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方案还应包括活动流程和具体的实施步骤,以便清晰指导,写活动方案时,务必要考虑到活动的可持续性和长期影响,下面是58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舞蹈室活动方案通用6篇,感谢您的参阅。

舞蹈室活动方案篇1
一、指导思想:
1、紧紧抓住素质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高度,着力构建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艺术课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建立起坚实丰厚的生产点。
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意识,促进孩子健康而有特色地成长。
二、活动目的: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使学生在良好的音乐氛围中提高自己的音乐素质和音乐修养。使学生初步了解、掌握舞蹈的基本训练,让学生通过活动,注意自己的基本形态,学习一些简单的舞蹈步伐,培养对舞蹈的兴趣爱好,同时也对舞蹈表演所必备的软度、开度,以及训练方法进行初步的了解,为今后的舞台表演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工作目标:
1、初步掌握舞蹈的基本动作,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技术,养成良好的姿态。
2、学习成套的舞蹈基本动作,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协调性和灵敏性。
3、发展学生各项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质。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四、活动特色:
1、由培养特长向启发创造延伸。着眼培养学生挑战困难,开拓进取的精神。
2、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自信。课堂学习活动中一些基础,能力较弱的学生,在艺术活动中获得了成功的机会,改变了孩子被动的心态,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功欲。
3、让活动成功孩子享受生命的时空。我们的艺术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气息,一双双高举的双手,一张张自信的笑脸,有如自然界中的花草。
五、活动对象:
对舞蹈感兴趣、有表现欲的3-6年级学生
六、活动内容:
训练中在基本功上下功夫,为出成品舞蹈打基础。“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任何一部优秀的舞蹈作品都离不开扎实的基本功,作为一名舞蹈学员在身体上所具备的素质主要包括直、绷、软、开。加强基本素质训练,主要包括:
1、肩、腰训练(压肩胛带、腰背肌、下腰、)
2、髋部训练
3、腿部训练(压腿、踢腿、竖叉)
4、积极参与舞蹈的学习、排练、演出等活动。学习舞蹈的基本动作及动作组合,并在音乐声中练习和熟练。了解音乐与舞蹈的关系,根据舞蹈的节奏和情绪。能够生动地进行表演。了解舞蹈的起源、发展、体裁及相关文化知识。
七、活动时间:
每星期周三下午第四节
八、活动地点:
学校舞台
舞蹈室活动方案篇2
时间:
每周四下午(二小时)
地点:
舞蹈室
辅导员:
邹丽影,于淼
活动目的:
一、使学生正确的掌握舞蹈的基本要领,简单的把上、把下的练习,知道基本的手位,脚位。
二、对队员们要求基功达到下叉,下腰。软度不好的`同学可延长时间。
三、对个别素质好的队员在技巧方面可加深一些,同时学一些简单的儿童舞蹈。
活动内容:
1、第一月教会学生正确地掌握舞蹈的基本要领,简单的把上,把下的练习,知道基本的手位,脚位。
