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财富,是我们前进的动力,通过分享心得体会,我们可以与他人建立起共同的话题和讨论,促进思想的碰撞和交流,58心得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奥运心得体会精选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奥运心得体会篇1
50金,在8月23日跳水梦之队错过了这个弥足珍贵的机会之后,邹市明为中国代表团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接着他的队友张小平又在81公斤级的比赛中拿到了第51金。
100枚奖牌,在拳击队确保了中国代表团的第99枚奖牌之后,中国艺术体操队的姑娘又在奥运闭幕前为中国代表团送上了一枚弥足珍贵的银牌。
传统优势项目的巩固
刘国梁哭了,在8月23日晚的北京大学乒乓球馆,哭得有点哽咽,四年的努力终于在这一天画上了完美的感叹号。乒乓球男单包揽了奥运会的金银铜牌,这也正是对中国优势项目在奥运户上的强势做出的最简单有力的总结陈词。四年前,国球在雅典拿到了3金,但是少拿一枚金牌对于中国乒乓球队而言就是失败,这样的苛求在中国代表团中只此一家,别无分号——除了包揽,别无选择。最终,女队的张怡宁、王楠和郭跃,男队的马琳、王皓和王励勤却用先拿团体金牌,再包揽单打金银铜的成绩征服了世界。
除了乒乓球之外,更多的传统强项事实上都是从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奠定其优势地位的。
在1984年的洛杉矶,举重队就曾以1金只差落后于李宁领军的体操队,这一次,体操队又以1金的优势险胜举重队,而从雅典的尴尬1金到北京创纪录的9金,又将中国体操推向了又一个巅峰。
2004年在雅典,男队主教练黄玉斌就一心想着在北京收拾起大地山河,最后他成功了,男子体操的8个冠军,中国队拿下了7个,即使是在拥有李宁和楼云这两个体操天才的那个年代,中国体操队也没有拿到这样的成就。2006年和2007年连续两届世锦赛的成功为北京奥运会的爆发铺平了道路。杨威在经历了悉尼和雅典全能的惜败之后,在北京完成了和宿命的搏斗并且笑到了最后,富田洋之、内存航平以及汉布岑期待的杨威失误并没有发生。这一次在国家体育馆,对手期望中的失误太少了,除了程菲在跳马和自由操上的微暇,整个中国体操队的稳定而强大让人瞠目,肖钦的鞍马、陈一冰的吊环以及李小鹏的双杠都是早早预定的金牌,而小将邹凯更是在中国近年来的弱项单杠和自由操中闪光。至于女队,在2006年拿下了世锦赛金牌之后,女团冲金就不再是奢望,新的633赛制让女队找到了突破口,也让传统的两强美国和罗马尼亚最终俯首称臣,小将何可欣又在高低杠中用一套最高难度的动作延续了马艳红和陆莉曾经的辉煌。
奥运之前,跳水领队周继红曾经说过“6金是极限”,而这恰恰也是中国跳水队在雅典的金牌数,不过这一次却收获了7金,7金已经是中国跳水队历届奥运会的最佳战绩,这个中国代表团在奥运会历史上的第一夺金大户没有让人失望。在众多的外国选手利用难度冲击中国选手的今天,能够拿下7金已经实属不易,双人项目的领先优势巨大,像雅典奥运会上王克楠那0分一跳的巨大失误没有在水立方中上演,倒是小将陈若琳最后时刻的完美一跳让人依稀看到了当年伏明霞的影子,郭晶晶依然一如既往的稳定,而吴敏霞则会将这种优势保持下去,何冲、秦凯仍将是男子3米板当仁不让的王者。当然,在天亮和胡佳之后,如何让火亮或者周吕鑫成为10米台的新王者,才是跳水队在伦敦“梦八”的关键。
1984年站在许海峰身边拿到铜牌的王义夫很想作为运动员站在北京奥运会的射击场上,但是最终他还是退了下来,成为了中国射击队的总教练。
杜丽在压力下丢掉了首金,却用自己的兼项50米步枪三种姿势金牌作为了补偿。在谭宗亮、赵颖慧和朱启南这些“老枪”失手的情况下,庞伟和郭文珺却将这些缺憾迅速弥补,只有老将陈颖终于在北京圆了自己的奥运金牌梦。邱健收获的那枚50米步枪三种姿势的金牌再次证明了射击项目“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真谛,埃蒙斯最后时刻再次将金牌“赠”给了中国枪手。
黑马项目的突破
我们想到了拳击的突破,但是当8月22日有四名中国拳手出现在首都体育馆的拳击台上的时候,我们不得不高呼中国拳击的春天在那一刻到来了。最终四人半决赛三人突围进军决赛。邹市明在雅典夺得铜牌之后就说“四年后我要金牌”,而在奥运会的最后一天,他用一枚金牌让中国代表团的金牌达到了50枚,然后张小平又如法炮制拿下第51金,而在半决赛中不战而胜的张志磊则在最后的决赛中输给了意大利的卡玛雷莱。同样在这最后一天,中国艺术体操队的姑娘也突破了东欧国家对这个项目的奖牌垄断,最终拿到了一枚银牌,这也确保了中国代表团奖牌总数达到100枚。
四年前,孟关良/杨文军的仰天怒吼让我们记住了他们,四年后,他们用自己的绝对实力书写了中国皮划艇的又一段历史,而本届奥运会上,中国队在与水有关的项目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皮划艇、赛艇、游泳以及帆船帆板都是如此。
在亚洲,中国是毫无疑问的水上项目霸主,但是在本届奥运会之前,中国的赛艇却从来没有过金牌的历史。在过往的5届奥运会上,中国赛艇队一共只拿到过2银2铜,而且自从曹棉英、张秀云在1996年的亚特兰大拿到过女子双人双桨银牌之后,中国队竟然在悉尼和雅典颗粒无收。这一次在顺义,中国却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张杨杨、奚爱华、金紫薇、唐宾为中国赛艇队拿下了女子四人双桨的金牌,让中国赛艇队迈进了新时代,而且这次奥运会,中国在总共14个赛艇项目上拿到了11项的参赛资格也是个历史纪录,相信,凭借着女子四人双桨的突破,中国赛艇将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方向。
在雅典,殷剑的一枚银牌就已经书写了中国帆船帆板项目新的历史,而四年之后的青岛,殷剑不仅粉碎了欧美运动员包揽本届奥运会帆船帆板项目的黄梁美梦,而且用一枚金牌再次将中国帆船帆板的历史改写。bbc评论员认为,从这个角度来说,殷剑夺金的意义不逊刘翔在雅典奥运会称霸110米栏,为中国队翻开新的奥运篇章。
和殷剑一样,我们寄望黄姗姗能够提升雅典的奖牌成色,最终的结果是,中国蹦床队做到了,只是创造历史的人从黄姗姗变成了何雯娜,她将黄姗姗在雅典的铜牌变成了金牌,而十运会男子蹦床的金牌得主陆春龙则在最后时刻顶住了加拿大人的压力一举拿下了金牌,只有了8年时间,我们就成为了蹦床项目的强者。
自从女子射箭进入奥运会之后,韩国人就从来没有让金牌旁落,何影曾经在1996年无限接近冠军的奖牌,中国女团在2004年的最后一箭还领先韩国人1环,但是朴成贤让我们失望而归,这其中就有张娟娟。这一次在北京,命运来了个大转弯,张娟娟击败了20年来没有失败过的韩国人,张娟娟的这一步也许就是中国射箭捅破那层窗户
