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功与过作文精选6篇

时间:
Lonesome
分享
下载本文

作文是一种表达自我的艺术形式,写作文是一扇通向心灵的窗户,让我们得以窥见内心的世界,58心得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秦始皇的功与过作文精选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秦始皇的功与过作文精选6篇

秦始皇的功与过作文篇1

秦始皇陵兵马俑秦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档的过洞中。

出土武士佣800件,木质战车l8辆,陶马l00多匹。按兵马甬现有排列形式推算,这三个坑的.武士佣可能有7000件,战车l00辆,战马l00匹。由模拟的军阵,可以想见二干多年前横扫六国,统一全国,所向披靡的秦国军队的威武强大。陶佣身材高大,般在1.8米左右,形态各异,表情逼真。体现了秦代高超的雕塑技艺水平。 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临潼区城以东的骊山脚下。世界经度109.2733 纬度34.3853 。据 《史记》记载:秦始皇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

兵马俑的个有个的姿势:车兵、步兵、骑兵列成各种阵势。整体风格浑厚、健壮、洗练。如果仔细观察,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陶马有的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兵马俑除了兵马神态不一,一、二,三号坑的发掘来历均不一样。

除了兵马俑的做工复杂,修建时间长,它也有“青铜之冠”的美誉。其实,可能还有更多的兵马俑,如果有,只是“有宝不挖” 罢了。

秦始皇的功与过作文篇2

一听说今天要去参观世界第八大奇迹——举世闻名的秦兵马俑,我兴奋得几乎一夜没睡,一大早太阳还没出来,我们就坐着大巴去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参观了。

秦始皇兵马俑坑是我国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陪葬坑,最早发现是一号俑坑,据说一号坑的兵马俑数量最多了,珍藏有六千多个兵马俑。

我们先参观了一号坑,一进入大厅我顿时被眼前的景象所惊呆了,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只见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和真人、真马大小相似,栩栩如生的陶俑陶马一个个整齐地排列在过道中。他们气势磅礴,威武雄壮,形象地重现了秦始皇威震天下、统一六国的雄伟军容。

据导游介绍兵马俑分为军事俑、立射俑、跪射俑、武士俑等,每个陶俑的脸型、发型、体态、神情都各不相同。真是这样吗?我仔细观察起来,只见他们有的凝目若思,有的英姿焕发,每个脸部细节都刻画得逼真入微,连他们身上穿的战袍扣子都是各式各样的,发式更是千姿百态。一匹匹陶马膘肥体壮、强健有力。难怪1978年法国总统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秦俑不能算来过中国。”

这些兵马俑不仅仅是一件件艺术品,更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文明的结晶,我真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自豪!

秦始皇的功与过作文篇3

去年暑假,我跟小林阿姨一行去西安旅行,让我最难忘的就是参观秦始皇兵马俑。

兵马俑分为3个俑坑,一号坑以兵马为主,车、步兵成矩形联合编队。他们千姿百态、神态各异;有的拿着长矛像是准备进攻、有的则是跪在地上,手拿长弓在发射、还有的握着剑在进攻。

第二个俑坑呈曲尺形,位于一号坑的东北侧,,东西长96米,南北宽为84米,二号坑有陶俑陶马1300多件,战马80余辆青铜兵器数万件,其中将军俑、鞍马佣、跪姿射俑为首次发现。

第三个俑坑被损坏的最严重,几乎全部都不能复原;支离破碎、残败不堪。

兵马俑中的”士兵“有高有矮,最高的有2米呢,我还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哦,兵马俑中的马,马尾巴是一个透气孔,这是因为古人在造他们的时候天气非常炎热,马里面是空的,如果不经常排气的话,马就会爆裂开。我们现在看到黑色的兵马俑并不是他们原来的样子了,他们刚被挖出来的时候都是五颜六色的,经过风吹日晒地底层有明显的变化,非常好看呢。可他们为什么会变成现在的黑色的呢?那是因为兵马俑刚从潮湿阴暗的地底下挖出来,就马上受到了炎热的空气,他们的颜色在十四小时之内就会渐渐的脱落,变成了现在黑乎乎的样子了,哎,我要是能看一眼五颜六色的兵马俑那该有多好啊!

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你们去过了吗?如果有机会你也去看看吧,一定会让你大开眼界的。

秦始皇的功与过作文篇4

秦始皇的一生轰轰烈烈,创造了许多丰功伟绩――修筑长城,统一中国……都少不了他的身影。正在我对秦始皇赞不绝口时,在一旁吃葡萄的弟弟对我的说法不服气,说到:“他还不如我,连葡萄都没吃过。”弟弟的说法是真的吗?

