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物心得体会8篇

时间:
Monody
分享
下载本文

心得体会可以通过反思自己的决策和行为,发现自己的潜在潜力和机会,在动笔写心得的过程中,个人的语言表达水平也会得到加强,58心得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种植物心得体会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种植物心得体会8篇

种植物心得体会篇1

这一次我们要走到野外中了,我们要到山上去采集标本,进行实习了,这一次实习根本不同于以往,所以我们感受到了更多的刺激,我觉得我应该做出更多的努力,因为这样的机会大学中只有一次,错过了就没机会了,我相信我会做好的!

实践地点:江西省庐山

实践人员:

实践用具:数码相机一台,每位成员备用记录用的笔记本和笔等

实践方法:1. 查阅现有资料,了解庐山的植物多样性及自然生态环境状况。

2. 实地考察,分门别类地记录,采集标本并拍成照片

3. 成员之间互相交流讨论,整理材料,分析记录成果并总结。

指导老师:

实践时间: 20__年6月5日至6月15日

图片及资料展出时间: 20__年6月16日至23日

注意事项:1、小组内成员要分工明确、做好配合

2、活动过程中要实事求是、端正态度

3、严谨考察,详实记录

4、成员之间多交流互动,活动后期认真作好总结

实践目的:

本次活动的开展主要是让广大的同学了解植物种类的多样性,植物种类的多样性的破坏可以引发生态性“灾难”的后果,结合生态旅游关注人与自然应有的和谐.让广大的同学乃至整个社会认识到植物种类多样性的重要,并且通过庐山生态环境的调查和开展校园图片展活动让我们能够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能有更大的热情和动力去保护我们的大自然母亲. 另外,通过野外实习,使同学们增强了集体观念,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同时开阔眼界,了解祖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美丽的大好河山,从而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爱专业、爱祖国的情怀。

实践背景:

1. 庐山是我国中亚热带东部地区植物种类丰富、植物类型复杂、植物被垂直带谱较完整的一座山地。风景区面积302平方公里,山体面积282平方公里,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森林荫郁,植被丰富.然而其植被破坏也很严重,尤其在山地海拔1200米以上的地段,由于人为的 因素,自然植被已经面目全非,许多珍稀的植物已经濒临灭绝,给庐山的植物多样性带来了严重的隐患。

2. 江西庐山植物园在中科院植物所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建立“长江中下游地区珍稀濒危植物保育基地”。目前,植物园已对40科77属94种的植物实施了迁地保护,为植物多样性保护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该园新开辟了珍稀濒危植物区,以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恢复和持续发展为研究方向,在迁地保护、致濒原因、生存力、有效种群、最小存活种群、保护生物学、遗传育种、人工繁殖和驯化等方面深入研究;并进行珍稀濒危植物的回归再引种,实现珍稀濒危植物野生种群的恢复,使该园成为珍稀濒危植物种质保存基地和科研基地,为社会提供有重要经济用途的珍稀植物的种质资源及其繁育和驯化技术。目前,该园驯化成功的国外优良树种,有柳杉、冷杉、花柏、金松、欧洲云杉及一部分珍稀濒危植物已在我国不少地区推广。

3. 位于庐山北麓的国家级森林公园———莲花洞森林公园内违规建房成风,美丽的风景惨遭破坏。更令人震惊的是,大多数新建的别墅宾馆都没有取得国土资源部门颁发的土地证。

实践方案:

(一). 结合生态旅游的思路,要密切关注人们在开发庐山的同时,可能有的对庐山生态环境的破坏,用实证的资料数据呼吁人们保护大自然.如何人们大量在山上建别墅,没有规划性地浪费土地,以及旅游资源开发不当等.

(二). 在实地的调研结束后,我们将在学校内进行大量的图片及有关庐山植物园和莲花洞森林公园的资料展出.

(三). 对庐山植物园,庐山莲花洞森林公园等园区的植物种类进行调研,由王万贤老师给我们讲解植物学方面的知识,我们将对老师所讲解的知识进行记录在案和资料整理.

(四). 活动中主要进行对庐山植物园和庐山莲花洞森林公园的植物种类进行记录和分析,并且把植物园和公园中保护完好的植物种类及生物进行拍照,将所有的图片及记录的资料在学校进行展出,展出的时间为期一周.

