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作文,我们能够记录生活中的点滴,丰富个人的成长经历,写作文时运用典故可以丰富文章的文化内涵与深度,下面是58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有味800作文7篇,感谢您的参阅。
有味800作文篇1
汉代文学家刘向曾说过;“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这就说明我们在任何时候读书都是有有用的。
“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送给一代又一代。”这是美国名人培根所说的,他形象地把书籍比作思想之船,把知识比作珍贵的货物,这就告诉我们要想获得知识就要读书,说明了书的重要性——书是知识的重要载体。
牛顿的万有引力,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马克思的《资本论》都是伟大的成就。而牛顿、爱因斯坦、马克思他们之所以有这些伟大成就,是因为他们有知识,而知识又来源于读书。这又告诉我们──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更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顿这句话中的“巨人”指的就是“书”。读书使人进步。
苏联作家高尔基曾说过:“书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导师、忠告者和好朋友。”的确,书使我们的生活不再孤独,使我们获得了更多的知识,书给予了我们许多诚恳的忠告;给了我们享之不尽的快乐。有一句古语说得好:“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书使我们聪明,使我们不再愚蠢——书是人的良师益友。
纵观古今中外,凡是大有作为的,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大都是博览群藉的人。曹操、毛泽东、林肯就是典型的代表人物,我们由此可知——书是成就大业的能量库。
读书注意书的选择性。我们要读健康向上的书,要读修身养性的书,要读知识含量高的书,要读自己感兴趣的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名言我一直坚信,因为这使我知道读书要勤奋。读书不仅要勤奋、还要持之以恒,学以致用,更要认真思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通过读书获得知识。
伟人毛泽东把读书当作他一生中最大的爱好。他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这句话不正说出了千万个像他一样热爱读书的人的心声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让我们一起在书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吧!
有味800作文篇2
“清欢”是什么意思?可以理解为:清淡的欢愉。这是一种境界,而且这是一种深远的境界。
什么是清欢?在院子里泡一杯老白茶?在安静的公园里看一本书?如果你心清意静,周围又安静,那么再简单的地方,再简单的事物,也可以“清欢”。在我的记忆中,我小时候的老家,是非常安静的,天特别蓝,水特别清。早春时节,你把脸埋山茶树叶里,就会嗅到一股很淡很淡的香气,那个是山茶花和山茶叶子的混香。那香味儿不浓,但如果仔细闻,会感到越来越香,有一点像乌龙茶,越喝越香。而且刚刚生长出来的小叶子会轻轻抚摸你的脸,叶子很嫩,一点儿也不刮人,舒服极了。
现在的老家不同从前,石子路变成了水泥路,路上有了汽车,河那一头咯咯叫着下蛋的母鸡被杀了吃肉,邻居家忠诚的看门狗变成了阿拉斯加在睡懒觉……一切都变了,唯独那几幢刷了新油漆的宅子给我留了一点印象。去登十年前母亲登过的,幽静的山吧!山上人山人海。去十年前父亲跑步过的,恬静的小树林吧!……树被砍光了,草坪上满是棉花糖、风筝的.叫卖声。没有地方可去了。好不容易,我长大了,知道了“清欢”却没有地方去清欢了……
印象最深的,还是我的老家。
细雨纸油伞,柔雪不畏寒。古人曰“人间有味是清欢。”论清欢,徐趋夏院,鸡犬相闻,黑发垂髫,雨后指霓虹,天晴奏静调。忆清欢,冬日飞雪,灯笼垂吊,奈汁甘香。
可是从前的怎会回来呢?一首苏轼的《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勾起我的回忆,你们也是吗?