葡萄的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如今已遍及世界各地,而当时,只有新疆种有葡萄。

秦始皇非常残暴,他会不惜一切代价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他想吃葡萄,迫使人们去带些回来,不就完了吗?事实并非如此,要想从西域把葡萄带回皇宫,难于上青天。

通往西域的路异常艰难,途中存有两个强大的少数民族,匈奴与发羌。一不小心,就会被他们俘虏,正是为了防止他们联合,秦始皇修筑了万里长城。即使蒙混过关,也很难到达西域。在广大的沙漠中寻找葡萄,犹如大海捞针,加上饥渴与炎热,命丧黄泉是不可避免的。

既然秦朝的人会被自然与地理阻击,那么西域的人熟悉自然与地理,会不会把葡萄从西域送进皇宫呢?西域到皇宫路途漫长,而葡萄不易保存,摘下葡萄两三天,就会坏掉。所以把葡萄从西域送到遥远的皇宫,是不可取的。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有着与西域的往来,只要能证明当时与西域有文化交流和物资交流,秦始皇吃葡萄就轻而一举了。在战国时期,秦国的地理位置是最靠西的,很可能与西域有着联系。但是,中国与西域的交流在张骞开凿丝绸之路以后的事。张骞开凿丝绸之路是在汉朝,汉朝是在秦朝灭亡以后建立的,前后相差数百年,秦朝与西域不可能有往来。

因此,秦朝与西域成为了两个封闭的空间,彼此没有联系,秦始皇也无缘吃到晶莹剔透的葡萄。

一生胸怀大志的秦始皇却吃不到小小的葡萄,不仅是他的遗憾,更是我们所有炎黄子孙的遗憾。

秦始皇的功与过作文篇5

秦兵马俑是我国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规模宏大、类型众多著称于世,举世无双。

兵马俑已发掘的三个坑,总面积足足有19120平米呢!假如你站在兵马俑博物馆,你就会为兵马俑的恢宏汹汹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而折服。站在高处俯视,兵马俑之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的一支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的大军。

往里走了一些,黯淡的光线、阴冷的空气无不诉说着历史的厚重。我便开始细致的观察兵马俑。排在前面的一个是立射俑,头挽发髻,右脚向左前迈出半步。左臂半举,右臂横曲胸前。从他身上,我仿佛能看到当年秦国士兵的勇猛与纪律。还有一个与立射俑有许多相似之处的俑,它就是跪射俑。跪射俑单膝跪地,身姿挺拔,双手半握拳于腰的一侧。盔甲被醒目的朱砂点缀着,脑后的辫子至今仍清晰可见。他神态忧愁,眼睛直视前方,仿佛在思念远方的家乡。听导游说在兵马俑刚出土的时候,它们都是彩色的,可因为氧化使兵马俑身上的彩色几乎都脱落了,所以这些兵马俑看起来都有些灰淡。跪射俑的设计非常细致,它的衣着表情,甚至连鞋底都是由工匠精心雕刻出来的。在普通兵俑的后面,有几位身材高大的吏俑,他们头戴鹖冠,双手交叉于腹前。一看就是在认真思考,在出谋划策的将军。

秒针滴滴答答,又是一个千年。他们始终是原来的模样,将所有的坚毅穿越了时间,掩盖在深深的黄土之下,用尽赤胆忠心捍卫和守护着一个帝国。

秦始皇的功与过作文篇6

暑假,我游玩了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兵马俑的总面积达一万四千二百六十平方米。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没有一个兵马俑长的是一样的,据说有一位外国留学生来参观兵马俑时竟发现有一个和他很相像的兵马俑,就站在旁边,工作人员都没有发现。可想而知兵马俑是多么的逼真、精巧。

在整个兵马俑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一号俑坑。这个俑坑里有未开挖的兵马俑,有开挖但正在修复的兵马俑,也有已经修复完毕完整的兵马俑。修复完的'兵马俑都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秦兵马俑惟妙惟肖地展现了当时秦国大军百万雄兵、战车千乘的气势雄伟。而最小的就是三号坑了,三号坑其实就是打仗时的指挥部和车马房。正前方有三匹非常高大的马,后面就是一块高起的平地,上面有八个兵马俑。作为指挥部,它周围的一圈土坡保证了它的安全。

这次秦兵马俑之旅让我领略到了中华民族当时高超的技艺和强大的军事力量。这秦兵马俑是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参观秦兵马俑的经历我将会终生难忘。

秦始皇的功与过作文精选6篇相关文章:

关于菜花作文精选6篇

迷人风景作文精选6篇

我陶醉花作文精选6篇

有你真好作文精选6篇

读书的作文范文精选6篇

高中精选作文模板6篇

母爱温暖作文精选6篇

让梦飞扬作文精选6篇

爱惜粮食作文精选6篇

2024高一作文精选6篇

秦始皇的功与过作文精选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9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