(五). 活动成员要对庐山各种地理环境下的植物进行综合全面的调查,对植物的分布和不同植物对各种气候的适应要系统观察和分析.

这一次实习已经归来了,我们在实习中也遇到过困难,也有苦闷的时候,但是在我不断的努力后,我找到了更多的实习方法,我也找到了很多的实习经验,不过在野外有的时候怕怕的,毕竟是人烟稀少的地方,真的是有点发怵,不过我都克服了,我相信我会做的更好的,在今后的生活中!

种植物心得体会篇2

今天天空下着蒙蒙细雨,特别冷,但我们的心情很兴奋,很激动,因为我们和老师一起去植物园游玩。

我们乘着2路车向植物园使去。我们在车里听见小鸟叽叽喳喳的叫着,好象在说:“祝你们游得快乐。”

来到植物园,我看见了一片绿,有深有浅。一棵棵雪松像高大挺拔的卫士一样,张开手臂,特别威武。然后我看见月季花,特别矮,花也开的特别小,像美丽的小女孩,特别可爱。

我又看见了芙蓉树,它长得很茂盛,像绿茸茸的大伞。这时我正看的入迷,不知听谁说:“快来看椰子树呀。”我一看挺拔而笔直的椰子树,每棵大约有10片叶子,像芭蕉扇,椰子果五颜六色堆在树叶下面,像顽皮的孩子一样。

我们沿着小路来到了水池边,池水是碧绿的,我一直在寻找小鱼,我看了好久,都没有找到,有点遗憾,心想:如果有小鱼在这里生长,它肯定能生活的非常快乐!

我又走到紫葳树前,一看怎么还有紫薇花,这是我第一次看见它,它们为植物园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最后,我们来到游乐城玩,有爬高、荡秋千……今天我玩得特别开心。我们欢乐的时光一转眼就过去了,我们恋恋不舍的乘着2路车回到学校,我想这个美丽的地方——桑干河植物园,今后我一定还会来玩的。

种植物心得体会篇3

今日,我和我们班的同学迎着朝霞,怀着无比高兴的心境,去隋唐遗址植物园玩。一路上,我和同学们乘坐在公交车上,像一只只欢快的小鸟“叽叽喳喳”有说有笑。不一会儿,我们便来到风景优美的隋唐遗址植物园。

走进隋唐遗址植物园。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天仿佛显得格外蓝,阳光仿佛显得格外灿烂。抬眼望去一片绿色铺在广阔的大地上。当我们在郁郁葱葱的林间行走时,那些嫩绿的小草,鲜艳的花儿都在向我们点头微笑,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这景色,不禁使人心旷神怡!

来到荷塘边,荷花挤满了池塘。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青蛙们在荷叶下乘凉玩耍,看了都让我们个个喜出望外。

随后,我们在池塘里踏水、抓鱼、捕虾、打水仗……玩的好不热闹!

玩累了,我们就坐在草地上休息。软绵绵的草坪仿佛是一张天然的大地毯,舒服极了。小鸟在天上歌唱,花儿咋脚底微笑。仿佛走进了连绵不绝的画卷。

再看旁边的花儿,成群的蜜蜂在花丛中忙碌着,辛勤的`飞来飞去,吮吸着花蕊。

一会儿,我们来到一座拱架桥。站在桥上头往水中望去,一只只小鱼在水中嬉戏追逐;野睡莲在水面上害羞的笑着;小虾在睡莲下聚会。让人看了,驻足不前。

就这样,我们一路观赏,一路玩耍,一路欢声笑语,不知不觉的已出了迷人的隋唐遗址植物园。我仰望蓝天,觉得天空更加晴朗,阳光更加灿烂!