奥运心得体会篇2
当奥运的激情还在心中激荡,“中国加油,奥运加油”的口号还在耳边回响,承载着中华民族百年梦想的第29界北京奥运会,随着国家体育场上空缓缓熄灭的奥运圣火,于北京时间画上了完美的句号。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有幸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段,见证了摘金夺银的奥运健儿们在运动场上一次次诠释着“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
“同一个梦想,同一个世界”。这个奥运会的主题,使许多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在如此和谐、团结、和平的世界里成就了梦想,我喜欢奥运会,我喜欢这个充满挑战、刺激的奥运赛场,她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有努力就有回报,有付出就有成绩。它使我更加相信,歌曲《北京欢迎您》中所唱到的“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我是一名小学三年的学生,我正在许多位苗圃小学的教师不倦教诲下,茁壮成长,我有一颗爱国主义之心,每当中国奥运健儿在赛场上努力拼搏,我的心就会被此情此景牢牢地牵制,那一刻,我双手握拳,在心里为他们呐喊、助威,看到他们争金夺银,我一跃而起;看到他们与奖牌无缘,我不由得为他们感到惋惜。
奥运会上有许多让我感动的画面:仲满、张娟娟、女子体操团体等在各自的项目上为我国夺取了首枚奥运金牌,这一刻,我高兴地留下了眼泪;而当程菲姐姐等在他们的强项中失手时,我也同样落下了眼泪;当那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鸟巢、水立方运动场馆上空缓缓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响彻鸟巢、水立方,这一刻我两眼热泪盈眶。
奥运会已经结束,但“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将会永远留在我心中,舍得付出,勇争一流的精神将会告诉我怎样去面对困难、克服困难。这将使我在学习上,做到课堂上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听讲,课后,一遍一遍地记,一遍一遍地写,背诵每一段课文、每一句古诗,熟记每一个口诀公式、每一个单词,同时做好课后预习这样才能保证课堂上我阅读时朗朗上口,做题时公式、单词运用自如。
学习中,我将会遇到许多成功和失败,奥运精神告诉我甘于平淡,不言失败,要在知识的海洋里不骄不躁,忘记成绩,淡忘鲜花、赞扬,一切从零开始;吸取失败的教训,在哪跌倒从哪爬起,认认真真,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按照老师的要求,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将自己的每一门功课学好、做好,将每一个知识点学扎实。
奥运会是短暂的,奥运精神却是永恒的,它将一直陪伴我承载着家长、老师的希望,激励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去描绘我更美好的明天!
奥运心得体会篇3
第三场—“燃”
“燃”字,本意是指烧起火焰。引申义是比喻花开得红艳鲜明。唐·杜甫有诗云:“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春天,是百花争艳的季节。诗圣杜甫一首五言绝句,短短二十字,情景交融,将春景抒发的淋漓尽致。
更喜欢唐·李白《将进酒》中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诗仙李白写该首诗时,正是气象恢宏的盛唐时代,以奔腾不息的黄河之水作为诗的开篇,借酒消愁,将作者本身那种豪纵狂放的个性在诗中表现的酣畅淋漓。既抒发了自己忧愤深广的人生感慨,也燃烧了自己的激情和斗志。
节目播出时,正值北京冬奥会刚刚闭幕不久,北京也实现了双奥之梦。冬奥会和夏奥会一样,展示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运精神。本场两道创意知识题可以说是用古诗词写活了冬奥项目滑雪⛷️ 和夏奥项目游泳。2011年7月,在日本 东京举办了第三十二届夏季奥运会。身临其境题第一题,毛泽东主席《忆秦娥·娄山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形容了中国田径100米短跑选手苏炳添为祖国人民带来了激情澎湃的时刻。说起田径短跑项目,也是本人最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忘不了史铁生在《我的梦想》一文中,作者喜欢的美国 短跑名将卡尔·刘易斯在1992年西班牙 巴塞罗那夏奥会田径跑道上的风驰电掣、大步流星。
豪放派词人苏轼有词云:“诗酒趁年华”,婉约派词人李清照有词云:“酒意诗情谁与共。”用诗词燃烧激情,放飞梦想。
古代诗人描写花的诗篇数不胜数,每种花的都有各自的寓意和象征,不必细说。飞花令:有花无颜色,依旧是本人现有的诗词积累量一气呵成以下63句,还请各位诗友多多批评指教。
1、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3、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4、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5、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6、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7、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0、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1、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12、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1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5、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16、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17、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18、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19、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20、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21、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2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3、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24、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25、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26、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27、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28、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29、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30、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3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33、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3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35、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36、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7、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38、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3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40、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4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42、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
43、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44、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45、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伴不还家。
46、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47、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48、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4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50、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51、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52、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53、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54、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55、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56、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57、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58、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59、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60、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61、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62、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63、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
注:明·唐寅《桃花庵歌》,此诗中除了“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这三句不含有花字,其余诗句均是有花无颜色的诗句,就不一一列举了。
奥运心得体会篇4
第32届东京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里约盛大开幕,东京奥运会开幕式将于北京时间2021年7月23日19时在东京奥林匹克体育场举行。根据最新版奥运防疫手册,入场队列要保持2米间距,因此整体时间要比最初设想的久,预计将于北京时间22时30分结束。
开幕式上这些精彩你看到了吗?马拉卡纳体育场美丽的夜景、庄严的升旗仪式,充满炫彩的茅草屋、幸福的原始生活、震撼的工业革命、美丽的巴西名模。等等,让人目不暇接,回味无穷。
绿色环保、拯救地球!是这次奥运会的主题!
