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注重作文的逻辑推理,避免随意跳跃,通过修改和润色,我们可以使作文更加精炼,58心得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杜甫草堂游记作文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杜甫草堂游记作文篇1
今天我们来到成都市杜甫草堂,它是诗圣—唐代大诗人杜甫居住过的地方。走进大门,只觉得里面空气清新,甜润,看到旁边古树参天,树枝纵横交错。淡淡的芳香扑鼻而来。
我漫步在通幽小径,听见河水潺潺声,左边的樱花红中带粉,垂柳细细的枝条,绿得醉人。真是世外桃源啊!杜甫在这么美丽的地方居住,难怪写下如此绝佳的诗词。看着迷人的春色,我诗兴大发,吟诗一首:荷塘美如镜,皎月明无瑕。溪水透我心,盛日在今夕。妈妈听了,鼓励我说:"不错!以后继续努力,有诗人的潜质喔!"我害羞地笑了。
经过柴门,我们来到"茅屋"。这里是杜甫的故居。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会客厅。房间的中央摆着一张木榻。我想象着杜甫与朋友在榻上吟诗作对,饮酒欢歌。该是多么潇洒啊!
来到了"诗史堂",沿着走廊,我们欣赏到了从古到今,众多书法家,军事家,大文豪等人书写杜甫诗句的作品,有草书,隶书,行书。其中就有我所熟悉的叶圣陶爷爷,叶剑英将军,陈毅元帅的大作,让人赞不绝口,佩服之至!
"唐风遗韵馆"是我最喜欢的一处。那里面介绍了杜甫的生平事迹。他幼时丧母,靠自己努力奋斗,才取得巨大成就。他一直忧国忧民,为民着想,山水诗中也表现出自己对百姓的同情和关爱之情。我记得一句最著名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曾经与李白相逢,痛饮了几日,这也是历史上难得的大诗人相聚时刻。这里还介绍了唐代的许多人物和大事件。我看见了杨贵妃,唐太宗,唐玄宗等人的画像,还有"华清池出浴图"。我觉得唐朝真是一个繁花似锦的盛世。
后来,我们去了"万佛楼","工部祠"游览。这次杜甫草堂游让我大开眼界,也对杜甫有了更多了解,越发敬佩他了。我多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一名诗人啊!我会努力的!
杜甫草堂游记作文篇2
今天,爸爸带我去了杜甫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杜甫草堂。
一进大门,便是“诗史堂”,“啊!”诗史堂里面的东西可真多呀!我仔细欣赏着杜甫的作品,有《不见》、《赠李白》、《营屋》、《狂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壮游》、《望岳》、《春夜喜雨》……在这里,我了解到杜甫是河南巩县人,他在草堂生活了四年,一共作诗二百四十余首。
接着,我又到了陈列室,我看到了杜甫的家世,有:杜预、杜耽、杜顾、杜逊、杜灵君、杜乾光、杜渐、杜叔毗、杜依艺、杜审言、杜闲、杜甫。我还看到了杜甫的雕象,他长着长长的胡子,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大大的鼻子,不大不小的嘴巴,看起来还真有学者的味道,难怪人们称他为“诗圣”呢?
然后,我又来到了草堂,首先映入我的眼帘的就是一个大大的石碑,上面写着银光闪闪的四个大字――“少陵草堂”。旁边还雕刻着蟠龙花纹,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挺拔。
最后,我们游览了杜甫曾经住过的茅屋,在这里,我情不自禁的朗诵起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草堂真是一个具有文化色彩的地方。
杜甫草堂游记作文篇3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清明,我们去了诗圣杜甫在成都的住处——杜甫草堂。
一大早,我们便来到如怀抱的草堂大门前。它好似一只大手,想把我们揽入它的怀抱,于是我们也从容地迎了进去,享受历史与知识的温暖。
经过不知多久,我们来到杜甫的草堂寺。它分工部祠、柴门、长廊、诗史堂、大庙、前庭。
我们先从柴门进去,它不高,木头柱,瓦檐,但别有诗意。接着,我们穿过石桥。看着两旁的诗画长廊,徐可不禁感叹道:“这虽只是一条通道,但它却保留了杜甫的辉煌与伟大!”
我说:“是啊,它还弥漫着古代的书香呢!”
说完,我们继续前行。刚到了茅屋,我便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六十多平方米,破烂的墙壁,屋顶是粗糙的茅草。“如此伟大的诗圣,怎么会只住在这破破烂烂的屋子里呢?”我不由地说道。
“那是当然,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写的茅屋还没这么好呢,这是重新建的。”徐可说。
“啊?”我心中一惊,“怎么会这样?”