种植物心得体会篇4

这次在黑石顶的实习使我获益良多。最直接的学习成果就是对两百多种植物的特征以及所属科、种的认识。像认识朋友一样认识每一种植物,即使一个人走在山野里也满目都是老相识,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到现在,我还记得有着苹果香味的阿丁枫,有着漂亮的蓝紫色果实的山菅兰,有圆圆腺窝的黄樟,有风油精味道的光皮桦,长了瘤的福建莲座蕨,叶子被揉了之后会有蜡痕的甜茶椆……以前还没有认真地去观察学习的时候,一棵树就是一棵树,所有的叶子长得都差不多,所有的树皮都是一个样。而在这次的观察中,我发现每一株植物的叶子都长得那么有性格,有些气味特殊,有些叶脉奇特,有些形状古怪,有些毛茸茸有些光溜溜……就连貌不惊人的树皮也分长条形剥落还是片状剥落等等。黑石顶之行教会我用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发现生命的奇妙。我每每惊讶于植物的独特形态和精巧构造而忘记了旅途的辛苦。之前老师跟我说过,这次实习更重要的是激发大家对学习生物科学的热情。我想,两年过后我会忘记那些植物的名字,但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是对于生命和自然的那种着迷。

在认种学习的过程中,我自己也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

1、观察植物的顺序与要点:在认种初期,我对于观察和记忆植物的形态特征总是不得要领。在请教过老师和同学之后我才知道,在观察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这株植物的整体形态:木本还是草本?直立还是攀缘?然后我们再从叶形、叶缘、叶脉、气味、花和果实等细节特征去观察鉴别。

2、理论联系实际:在复习的时候有时候因为标本残缺等原因,我试图根据参考书上的一些描述来记住这种植物,觉得这些特征描述更准确更,最后却发现那些描述不仅枯燥,在野外认种中还一点都不管用。而老师教给我们的识别方法又简单又实用,只要掌握了,认种就会变得轻松很多。后来老师告诉我,书上介绍的特征适用于在实验室里更为准确的分类鉴定工作,而野外认种的很多识别方法是分类工作者长期实践总结而来的,在野外是最实用有效的。比如甜茶椆的叶子揉过之后会有蜡痕,没有一本工具书上会教这种方法,但这却是野外识别甜茶椆的重要途径。所以,光记住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按图索骥是要不得的,要到实践中去发现总结更为灵活有效的方法。

3、先科后种:在认种学习的过程中,我往往是由形态特征想到种名,然后再根据笔记想到它的科名。但是通过与身边同学的对比,我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误区:我这样只是记住了植物,而不是学习了植物。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先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确定了所属的科,然后再确定对应的种,因为一般来说我们所掌握的识别方法其实并不能一步步地把植物确定到种,但是通过对一些比较明显的形态特征的观察我们可以确定它们属于哪个科。后来老师的讲解也证明了这一点。但由于我的理论课知识掌握得不够好,就连科的特征都没有完全记住,所以虽然明知错误但还是不得不用这种死记硬背的方法记住植物——于是在后来的认种考试中我吃了很大的亏!我想,如果我一开始就是采用先科后种的方法学习,我的收获一定会更多。

4、比较学习、集体学习、反复学习:虽然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但是对于我这种初学者来说还是会很容易就把两种植物弄混。在这个时候,比较学习往往让我事半功倍。仔细观察植物,列出易混植物的异同点,通过比较和反复记忆就可以准确地区别它们了。而让我收获最多的莫过于集体学习了——一群人围在一桌标本边上,比赛着、互相帮助着、互相提醒着、笑着闹着,硬是把一袋袋的标本消化了。尤其是在考试前的一晚,我们组的男生自发去采集新鲜标本回来供我们全组成员共同复习反复记忆,那晚一起围在饭堂门前的方桌前流水线式的复习不仅给我们整个小组带来不错的平均成绩,还让我们感到了集体的温暖。我觉得,集体学习气氛比较轻松活跃,学习效率比较高,个人独立思考的时间相对少了但是从他人身上获得的东西多了。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集体学习在同学之间普遍缺少多人面对面交流的大学有着重要意义。当然了,对于认种来说无论什么学习方式都离不开反复学习,只有反复地去看、去摸、去闻,不断地消化记忆,才有可能让数量如此庞大的种类烂熟于心。

