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主题团日活动心得体会5篇

时间:
betray
分享
下载本文

在生活中有了与平时不一样的见解时,一定要做好相关记录,并写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出了能够抒发我们内心的感受,下面是58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村主题团日活动心得体会5篇,感谢您的参阅。

村主题团日活动心得体会5篇

村主题团日活动心得体会篇1

新年伊始,清晨,迎着新年的第一缕阳光,百名青年党员走进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胶东革命纪念馆。这是胶东革命纪念馆“冬游齐鲁·好客山东”鲜美烟台惠民季和首届市民文化节“冬之乐”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自山东省烟台护士学校的莘莘学子,都是“90后”的孩子,他们在胶东革命纪念馆,重唱红色经典,重温峥嵘岁月,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勇担当。这是一堂不忘初心之旅、坚定理想信念的教育活动。

作为“90后”的莘莘学子,青年党员,到胶东革命纪念馆这样的青少年教育基地接受红色教育,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当年,胶东共产党人用“忠诚坚定、不畏艰难、敢为人先、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诗。他们,将“忠魂”留在了战场,将“忠骨”融进了大山。时值元旦假日,来到这流淌着红色基因的地方,感受别样的风景,让节日更富深厚的内涵。

无论是即将工作的大学生,还是年轻的党员干部;无论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到胶东革命纪念馆这样的红色教育基地去耳濡目染,让心灵得到洗礼,确为一剂良方。胶东革命纪念馆,其政治内涵、文化内涵都非常丰富,是最生动的党课教材,无论翻开那一页,读到那一段,都是那样的震撼人心,都是那样的触及灵魂。此次前往的山东省烟台护士学校的莘莘学子,通过唱红歌、听故事等形式,重温胶东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从对曾经那段战争岁月的缅怀中更加珍惜今日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如何强?在胶东革命纪念馆,百名青年学生找到了答案:心中有信仰,脚下才有力量。青春的力量遇见信仰的力量,让未来更可期。是呀,革命战争年代的苦难,我们已经无法复制,但从中体现出的精神元素,永远激励着后辈们战胜困难,勇往直前。来到革命纪念馆,聆听、观看、阅读先烈的事迹,唱几首颂歌,给烈士们献一束鲜花,面对烈士们发一句誓言,在心中坚定为党为民的信仰,然后将信仰转化为前行的力量,那就不负教育的初衷,不负伟大的时代。

今天,我们利用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就是要让大家深入领会其中的精髓,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民族复兴,任重道远。但只要坚定信念,初心不改,将英烈们不畏艰辛、战斗到底的“红色”基因传承为奋斗新时代的精神动力,就会一路披荆斩棘,一路笑对人生。革命先烈们舍身取义,埋骨他乡,其精神令人无比景仰,其行动令人心潮澎湃。用先烈的情怀鼓舞斗志,让英雄的精神薪火相传,以此构筑起青少年修身励志,砥砺前行的“精神家园”,那才是教育的目的。

元旦佳节,不在酒桌上海吃豪喝,不在牌桌上吆五喝六;不到名山大川去潇洒走一回,也不窝在家中饱食以终日……利用这工作之“余”,到革命纪念馆来一番别样的“休闲”,那可是一举几得的事情。平常我们总是很忙,觉得接受红色教育都缺少时间,其实,何不就像山东省烟台护士学校的莘莘学子们那样,把节假日当成为自己“充电”,给心灵补充精神之“钙”的最佳时期,那就休闲、教育两不误了。但愿,我们更多的节假日成为缅怀革命前辈、传承红色基因的“佳期”。

村主题团日活动心得体会篇2

转眼“五四运动”已经过去了101年,当年的爱国青年,以他们极大的爱国热情和大无畏的抗争精神而永久地载入了历史的史册。时光荏苒,但英雄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仍然值得我们去铭记和思考。

100多年前,五四运动爆发,在国难面前,青年们首当其冲、济世救民,为实现国家独立、民族复兴而不惜舍身取义,慷慨赴难。青年们炙热的鲜血,绽放在国家救亡图存的最前沿。