?老宅院》全诗:
细雨纸油伞,柔雪不畏寒。古人有曰“人间有味是清欢。”论清欢,徐趋夏院,鸡犬相闻,黑发垂髫,雨后指霓虹,天晴奏静调。忆清欢,冬日飞雪,灯笼垂吊,奈汁甘香。
霓伞流苏,桃笑樱散。引蝶一笑,言轻语绕。蝶一生,流连春,白衣青瓦佳人陪。梦一世,回眸笑,紫墙黛瓦月映巷。忽风过,春雨落,清袖白衣伴风落。
有味800作文篇3
年,象征着旧一年的逝去,新一年的开始,它是一个辞旧迎新,承前启后的起点。年,是人们走亲访,友礼尚往来的写照,是一个源远流长欢腾喜庆的节日。年,它寄托了人们对亲朋好友的美好祝福,见证着人们阖家团圆欢聚一堂的幸福,它是一个情意浓浓的亲情驿站。品一口茶,享受着丰盛的年夜饭,赏一次春节联欢晚会,和亲朋好友们团聚在一起,年味莫过于此。
还记得大年三十的晚上,我和亲戚们欢聚一堂,围绕在餐桌边,有说有笑。菜陆陆续续的端了上来。热气腾腾的菜香里夹着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令人垂涎欲滴。可半晌,没有一个人动筷子也没有一个人拿起碗。我正纳闷,只见两位忙得满头大汗的姨妈从厨房里走出来,见大家都不动筷子,忙说“大家怎么都不吃啊,别等我们了,菜都凉了”,说完她们擦了擦汗。爷爷讲话了:“今天是过年,都要上桌后才开始吃饭”。我忽然明白,年也是团圆。人到齐,围桌坐好后大家才开始动筷,空气中早已弥漫着一股浓厚的年味。
吃饭时,菜要长辈,小孩先夹,其他人都会耐心的等待,大家脸上洋溢着幸福、开心的笑容。过年吃饭,敬酒是必不可少的.,隔三差五地会有一个晚辈起身向长辈们敬酒,长辈们也祝福晚辈们,大家便不约而同的站起来,相互敬酒并发自内心、坦诚的送上温馨的祝福。可出乎意料的是竟然轮到了我。开始,我面对大家的众目睽睽,有些内敛胆怯,但在热烈整齐的掌声中不由自主地站起来,勇敢的说出了一连串的祝福语,还参与到了觥筹交错的敬酒礼节之中。这次敬酒,我不仅收获了掌声,更收获了感动与幸福。吃着、吃着,做饭的姨妈把我最爱吃的牛肉夹到我碗里,还轻柔和缓地说“我听说你最爱吃牛肉,小心别烫着了”。其实这只是一块平凡普通的牛肉,却让我回味无穷。我更明白了,年味就是全家团圆的欢乐气氛,也是晚辈们孝敬长辈,围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年味,就这样在亲人们的欢笑中四散开来…
年夜饭吃完了,大家各自回家。家里虽然冷清了一些,但那股年味却经久不息,温暖着每一个人。
年味是家人之间相互体贴、关怀的温馨,是一大家人欢聚一堂的热闹红火,是在大家欢声笑语、互帮互助中的融洽和谐。其实,年味并不只有过年才有,只要我们和睦相处、相互陪伴,年就会是四季常在。
有味800作文篇4
在我们舍弃了世俗的追逐和欲望的捆绑,回到最单纯的欢喜,是生命中最有滋味的意境。
——题记
细雨斜风作小寒,
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慢慢。
雪沫乳花浮午盏,
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这首词写的是苏轼在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与朋友到郊外游玩,因喝了浮着雪沫乳花的小酒,配着春日山野里的野菜,而赞叹道:“人生有味是清欢!”那作者和苏轼所说的“清欢”是什么呢?清欢几乎是难以翻译的,对我来说在初读这本书时它只是一个既陌生又觉得优雅的字眼。后来我才慢慢知道,就如苏轼在他的词中说的那样,在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和好友静静地酌一盏小酒,品一盘野菜,这种平凡而又快乐的感觉,使生活更有滋味的事情,就叫清欢。
清欢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它不讲求物质的条件,只求心灵的品味。清欢,不同于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那样自我放逐,“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尽情欢乐;也不同于杜甫的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的悲痛心事,“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烛灯光”的无奈感叹。而这清欢不是来自别处,正是来自对平静简朴生活的一种热爱。当你觉得乡间野菜胜过了山珍海味,在路边看到的不知名的花朵胜过了争奇斗艳的名花,看一本书胜过了捧着手机玩游戏,或者品一杯茶胜过另外喝一听可乐时,你就体会到了清欢。
但在现在的时代,是很难寻到清欢的。眼要清欢,看不见青山绿水;鼻要清欢,吸不到新鲜空气;舌要清欢,尝不到清淡菜肴。如你要享受清欢,唯一的方法就是守住自己的小天地,不断洗涤自己的心灵,因为我们拥有越来越多的物质条件时,原本那种清淡的欢愉就能日渐消失了。