在黑石顶实习期间,我获得了很多与老师们交流的机会,从而从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凡强老师是我最熟悉的老师,一直喜欢他的风趣和友善,也一直很佩服他的专业和认真。相信经过黑石顶实习的同学们都会惊叹:这人真神了!无论是经过百般蹂躏的叶子还是光秃秃的枝条,他都能迅速准确地告诉你这来自什么植物。在黑石顶,凡老师是比百度更强大的搜索引擎,以致后来我们一旦有待定种类就会说:拿去凡强一下!我曾经多次请教他植物分类以及研究方面的一些问题,从中再次明白一份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他告诉我们,当年他还是研究生的时候是如何先从标本上认识植物,再到野外去观察植物;他现在还常常自己背一些植物的特征之类的,说即使现在他还没有亲眼见过某种植物,但是只要对它有足够的了解,他以后一旦见到就可以知道这是什么;在黑石顶他也每天给自己布置任务,要比较哪些种类等等……他还年轻,我也许不能说从他身上学到学无止境这样的话,但是他不断努力的精神真的让我很佩服。还有我们又帅气又亲切的—老师,智取紫玉盘柯的事迹永存我们小组成员的心中!这段时间以来对学生们都很好,一起打篮球一起吃饭聊天,完全没有架子。关于辛老师学术方面的事情我是听凡强老师说的,不过到现在都没搞懂就是了……希望以后会有机会参观老师的实验室,希望能和老师做很好的朋友。而那个在我们去爬山的早上就悄悄离开的唐恬老师看起来就跟我们年纪差不多,平易近人又好玩。这两位老师都是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做得很优秀的人,但是对于相对比较陌生的植物分类他们没有不懂装懂,在学生面前会很坦然地承认自己不会,并且愿意和我们一起学习。我记得他们厚厚的笔记本上记满了笔记,还夹了叶子什么的,认真程度绝不逊色于我们这些学生。石祥刚老师对于黑石顶的植物非常熟悉,每次去请教他问题都能得到详细又耐心的解答。最遗憾的是廖老师有事离开了,跟他交流的机会比较少。我们很少能获得那么多和老师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而这次难得的机会让我见识到了做学问的人应该有的品质。

黑石顶的日子是简单而快乐的,每天的生活忙碌而充实,与老师同学们面对面的交流取代了天天呆在电脑面前的空虚无聊,规律的作息让我们拥有了久违的身心舒畅。我们晒黑了过敏了累垮了还是会想念黑石顶的白粥,屋顶的星空,烟斗柯罗浮栲钓皮锥和福建青冈。最难得的是这次实习增进了我们班的感情,比任何一次班级聚会都更为有效。特别是在最后一天的爬山过程中,一路艰险,幸亏同学们互帮互助,男生们发挥骑士精神女生也体现了侠女精神,终于胜利登顶!黑石顶是我们友情和集体感呈指数型增长的见证。

不过我想,无论友情师生情等等在这次实习的过程中得到了多么难能可贵的发展,它们始终是这次实习的副产品——珍贵的副产品。到最后做总结的时候我们必须把眼光重新聚焦到实习本身上来。人手不足带来的尴尬,时间紧迫带来的事与愿违,这些都是黑石顶实习有待改进的地方。

种植物心得体会篇5

明天就要进行动物学实习的展示了,好紧张,会不会抽到我答题呢很有可能,看来不能随便乱抱佛脚,我会努力准备,不会让组里成员失望的,当然,前提是抽到我啦~~

动物学实习是我们在野外实习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通过这次的野外实习,不仅仅是我,大家都收获了很多。这次的实习不仅使我们更近距离的接触了各种动物,了解各种动物,巩固了我们的专业知识;同时我们也锻炼了我们各个方面的能力,开拓了眼界,提高了我们学习的主动性。实习不仅仅使我们亲近自然,得以观察到学校里没见过的动物,弥补了学校中大多都是标本或标本不足的情况,而且弥补了我们在理论课堂上记忆抽象概念而没有动物图像的不足。

为期5天的动物学实习,在端午节那天结束了。由于有了植物学实习的经验,我们对动物学实习的痛苦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植物学实习的时候,我们是集体行动。所有人都围着老师和植物转。而动物学实习,我们的自主性极大。整个动物学实习下来,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眼明手快”。那些瓢虫、蛾、蜂等等都隐藏在密密麻麻的树叶或草丛中,需要仔细地观察才能发现。而在帽峰山最难捕捉的就是大大的凤蝶了。它们“身手敏捷”,每次从深谷飞出,都引起一片惊呼,但我们尝试了无数次,最终还是没有抓住!很失望!但是,在火炉山,由于地势较为平坦,峡谷不深,加上有了帽峰山捕蝶的经验,我们这次很顺利地捕捉到了很多种类的蝴蝶。

