是咖啡猫,如果你能完成下面的题目,我就带你们去参观星星幼儿园)
出示:2分成( )和1,3分成( )和1,~~~~~~
那9加几等于10呢? ( 生答:1)
引导:9加1等于10,我们可以说成9和1凑成10。--------一个字一个字地说。
出示:9+1+2=``````` 请你们直接说出这几个算式的得数。(抽其中的两题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算的。指着9+1+5,9+1+2你怎么算的?)
二、新授
(一)创设情景:教师出示“学生打扫”的全景图。
1、咖啡猫就带着进入了星星幼儿园,那儿的小朋友打扫得可真起劲,学校就给他们送来了一些水。你知道一共送来了多少杯水吗?(12杯)
提问: 12杯水你是怎么知道的?
(设想学生的答案:``````` 请两个学生回答)
提问:我们想知道一共送来了几杯水怎样列式? (生答:9+3=12)[ 师板书:9+3=12]
过渡:9+3等于12是怎样计算呢?我们来听听电脑老师是怎么想的?(语音:盒子外有3杯水,盒子里有9杯水,看到9想到1,把3杯分成1杯和2杯,9杯加1杯等于10杯) [听完后,再请学生说一遍]
2、小棒演示:我们用小棒来试一试,9+3是怎么算的?
师述:左边摆9根代表盒子里的9杯水,右边摆3根代表盒子里的3杯水,接下来
怎么移动呢?每个小朋友自己试一试,并悄悄告诉你同桌你是怎么移的。(看到9
根想到1根,3根分成1根和2根,9根加1根得10根,10再加2得12)。[请好的小朋友说,再请一般的'小朋友说,3 个小朋友说好,就一起说。]
(二)、揭示“凑十法”
1、 如果没有杯子和小棒的帮助, 9+3=12怎么想呢?同桌讨论一下。
师生共同归纳算理:
(9+1) 问:为什么要加1,(9+1=10),我们就可以说,看到9想到1,1是哪里来的呢? (3可以分成1和2)9加1得10,10加2得12 [完成板书: ]
师完整地说一遍:看到9想到1,3分成1和2,9加1得10,10加2得12。
谁能像老师一样说一遍,他就是我们班聪明的孩子。
[ 请 四 个小朋友说,同桌说,一起]
2、揭题:像这样的计算方法叫“凑十法”,这节课,我们就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 板书:9加几的进位加法 ]
3、学校一共送来了多少杯水,你还能怎样列式? (3+9=12)
提问:你是怎样想的呢?
( 因为 9+3=12 所以3+9=12 ) ------请两到三个学生说一说
4、[ 媒体演示:咖啡猫说你们真聪明!]
咖啡猫送给你们一些三角形,左边有9个,右边有7个,要算9+7等于几可以怎样移动三角形呢?(从右边移一个到左边),也就是看到9个想到1个,把7个分成1个和6个,9个加1个得10个,10个加6个得16个。(配合媒体演示)
请学生完整地说一遍。
方块和括号里的填写完。打开书本第76页,找到像屏幕上的题目例2,方块和括号里的填写完。
要求一共有几个三角形,还可以怎样列式呢?(7+9=16)
三、巩固练习
1、咖啡猫又带我们去看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他们正在摆圆片,我们用小棒试着摆。第一题男同学摆左边摆9根,右边摆2根,9+2怎样算?2+9呢?第二题女同学摆左边摆2根,右边摆9根。
2、(卡片出示) 下面我们进行卡片口算抢答,看谁回答的既对又快!
[抽两题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9+6=9+8=9+4=9+3=9+2=
2+9=8+9=4+9=3+9=2+9=
3、找朋友。
咖啡猫又带我们到操场上去玩找朋友的游戏,先仔细观察每个式子,再找朋友。
师小结:我们发现,9加几的算式中,较小的数拆成1和几,9先和1相加得10,10再和几相加得十几。
9+7 9+1+3
9+4 9+1+5
9+3 9+1+7
9+2 9+1+2
9+8 9+1+1
9+6 9+1+6
4、小结:你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5、抢小红旗,看谁写的多?
