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结合实际的事件所写的事迹材料,人们可以了解到社会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增强自己的适应能力,优秀的事迹材料可以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改正错误,58心得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024年优秀人物事迹材料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4年优秀人物事迹材料篇1
__,男,__岁(__年__月生),汉族,山东海阳人,文化程度_(_专业),__年_月参加工作,__年_月入党,现任__市__区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主持_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
迅速行动,高效推动疫情防控攻坚。面对突发新冠病毒疫情,迅速贯彻落实执行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和上级工作指令,雷厉风行、立说立行,思路清晰、决策果断。第一时间调集精干力量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肺炎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_经济技术开发区疫情处置工作方案》,第一时间发出全区统一战线抗疫倡议,以最快速度组织构建起了畅通高效的防疫相关工作体系,为后续防疫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面对不断变化的疫情新形势,随时调度,随时安排部署,在借鉴其他地方疫情防控经验的基础上,迅速主持制定了《企业复产复工申报流程》、《企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明白纸》《企业复产复工防控手册》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为企业复产复工提供有效的指导。
靠前指挥,彰显战疫保安为民本色。防疫工作中,坚持靠前指挥、冲锋在前,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带领同志们昼夜奋战,成功处置了节后企业复工复产中存在的疫情防控隐患。大年初二,组织民族宗教相关负责人对全区宗教场所进行不间断安全排查;大年初三,接到_集团_余人复工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带领相关人员奔赴企业,督导指导企业做好疫情防控,确保企业疫情防控到位。此次行动反应快、出手准,实现了防患未然。2月_日开始,_经济技术开发区很大一部分企业开始复工复产,亲自带队奔赴企业车间,检查企业防疫情况,尤其是来自省外、市外的人员,安排专人落实封控隔离措施,实行一日三报,实时监控,有效消除了企业复工复产中的疫情传播风险。
大爱无疆,凝聚社会合力共战疫。面对疫情防控期间紧缺的防疫物资,积极动员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亲自调度、亲自联系,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动员_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山东_国开置业开发有限公司捐赠口罩_个、一次性隔离衣_件、护目镜_个;_能源装备筹备医用口罩_个、护目镜_副;_非织造材料有限公司捐赠_包消毒卫生湿巾、_片医用消毒棉片,积极支援湖北武汉疫区抗击疫情。同时,山东伊莱特能源装捐款_万元助力官庄街道办防疫;_向__区人民医院捐赠消毒湿巾_箱、酒精_桶;博科生物从美国进口n95口罩_个、一次性医用口罩_个、cvshealth一次性丁腈手套_副捐赠给__区人民医院和__区疾控中心;_创新中心分别向__区人民医院和__中医院免费赠送两套体温实时在线检测系统,在100m距离能够有效检测38m×28m范围内的人流,测温精度能够达到±0.1℃,发现体温异常人员及时报警并锁定,指导地面防护人员对可疑人员进行有效的甄别、隔离……一份份物资,凝聚起了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为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提供了有力的物资保障。
__同志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冲锋在前,以实际行动忠实践行了共产党员领导干部的初心使命,生动诠释了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英雄本色。
2024年优秀人物事迹材料篇2
1950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研究我国航空工业建设问题时提出,国家准备5年内拿出60亿斤小米用来支援发展航空工业。60亿斤小米,按当时的物价算大约是5.35亿元人民币。对百废待兴的中国来说,这绝不是一个小数目。但“没有制空权的军队就要被动挨打,没有制空权的国家必然遭受侵略”,就算一穷二白,中国航空工业还是在_的硝烟中艰难起步了。
1951年,刚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的顾诵芬来到北京,加入刚刚组建的航空工业系统中。1956年,我国第一个飞机设计机构——沈阳飞机设计室成立,顾诵芬继续北上。在沈阳,他作为首批核心成员,在徐舜寿、黄志千、叶正大等开拓者的领导下,开启了新中国自行设计飞机的新征程。