2020 年,全球疫情爆发,中国新一代的青年人站了出来,有责任、有担当、有本领,承担起新的时代使命。

在精神上,我们要主动承担起时代使命,让青春之花为祖国绽放。未来的我们将成为社会的一个螺丝钉,不论是医生、一汽集团的工人,还是中建二局的一个建筑工人,,我们要奋战在祖国的最前线,绽放最美丽的青春之花。

在行动上,我们要不断增强自身实力,青年人不仅要志存高远,也要脚踏实地,增长才干,在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站出来,就像疫情一线的无数青年医生、快递员、建筑工人一样,承担岗位职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愿与各位同学共勉。

青年人用他们的实际行动使全国人民看到了中国新一代青年的责任和担当,更彰显了青年们挑起时代脊梁,担起时代重任的信心。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一员,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更应该努力奋斗,用青春的汗水浇灌信念,以坚定的信心努力向前,不管道路艰难,永远铭记自己是“五四精神”的传承者,永远用先辈的伟大精神事迹勉励自己,为我们伟大的祖国而努力奋斗。

村主题团日活动心得体会篇3

100年前,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爱国运动,在神州大地爆发,英勇的中国人民用行动书写了一首隽永的青春史诗,为“爱国”做了最好的时代注脚。

爱国不拘泥于时代。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爱国使命,不同的时代,孕育着相同的爱国情怀。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爱国是抛头颅、撒热血,为国捐躯;在太平盛世的年代,爱国是谋复兴、图未来,为民服务。新中国成立前,我们面临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三座大山,外有列强虎视眈眈,内有军阀各自为战,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关头。抵御外敌入侵,结束军阀纷争,实现民族独立是那一代人的使命,为此,无数革命先辈前赴后继,用献血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他们是爱国者。新中国成立后,千疮百孔,百废待兴,解决百姓温饱,实现国家富裕是那一代人的使命,为此,在伟大领袖的指引下,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家庭联产承包、改革开放等,中国解决了最基本的温饱问题,国力蒸蒸日上,他们同样是爱国者。新时代,我们处在了一个新的历史方位,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为此,我们要紧密团结在党的领导下,凝心聚力,克难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我们立志做爱国者。

爱国不局限于身份。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情怀不是某一个阶层独有的特权和标签,相反,保家卫国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于军人而言,爱国就是维护国家安全,捍卫祖国尊严,随时准备为国家和人民牺牲一切。于执政者而言,爱国就是科学管理国家,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上幸福康庄大道。于教师而言,爱国就是为人师表,兢兢业业,传道授业解惑,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等等。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身份,但在爱国上是没有差别的。无论多么高大上的行业,都需要爱国精神的熏陶;无论多么普通、平凡的岗位,也都可以涌现爱国楷模。新时代,每一个人都要立志做一个爱国者,我们青年人更是要带好头,树立榜样,人人争当爱国典范。

爱国不是口号,空喊不代表爱国;爱国不是空泛,虚头巴老诠释不了爱国。爱国更不是自我标榜、自我陶醉,爱国是行动,是脚踏实地的作为;爱国是底色,是纯真朴素的情怀。

村主题团日活动心得体会篇4

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不断增强共青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改革永远在路上。面对新时代青年和青年社会组织发展变化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共青团唯有继续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才能重新激发组织活力,增强共青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紧紧围绕共青团的职责定位来谋划改革,出实招、出真招,不掩饰问题,不讳疾忌医,对症下药,刮骨疗伤。

要抓好基层团组织建设。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团组织是共青团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的组织基础和重要支撑。新时代,要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创新基层团的组织方式和活动方式。要全面从严治团。打铁还需自身硬。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共青团系统党的建设,抓住团内“关键少数”,按照“坚定理想信念、心系广大青年,提高工作能力、锤炼优良作风”的要求,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要抓好团员队伍建设,严把团员入口关,强化团员的教育实践,不断增强团员先进性,不辜负共青团员的光荣称号。

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是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力量,是党联系青年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基层团干部不仅要将重要精神内化于心,作为自身成长、工作、生活的行动指南,更要外化于对团员青年的思政引领之中,不断增强团员青年“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志气,“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的骨气和“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底气。

村主题团日活动心得体会篇5

6月2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广州医科大学参加毕业典礼时,寄语年轻人“不要轻易满足,要向更高的目标前行。在工作中也要学会不满足现状,要学会创新”。诚然,“不满足”使得钟南山院士在医德大道上越走越宽广,我想钟院士的寄语不仅仅是对年轻毕业生们提出的殷殷期望,对我们组工干部同样具有激励意义。

