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一份优秀的演讲稿是最初的步骤,后续的反复练习需要格外重视,演讲稿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文稿,相信大家都有写过吧,下面是58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有关节日演讲稿7篇,感谢您的参阅。
有关节日演讲稿篇1
同志们:大家好!
今天这次端午文化座谈会上,刚才,各位专家学者从端午节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人文精神等不同角度做了精彩的发言,讲得非常好。在此,我代表本次座谈会的主办单位向各位专家学者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节日祝贺!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我国也把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了。包括端午节在内的中华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对推动中华文化历史不断发展壮大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源远流长,它作为我国人民对以爱国诗人屈原等为代表的民族英雄和爱国先驱表达缅怀之情、崇敬之意的传统节日,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周期性、民族性、群众性特点,深深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成为人们抒发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节日。我们这次座谈会就是贯彻中央精神的具体行动。借这个机会,我就弘扬端午文化,凝聚爱国精神,谈几点我自己的感受:
一、要突出爱国主义这一主题
端午节自春秋战国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究其由来,说法不一,但以纪念屈原之说影响为最广最深。 也正是因为利用端午节的各种祭奠活动纪念屈原,表达人们对屈原同情和崇敬之情,才赋予了端午节浓浓的爱国情愫和民族情结。可以这么说,屈原精神是端午节的节魂。因此,我们要引导人们过好端午节,首先就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当前,就要进一步弘扬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抗震救灾精神,一手抓好抗震救灾,一手抓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上来,坚持做到抗震救灾、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为建设以实力、活力、压滤机滤布 竞争力为标志的沿海经济社会强省做出各自的贡献。
二、要挖掘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经过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我国形成了丰富的传统节日文化。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我们要深入挖掘端午节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即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当前,组织端午节文化活动,至少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是以端午民俗传统为主题,开展特色群众文化活动。比如书法、绘画、摄影、征诗、评诗以及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等等。特别要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爱国诗歌朗诵吟唱、爱国诗歌散文征集等活动,引导人们感受传统魅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2.是以普及民俗知识为重点,滤布 开展民俗知识讲座与展示活动。如端午民俗文化系列讲座、包粽子比赛等等。
3.是以弘扬端午文化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跑旱船、武术表演,结合奥运会火炬在我省传递,积极引导城乡群众积极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形成健身热潮。
4.是以除旧布新为重点,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如教育城乡群众正确认识端午插艾、佩戴香囊、饮雄黄酒等传统习俗的科学内涵,结合城乡面貌三年大变样活动,通过大力整治庭院居室、公共场所、背街小巷和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卫生,积极引导城乡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态文明意识。
三、要努力营造节日氛围
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群众并不陌生,但要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了解端午节,还需要我们做大量的宣传引导工作,所以希望报刊、广播、互联网等各级各类新闻媒体,要安排对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专题介绍,通过新闻报道、言论评论、专家访谈、公益广告等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地宣传介绍端午节的历史渊源、人文典故、传统习俗,使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加深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要营造浓厚的传统节日氛围,深入宣传和报道各地组织端午节主题文化活动的情况,通过创作、宣传体现端午节思想文化内涵、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文艺精品,制作播出反映传统节日的影视作品,组织文艺团体深入基层开展文艺演出,开展各具特色的节庆群众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传统节日氛围,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端午节、认同端午节、喜欢端午节、过好端午节,使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焕发出新的生机。
谢谢大家!
3分钟有关传统节日的演讲稿
有关节日演讲稿篇2
同志们、朋友们:
今年的6月5日是第__个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今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为“促进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旨在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认识、提高环境保护的行动能力。中国确定的主题为“践行绿色生活”,旨在通过“环境日”的集中宣传,广泛传播和弘扬“生活方式绿色化”理念,增强全民环保意识、节约意识、生态意识,选择低碳、节俭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和群众基础。
在过去的一年中,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在苏北率先建成生态县的战略目标,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全力打造“生态__、绿色荷都”的城市名片。_年6月24日-25日,环保部专家组对我县生态县创建工作进行现场考核验收,通过现场察看、民意调查、走访座谈、查阅档案等形式进行全面考核,得到了专家组的一致肯定;今年的5月8日-18日又通过了环保部命名前公示。通过生态系列创建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生态基础。目前,全县已建成生态镇9个、省、市级生态村119个、绿色学校48所、绿色社区18个。
_年-_年开展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_年-_年开展全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农村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建设、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四位一体”的统筹收运处理体系。新建了水质自动监测站、大气自动监测站,重点企业安装了污染源自动监控平台,并与淮安市环保局联网。饮用水源保护区安装了视频监控装置,与中国移动合作安装“蓝天卫士”监控焚烧农作物秸秆,做到全方位监管,严把环境质量关。
近年来,我县社会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位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多次受省、市表彰,_年度被市环委会表彰为生态市建设先进县(一等奖);被省财政厅、环保厅表彰为_-_年度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先进集体。借此机会,我代表县政府,向全县环保战线的干部、职工,向积极参与我县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我县环保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环境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生态文明创建是一场持久战,绝非一朝一夕就大功告成,要有长期作战的心理预期和思想准备。建设生态文明、促进污染治理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不仅需要政府和环保等相关部门加大力度、统筹推进,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广泛参与。
我们在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积极转变生活方式,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当前,我县又启动了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工作,希望全县干部群众都能积极行动起来,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家庭都成为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推动整个社会走上持续发展、生活富裕、生态和谐的文明发展道路。
同志们、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为把__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环境优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示范区而努力奋斗!