现场说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断增加,全球暖化现象严重,世界各地不少陆地消失在海平面之下。包括我国的上海等地,当然也包括里约。全球面临着环境恶化的挑战,这个戴着鸭舌帽的小男孩开始变得迷惘。
他找到了一小棵绿色的幼苗,我们看到不少人们在干涸的土地上尝试种植植物,巴西人告诉世人,环保的重要性。大家要珍惜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一切。种树,种植植物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最好办法。
奥运心得体会篇5
东京奥运会赛程过半
奥运健儿们为我们留下了
太多珍贵的瞬间
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迟到的东京奥运会,让我们看到了竞技体育最具魅力的那一面。
奥运精神作为推动全球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精神支撑与价值引领之一,同样也深刻影响着全球人文与商业的发展和繁荣。后疫情时代,如何理解新时代奥运的价值,奥运背后的商业模式、奥运效应、体育运动与商业跨界又有何机遇?
上周,我们邀请到了长江商学院滕斌圣教授,与四位长江校友——奥运冠军李小双,奥运冠军王丽萍,安踏集团首席运营官陈科,著名主持人、足球评论员刘建宏一起,走进长江直播间畅聊奥运。今天送上他们的精彩观点,带你换个角度理解奥运。
1
本届奥运会,最大的看点是什么?
//滕斌圣教授:
因为疫情,本届奥运会绝大部分的比赛是没有现场观众的,精彩程度会比往届有所下降吗?除此之外,您觉得本届奥运会可能在历史上给我们留下最浓墨重彩的是什么?
//李小双:
一项世界级体育盛会没有了观众,只有表演和裁判,好像缺少了一些现场的激情和气氛。这样的比赛对于运动员来说,可能感觉并不舒服,因为运动场上一定要有激情、一定要有呐喊的声音、一定要有嘈杂的声音,那才叫运动。
这届奥运会虽然没有观众,但是有国际级的裁判,有电视可以展现每个运动员的精神面貌和运动风范,所以我希望每个运动员仍然可以全力发挥。
//王丽萍:
我觉得这届奥运会可能会被载入史册,也会是全球关注度最高的一届奥运会,虽然因为疫情个别国家没能到场参加比赛,但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持续关注这场比赛。我想这场比赛要留给世人的,一定是一种精神、一种感动、一种团结的氛围。
//陈科:
从我的角度来说,今年的东京奥运会意义重大。
新冠疫情让全世界所有人第一次长周期的亲身感受到过往线性思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这种改变是跨国界、跨民族的。这届奥运会就是在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奥林匹克精神把所有人都连接起来了。
虽然不知道疫情还会持续多久,但是不管怎样,生活还得继续,抗击疫情,复工复产,重现往日的繁华,今年的东京奥运会有一种独一无二的影响力,是这个特殊时代背景下的一种正能量,给予全世界人民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和鼓舞。
此外,很多运动员,如果去年参赛,可能会获得不错的成绩然后激流勇退,但是奥运延期到了今年,他们还在坚持,为了国家也好,为了民族的荣誉也好,为了奥林匹克的精神也好,这种永不止步的精神是值得被尊重的。
//刘建宏:
或许我们也可从历史的维度去观察这届奥运会。
第一,这次确实没有观众,这是奥运会一个很大的改变。但是这不重要,因为我觉得从这届奥运会开始,大家欣赏奥运会可能真的都要到线上了。
第二,奥运会的参赛项目从最近这几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比如国际奥委会已经在考虑把电竞放在奥运当中,比如在巴黎奥运会里,年轻人喜欢的霹雳舞也会出现在比赛项目当中。
国际奥委会在思考,如何保证奥运会能够持续地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奥运会正在进入改变的前夜,我关心的是东京奥运会是不是这个真正改变的开始。
2
未来的奥运,可能会变成什么样?
