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让我们学会用文字描绘细节,从而培养我们的细节观察能力,通过写作文,我们可以更好地组织和展示自己的思维,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下面是58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文化遗产作文600字6篇,感谢您的参阅。
文化遗产作文600字篇1
长城是闻名世界的奇迹。他像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在中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之间,他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文化的象征长城总长13,000多里,被称为万里长城第一个登上月球的美国宇航员在月球上,除了看到大海之外,第二个看到的,就是中国的长城了长城具有阳刚之美或称为壮美。崇高美长城以他的奇伟凶险和绵延万里的雄姿征服了无数的瞻仰者。他是中国第一名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万里长城建于明代,戏曲嘉峪关京,宁夏,山西,河北,内蒙古,北京东至,河北山海关长城穿越沙漠,经过草原翻越群山,全长12,700百多里。
烽火狼烟。万里长城起源于战士长城上有无数的小孔,透过小孔往外看去,下面是深不可测的山谷。这就是当年被这就是当年抵御外族入侵的战时箭孔,在古代发挥了无数的妙用,来到万里长城脚下抬头望去像是一条蜿蜒盘旋的巨龙站立在八达岭上一望无际。不到长城非好汉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口头禅,也代表我们国人不屈不挠的精神,所以有机会大家一定得亲自爬上长城身临其境感受长城的魅力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唯一的长城,是中华建筑史上的奇迹。它象征着世界人民的友谊牢不可破历经近500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依然老公真是了不起呀。
文化遗产作文600字篇2
长城是中国的骄傲,是世界的奇迹。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登上长城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多少人想要一睹这条“东方巨龙”的风采!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相互防守,修筑了烽火台。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下令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它因长达万里,故又称为“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国家文物2012年宣布中国历代长城总长为21196.18千米,分布于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区,包括长城墙体、壕堑、单体建筑、关堡和相关设施等长城遗产4372处。
长城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它并非孤立的一线城墙,而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把长城沿线的隘口、军堡、关城和军事重镇连接成一张严密的网。形成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具有指挥、观察通信隐蔽等多种功能。
长城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每隔十几米就有一个烽火台,烽火台的作用是给皇宫传递消息。写到这,我想到了一个典故那就是"烽火戏诸候”,典故里的周幽王为博爱妃一笑,就点狼烟让众诸候到长城来,点了两次后,第三次,敌人真的来了,这下没有一个土兵到长城来了。结果敌人攻进了墙门。周朝在历史中落幕。
万里长城,气势磅静,雄伟壮丽,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是人类历史上举世无双的宏伟建筑。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感到骄傲,我为祖国的万里长城感到自豪。
文化遗产作文600字篇3
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因绵延上万里,所以又名万里长城。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等15个省区市。远看,群山如起伏的波涛,而长城就是一条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的长龙,似乎在一片无边无际的深海里遨游。
长城历史悠久,是我国古代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袭击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它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
据2012年国家文物局发布数据,历代长城总长为21196。18千米;而国家文物局曾于2009年公布明长城调查数据,中国明长城总长为8851。84米,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古迹被列为古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1987年12月,长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长城分好几个阶段和时期。秦长城主要是由岩石、大理石和烧制的青砖,夯土加泥灰而构成。明长城主要是修补和连接秦长城的,材料也是由岩石、大理石、烧制的青砖夯土加泥灰等构成。现在存有的长城,主要是由烧制的青砖和水泥建造,历史存留下来的主要还是由岩石、砖土等构成。陕西段还有用芦苇和泥沙建造的。
不知你们有没有听过这个传说——《孟姜女哭长城》。秦始皇统治时期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和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孟姜女身背寒衣,历经千辛万苦,寻夫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死亡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这段长城就此坍塌,露出了范喜良的尸骸,孟姜女于绝望之中投海而死。长城的宏伟壮观,是由无数人用鲜血和汗水铸就的啊!
在近代,山海、居庸两关脚下的人民,也在此奋勇抗击八国联军。20世纪30年代,无数的中华儿女手持大刀和长枪,用血肉筑成了保卫民族的长城。
万里长城是一座不朽的奇迹,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象征,更是中国人民英勇不屈的体现!
文化遗产作文600字篇4
故宫真的很大,人人皆知。所以写大太庸俗了。但你知道吗?这个庞大的故宫,竟是个“两面派”!当然,是褒义的那种哈!
冠冕堂皇的故宫,现在咱们把它横截开,分成两半儿,把前段儿称为庄严、壮丽、雄伟。把后段儿称为风趣、生活气息、清新——哇呜!天然之别!那么,你更喜欢哪部分呢?谢谢,我写完了。
前半段儿装修明显没有后半段儿精致,更注重的是大体上的直观感受——雄宏!好吧,走进去,一“栋”一“栋”的宫殿,给人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感觉,仿佛当朝皇帝就坐在龙椅上,召开大会。十分庄重。十分澎湃。所有人都不得不臣服于此,是皇帝的气派啊!