有关节日演讲稿篇3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又是一年端午节,听爷爷奶奶说端午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跟我国古代屈原跳江的故事有关,作为纪念,我们每年都要过端午节。
因为这是个特殊的节日,我知道大家每年这个时候要包粽子、吃粽子,所以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主动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包粽子,首先要把粽子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红枣、鸡蛋、肉等做为陷,将自己喜欢的味道和陷搭配合适,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叶子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然后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粳米红枣等,折叠起来包出棱角,做成四角或三角的形状。最后在粽叶的外面缠上粽叶条或做衣服的线,终于把一个完整的粽子做成了。
我最开心的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出的洋相:听说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粽子包出四个棱角是方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
有关节日演讲稿篇4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清明,我们的传统节日》。
最近一段时间,每一家人,都是在长辈的带领下,举家祭扫祖先的'灵墓,目的是在传承每一家生生不息的家风和美德;每一所学校,也都以不同的形式,在德育基地、或在国旗下,举行各式各样的纪念活动,缅怀着创造新中国、建设新中国的革命先辈。这里,小家与大家,都有一个最朴素的思想,就是让我们这些当代中国人,能够永远地烙印着爱国主义情怀,把我们都培养成具有爱国主义的中国人。
清明节是我们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清明,其实最开始只是一个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等农谚。再后来,由于清明节与寒食节的日子接近,渐渐的,人们就把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了,寒食节里讲究寒食、禁火、扫墓的习俗,也就成了为清明节的习俗。为了防止清明节里寒食伤身,人们就通过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来锻炼身体,因此,也就又有了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所以说,清明节中既有祭扫离别的悲酸,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是一个极富中国特色的节日。
今天的我们该如何对待清明节呢?
第一,尊重。传统的清明节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全球化大潮下,我们可能会关注一些西方的节日,却忽视了我们自己的传统,端午、七夕、中秋、重阳、春节应该被尊重、被铭记。因为这些节日传承了千百年来中国人对自然、生命的特有的理解。
第二,感恩。在血雨腥风的战争岁月里,中华大地上众多英雄儿女不屈于外来侵略与压迫,献出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从城市到农村,从内地到边陲,都有清明扫墓的习俗,这就是我们对先祖、对先贤、对先烈的感恩和敬仰。
第三孝敬。孝,狭义说就是善事父母,广义说就是报国爱国。汉字的“教”字就是一个“孝”字加一个“文”字,意思是教育首要的就是要人懂得孝道,即所谓“百善孝为先。”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充分尊重父母长辈的意见和教导,理解父母的期望与关爱。
第四,珍惜。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不仅是纪念感恩,缅怀故人,还有亲近自然、珍惜生命的意味。清明时节,万物萌动,人们怀着欣喜迎接春天的到来,走进充满生命活力的季节。珍惜生命,歌颂青春,珍惜时间,充实自己,活得更健康、更快乐,这是纪念先人、感恩亲人的最好方式。
愿每一个人过一个充实、有意义的清明节!愿我们的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得到应有的传承与发展。
有关节日演讲稿篇5
在九月的晨曦中悄然苏醒,秋意已经布满了床边。凉爽的秋风、金黄的落叶,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
中秋之野,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
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都是流传至今的佳话。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皓月当空时,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个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似了。
关于中秋节的传说也有很多。其中,最为人熟悉的当然是嫦娥奔月的故事了。相传嫦娥偷走了丈夫后羿的不死仙丹,飞奔到月宫的故事有很多版本。奔月后,嫦娥住的广寒宫其实是一个很寂寞的地方,除了一棵桂树和兔子,就别无他物。后来,一般妇女每逢中秋拜月,就是向月宫里的嫦娥遥祭。
老师们,同学们。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每个民族长期积累的.文化传承,传统节日蕴涵着民族的精神。蕴涵民族的价值取向,蕴涵着民族的文化根基。作为当代青年学生,我们不仅要了解传统节日的形式,更重要的是挖掘和探究传统节日背后所蕴藏的价值。“时尚的东西是眩目的,但民族的东西才能长久。”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最后,预祝大家中秋快乐,合家团圆!篇三:传统节日演讲稿 传统节日演讲稿
我的父亲是一名中医。做外一个访问学者他怀着一个伟大的梦想去了美国,让全世界更多的人受惠于中国传统医学。但在那期间,他遇到了些中国同胞,他们不但主张废除中医,还说我父亲缺少国际公民的素质。
听了这个,我感到特别惊讶!这种话怎么会从我们自己的同胞嘴中说出呢?他们的话不禁让我深思:什么是国际公民?怎么又才能成为一个国际公民呢?