对年轻的顾诵芬来说,离家北上建设航空工业,不仅是响应国家号召,也是在践行他从小的理想。多少年过去,“七七事变”爆发后频繁出现的飞机轰炸声,总是在他的耳边回荡。“没有航空的话,我们国家将来还得受人欺负,我以后想造飞机。”顾诵芬坚定地说。从此,他在高考志愿上填报3所大学的航空系,是因为这份初心;大学毕业后,投身航空工业一线,也是因为这份初心。
到沈阳后,顾诵芬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设计一架亚音速喷气式中级教练机——歼教-1。在这之前,中国航空曾迎来一批苏联“老师”。可他们的“课程”里,只有如何制造飞机,并不教我国如何设计飞机。仿制而不自行设计,就等于命脉在人家手里,这怎么能行?但自行设计,就意味着一切从零开始。
按照时任沈阳飞机设计室主任徐舜寿的方案,他们要设计的喷气式飞机需要从两侧进气,而不是用机头进气。这在国内根本没有先例。准确说,那时我国在气动力设计方法和手段上完全空白。而作为气动组组长,顾诵芬在大学时就没接触过喷气式飞机。因此,在听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北航”)图书馆有一份相关国外文献后,他立刻动身来到北京。为了不影响学生白天使用资料,他借了一辆旧自行车,天天晚上跑北航查找抄录资料,整整跑了一个星期,自行车前叉在土路上都颠裂了。就这样,靠着硬“啃”国外资料,顾诵芬最终提出了亚音速飞机气动参数设计准则和气动力特性工程计算方法,出色完成了歼教-1飞机的气动布局设计。
歼教-1首飞成功后,几乎是无缝衔接,顾诵芬又通过完成我国首型初级教练机——初教6飞机气动布局设计,建立了亚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体系;随即又在国内首次建立了超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体系,实现了超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计算、试验与试飞的闭环。他所创立的飞机气动力设计方法体系至今仍被国内飞机设计采用,为后续歼击机设计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但在1978年之前,顾诵芬的名字并不为人所知。虽然我国第一架自主设计的喷气式教练机歼教-1,早在1958年7月26日就在沈阳飞机厂机场首飞成功,但考虑到当时的国际环境,首飞成功的消息并没有公开。周恩来总理知道后还托人带话,“告诉这架飞机的设计人员,要他们做无名英雄”。
顾诵芬和他的同事们从不畏惧做无名英雄。“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这是他们共同的追求。到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以后,因国家、军方、航空工业系统、地方政府多次的奖励、表彰,顾诵芬的名字才逐渐进入世人的视野。他却总是说:“党和人民给了我很多、很高的荣誉。这些荣誉应归功于那些振兴中国航空工业的领导和默默无闻、顽强奋斗的工人、技术人员。”
2024年优秀人物事迹材料篇3
一部以聚焦内地扶贫工作为核心的纪录片《无穷之路》开播。主持人陈贝儿带着一共5个人的团队,历时三个月的拍摄制作。
从祖国最南端的海南出发,历经广西、贵州。云南、四川、宁夏等6个省份,探访10个曾经是属于深度贫困的地区实地采访,展现了许多不为香港人所知的内地扶贫故事。
陈贝儿攀爬过闻名中外的悬崖村钢梯,滑乘过怒江天险溜索,甚至前往四川理塘去采访了国民网红——丁真。
?无穷之路》对于香港人来说,是讲述了一个个见证奇迹的故事。
对于内地人来说,是将我们这些年来取得的成绩告诉整个世界。
首先,主持人陈贝儿就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人物。香港土生土长,出生于中产之家,父亲是被誉为“香港乐坛金牌监制”的陈永镐先生。
她精通三文两语,从小到大都就读于名校,是香港第一位采访奥斯卡、戛纳影展等国际盛世的女主持。她主持的《嫁到这世界便端》,取得很高的'收视率。
从这样一位城市姑娘的角度,一路去探讨、认识、了解路上的所见所闻。她没有为任何人或者机构组织“背书”的责任,只是从内心深处去真实感受一切。她代表着700万香港人来感同身受当地群众数十年来的悲欢离合与变化。
2024年优秀人物事迹材料篇4
崔同友,男,中国共产党党员,大学学历,现任六盘水市水城区玉舍镇玉舍社区居委会党委书记。2008年12月参加工作,先后在武警贵州省总队、贵州省水城县公安局玉舍派出所、水城县玉舍镇青松村、六盘水市水城区玉舍社区等单位工作,2021年3月任现职。
经过武警贵州省总队第二支队一中队和水城县公安局玉舍派出所多年锻炼,2018年5月,根据组织安排,崔同友异地到玉舍镇青松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2021年3月又到玉舍镇玉舍居委会担任村党委书记,虽然换了“戎装”,但依然冲锋在为人民服务的第一线。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严峻斗争中,做为党员干部牢记人民生命利益高于一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为了有效遏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蔓延,切实保障人民大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面对突如其来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崔同友从大年初一就和村两委人员战斗在一起、战斗在一线,看到广大村民对新冠肺炎还是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他立即和镇下派的干部、村支两委一起商量,把村里德高望重、有见识的人组织起来,从开始的入户讲、身边人说,到后来的小喇叭天天播、微信群天天转,崔同友和抗疫小分队把宣传贯穿整个抗疫始终,悬挂横幅和标语、入户走访宣传,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切实提高了群众的防范意识。