“因为他在安史之乱时被赶到这儿来的。”
于是我恍然大悟:成功不能只看其外在,而在于精神,但精神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就如欧洲一位艺术评论家所说:“艺术是狂暴的,它无情地攫取了艺术创作者的灵魂和肉体,让它们在无尽的煎熬和磨难中创造出动人心魄的艺术作品,而欣赏者却无视艺术家苦难的灵魂……”
光阴如梭,在欢乐而感叹中,我也不断地在成长,而在成长中也忘不了杜甫那深情的双眼和皱纹,因为他饱含了爱国的精神和情怀。
杜甫草堂游记作文篇4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知道这是谁写的诗吗?对了,这就是著名诗人杜甫写的《月下忆舍弟》。可是为什么唐代大诗人杜甫可以写出这么多优美的诗呢?这个问题可困扰了我很久。今天正是中秋佳节,我带着这个问题,和我的妈妈来到了世界闻名的杜甫草堂。
我们刚到门口就看到了:诗圣著千秋——隆重纪念杜甫诞生1300周年活动。怀着对“诗圣”深深地敬意,伴着悠扬的古曲声,我缓缓地踏入了杜甫草堂的大门。进入幽静的杜甫草堂,庭院四处都是风雅的翠竹,使人立刻就感觉出那种超脱哇世的神秘气氛。飘飘然,如同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远离了喧哗的闹市,嘈杂的人群。这里每一棵,每一根草,每一丝空气都很特别,仿佛进入了“世外桃源”。
我们漫步在通幽小径,听风河水潺潺声,闻着竹叶的芳香,进入了一个纪念杜甫诞生1300周年杜诗书画展的长廊,欣赏到古今中外,众多书法家、军事家书写杜甫诗句的作吕。其中有许多是我们课本上学过的。真让人赞不绝口,叹为观止。
天色渐渐变暗了,月亮婆婆悄悄露出了圆圆的笑脸,像一个杏黄色的灯笼。整个草堂灯火通明,树枝上挂满了星星点点的小亮灯,树杆上是活灵活现的蜻蜓灯、蝴蝶灯,树下是可爱的蚂蚁灯、小书童灯……对了,树丛中随处都是打着芭蕉扇的“嫦娥”灯,骑着战马的“三国将士”灯。使我仿佛也置身在诗圣当年的朝代,感受到他凭栏远眺,吟诗垂钓的意境。
圆月渐渐升高,红晕晕的,月光穿过树荫,落下了一地闪闪烁烁的翠玉。前方围着一堆人群,我快步上前,原来是锦里小学的师生们穿着古装在举行吟诗、祭拜诗圣的活动。人们在这个中秋佳节的夜晚,用各种方式纪念我们伟大的诗人。有的在唱歌,有的在跳舞,有的在弹琴,有的在作画,还有的在供香……
月亮越升越高,月盘格外像一面明镜。皓月当空,胶洁如银霜满地。我点上了我的许愿灯,让它带着我的愿望:“希望世界和平,钓鱼岛早日收回。”飞上了夜空,飞向了月球!
杜甫草堂游记作文篇5
早晨,我们去了杜甫草堂,它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7号,这里是大诗人杜甫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杜甫为了避“安史之乱”就来到了这里。他用自己种的竹子搭建了四间草房,在杜甫的草房中还陈列着杜甫用过的书案和凳子,睡觉的床铺,以及厨房的锅灶等生活用品,非常的朴素和简陋。杜甫在这儿待了四年,四年间写了240多首诗,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我进去还看到了《春夜喜雨》《绝句》等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还坚持自己的文学创造,为人民留下来几百首的不朽之作不愧为世人所称颂,更不愧被尊为我国伟大的“诗圣”。
走进史诗堂,更是来到了诗的世界,整个大堂四周的墙壁上,都悬挂着“诗圣”和其他诗人的诗词,还有好多杜甫的塑像,每个都和真人似的。草堂里什么都有,有诸葛亮的羽毛扇子,绣着各种花纹的小包,还有古代的书卷,书卷上还刻着杜甫的样子……
往里走有一个浣花祠里面有着浣花夫人的雕像,把她放在这里是因为一次打仗,为了激励士兵拿出了自己的金银财宝,打败叛军后,成功的保卫了成都,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令人敬佩的夫人就修建了浣花祠流传至今。在杜甫草堂,我还目睹了慕名已久的红墙,那是我曾经在书中看到的最为著名的有着浓厚文学气息的美丽红墙,那一刻我的心情真的是激动不已,兴奋而又开心啊!
在这里我看到的是古代诗人简朴简单的生活环境、与之相伴的却是令后人望尘莫及的精神世界和无数片学之不尽掘之不完的文学遗产;浣夫人身为一位女流之辈,却在国难当头能挺身而出,不惜散尽家产保家卫国的大无畏精神令我们每个中华民族的人不但不崇敬和钦佩。相比之下我们现在的生活这么美好,更要学习古人的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不怕挫折、不畏艰难,从小要立志勤奋努力、好好学习做一个对国家对人类有用的人!