难道全球化就意味着我们舍弃自己的传统节日而盲目地过圣诞吗?或是在好莱坞电影前我们传统京剧的黯然失色吗?
所以,大家看,民族身份其实正是使全球化的基础,全球化不意味,也不应意味着民族身份的丧失。要在世界做好一个国际公民,先得在中国做好一个中国人!
女士们先生们,全球化是我们无法逃避的时代潮流,竟然我们没有其他选择,为什么不主动拥抱它呢?带着我们的民族身份去拥抱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国际公民! 谢谢!
3分钟与传统节日有关的演讲稿
有关节日演讲稿篇6
各位同学,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践行绿色环保,培养良好习惯。
地球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知道的宇宙中可以承载人类生命的星球。人类在了球上生活已有几百万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人类就是依靠地球上的资源(空气、水分、阳光)生存、繁衍、发展的,所以,地球是人类的母亲。
人类在漫长的发展道路上,无论是履行自然还是发展经济,都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但是与此同时,因为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不注意环境保护工作,造成了全球性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现在全球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土地沦为沙漠,2000万公顷森林在消失,平均一小时有一种物种在灭绝。由于臭氧层被破坏,温室效应在加剧,使用权地球气温不断升高,南极冰冠开始溶化,海洋平面将不断升高,世界上许多沿海城市、岛屿和大量土地,将被海水吞没。这一系列环境问题,不仅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甚至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所以爱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
六月上旬,联合国在巴西首都召开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175个国家和15000名代表,其中包括131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都参加了会议,可见,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呼声!
同学们,保护环境十分重要。如果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不注意环境保护,就要受到大自然的报复。不仅损害我们这一代,还要遗害子孙万代!
我国正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环保工作,把保护环境列为一项基本国策。仅1989年颁布的《环境法》,对环保工作就有100多项法规,保护环境正成为我国人民的自觉行动。
同学们,我们是地球的小主人,我们每个人从小就要有环境保护意识。保护环境是我们大家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爱护花草树木,爱护鸟类和其他小动物等等。通过我们的努力,使祖国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天天都是环境日。让我们做地球上的小主人吧。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有关节日演讲稿篇7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天天都是环境日》。
六月,不仅有大家熟悉的儿童节和父亲节,还有一个特别有意义的日子——世界环境日。
一直以来,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的极大关注。1972年6月5日,在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了的《人类环境宣言》。同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以后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给我们以美的感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让我们感受清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让我们体验壮阔;“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让我们领略幽雅。春天,有草长莺飞的生机勃勃;夏日,有接天莲叶的盈盈绿意;秋天,有“晴空一鹤”的悠悠惬意;冬夜,有“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素雅。
美丽的自然环境,带给我们愉快的心情,带给我们学习和工作的良好氛围。但是,人们在享受大自然的恩惠时,却粗心地忘记了去保护这些美丽的景色,以至于如今,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森林退化,尘土飞扬,水土流失,洪水肆虐,酸雨赤潮,南极空洞??各种环境问题接踵而至。联合国环境署曾发布环境调查结果:1.2亿人口生活在混浊的空气中,12亿人口生活缺水,12%的哺乳动物和11%的鸟类濒临灭绝,每年地表土壤流失四百亿吨,森林以每年45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仍在不断增长着。这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保护自然环境刻不容缓!
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保护环境应当从校园中做起。我们的校园环境十分幽雅,春夏秋冬各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可是令人惋惜的是,校园中一些破坏环境的不文明现象仍然存在:碧绿的草坪里长出了白色的塑料花,垃圾桶的几步之遥处静静地躺着食品包装袋,冷饮木棒在校园中到处可见,粉笔灰随风起舞??消除这些与美丽校园不协调的现象,需要我们每一位同学的配合。
建设___和谐校园,保护环境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用耐心和恒心去完成。让我们珍爱环境,善待地球,为维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献上一份力!在我们生命的每一天里,做到天天都是环境日!
最后,预祝高三的学哥学姐们在高考中,沉着冷静,为自己的高中生活画上无悔的句号!
谢谢大家。
有关节日演讲稿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