成立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把驻村干部、村支两委人员、村卫生室人员编队分组,严格群防群控“十条措施”,逐组逐户开展排查,看是否有从中高风险地区返回的打工人员,看是否有与确诊病例有过接触的人员,看是否有和中高风险疫情区返回人员有过接触的人员等,看是否有爬山越墙进村未报告人员,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对在排查中,有发生持续咳嗽、流鼻涕等患者立即组织医务人员进行监测,进行体温检测,并建立台账进行重点管控。对排查出的重点人员进行了“日监测、日询问、日反馈”,并充分发动群众自我监督,建立群众防控管控工作台账。
根据镇党委的安排和部署,在9个村民组重要路口设置疫情防控卡点3个,每个卡口实行两班倒,带头严格防控卡点值守工作,先后排查登记车辆494个,排查人员830人,劝返13人,没有高风险地区旅居人员进入青松村的情况。
面对疫情,我选择迎难而上,冲锋在前,兑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许诺。”因春节期间是外地工作人员的返乡高峰期,又恰逢冷风夹雨的恶劣天气,从除夕夜开始,我没离开过一步,每天带领村两委成员穿梭在村内各个村民组,向村民详细耐心科普新冠病毒肺炎知识,讲授发热病人的多种诱因;引导大家戴口罩、勤洗手、多透风、回家后,少外出,坚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可防、可治、可控制的信心,消除群众恐慌心理。时刻叮嘱阻击疫情是头等大事,值守同志不但要保护好自己,党员干部更要积极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作为,要积极学习疫情防控知识,积极正确应对疫情防控工作;挨家挨户访问排查,一户户拿到准确的信息,双脚踏险路、随时雨湿衣就是每天的写照。“我们多走一步,多摸排宣扬一户,其他人就少走一点路,疫情防控的工作就向前一步。”面对重大疫情“坚守使命,是无悔选择”、“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以担当作为彰显新时期共产党员的风采,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2024年优秀人物事迹材料篇5
2020年度年度春节如期而至,在这阖家团圆的日子里,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贺岁的节拍。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和严重的防控形势,_镇_村‘共产党员’_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一般党员的使命和‘责任’。
“任何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武汉封城后,环卫工人依然在坚守岗位,看着他们坚毅的身影,我眼睛湿润了,不禁想起胡主席的铮铮讲话――任何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_于去年12月3日来到武汉,就职于_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疫情爆发后,身处武汉的他,一直揪心着抗疫工作。1月28日晚,偶然的机会,_看到了武汉一社会团体招募疫区医院消杀防疫志愿者的消息,“我不能天天只关注新闻在那里唏嘘嗟叹”。疫情当前,他选择了守护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瞒着家人毅然决然加入了抗疫志愿者队伍,投身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很累,很疲乏,但却感觉非常充实”
从1月29日至今,_每日早出晚归,在武汉市第二医院病区(红区)参与长期消杀防疫任务,医院消杀防疫工作由包含_在内的三人负责,从早晨8点就要穿戴好沉重的密不透气的专用防护服口罩和护目镜,背上50多斤的喷雾器,游走在医院的每一个角落,刺鼻的消毒水在杀灭病菌的同时也不断腐蚀着他们的双手。
天天工作时间都在10个小时以上,下班脱下防护服,里面的衣服都早已被汗水浸透,鼻梁骨和颧骨被口罩箍得生疼,一双手早已被不知道是汗水还是药水泡得发白蜕皮。“也许我个人力量单薄,但涓涓细流终将汇聚成海,只要人人都出份力,我们将最终打赢这场战斗”,_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了疫情面前‘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力量,更是用自己的“涓涓细流”筑起防疫战斗前线的“战斗堡垒”。
一封出征别??
疫情肆虐,一线人员的生命健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风险,对_而言亦如是。“爸爸作为一名老党员党性不允许我退缩,作为一名老兵,军旗下的誓言,不允许我退缩。假如爸爸不能回来,期望你们兄弟俩快乐长大,照顾好爷爷和‘妈妈’。”参加志愿工作前夜,_给自己的家人写下一封出征别言,见字如面纸短情长,字里行间不仅流露着浓浓的亲情,更涌动着深深的家国情怀。_坦言,身处疫区直面病毒,胆怯恐怖犹在,但作为一名有着21年党龄的‘共产党员’,绝不会退缩。
2020年度年度的春节,对_来说可能不那么温馨和热闹,但正是有一个个_一名名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共产党员’默默为我们守住大家,才有我们自己身后的小家。
抗疫英雄们,等你们回家!
2024年优秀人物事迹材料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