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具有影响力的事迹才是有价值的,一份优秀的事迹材料可以发挥弘扬正气,评选先进用用意,下面是58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身边榜样的事迹5篇,感谢您的参阅。
身边榜样的事迹篇1
黄大发,男,1935年11月生,中共党员,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
他一心为民、埋头苦干、百折不挠。为解决草王坝村山高石多、缺水严重的问题,他带领村民历时36年,靠着锄头、钢钎和铁锤,建成一条跨3座大山、大小9个悬崖,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的“生命渠”,兑现了“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铮铮誓言,为改善山区群众用水条件、实现脱贫致富作出巨大贡献,被誉为“当代愚公”。他坚守初心使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无论是在村干部任上,还是离任后,他心里始终装着群众,千方百计带领村民发展生产。村里缺什么,他就带头干什么;群众期盼什么,他就谋划推动什么。村里通水后,他又先后组织了通电工程、通路工程,彻底改变了村民用电和出行问题。他说:这是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在黄大发精神的感召下,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带领村民发展中药材,种有机稻米、有机高粱,发展精品水果产业,养殖肉牛、生态猪、蜜蜂等,群众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2019年底,该村顺利脱贫出列,全村建档立卡人口全部脱贫。
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时代楷模”等称号。“七一勋章”获得者。
身边榜样的事迹篇2
红色之城,黔北遵义,一座神奇、神圣、神秘而又令人神往的城市。
从伟大的遵义会议的历史转折,到攻克娄山关的胜利大捷;从文军长征(浙大西迁办学)的光辉壮举,到红九军团播下的红色革命火种;从操场上一个人的升旗礼,到细雨中止不住的爱国心;从流动的遵义会议纪念馆,到获得全国优秀的红色义务宣讲员……一直以来,红色基因在这里薪火相传,
杜富国从红色基因中传承走来,又走到了为人民扫雷,为军旗增辉的事业中去。他的英雄事迹,带来的不仅仅是震撼和感动,而且更是一种深层次的思考和探寻。
“英雄是平凡真实的,是我们每个人都触手可及的。富国有优点,也有不足,他以真心实诚让自己活成了一束光,默默燃烧着自己,温暖照亮着别人。”对扫雷大队队长李华健来说,提起杜富国的名字,便有说不完的话。
李华健说,富国受伤以来,我和战友们常常在交流探讨,“我们为什么扫雷,富国为何能成为英雄,他又从何而来?而今天我们又该向英雄学习什么?”。每一次思考对自己都是一次启发,一次精神洗礼,一次灵魂升华。
扫雷大队大队长陈安游也感同身受。他认为,富国关键时刻很英勇,负伤之后很坚强。这个战士身上的点点滴滴都不是与生俱来的,他的奉献精神、坚强品质、高尚品德都是在人生成长的平凡真实中一种厚积薄发。
正如他们所言,英雄从来不是一时出现的,培养的,而是长久的积累与酝酿。其实早在无形之中,红色的基因,信仰的力量早已注入他的生命里。
科教救国路漫漫 上下求索兴国魂。当年,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带领莘莘学子,穿过战火硝烟,辗转多地来到湄潭艰难办学,这文军长征的线路与三年前中央主力红军长征的上段路线基本吻合,这些都是革命精神的薪火传承。
浙大“求是精神”就是产生于家国山河破碎,民族生死存亡,中华民族奋起抗日之际。在这种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求是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的继续延伸,也是一个伟大民族灵魂的觉醒和升华。
而天城中学也是载满了红色记忆。该校校长金粟说,天城镇是红军经过的地方,当年不少红军战士在这里牺牲,烈士英雄的后人在这里读过书。2003年,杜富国从皂角小学转到天城中学就读小学四年级,直到初中毕业。他从小就是在红色基因薪火传承中长大。
“他从小就有个军人梦。”回忆起杜富国,九年级语文老师邱重鸣说,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去为在当地牺牲的红军烈士扫墓。活动结束后,杜富国在心得体会中写道:对英雄烈士很崇敬,我也想当一名光荣的军人。
红色土壤孕育了英雄儿女,成就了英雄传奇,也是杜富国“让我来”的勇气、信念的精神源泉。
身边榜样的事迹篇3
一、简介
李二伟,男,1978年8月出生,密云区新城子镇中心小学科学教师。
1998年成为科学教师的李二伟发现孩子们很难理解抽象概念,遂萌生自制教具的想法。从第一件教具“风的形成”演示箱成功开始,近20年来他四处“淘”材料,大大小小不同类型的教具制作了四百余件,其中几十件获科技创新奖;他的十几位学生还荣获了“科技制作小能手”荣誉称号。
二、主要事迹
科学教师自制教具400件
密云区新城子镇中心小学操场上,四年级(1)班的孩子们正在上室外科学课,师生围成了一圈。“发射”,随着一声令下,火箭模型“嗖”地一声冲向天空,发射成功,孩子们欢呼雀跃。这是乡村教师李二伟利用废旧饮料瓶制作的气压式喷水火箭。利用废弃物品制作教具,丰富课堂教学,李二伟已有18个年头,自制教具近400件。