不满足,是前行者的姿态

这里所谓的“不满足”,不是贪婪物质的表现,而是一种“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精神追求。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干部很容易为在自己“一亩三分地”上取得的小小成绩而沾沾自喜,信奉“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信条,不思进取,自我麻痹,固步自封。久而久之,滋生了一批庸官、懒官,庸政、懒政现象频出,特别是一些干部以“知足常乐”为幌子,“风轻云淡”地过着“佛系”生活。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里面的光明区区长孙连城就是“佛系”干部的典型代表,他自诩不贪不占、无欲无求,只满足于掐表上下班,却醉心于观察宇宙天体,偷懒耍滑不为民办实事,这样的干部愧对人民,更愧对组织的培养。“为官避事平生耻”,作为一名合格的干部就应该摒弃这种得过且过、满足现状、裹足不前的“佛系”做派。而作为组工干部,更要有“欲穷千里目”的追求和“更上一层楼”的行动。在推进新时代组织工作的进程中,要坚持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勤磨练,以等不起的紧迫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时刻检视自己对上级精神的贯彻执行是否到位、存在的问题是否解决、党员群众是否满意,各项组织政策是否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总之,做“不满足”的组工干部,就是要不满足于现状,不拘泥于过往,不沉溺于慵懒,摒弃惰性、敢闯敢试,时刻保持奋勇前行的姿态。

不满足,是善学者的状态

庄子有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道出了学海无涯的喟叹。而“不满足”于现有知识的积累,正是善学者不断掌握新技能的表现。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当前,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越来越专业化、专门化、精细化,国家治理能力既体现在我们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综合能力上,也体现在我们处理每一个方面事情和每一项工作的具体本领上”。组工干部如何练就处理具体事务的本领呢?我认为就是要有“不满足”的三种状态:一是要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恐慌感。组织工作千头万绪、业务性强,我们的组工干部如果对具体业务的学习浅尝辄止、一知半解,只满足于处理日常的“常规事务”,遇到棘手问题绕着走,这势必会影响组工干部在党员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不论是干部的选拔任用还是监督管理;不论是基层组织工作还是党员队伍建设,都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强化和更新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储备,才能有效提高履职的能力和练就“硬核”的本领。二是要有“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责任感。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等贫困地区的任职经历,使他加深了对中国国情的理解,促使其开启了对解决贫困问题路径的探索,这也为后来全国“精准扶贫”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因此,我们要学习习总书记这种不满足于现状、不向困难屈服的精气神,时刻提醒自己只有在解决矛盾中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三是要有“领异标新二月花”的创新感。做好组织工作就不能墨守成规,不能满足于“老瓶装新酒”,而是要敢于创新突破,善于用新观念研究新情况、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做实做细做好各项组织工作。持续完善干部作风改进机制,全方位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建设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不满足,是奋斗者的常态

新时代是自信者的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也曾说过,“在我的骨子里,不满足是我的天性,是我努力攀登、不断成功的不竭动力”。作为新时代的组工干部,就是要坚定一颗奋斗的心,满怀豪情地走好组工之路。特别是要着力解决当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不敢为、不愿为、不善为”等问题,激励广大干部崇尚实干、敢于担当的品质品格;不断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使用、一线培养、容错减压、典型引领等机制体制,推动广大干部严格按照制度履职尽责、奋发有为。给广大干部搭平台、促发展,切实让广大干部能够在各自的岗位上“踏歌起舞、广袖长舒”。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路山更陡”,当前我们正处于深度变革的时代,我们组工干部更要时刻以“不满足”的精神追求,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为政治过硬、本领高强、廉洁高效的组工干部,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入到组织工作中去,并始终坚信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村主题团日活动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

村三八妇女节活动方案参考8篇

村三八妇女节活动方案8篇

植树节主题心得体会5篇

安全主题教育心得5篇

安全主题教育心得最新5篇

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400字5篇

劳动实践活动心得体会300字5篇

军训拓展活动心得体会5篇

高中生实践活动心得体会5篇

除雪劳动实践活动心得体会精选5篇

村主题团日活动心得体会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27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