2、第二个月要求全体队员都能在辅导员的训练下基功达到下叉,对个别软度不好的队员可加深练习,把上的训练有基本手位,脚位,一位的擦地,蹲,丁字位的前擦地,旁擦地,腰部的训练、腿部的训练的撩腿、弹腿、踢腿。
3、第三个月要求队员在能够下叉的基础上再加深一步下腰。同时学一些儿童舞蹈中常见的舞步的组合。
4、第四个月训练内容,对个别好的队员进行个人素质的提高,技巧方向可加深一些。例如:虎跳、前后桥、抢脸,同时要学一些简单的儿童舞蹈。
舞蹈室活动方案篇3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舞蹈教学是促进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舞蹈形象、生动活泼、感染力强,是学生十分喜爱、易于接受的一种艺术形式。舞蹈适合少儿的发育成长,使之更好地掌握身体,便于有表情地、创造性地使用动作语言,以表达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训练时间:
每周一下午2:20-4:05
三、训练地点:
学校舞蹈房
四、每月教学计划:
三月份:
把身体训练成有表现力的工具,动作协调,对动作、音乐、节奏等的感知更敏锐。
基本功训练
(1)地面压腿、
(2)把杆压腿、
(3)勾绷脚练习
四月份:
培养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共同合作的能力培养幼儿的`协调性和柔韧性
基本功训练:
(1)地面压腿、
(2)把杆压腿、
(3)勾绷脚练习
训练组合:胶州秧歌,三步训练、十字步训练
五月份:
培养创造力、即兴表演能力以及艺术欣赏力和鉴力。
基本功训练
(1)地面压腿、
(2)把杆压腿、
(3)秧歌扇花练习
舞蹈训练:《胶州秧歌》、《现代舞》
三步,十字步练习
六月份:
把身体训练成有表现力的工具,动作协调,对动作、音乐、节奏等的感知更敏锐。培养创造力、即兴表演能力以及艺术欣赏力和鉴力。
基本功训练
(1)地面压腿、
(2)把杆压腿、
(3)勾绷脚练习
训练组合《小脚丫》三步、十字步练习
舞蹈室活动方案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舞曲的名称,初步感知舞曲优美、柔和的旋律。
2、会用优美的动作跟随音乐表演。
活动准备
让幼儿熟悉少数民族瑶族,跳舞唱歌的场景图片,配乐磁带《瑶族舞曲》
活动过程
一、欣赏乐曲,理解乐曲的内容,找出主要音乐形象。
1、小朋友,我们今天来听一首好听的曲子。(教师弹奏乐曲)。
2、刚才的曲子叫《瑶族舞曲》,好听吗?我们再听一遍录音,你一边听一边想,音乐中告诉我们叔叔阿姨在干什么?听完乐曲,让幼儿说一说(叔叔阿姨在跳舞……)对幼儿的想象加以评价。
3、出示图片(瑶族叔叔阿姨跳舞的场面,有长鼓,芦笙,小河。树,竹楼,晚霞……),再次引导幼儿边看图片边听音乐。
二、组织幼儿分段欣赏乐曲。
1、弹奏第一段,要求幼儿听出音乐的速度是快还是慢。
提问:听了这段音乐,想象叔叔阿姨是怎样跳舞的(引导幼儿说:这段音乐很慢,叔叔阿姨在跳着优美的'舞蹈)。
2、听第二段音乐,要求幼儿讲出音乐的快慢。
听了这段音乐,想象叔叔阿姨是怎样跳舞的(引导幼儿说:叔叔阿姨跳得很快,因为这段音乐是快的)。
3、让幼儿听第三段音乐,以同样的要求让幼儿边欣赏边想象,这时叔叔阿姨干什么?
4、在分段欣赏的基础上再让幼儿完整欣赏一遍乐曲,教师可配上语言(可以事先准备好的,也可以是加上幼儿想象讲述的内容,教师即兴组织的)。如第一段音乐可配上:"在风景优美的瑶族寨,住着许多勤劳的叔叔阿姨,这天,晚霞映红了天边,他们结束了一天愉快的劳动,来到了小河边,唱着动听的歌,跳着优美的舞"。第二段音乐可配上:"听,他们越唱越欢乐,瞧,他们越唱越有劲,啊,他们在唱歌歌唱我们的生活多美好。
三、引导幼儿在欣赏乐曲过程中熟悉它的结构。
1、要求幼儿反复欣赏音乐,开始的速度怎样?中间的速度怎样?最后的速度怎样?
2、引导幼儿欣赏第三段音乐和哪一段音乐一样?通过不断欣赏,让幼儿知道舞曲是(aba)三段体的结构形式。
四、欣赏、学习铃鼓舞,体验舞曲的优美、柔和。
1、欣赏老师的表演。(老师自编)
2、幼儿徒手模仿老师的动作,用身体和手臂表现乐曲的柔美。
3、幼儿持铃鼓随音乐练习,进一步体验乐曲的优美、柔和。
舞蹈室活动方案篇5
一、前??