1998年,李二伟分配到密云区最远的山区校新城子镇中心小学,成为了一名科学教师。地处深山区农村,这里的孩子想象能力弱,科学课上抽象的实验太多,孩子根本理解不了,再加上农村经济基础薄弱,能够按需有套实用的教具,真是件难事。于是,他萌生了利用废旧物品动手制作教具的想法。
李二伟利用休息时间搜集废旧物品,开始制作配合教学课程的教具。
第一件教具——“风的形成”演示箱,至今让他记忆犹新。课上讲到“风的形成”,他反复强调原理,孩子们还是一脸茫然,课后作业仍是一堆的问题。抽象的知识对于大山里的学生而言,的确是难以理解,在这个节骨眼上,只需要拿上教具在学生面前演示一下,所有问题将迎刃而解。就这样,他下了班,开始画图、设计,到处“淘”合适的材料。一个星期后,所有准备就绪,开始动手制作、实验、找问题、修改。两个月后,他的第一件自制教具——“风的形成”演示箱诞生了。演示箱是用废旧木板钉成的,玻璃管是废弃的灯管,小风车是学生叠的,箱子里还有房屋、树木。虽然谈不上不完美,但学生却对这件“宝贝”赞赏有加,关于风的形成原理,也一下变得柳暗花明了。
变废为宝,废旧材料成教具。教学主任说:“学生看到他用这些东西做出的这么多好玩意儿,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学生就像老师一样,回家找身边的材料来做玩具、做教具。通过他的制作活动,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本中的知识,动手实践能力也大大增强。”李二伟从教近20年,他制作的很多作品“太阳能的利用示教板”“昼夜交替演示箱”“自动风向标”“通电螺线管中的磁场”等,大大小小不同类型的教具已有几百件,多数都参加了市县级的展出,几十件作品在市县级评比中还获得科技创新奖。
小教具解决大难题。从自制教具到带领学生参与研制教具,激发了学生创造灵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到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科学课教学变得简单而轻松,科学学科成为了学生最喜欢的学科,李二伟也因此成为了学生心目中最具魅力的学科教师。
科技活动助推学生科技梦想。李二伟课前准备丰富的实验材料,把自制教具引入课堂中,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实验活动中来。他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趣味科技活动,带领住宿生开展航模制作活动,组织航模比赛;举行“水火箭”、“气火箭”等的制作和发射活动……,在他的引领中,学生积极参加市县级的科技比赛,十几位学生荣获了“科技制作小能手”荣誉称号。
学生心目中的魅力科学教师——李二伟,扎根深山区18载,利用废旧材料自制教具近400件,带领孩子们在玩中学、做中学,培养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孩子探索科学的奥秘,将一批批孩子送出大山,寻找自己的人生梦想。
身边榜样的事迹篇4
杨凡同志,男、1986年出生,汉族,本科学历,2009年7月毕业来到集团公司工作,现在总务处综合办综合管理员岗位。该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先后被安排在燃气工程公司和总务处工作,在工作期间能严格要求自己,很快适应职场的环境和角色转变,能够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该同志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连续三次荣获集团公司年度“优秀通讯报道员”称号。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我素养。
作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该同志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路线,能积极参加到创先争优活动中来,制定了个人创先争优个人承诺书并付诸于行动;牢记“团结、敬业、开拓、奉献”的企业精神,积极学习集团公司的各项文件、会议精神,增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立足本职岗位,做好各项工作。
2009年7月份,该同志在燃气安装工程公司期间,积极参加实践,能端正自己工作态度,快速融入了燃气事业的大家庭。2011年2月,该同志被调至集团公司总务处综合办公室工作,面对新的工作环境和新的工作内容,他迅速转换工作心态和方式,快速投入到工作中去。他深知自身还存在许多不足,但他具有坚定的信念,为了括展自己的知识面,他还坚持自学相关知识。
总务处办公室是一个综合性的部门,工作内容十分琐碎,涉及问题繁杂,需要协调协作各个部门开展工作,作为一名办公室综合管理员,他承担着文件资料拟稿、文件转达、服务保障等重要事务。他认真按照综合办的各项工作部署,围绕燃气大厦服务保障中心工作,有条不紊,有张有弛地做好各项工作,协助综合办顺利完成各项保障工作。
针对后勤工作中的宣传不充分这一薄弱环节,他不辜负领导的要求,在做好日常的工作的同时,积极担当宣传工作的重任。为了能够更好的做好宣传工作,他一方面积极自学有关写作技巧、积极参加集团公司组织的宣传报道员学习;另一方面认真做总务处各部门上报的新闻稿件的文字把关工作,有时为了新闻稿件更加生动鲜活,及时捕捉敏感有宣传意义的信息,跟随后勤作业人员做好工作场景拍照,询问有关工作细节信息,及时整理完成宣传稿件,保证宣传的及时性。