可能是由于小时候,经常在山里玩耍,去摘野果,捉蝉,掏鸟窝之类的,我一点也不害怕那些动物,反而觉得很有趣。当然,我们抓动物不是随便乱来的。设想过我们要抓哪一类动物,我们初步了解了它们的习性,然后开始寻找目的地。在火炉山,我就在水边的小石头下,抓到一条很大的马陆,还有在浅水处抓到一只小蟹,很开心!上山不久,我还抓到一只正在蜕皮的蝉!那个蝉壳已经从背中线裂开,可以看到幼蝉绿色的背部!等到11点半休息的时候,居然发现蝉已经完全从壳里钻出来了!绿绿的!整个过程也就不到一个小时!可惜抓到它时,卡氏液不在我们这个小组(因为我们这个大组分成两个小组来行动了)。不然可以把它固定在壳里。也很可惜,那天没能向老师说明我观察到的这个现象。

在大学城,我在湖边抓了一只有绿色条纹的蜻蜓。这种蜻蜓很难抓!它总是在湖边忽悠一下就飞走。我觉得自己有点邪恶啊!因为我是趁它产卵的时候,用捕虫网抓住它的。在野外实习的过程中,我们还看到了蜻蜓交尾和蝴蝶交尾的现象。学习了动物学之后,我们不再以玩乐的眼光来观察动物,而是从专业的角度来观察思考,也发现了一些动物世界中有趣的事情,而不仅仅是看大盘表面现象。

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我们小组分工合作,大组的联系就不够紧密。实习路上,我们打趣说我们这是西天取经呢!

制作标本的时候,我们一起查阅资料,为确定每一只虫子的目而纠结;制作标本的时候,为蚂蚁的微小而叹息。制作标本的过程,我们不断翻书查阅,使我们的知识得到一个梳理和巩固。

我觉得,这次动物学实习又一次增进了小组成员之间的感情,增强了同学们之间的了解,为我们的大学生活增加了更多有趣的故事。同时,也学习到了很多知识。最后,老师人性化地取消了个人考试,让我们很感动!

三天的到外实习,很累很辛苦但真的很快乐~~~想想就够乐的咯,这辈子也就这次动物学实习了,真的没有什么机会可以以这副武装到广州的帽峰山、火炉山和大学城横行啊!哈哈,想到别人的眼光我们虽然一开始也挺尴尬的,可是后来,大家都觉得自己开心就好,何必在乎其他人的眼光。爬山爬到累的腿都直抖了~~~火炉山的阶级太恐怖了~~哪有那么陡的~~顺便崇拜一下那些每天登山的人~~最近肯定提到爬山,肯定不去了。我们组的合作良好,昆虫捉到很多,蝴蝶扑到了很多,大家都是捕蝶大户了。希望明天的展示顺利进行,老师有问我们必答!!加油啦加油啦

种植物心得体会篇6

起初对实习没抱有太大的热情,因为去外面实习必然要乘车,而我晕车,是特晕的那种,见到车就想吐。第一天清早乘车去鹫峰,车子走得可真慢呀,尤其是在盘山公路上蜿蜒蛇形时,我感觉我的胃都要出来了,我真的想跳车啦。 但是下车稍作休整之后,我顿时被鹫峰迷人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住了。平缓的山坡处处散发着绿的生机,迷人的花香沁人心脾,我还没来得及驻足欣赏,老师就带着大队人马浩浩汤汤席卷过来了。我这才意识到此次实习不是出来游山玩水的,于是只能打起精神,掏出纸笔,追随人流而去。山上的植物可真多呀,我一生也没见过这么多植物,更何况需要一一辨认。但是环顾四周,一个个同学如狼似虎,见到植物就挖,发现新的植株就抢,这场面近乎疯狂,我也等不及啦,拿起剪刀加入到第一波扫荡队伍中,所过之处,植株欲哭无泪呀,高大的乔木尚能自保,矮小伏地的要么被搜挖枯竭,要么惨遭践踏蹂躏,毕竟两个班五六十人呢,其破坏力真的不容小觑呀。老师寓教于乐,同学们对这也乐此不疲。整个过程中,我基本做到了认真听从老师指导,细心辨认植物、采集标本,留心做记录,生怕记漏、记错任何一个种名儿,遇到特别的植株与同学相互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请教老师。利用午饭间隙,将采集好的植物压成标本,并记好实习日记。第一天收获颇丰,我认识了116种植物,了解了部分植物的用途,譬如唇形科的益母草、北京黄芪,景天科的景天三七具有药用价值,而壳斗科的栓皮栎树干竟可以做暖壶塞子,最为有趣的是木兰科的鹅掌楸,也叫马褂木,它的叶子可以用来写情书,多么浪漫呀。这次实习给我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我通过对植物的辨认,了解植物的科属特征,进而加强巩固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我深切感受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其中滋味。第一天的实习是难忘的,用心学到的东西将使我终身受用。实习也对大家的体力与团队协作力提出了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果第一天的实习用“累”来概括,那么第二天的实习就应是疲惫了。第二天,目的地是北京植物园,本想乐游园一番,无奈天公不作美,自清早至傍晚淅淅沥沥的雨没有停歇,于是我们在雨中享受了这一场值得回味的特别实习。

