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定教案时需要合理的教学方式,增强自身的评估能力,只有写好教案,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有更多时间专注教学,58心得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学生劳动课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生劳动课教案篇1
一、活动目的和意义
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给我们的家园增添一点绿色,为给学校发展作点贡献,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丽,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在全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植物种植实践体验活动,做到人人参与,宣传与实际行动相结合,从而令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对植物生长的了解,增强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以达到为班级、学校、社会增添绿色,净化、美化环境的目的.。
二、活动口号
行动起来,为地球增添一点绿色
三、活动时间
3月1日——3月31日
四、活动过程
(一)宣传动员阶段
1、在升旗仪式上号召全体学生:人人参与植树节护绿、养绿系列活动,为美化、净化环境尽一份力。
2、召开主题班会,讲解树木知识。
(二)活动阶段
1、学生对花草进行动手种植的实践,美化校园。
2、结合我校校园绿化活动,在校园进行集体种树活动。
3、各班级开展拣垃圾、落叶、擦花坛、养护绿化等活动。
(三)总结阶段
1、开展植物生长过程我知道活动。
2、以班级为单位发出一份倡议书。
(四)总流程
1、活动主题:宜春学院活动主题:植树造林,保护环境,让我们城市多一份绿意。
2、活动地点:半边山社区
3、活动时间安排:3月12日上午10点左右
4、参加人员:环保协会、经管青志协及半边山社区居民
5、活动流程
1.首先由我协会外联部与经管青志协联系及讨论下此次活动主要内容和注意事项。
2.所有参加人员于3月12日上午9点在理工楼前集合(务必要带好工作证、帽子)统一前行。
3.在植树地点将分成几组与当地居民一起挖坑、填土、扶树等一系列工作,并且将此次活动拍摄成照片。
4.协会全部人员统一乘公交车回校,并将此次活动。
小学生劳动课教案篇2
一、活动目的:
以三月份植树节为契机,在全校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植树护绿行动和植物种植实践体验活动,做到人人参与,宣传与实际行动相结合,从而令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对植物生长的了解,增强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以达到为班级、学校、社会增添绿色,净化、美化环境的目的。
二、行动口号:
积极行动起来,争做护绿使者。
三、活动时间:
20xx.3.xx~20xx.3.31
四、活动内容:
1、发动:
团委在3月10日晨会上向全体同学介绍绿色植物的作用并发出号召:人人参与植树节护绿、养绿系列活动,为美化、净化环境尽一份力。
2、实践:
①将学校草坪划分到各班,让各班负责进行养护;
②以各班团支部为单位种植一盆绿色观赏植物,等其茁壮时放到讲台;
③周六在家检查一下自己身边的树木,需要支架的支架,浇水施肥;在自家周围种一棵小树,撰写观察日记或实验报告;
3、交流:
电视资料片辅导和科常课讲座,收集有关植物生长知识在班会上交流、宣传。
4、设计:
充分发挥同学的创新能力进行设计,撰写将绿化、生物养殖、植物种植等融为一体的设计方案并进行评比。
5、征集:
发动学生开展探究性、研究性主体实践活动。征集“我为安吉开发献计策”“我为塘中开发献计策”“我为xx村开发献计策”等的金点子;征文“畅想生态安吉”、“畅想生态塘中”、“畅想生态xx(村)”等。
小学生劳动课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一)探究发现循环序列的规律。
(二)感受有序排列图案的美及在生活中的意义。
二、活动准备
(一)三张照片(西湖边桃树柳树间隔、盆花、三色条纹衣服)。
(二)有规律排列的图形彩带4条:ab规律:红(大的)绿(小的)圆形相间排列;abb规律:黄(大的)绿绿黄(大的)绿绿圆形排列;abc规律:圆形梯形三角形圆形梯形三角形排列,间隔中少一个圆形和一个梯形;aab规律:圆形圆形(小的)梯形(大的)圆形圆形(小的)梯形(大的)排列,少连续的4个。
(三)三组不同的制作材料:一组制作图形彩条(圆形、梯形和三角形分红绿黄三色和大小两种,胶水、长纸条),一组制作纸环彩条(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纸条、胶水),一组穿彩色吸管(四种颜色的吸管、剪刀。
(四)幼儿用书第7册第28页。
三、活动过程
(一)有趣的排列—感知有序排列图案的美及在生活中的意义。
发现生活中的有序排列。
——(出示西湖边桃树柳树间隔照片)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秘密?(引导幼儿发现桃树柳树ab排列规律。)
——(出示盆花)照片上有什么?你有什么发现吗?这样的排列看上去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发现abb排列规律并感受有序排列的美。)
——(出示三色条纹衣服)你发现其中的秘密了吗?(引导幼儿发现abc排列规律。)
——(教师小结)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是有规律排列的,有规律排列看上去很舒服,也很漂亮。
(二)漂亮的彩带——探究发现循环序列的规律。
1.观察彩带1
——要过节了,我们一起来装扮教室吧!老师准备了很多彩带,你们看,漂亮吗?