填写 9+( )=( ) ( )+ 9 =( )
四、布置作业
数学教案-9的加法
西师大版一年级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
2、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感知谚语包含的意思。
3、喜欢读谚语,乐于与同学交流自己知道的谚语。
教学重点:
1、自主识字写字。
2、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在朗读中感知三则谚语告诉我们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或挂图:一幅春天的图画,表现春回大雁归,人们忙碌工作的情景;一个小故事;一首儿歌;有关的谚语。
学生准备
学生自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听故事有什么要求呢?(注意听,边听边想,回答老师的问题。)
好!现在,老师给你们讲一个《青青和怕怕》的故事(故事附后)。
老师的故事讲完了,好听吗?青蛙妈妈的两个孩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让孩子们评价,估计他们会说“青青不怕吃苦,勇敢,是个好孩子。怕怕怕苦怕累,什么也没学到”。)
小朋友们真能干,听故事听得好,话也说得好,真是好样的!我相信大家也一定会把课文学好。
二、学文识字
(一)出示谚语第三则
少shào壮zhuànɡ不bù努nǔ力lì,老lǎo大dà徒tú伤shānɡ悲bēi。
1、请小朋友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和同桌互读生字。
2、抽认生字“壮”、“努”、“老”、“徒”、“伤”、“悲”,说说自己怎样记住这些字。
3、齐读生字,开火车读,小组比赛读。手指书空“壮”、“老”。
4、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这则谚语,可以自己小声读,小组同学一起读,也可以两人对读。鼓励学生多读几遍,并能背诵。
5、小朋友,你们能讲讲这则谚语的意思吗?结合老师刚才讲的故事想想。(对,小朋友说得真好。青青勇敢、好学,学到了一身本领,怕怕胆小、怕事、懒惰,最后一事无成。怕怕真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这则谚语就是说给像怕怕那样的人听的。你们可要努力学习哟,千万别学怕怕。)
(二)出示第二则谚语
光ɡuānɡ
阴yīn似sì
箭jiàn,日rì
月yuè
如rú
梭suō。
1、我们用读一读、认一认、讲一讲的方法学习第二则谚语。请能干的小朋友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自己学习这一则谚语,分小组学习,先自己读,再一起交流。
2、检查学习情况。
(1)抽读谚语,提醒“如”的读音。
(2)谁能讲讲“似”和“如”的意思?(对,它们都是“像”的意思。)能讲讲这则谚语的意思吗?(真聪明!时间过得很快的意思。我们要抓紧时间学习,可不能浪费时间哟。)
3、齐读谚语,练习背诵。
(三)出示第一则谚语
春chūn光ɡuānɡ
无wú
限xiàn好hǎo,做zuò
事shì
要yào赶ɡǎn早zǎo。
1、勾画并自学生字“无”、“限”、“赶”。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2、自由朗读谚语,说说这则谚语的意思。
3、展示“春光图画”,请学生说说人们在美好的春光里忙些什么。
4、齐唱《早上好》。教师小结:希望小朋友个个都像青青那样,做珍惜时间的好孩子。
(四)齐读课文,说说学习后的收获
三、师生交流谚语,分享学习的快乐
1、老师平常很喜欢读记谚语。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几则谚语(出示),你们有兴趣读一读吗?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强中更有强中手。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学问。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2、生生交流谚语,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谚语。
3、教师归纳总结:谚语在生活中运用广泛,希望同学们经常积累。
四、巩固生字,集中书写
1、利用自制的生字卡片,在小组内认字组词语,练习用词语说话。
2、出示课后第二题“比一比,组词语”。
3、读读田字格里的字,说说哪些字最难写,你给大伙儿提个醒儿。重点指导“老”、“壮”的写法。
4、学生练习写字,老师相机指导。
西师大版一年级教案篇4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对生活中的实际物体或者实物图片进行分类的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从形状的视角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主要分为三个层次:1、首先是知识的引入层次。2、其次是知识的教学层次。3、最后是知识的应用层次。
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了解了基本的物体形状,更清楚的了解物体的名称。
教学目标:
1. 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识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 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评价方式:
目标1:表现性评价
目标2:目的性评价
目标3:讨论性评价
教学过程:
一、目标1
问题1:小朋友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智慧爷爷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问题2: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问题1: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问题2:教师拿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
二、目标2
问题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问题2: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轱辘”,然后教师说明,圆柱可以滚动。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 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圆的。
三、目标3
问题: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搭一搭。 通过搭,使学生明确:球没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滚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很平稳。
作业设计:
课本练习八第一题和第二题
西师大版一年级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会读100以内的数。
2、会用不同的方法来数数。
3、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在表达和交流中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数感。
4、在数数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认10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能用不同的数数方法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出示装有花生的盒子),知道里面是什么吗?引导学生猜一猜,使学生明确盒子里装的是花生。
那么,我们怎么知道盒子里到底有多少个花生呢?
(板书课题:数花生)
二、数花生
(1)想一想,一把花生有多少个呢?学生猜测,小组交流。
(2)数一数,问:一把花生有多少个呢?指名回答。
你是怎么知道的?先抓一把花生,再数一数。
刚才你是怎样数的?学生汇报:一个一个的数。
西师大版一年级教案优质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