//滕斌圣教授:
刚刚提到国际奥委会已经在考虑把电竞放在奥运当中,我想请各位谈谈,未来奥运会将如何演变?
//李小双:
目前的体育项目都比较传统,是否需要加入一些新的体育项目,奥林匹克才能走的更远?
建宏讲的电竞,可以算是体育项目吗?它确实也是体育运动项目,手不停在动,思想不停在动。这十年来,电竞在中国和世界发展都非常好,这是商业价值和年轻人价值的体现,像电竞这样的运动,如果要投票参加奥运会,我会第一个投票,因为有太多的受益者,观众受益,年轻人也喜欢。
未来奥运会传统项目肯定会保留,但我们也一定要创新,创新也是奥运精神之一。
//王丽萍:
东京奥运会可能成为奥运会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
我们可能始终都在混淆一个问题,就是奥林匹克和奥运会的关系。在我看来,奥林匹克更多的体现的是一种价值,而奥运会只是奥林匹克的一个分支,是奥林匹克的最高表现形式。
能否举办奥运会考验的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纵观历届奥运会的举办情况,有能力申办和举办的城市越来越少了。
国际奥委会也在举办青年奥运会,他们希望未来奥运会应该是业余孩子的一个平台,而不单单是专业运动员展示自己的竞赛场所。
所以我觉得从东京奥运会以后,无论是奥运会的形式、商业价值的体现以及申办奥运的意愿,都可能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陈科:
这次疫情,让我们参与奥运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我们到现场观看比赛或者收看转播,未来在社交媒体上的围观讨论是否也可以成为参与奥运的一种方式,也许这种方式的最高峰,就是从这届东京奥运会开始的。
奥运会从去年推延到今年,日本作为承办国家,遇到了非常大的压力,这届奥运会之后,如何促使更多国家申请主办奥运会,这对国际奥组委来说,将会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3
之前的奥运,现在的奥运,人们的理解变了吗?
//滕斌圣教授:
我记得小时候,中国女排战胜苏联,中国男子足球队踢赢了科威特,大家都要上街去庆祝,那时候我们把民族自豪感,把丢掉东亚病夫的名号和体育赛事紧密关联起来,所以我们特别关注奥运会的成绩,尤其是金牌的数量。现在我们已经成了全球数一数二的强国了,对于体育比赛结果和民族自豪感之间的关系是不是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李小双:
中国1984年才开始参加奥运会(洛杉矶奥运会),那个年代,中国在国际上各方面的影响都是比较落后的,所以需要一些人来证明在中国是有体育的,中国人对体育是非常热爱的。于是就有了当年的奥运英雄,比如李宁、周继红、许海峰等。
奥运的价值是一代又一代人换来的,跟国家的发展有很大关系。中国的体育是举国体制的,国家出经费,包含衣食住行、训练费、训练房等各方面,我们运动员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训练,拿金牌!这是不是我们当代人价值的体现?肯定是。但现在奥林匹克的价值体现可能还有一些新的改变。
奥运真正的价值是什么?其实是人类的价值。奥运会为什么难?难的是四年一次。今年的奥运会本应该是去年完成的,推迟的这一年对很多老运动员伤害非常大。体育是年轻人的项目,你稍微大一岁可能经验更丰富,但是体力却不如年轻人。
所以在未来,奥运会的价值体现,我相信还是人类自己所创造的精神价值和一个国家所创造的精神价值的体现,我相信每个人的奥运会价值体现都不一样。
//王丽萍:
小双把奥运的价值分析得很透彻,作为运动员我特别有同感。不同年代的奥运价值体现是不同的。比如许海峰的第一枚金牌,是国家的新起点,那一刻的荣誉代表的是国家。
但无论哪一届奥运会,金牌跟祖国的荣誉都息息相关。无论哪个国家的运动员,到了奥运赛场上,他代表的不是自己,而是一个国家的荣誉。为什么说每一个运动员在升国旗奏国歌的时候会流泪,因为那个时候是非常自豪的。现在中国已经不再需要用金牌去证明自己的实力了,世界已经看到了中国的强大。