说了这么多有关于清欢,也足以说明我对林清玄的敬佩了。他的这本书简约明快,意境清明,作者喜欢用最通俗易懂的文字描写最深刻的情感,在平淡无奇的小事中蕴藏深理。读这本书,能然我感受到蓝天白云、日月星辰、芳草田野,能让人消除浮躁和烦杂,能让人收获内心中最初的宁静和平和。这无疑是静心之法宝,克躁之利器啊。
有味800作文篇5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着创新。我们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进步,社会才能发展。创新就像隐形的翅膀,帮助我们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昨天在做暑假作业的时候,有一道题真的难倒我了。于是,我就去请老爸帮忙。没想到,他说:“最近不是在写创新的作文吗?发挥你的创造性,自己想想应该怎么做吧!”没办法,我只能待在自己的'房间里慢慢思考了。题目是这样描述的:5辆汽车7天可以节约汽油35千克,平均每辆汽车每天节约汽油多少千克?我静下来认真思考了一下,先求5辆汽车一天节约多少汽油,再求每辆汽车每天节约多少汽油,这个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我要感谢老爸给了我自己独立思考的机会,也我,遇到不会解的题目不要慌乱,认真思考,发挥创新精神,这个问题就一定能解决。或许,问题不会像这道题目这么顺利,但我想只要刻苦钻研,一步一步慢慢来,发挥创新精神,问题总能解决。
我们需要创新,其实,世界也正是因为创新,才会变得越来越发达。如果世界上没有创新,那就不会有第一盏电灯,我们就不会进入电气时代,说不定现在我们还在用煤油灯;如果世界上没有创新,那就不会有飞机、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我们需要马车,跋山涉水,经过好长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如果世界上没有创新,科学家们没有发挥创新精神生产出我们所需要的药物,我们生病就只能忍,如果严重的话,我们也只能等死。而世界上正是因为发明家、科学家、医生等走在前线的人不断学习、研究、创新,才给我们创造出了越来越前卫、现代化的美好生活,我们应该感谢这些伟大的、为我们的美好生活不断创新的伟人们。
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创新。因为各行各业都需要发展,如果行业缺乏创新意识,那么它就会停滞不前,反而有可能会倒退。只有坚持创新精神,勇于实践,行业才能得到发展。
有味800作文篇6
苏轼的一首《浣溪沙》里,有一句“人生有味是清欢”。“清欢”两个字,宛如一缕风中的茶香,让人心情怡然,乐而忘忧。清欢,是一种清新恬淡的心境,是一种豁达自得的生活态度,是一种随性诗意的人生情趣。
清欢之味,在于清淡。人生在世,难免陷入争斗的漩涡,争名,争利,争一切该争和不该争的东西。争到最后,一切都成为一杯五味杂陈的酒,难以下咽。不如抛开一切,只带一颗心,去云淡风轻的天空下享受一份清淡人生。清欢之味,淡淡的,轻轻的,不浓稠,不热烈,却有持久的芬芳。
清欢之味,在于宁静。静坐独处时,心沉下来,就像月亮沉入静静的潭水中一样,波澜不惊。这种味道,是一种绚烂回归之后的宁静,宁静得听得到远寺的钟声,听得到每一朵花开的声音。不管身处何境,不管经历多少岁月沧桑,要留一份宁静给自己。人生的清欢之味,是宁静中绽开的花朵,幽香浅浅,甘美自知。
清欢之味,在于欢悦。清欢之味,不是清心寡欲,也不是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而是要时时提醒自己,心怀热爱,让美的事物带给自己欢悦。即使是在俗世纷繁中,也要保有一颗清雅如莲花的心。
“人生有味是清欢”,清欢,是一种人生境界。
有味800作文篇7
在我的记忆中,我们家乡的年,是从“割年肉”开始的。那个时候,很多户人家,自从中秋节过后,就再也没有尝过肉味。所以家家户户,都非常重视“割肉”。但市场上的肉,不是随便买的,多数没有肉票的人家,都等着生产队杀猪分肉。有时一人一斤,有时一人二斤。
我们当地有一句民谚:“糖瓜子祭灶,新媳妇不来不要。”按照习俗,出了嫁的姑娘,不能在娘家过年,因此也有“二十二,接媳妇”之说。
腊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是“扫房子”的日子。一大早,妈妈就指挥着我们,把屋里的坛坛罐罐都搬到院子里。然后她把大笤帚绑在一根木杆上,蒙一个头巾,开始扫屋顶的`蜘蛛网和灰尘。而我最期待的,是扫房之后贴年画。年画有“单张”,也有“四扇”。按妈妈的说法,“四扇”是“带讲”的,所以我们家买“四扇”的时候最多。比如《西厢记》、《张羽煮海》、《大闹天宫》等。
年前的另一件大事,是炸油炸糕。无论生活多么困难,油炸糕总是要炸的。只是有的炸的多一点,有的少一点。腊月二十七八这两天,全村从东头到西头,处处飘香。人们见了面都要问:“炸油炸糕了吗?”