你再去瞧瞧后段儿,那细致,精美,没有漏过任何一个细节。清新自然的花园,着重了色彩的搭配,从刚才的严肃,瞬间变得又美,又充满活力。
墙壁、石柱、天顶(天花板)、地面、台阶……只要是你肉眼看得到的地方,全都有着精巧、细腻装饰、画作、雕刻……后半段与自然完美融合,树是高大的,草是绿的,花儿是五颜六色的。鸟是自由的,虫是快活的,到处都是小亭子。不过这小亭子,似乎本来就属于这大自然一般,没有一点违和感。这里让人可以放下一切,闭上眼,享受阳光的沐浴!
故宫的前半段儿和后段儿,各有各的风趣,各有各的特色。一个大大的故宫,相当于两个不同的景点。但是,中国向来讲究“气”断意连。看似两边有着极大的差异,实际它的结构,部分工艺……还是大同小异的,这才让人觉得这是一个大大的故宫。虽然说是“两面派”,但说到底,终会是合在一起的。
介于这两部分,个人更喜欢后段儿一些,可能我是个女孩子吧!那这样的故宫,又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
文化遗产作文600字篇5
当汽车行驶在乡间小道时,作家冯骥才再也没有了写作的冲动。往日白砖青瓦的农舍冒出了西洋式的尖顶和闪着异光的马赛克,炊烟袅袅,小桥流水成了埋藏在心底的梦。冯先生开始四处奔波,大声疾呼:救救我们的文化遗产!
中国文化博大而宽广。她无处不在――溶于书本,徜徉于江南小道,盘旋在峭壁飞檐。我们被这种浓厚的文化信息包围着,却道貌岸然地做着蟪刽子手。忘记历史就是背叛。我们的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秦始皇的兵马俑至今气宇轩昂地挺立着,隋朝大运河的波澜依旧拍打着千年的岸堤。孟江女的哭声凄婉悲恸,纤夫的号子似乎仍在耳边萦绕。沉淀了千年的沉浮、繁华、屈辱、悲愤,这些文化遗产烫帖了坎坷的心灵,将肃穆呈于世人。刀光剑影去了,长歌悲哭停止了,豪情厮杀消逝了。一切随着大江东去,只有千年松柏和着轻风耳语。
我们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魂。当你徜徉于天坛,遥望天穹,你便被赋予了宽厚深沉;悼念你走近岳飞,一股浩然正气便向你袭来;当你登上泰山而小鲁的时候,天地也便豁然开朗。我们在这样的氛围中呼吸、成长是幸运的。我们的祖先举着火把从远古走到了现代,磨铸了宽广、不屈、向上的民族之魂。这些文化遗产便趁了我们民族奋斗的雕塑。
我们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人的根。君不见,每年都有浩浩荡荡的海外游子寻回家来,在黄帝陵前捧上一回黄土;君不见,每年都有殷殷企盼同胞回来拜祭妈祖。我们的文化遗产情牵了亿万炎黄子孙的心,这种民族的凝聚力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摧毁的。
历史的见证,民族的魂,民族的根使我们的文化遗产历经千年而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当你读懂了他们,千年古树便熠熠生辉;当你走近他们,泛黄的古籍便不再晦涩;当你正视他们,一切阴晦的色彩就会消逝,建筑物不再是冰冷的怪物。难怪冯先生宁可放弃写作,也要文化遗产从人们视线的边缘拯救出来,可谓良苦用心啊!
我们早已走出了闭关自守的昨天,在吸收外来文明的同时切忌破坏民族的`魂、民族的根。中国的文化遗产需要走向世界,展示我们光辉灿烂、震古烁今的文明,更需要我们炎黄子孙细心呵护。惟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复兴,像鲲鹏惊世,“直挂云帆济沧海”。
文化遗产作文600字篇6
秦始皇兵马俑是我国西安临潼出土的,是我国首批5a旅游景点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二万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在三个俑坑里,一号坑最大,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有八千多个。
二号坑位于一号坑北端,有陶俑、陶马、木质战车、青铜兵器等,其中将军俑、鞍马俑、跪姿射俑为首次发现。二号坑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三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它可以分为四个小阵:弩兵方阵、车兵方阵、步兵方阵、骑兵方阵,它们既可联系起来成为一个大阵,又可分开构成四个独立的小阵,能攻能守,灵活机动,反应迅速,是最具战斗力的部队。
三号坑的规模比较小,别看它小,它可是一、二号坑的指挥部,是整个军队的核心。三个俑坑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军事营垒,面东背陵,是守卫秦始皇陵园的卫戍部队。
兵马俑博物馆里的主角不是坑,而是兵马俑。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燕尾长冠,身披铠甲,昂首挺胸;武土俑身穿战袍,脚蹬战靴,手执兵器,整装待发;骑兵俑上身穿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长靴;右手执绳,左手持弓箭,好像随时准备上马冲杀;陶马与真马一般大小,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好像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
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文化遗产作文600字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