杜甫草堂游记作文篇6
今天,我和同学一起来到了大名鼎鼎的成都杜甫博物馆,博物馆座落在成都西门外,在这儿我们有幸一睹“诗圣”——杜甫的雕像。
进入杜甫草堂映入眼帘前是两旁的花卉,鲜花的香味荟萃朴鼻。我们走在“花径”上,路两旁的“樟树”和“黑壳楠”它们那玲珑精致的树冠。遒劲而伸展的树冠,高大粗壮的树干具有一种大将风范。就是这种大将风范,忠心耿耿地守护这一方水土,才使得草堂历经上千年还保存得如此完好。
我们穿过“花径”来到了著名的“诗史堂”, 它的中央立着“大诗圣”杜甫的雕像,他神情庄重双眼炯炯有神,仿佛在担心什么似的。再看两旁,写着“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的题字,看看杜甫雕像,再看着两旁的题字,我的脑海里不禁浮现出在“安史之乱”时,杜甫对劳动人民的关心。
参观完了“诗史堂”我们又来到了杜甫曾经居住过四年的“茅屋故居”。站在茅屋门口,看到是用竹子围成的篱笆。走进院子,院子的右边是一口水井,则左边就是一个石桌子和四个石凳子。我缓缓地踏进了屋子,屋子十分简陋,房屋经过上千年风雨的.洗礼,看上去仿佛不是那么坚固了。房屋里的客厅的家具也十分少,只有一个用竹子编木椅子,客厅的左右两边的墙上挂着山水画,在住左边走则书房了,书房只有书柜和古人写字的书桌就没有其它的东西了,住右走就是厨房了,并且厨房里只有厨柜和灶。走出房屋心里在感受颇深……
今天,我终于一览了草堂风光,让看到了“诗圣”——杜甫遗留下的痕迹。
杜甫草堂游记作文篇7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来到成都,作为诗歌中的“锦官城”,这里有非常多的古迹,其中一个就是杜甫曾住过的地方,叫做杜甫草堂,我想起我背过很多杜甫的诗:《春夜喜雨》《绝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等,所以我们决定到了成都第一站就去这里。
进入杜甫草堂博物馆,更像一个大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大的荷花池,池中的荷叶和锦鲤让我想到一首乐府诗——《江南》,真正看到了“鱼戏莲叶间”的有趣景象。
穿过一座小桥,再往里走几步,远远就看到掩映在竹林中的.茅屋,妈妈说,这里是杜甫为避“安史之乱”而到成都时的故居。虽然我还不知道什么是“安史之乱”,但我知道《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在这里写下的,这让我对唐代的历史又多了几分好奇。
茅屋简朴清净,屋外是杜甫的塑像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碑。杜甫的塑像很清瘦,爸爸说这更能体现了诗人神韵和风骨。我还不太明白什么是神韵和风骨,但仿佛从他的诗歌中感受到了一点点。
出来时我看到一些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在这里做义务讲解员,我也要好好学习,希望以后也能像他们一样学到很多历史知识,再讲给大家听。
杜甫草堂游记作文篇8
寒假,老爸老妈带我和弟弟去了四川成都玩儿,我们去了锦里、武侯祠、宽窄巷子、熊猫基地可是,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杜甫草堂。
站在草堂门口,硕大的杜甫草堂四个大字映入我的眼帘。妈妈告诉我,这是诗圣杜甫曾经居住的地方,在这里创作了好多家喻户晓的诗歌。哇!好厉害!我迫不及待的想冲进去,要一睹为快。
进入大门,我们走过一条林荫小道来到大雅堂,大雅堂里雕刻着各朝著名诗人,正中央是杜甫,杜甫眉毛长得很浓,就在眉毛上面有着几条皱纹,眼睛睁得不大。在高高的鼻子下面长着两撇小胡子,下巴下的胡子长长的,闭着嘴,表情十分严肃。头顶上带着官帽,长长的脖子。他那长长的手臂一只放在自己的大腿上,另一只放在自己坐的石头上面。一条腿向外面伸着,而另一条却在里面。看上去,可真是被刻得栩栩如生。走出大雅堂,我们来到花径,花径两旁是一道红墙,红墙边上是各种各样的竹子,竹子又粗又高,粗得比过手腕,高得直入云霄,茂密的竹叶把竹尖都压弯了。走出花径,就能看到杜甫以前居住的茅屋,茅屋里设有中客厅、厨房、书房、卧房等。听导游姐姐说:杜甫是为了躲避安史之乱居住在成都,在这里写下了具有田园风情的著名诗歌,如《春夜喜雨》等,所以后人把杜甫草堂誉为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
短短的时间过去了,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景色让我流连忘返。杜甫草堂,等我长大,还会故地重游,再来感受你的知识和文化!
杜甫草堂游记作文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