雨中游北京植物园别有一番滋味,园子里的花真多,好多都是我从未见过,也不知道名字的花。感谢老师告诉我一些美丽的花儿的名字。有的同学显得格外兴奋,频频按下相机的快门,一行人都停下脚步等他们,欣赏着他们“抢”镜头的如醉如痴的身姿。然而,植物园中奇花异草上百种之多,他们是无论如何也拍不完的。那雨也来凑热闹,铺天盖地,千丝万缕地将植物园中风姿各异的树木和奇花怪草笼罩起来,满眼绿色一时间虽实犹幻,仿佛一位画界高手正在一幅巨大的画布前浓墨重笔地挥洒??沿着细碎的沙土路慢慢前行,雨丝在伞面和树叶上发出的沙沙声,听起来很惬意舒心,周围很安静,几乎见不到游人,路两边栽植着等待辨认的树木,徜徉漫步间,转过一个慢坡,突然传来人语喧哗声,举目望去,竟是梁启超的墓,我们一行人怀着肃穆的心情瞻仰拜谒了伟人,随后继续寻找植物。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紫薇树,粗大干枯的主干顶端上,冒出蓬勃的翠色,抽出柔美的枝条,随风摆动,舞动着满树的艳丽和芬芳,真有枯木逢春,梅开二度的感觉。雨中植物园,别样的景致,别样的风情。

在接下来两天的植物鉴别考试中,乐趣仍然层出不穷,这是一场人与植物两情相悦的走秀,但不在本文所涉之列,不可说不可说??

种植物心得体会篇7

国庆节那天风和日丽,爸爸和妈妈带我去植物园游玩。那里的草木茂盛风景秀丽。

我们来到公园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棵粗壮的.树,它们好像在迎接四面八方的游客。

我们走进大门,展此刻眼前的是树的世界花的海洋。只见千万棵树,一棵挨一棵像给人们撑起了一把把绿色的大伞,树下是绿油油的草坪,像一块一望无边的绿茸茸的大地毯。草坪上各种各样的花争相开放,有红的、有黄的、有粉的……红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似玉,黄的似金,一丛丛,一簇簇,一团团,争芳斗艳。那一阵阵芳香,引来了无数只蝴蝶和蜜蜂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沿着小路,我们来到了湖边,湖水绿极了,像一块无暇的翡翠;湖水平静极了,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湖水清澈见底;能够看到水中的鱼儿在游动。湖面上,有几艘游船在慢慢行驶,荡起一圈圈水波纹,传来一阵阵欢笑声。

我和妈妈沿着石阶,走上了湖心岛的小山上,小山上有一座造型别致的小亭子,小亭子里面的人,三个一群,两个一伙,有的在唱歌,有的在看书,有的在下棋,有的在谈天说地。亭子旁边有一群孩子在玩滑草游戏,不时传来她们的笑声。