那时候水稻很少,所以直到每年除夕早晨,才可以吃到一顿“粳米粥”。集市上大约要两斤高粱米,才能换到一斤“粳米”。但妈妈每年都要换一点,以便让我们在除夕早晨吃到这顿美餐。
年三十的中午,是一年里全家最丰盛的午餐。除了粉条炖猪肉以外,还要炒咯扎、熬干豆腐等。我父亲的拿手菜,是“凉拌白菜心”。他把白菜心一片片剥出来,先用刀斜翩成半连的锯牙状,再竖切横断,加上醋和白糖,就是可口的美味了。这是我们家每年必有的过年凉菜,至今让我回味无穷。
三十晚上,家家户户包饺子,而且要把初一早晨的饺子一块包出来。很多的人家,都在饺子里包几枚硬币,谁能吃到,就预示着谁要发财。我们对面屋的大奶奶,还经常给我们讲有关的规矩。比如饺子“包完了”,要说“包好了”,煮破了,要说“煮挣了”。
我们这些男孩子,最盼望的是吃过饺子以后,到大街上去放鞭炮。生活条件所限,那时每个人至多有一两挂小鞭和二三十个地雷子。所以谁也舍不得连放。小鞭拆开后,一个一个点,按计划白天放多少,晚上放多少,初一早晨再放多少。我们最快乐的一件事情,就是在石台前点燃一堆谷草,火苗熊熊,然后我们排成队,一个个从火上往下跳。还有的站到火前“烤肚子”,据说可以一年不肚子疼。
很多的著名文学家,都曾写过“守岁诗”。如苏东坡的“晨鸡旦勿鸣,更鼓畏添过”,孟浩然的“守岁家家应未卧,想思那得梦魂来”,朱淑真的“穷冬欲去尚徘徊,独坐频斟守岁杯”等。那时候我们不知道这些诗,但知道这个晚上,“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所以很多年轻人,都聚在一起守岁。没有电灯和电视,便坐在一起玩牌或畅想未来。
到了正月初一的早晨,大人孩子全都要换上新衣服,然后成群结队地给家族中的长辈们去拜年。最早的时候,小孩子要跪在地上,给长辈磕头。后来不磕头了,只很害羞的问一声好。长辈们则问一问是谁家的孩子,再给我们往口袋里塞瓜子和糖。
从正月初二开始,探亲的队伍便热闹起来。姥家要去,姑家要去,姨家要去,丈人家更要去。还有定了亲的青年男女,不但要去探望对方父母,还要在那住一两天。于是,村里村外,街上路上,到处都是欢声笑语。
和30年前相比,家乡的过年,有了很多的变化。其中最为明显的是生活富足了,肉可以尽情地吃,鞭炮可以尽情地放,电视可以尽情地看,微信可以尽情地发。但亲情和乡情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浓。大年初一,仍然是成群结队相互拜年。初二之后,仍然是来来往往拜探亲友。
有味800作文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