作为运动员来讲,我真心觉得每个运动员在参加奥运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才是奥林匹克最高精神的体现和诠释。
//陈科:
刚才听小双、丽萍的讲述,我挺感动的,因为他们是曾代表国家站在世界的舞台上,为国家争过荣誉的人。
奥运精神的演变,由最初的为国争光,到重在参与,到和谐共生,这背后意味着什么?我们国家从去年开始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了,部分北上广深超过2万,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而2008年之前人均gdp只有1000多,国力的增强,再加上我们在历届奥运会上展现的拼搏精神,促成了我们如今看到的民族自信。
//刘建宏:
一开始奥运和民族自豪感、国家荣誉感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我觉得这非常正常。但据我个人观察,2008年之后,中国人对奥运金牌的狂热应该是过去了。
我们的奥运英雄如何跟现在的中国社会更好的融合在一起,这恰恰说明我们只关注职业体育是不够的,而应该增强民众体育和业余体育。
4
中国如何完成体育强国梦?
//滕斌圣教授:
在美国有各种类型的体育,比如体操、摔跤、游泳都有非常庞大的群众基础,因为美国大学在录取本科生的时候,给体育生巨大的倾斜,这对整个社会的示范效应是极其强大的。在中国,除了体操、射击、跳水、羽毛球、乒乓球等,这二三十年来,还未涌现出新的金牌大户,这样的格局,各位有什么好的建议去打破吗?
//李小双:
我认为体育强国不应该是我们这样的,体育强国应该有更多的民众业余选手参与。
首先,体育应该归入再教育领域,是教育里很重要的一部分。比如,斯坦福大学绝对不会说我有多少个科学家,而会说我有很多位奥林匹克冠军,他们用这种方式带动整个社会感受运动的快乐。
要成为体育强国,我们的教育体系可能要开始改变。实际上我们已经看到了很多改变,但是还远远不够。中国有14亿人口,真正练体育的却不多。如果我们把体育分数加到大学考试、中学考试、小学考试中,相信未来十几二十年,中国可以真正被称为体育强国。
//王丽萍:
现在中国已经不再需要用金牌去证明自己的实力了,世界已经看到了中国的改变、中国的强大。以前我们可以称得上是体育大国,但是从2008年奥运会以后,我们就要去冲击体育强国。
其实,我已经看到了体育产业在快速发展,包括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的快速发展,这说明很多家长的观念已经在改变。现在从国家层面上又提出体教融合,就像小双说的,只有从起点上改变,参与体育的国人基数才会逐渐地夯实,逐渐地壮大起来。
//陈科:
一个成熟的国家,不仅仅是培养冠军,而应该是从准备,到参加比赛夺得奖牌,到获奖之后的去处,具备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样才能起到一定的社会示范效应,向体育职业化发展的人比例会才会增加。
举个例子:韩国的电子竞技为什么会非常发达?选手的黄金年龄从15岁开始到20出头,他的运动生命就结束了,结束之后他应该去做什么?
如果这条通路打不通,那么对所有参与者和家长来说,未来是茫然的。如果后面的通路很完整,参与者会得到一定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尊重,这就能起到一定的社会示范效应,未来职业化发展的人比例也会加重。
//刘建宏:
教授应该知道美国练体操的孩子很多,很多中国体操队的运动员退役之后也都到美国、加拿大去生活,甚至在那边教体操。为什么他们在那边更容易找到很好的生存方式呢?因为美国的体操项目非常发达,让该运动在全社会有相当好的基础。
我们要把民众体育和业余体育夯实、对接,让体操、游泳、田径等更多的体育比赛上面产生明星奥运冠军,并且在下面同时有非常雄厚的群众基础,真正地让每一个项目都有这样的金字塔模式,我们就能够实现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的转变。
5
听说运动员改行做企业,比普通人更容易成功,是真的吗?