美丽的植物园,就像一幅迷人的画卷,我恋恋不舍得走出了公园的大门。

种植物心得体会篇8

动物学实习心得体会动物学实习心得体会在暑假期间,我最喜欢看的节目就是cctv10的动物世界,这次的节目进行很大的改动,比如“最毒的动物”,或者是“致命毒液”其中都讲到了一种相当出名的杀手——黑寡妇。黑寡妇也许是世界上声名最盛的毒蜘蛛了,但一般来说,被黑寡妇咬伤并不会致命。黑寡妇的腹部有红色的沙漏状图案,这是它的标志性特征。“黑寡妇”蜘蛛身体为黑色,雄蜘蛛腹部有红色斑点,身长在2—8厘米之间。由于这种蜘蛛的雌性会在交合后立即咬死配偶,因此民间为之取名为“黑寡妇”。

黑寡妇蜘蛛(简称黑寡妇)是一种具强烈神经毒素的蜘蛛。它是一种广泛分布的大型蜘蛛,热带及温带地区发现。成年雌性黑寡妇蜘蛛腹部呈亮黑色,并有一个红色的`沙漏状斑记。另外黑寡妇蜘蛛这一名称一般特指属内的一个物种latrodectusmectans,有时也指多个寡妇蜘蛛属的物种,其中有31已被识别的物种包括:澳洲红背蛛和褐寡妇蜘蛛。

黑寡妇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常见的类型是l.geometricus被发现几乎遍布全球。其他的品种通常比较稀少,并且分布范围稳定。然而,颜色花纹的多种多样并不是黑寡妇之间的唯一区别。这个物种也能从猎食方法,外形特征,网的编织,卵包的形状,躲避场所,体型大小,交合方式等等不同来区别。即使从毒性上也能区分不同种类。应该注意的是成体雄性是没有毒腺的。当你被雌性黑寡妇叮咬以后,你死亡的风险只有百分之五。但你的身体都会遭受剧痛。尽管是轻微的叮咬,他们的毒性直接影响到中央神经系统和肌肉组织。

黑寡妇蜘蛛的毒液会促进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的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肌肉,能引起肌肉的收缩。一般而言,黑寡妇蜘蛛的毒素对儿童和体弱者威胁较大。在毒液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毒液中含有一种叫做latrotoxin的蛋白质,这种蛋白可以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此外还有一些分子量相对较小的多肽和毒素,这些小分子物质与细胞表面的阳离子通道在空间结构上显示出一定的同源性,能够与离子通道特异结合,它们能影响钙、钠和钾等阳离子的离子通道1;另外还有更简单的小分子化合物。

黑寡妇的毒液比草原响尾蛇还厉害15倍,在美洲市场,它的价值比黄金贵千百倍,一盎司最少230万美元,此外,它的蛛丝强度超过目前所有已知的天然纤维,甚至连以坚韧著称的钢丝和凯夫拉纤维都望尘莫及,它的韧性,在拉断前足可以延伸27%,强度则超过普通蛛丝的2倍。

但是尽管其毒素的毒性很强,但注射剂量很小,且黑寡妇蜘蛛咬人导致死亡的案例非常少。所以大家不用特别害怕的。

在野外实习的这些天,大家一起外出捕捉昆虫,在捕捉的同时我们学习到了昆虫的生活习性,比方说我们总能在隐蔽的土壤中找到蚯蚓,潮湿的地面上就能看到蟾蜍等等;同时也锻炼了我们吃苦耐劳的品质,更是一次将大家胆子变大的绝美机会,即使每次看到蜘蛛都会躲得远远的我,也大着胆子抓了一次,为了各种标本,大家几乎都豁出去了,连马蜂我们都抓了,当然,牺牲有点惨痛;在制作标本的时候,大家都是小心翼翼的,屏住呼吸,锻炼了我们细心谨慎的好习惯;在给各个昆虫分科时,翻阅资料,了解了更多的知识,同时通过那本厚厚的彩页的昆虫分类书,我们还见识了更多我们没有抓到的昆虫,学生物,书就该是彩色的好呀~

种植物心得体会8篇相关文章:

保洁心得体会8篇

参观实习心得体会8篇

数学实验的心得体会8篇

2023公务员心得体会优秀8篇

学生干部心得体会8篇

实习感想心得体会8篇

课件培训心得体会8篇

安全有关心得体会8篇

实习出纳心得体会8篇

学生干部的心得体会8篇

种植物心得体会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49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