——(出示彩带1)你发现了什么?彩带上上的图形是怎么排的?有什么规律?(引导幼儿发现ab排列规律。)
——请你接着往下排,你会怎么排?(请1-2名幼儿上前接着排,集体检验。)
2.观察彩带2
——(出示彩带2)这条彩带上的图形又是怎么排的?(引导幼儿发现abb排列规律。请1名幼儿接着往下贴图形,集体检验。)
3.观察彩带3。
——出示彩带3)咦,彩带上掉了2个图形,请帮老师看看少了哪几个图形。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发现abc排列规律。教师根据幼儿回答贴上相应的'彩片。)
4.观察彩带4(方法同彩带3。)
(三)制作彩带一进一步探究循环序列的规律,感受有序排列的美。
1.了解各组材料。
——彩带真漂亮!但装扮教室需要好多彩带,大家一起来制作吧。每一组都有不同的材料,可以作不一样的彩带。我们看看有哪些材料。(逐组观察材料,明确制作方法。)
2.自选材料制作彩带。
——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组,做一条有规律排列的漂亮彩带吧。(教师巡回指导,指导幼儿按定的循环序列制作彩带。)
3.展示交流。
——这条彩带是按什么规律设计十的?(选取3~4条不同规律排列的作品,逐条请幼儿发现并表述彩带的排列规律。)
——你的彩带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请找朋友相互介绍一下。(引导幼儿互相观察并讲述每条彩带的排列规律。)
(四)装扮教室—进一步感受有序排列图案在生活中的`意义。
1.商量布置教室
——我们怎样装扮教室会更漂亮呢?(引导幼儿使用三种不同材料的彩带有规律排列进行装饰。)
2.欣赏漂亮的教室。
小学生劳动课教案篇4
活动目的:
为了让幼儿在活动中培养劳动意识,学习劳动技能,体验劳动生活,幼儿园将结合每月一事,根据体验教育、创新教育的要求,以劳动最光荣为题,开展系列劳动教育活动。
活动对象:
全园幼儿。
活动时间:
5月1日——5月31日。
活动主要负责:各班正、副班主任、保育员。
活动口号:
十个手指动动动,什么活儿都会干!
活动过程:
一、且歌且吟——故事讲述篇
1、各班搜集各种有关劳动的图片在主题墙上张贴,进行宣传。
2、各班搜集适合本班幼儿的关于劳动为主题的儿歌、故事、歌曲,在活动中让幼儿念一念、听一听、讲一讲、唱一唱。
3、各班在家园栏里进行有关劳动内容的宣传,达到家园共育的教育目的。
二、小鬼当家——劳动实践篇
(一)小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开展“我会自己洗手”、“我会自己穿衣服”、“我会自己吃饭”等系列活动,让幼儿在日常的劳动中学会生活的自理,逐步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
2、各班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围绕“我会自己穿衣服”、“我会自己洗手”、“我会自己吃饭”等内容设计活动方案并开展活动。
3、每个人选自己认为做得好的一种劳动,参加班级组织的比赛,各班根据比赛结果,评选各种“劳动之星”。
(二)中班——我是快乐小帮手
1、各班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选择适合本班幼儿的活动并开展。
2、各班利用晨间谈话,给孩子讲解几种劳动技能。(擦桌子、扫地、叠被子、分餐点、分饭菜)
3、各班每天选出班级小值日,帮助老师、阿姨做好班级各项日常工作。(擦桌子、扫地、叠被子、分餐点、分饭菜、收发本子等)
(三)大班——劳动最光荣
1、开展“爸爸妈妈真辛苦”调查活动。让幼儿调查自己的爸爸妈妈每天工作回家后所做的事情,利用晨间谈话进行交流,谈谈感受,让大家体会父母的辛苦,激发幼儿为父母分担家务劳动的激情。
2、通过调查,了解父母艰辛之后,想一想,如何去做,并与家长共同商量,定好家务劳动计划。
3、让幼儿根据自己订制的家务劳动计划,开展“家务劳动小能手!”的家务劳动实践活动。每天在家做一些家务劳动,家长把孩子当天所做的家务记录下来。(发记录表)
4、周末让家长对孩子在家的劳动进行评价。(在记录表上进行评价)
5、每周一各班评选出班级“家务劳动之星”,实现家园共育。
三、我能行——活动展示篇“我能行”
劳动技能大比武:(分年级组进行比赛、每班男女各10人)
小班:穿衣服比赛。
中班:剥毛豆比赛。
大班:上学准备。(整理书包)
四、我真棒——活动总结篇
各班在每周评选出的劳动之星中推选2-3名幼儿参选幼儿园的“劳动小能手”评选,“劳动小能手”获得者发予劳动奖章进行鼓励。
小学生劳动课教案篇5
教学内容:
学做家常菜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了解烹调的基本方法及基本要求,了解常用的`烹调原料,及洗涤炊具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两节课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家常菜的基本方法,回家也让大家向父母讨教了,谁来说说你掌握了些什么方法?
二、探讨烹调方法及基本要求
1、学生讨论
2、看书本第15页烹调及其操作的基本要求
3、指导学习第15——16页常用烹调作料。
三、网络学习
上网浏览饮食类网站,老师可以提供几个网站地??
四、学生谈体会
看了这么多美食文化,有什么想和同学交流的?
五、课后拓展,坚持学习做家常菜。
小学生劳动课教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