该同志做到了立足岗位,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不懈努力,踏实工作,钻研业务的要求,逐步胜任了综合办面广、事杂,统筹难度大的工作,协助保障了综合服务工作的正常运转。优秀青年教师事迹材料三、团结帮助同事,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在努力做好工作的同时,他还能团结同志,正确处理好与同事、领导的关系,做到谅解、理解、帮助与支持。针对身边同志电脑知识方面存在不足之处的问题,他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计算机知识,主动承担起电脑一般问题处理的“网管”工作,积极向同事们传授电脑处理的小技巧、小知识,帮助大家共同提高电脑化办公水平。
他还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集团公司组织的各项活动,以饱满的热情参加志愿活动,充分展现了燃气年轻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在“燃气安全进万家”、“学习雷锋”等活动中表现积极主动。
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他用最真挚的热情和无私的奉献,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他坚信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事,用脚踏实地的实际工作阐释着积极向上的青年本色。
身边榜样的事迹篇5
我叫xx,我是来自xx学院xx级化学类专业xx班的学生,担任班级体育委员,并担任化学学院学生会体育部部长这一职位,我爱好体育,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体育一直陪伴着我,我也在日常生活中帮助着别人,帮助别人懂得体育知识,强身健体,奔向体育的高峰,我,在路上。同时我也有3年的美术经历,在体育锻炼的同时,用艺术和音乐陶冶情操。
一、父母熏陶,起步占优
在我小的时候,父母就注重培养艺术,体育方面的能力。例如,在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带我在电视机前关注着奥运会,亚运会等体育盛事,让我从小就能关注着体育,并让我渐渐的懂得体育的真谛和内涵,然后参与到其中去;而母亲呢,在我小的时候,就送我去学了画画,培养我的艺术细胞,让我在生活中能注重观察,注重细节,做到心灵手巧。因为母亲是教师,所以很注重我的全面发展,所以我在前进的路上才能少走弯路,我觉得我的一点点进步都是父母的功劳。
二、成长之路,体育陪伴
在小学时,就开始喜欢上了足球,那时对于足球的热爱超过了一切,记得那时小学踢球的人较多,那时的体育场虽然很简陋,但是我们还是经常去玩,去练习,还时常有些小型的比赛,那时由于踢球踢得较好,还被许多人所认识,所以对足球的热爱就更深了,到了初中,有了足球比赛,那时的我就开始担任着队长,组织着队员进行着“战斗”,在大家遇到困难的时候,共同前进,我的足球之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发光”,一次省里举行中小学5vs5足球联赛,我有幸前去参加,并在那次比赛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并见到了大场面,那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在那里我收获了信心,使我坚定了对于体育的热爱。由于我在小学时有一个好朋友,我们住在一个楼,母亲都是教师,一直在一个班级,我们还有相同的爱好,所以平时我们一起足球,同时由于他的缘故我们还一起练习了乒乓球,羽毛球,加上踢足球时练成的耐力,长跑也当然不错喽。到了高中,由于学业的关系,自己的重点由足球变成了篮球,我想是由于之前对体育的练习,所以自己对各种体育活动一学就会,而且还做得很好,所以,篮球开始由于投的异常准,也被大家所熟知,那时刚开始打球,所以开始只练习了投篮,其他的都是后来一点点进步的。到了大学,当上了班级体育委员,并担任了体育部长,自己的担子看似重了,其实我是乐在其中,由于我在体育上的天赋,在处理一些事情时也是游刃有余,前一段我们还举办了学院篮球赛,我还获得了mvp,同时我也担任学院篮球队的队长,由于自己在足球方面的能力,相信也会成为足球队的队长。在班级方面,由于我们班爱学习的多,所以体育方面一直很差,所以我在日常生活中会帮助大家进行适当的练习,强身健体,渐渐培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在我的努力下,我相信我们班一定会变强的。在体育的道路上,我,在前进!在大二的一年作为体育部部长组织了很多体育活动,学院篮球赛,运动会,此外还参加了深秋歌会。
三、追逐梦想,我在路上
我的人生格言是年轻没有失败,自信创造精彩,趁年轻,我们需要敢做,不怕困难,就像体育精神说的:体育精神对体育实践活动起着导向作用,并规定着体育文化模式的选择。体育精神作为一种具有能动作用的意识,是体育行为的动力源泉,是一种心理资源。作为一种规范力量,它又具体表现为体育面貌、体育风范、体育心态、体育期望等。体育精神就是“健康向上”的精神,体育运动往往能反映出一个人不懈奋斗的精神。改变个人的命运!体育有着永不言败的精神。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身体锻炼增强人的体质,通过体育的社会实践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同样也使我们拥有强健的体魄,使我们有更多的精力做其他事。
身边榜样的事迹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