//滕斌圣教授:
这是有数据支持的。根据历史上的数据分析,美国的ceo来自两个群体特别多:第一是西点军校。第二是运动员。核心在于参与运动能让人坚韧、锻炼人的毅力。
长江商学院在内部有一个别称,叫"长江体育学院"。自建校之初长江就有着运动的文化,包括每年的戈壁挑战赛。我们发现,体育精神与企业家精神有众多共通之处,从富足的人生走向丰盈的生命,运动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李小双:
体育对我做企业最大的帮助在于,体育会让人有制度感。
我从5岁开始练体育,体育从小会给你一个制度化、基础化的管理。好的运动员不是逼出来的,完全要靠自主化,和教练一起按照制度化的方式,定下目标严格完成。军人也是类似。所以到了企业后,运动员也会倾向用制度来严格化管理,从制度上来完善公司的管理意识与行为。
没有制度化的管理肯定是拿不到冠军的,企业也是如此。为什么很多企业在成功后会陷入衰退,无法传承,很多都是因为制度化的管理不到位。
//王丽萍:
企业家精神与体育精神,它的价值体现和内核其实都是一样的,都是要去直面挑战,制定目标,之后去拼搏,去坚持,全力以赴把它实现。
一个运动员从业余体校到省体校、国家队,再到奥运会,每一枚金牌背后都是汗水和泪水的浇灌,是坚持和不放弃的诠释。而企业家从创业一路带领企业壮大,最终铸就成功的企业,这个难度不亚于运动员冲击奥运金牌。
拿我个人的体验来讲,退役之后从创业到现在,经历了很多不眠之夜,无数次游走在坚持和放弃之间,那种内心的纠结,挣扎和崩溃,和我做运动员时真是很像。但正是因为你曾是个运动员,你在创业过程中遇到再大的挑战,最终都会选择去坚持,选择咬牙把这个事情踏踏实实做好。
所以我认为企业家精神与体育精神它的内核是一致的,两者需要的精神和毅力都是一样的。
//陈科:
企业家精神与体育精神两者存在不少交集,比如:高标准对标。所有事情都要高标准互相去学习,这与奥运精神中更快、更高、更强,不断拼搏的精神是一致的。
为什么体育这么重要?因为体育精神是没有国界的,这和艺术与音乐相似。
体育很大程度上会培养一个人的勇气、坚韧、包容性、凝聚力、感染力、号召力,自信心、进取心和决心,加上体育竞技本身代表的规则与公正,这些品质在未来商业社会中都是对一个企业领导人基本素质的要求。
因为在未来,当技术手段都匹配上以后,商界领袖在做决策的时候,更会是核心能力的较量。而体育精神,正好可以给到一个未来商界领袖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
//刘建宏:
2014年,我离开央视,进军互联网,专注体育行业,希望在体育产业做一些探索。我这7年来的创业感受是,中国体育的基础不是很强,我们要把相对薄弱的地方补强,这可能要较长时间去做这种艰苦的努力。但我们现在处于一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可能通过技术、产品的突破创新,拥有新的发展机会。
这样,我们不仅仅能够实现中国体育产业的进步,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为全球体育产业做出贡献,带来我们的创造和价值。这是我个人的一点心得。
//滕斌圣教授:
科技和创新,这确实是结合企业家精神和运动精神的最好的方法。大家可能看过一部电影《点球成金》,讲的是奥克兰运动家对棒球队运用大数据分析的方法,来找到最佳的球员组合,最后获得非常好的成绩。
当年大数据还不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概念,很多行业都还未运用,在体育行业里有人能够很深入地去挖掘,这就走到了整个行业的前面,我觉得这是企业家精神和运动的完美结合。
我们利用奥运的这一场盛宴来讨论这个话题,一方面祝贺中国军团在奥运会上取得优异的成绩,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喜悦和荣耀,另外一方面我们也花了更多的时间讨论冰山下面更大的部分,如果把奥运会看作是冰山露出来的部分,那么底层的群众体育和与体育机制有关的方方面面,才是我们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宝藏。
奥运心得体会精选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