为推动全民健身,弘扬舞蹈文化,进一步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加强大学生艺术素质,同时为我校迎评促建添砖添瓦,提升学院校园文化的层次和品位,特举办校园舞蹈大赛。希望借此展示当今学生的青春风采,繁荣校园文化,营造高雅的文化氛围,凸显张扬的个性,培养校园舞蹈新势力,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
本次活动由院团委主办,院学生社团联合会承办。本次活动遵循“人人参与”的宗旨,我们为其提供一个高雅艺术的交流平台,最终推进我院校园文化生活的进一步完善,让热爱舞蹈的同学能够参与到这次大赛中,在这里找到展示自己的舞台。在这酷夏里,到底谁才是火的舞者,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二、活动“舞动青春”校园舞蹈大赛
三、活动目的
1、以本次大赛为契机,促进全民健身,在我校营造人人爱运动的积极氛围。
2、体现新时代大学生审美态度,诠释自我、展现自我的观点,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通过大赛为学校校园生活提供一道极具特色的文化大餐。
3、展示校园美丽气质,树立我校山美、水美、校美、人美的美丽形象,发扬校园文化精神,更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热爱校园的主人翁精神。
4、通过比赛选出冠亚季军,人气,风采,组织及优秀奖。
四、活动时间
20____年__月__日注:时间为暂定,根据学校有关安排进行调整
五、活动地点
六、活动的整体要求
1、着装要求:
(1)外表:青春、健康、积极向上,整洁大方。
(2)服饰:选手应选择与自己舞蹈种类相应风格的服装,服装不得过分暴露,不得有纹身,不得有反映暴力、色情、反动的内容,不得有不健康内容的图案、文字、饰物和道具,否则视具体情况扣分。
(3)发型:不得有过分怪异的发型。
2、舞蹈要求:舞蹈可分为个人,团体表演。舞蹈种类多样化,可分为民族,现代,街舞。
成套编排
(1)艺术性:
①充满活力,积极向上,有创造性,具有流畅的过渡动作,丰富的对型变化。
②必须显示身体全面的协调能力和活力而应避免重复。动作设计中应包含有一种或多种类型的舞蹈动作和技巧动作,成套动作中的舞蹈、技巧、造型和队形变化应始终保持完整性。
③舞蹈的动作设计要遵循健康和安全的原则,并体现项目特点。不提倡做力所不能及的难度动作(如出现选手不遵循健康、安全原则,出现意外伤害情况,组委会不承担责任)。
④表现力丰富,富有激情、感染力强,有良好的团队配合与交流,并能充分体现团队精神。
(2)完成:
成套动作的完成应符合所选舞蹈种类的特色,动作优美。
动作完成能体现所选择动作类型的风格和特点。
动作完成轻松流畅,技术正确,没有失误。
成套动作中应注重技巧与舞蹈的配合及合理分配。
成套动作应与音乐完美地配合,能体现所选音乐的特点。
3、时间限制:10分钟以内
4、评分办法(10分制)
①动作编排3分;
②现场完成2分;
③技术舞感2分;
④表现力、交流与配合2分;
⑤音乐与服饰1分
七、活动流程
(一)宣传工作
1.前期宣传工作:(10.20~11.5)
①10月17日~18日:由社联活动部与社工部成员将大赛通知发放至全院各班级.。
②10月17日晚由主席团召开八系文艺部长与hip-hop、律动社团的负责人的会议为本次大赛作宣传并负责报名工作。
③10月18日晚由宣传部出橱窗公布舞蹈大赛的通知。
2.中期宣传工作:(11.10~11.24)
宣传部利用橱窗公布各参赛选手的海选(初赛)的时间、地点。
3.活动时与活动后的宣传工作:(11.26~活动结束)
①由宣传部利用戕牌公布选手的名单并安排彩排的时间、地点
②订做横幅一条“第二届校园舞蹈大赛”挂于报告厅作为决赛宣传。
③决赛前三天由宣传部利用橱窗和戕牌公布决赛的时间、地点;并发出请柬邀请相关领导和评委老师、兄弟单位负责人观看大赛。
④决赛现场的摄像工作由宣传部、记者团负责并负责图象资料的处理工作。
⑤赛后由宣传部利用校园网站等各种宣传渠道公布此次比赛的情况,展示相关图片。
(二)组织工作
1.前期组织报名工作(20____年__月__日--20____年__月__日)
①报名方式:各选手可以直接到学院学生会办公室报名(由活动部的值班人员负责登记),也可以到各系学生会文艺部或自己所属社团负责人报名。
②报名时间:(20____年__月__日--20____年__月__日)
注:各系、各社团所有报名表均交至活动部,由活动部将各参赛选手名单重新核对整理。
③报名要求;可以是团队(以系、社团为单位组队)或个人名义进行报名;认真填写报名表;舞蹈的种类自选、音乐自配碟。
2.中期组织初赛工作:(20____年__月__日--20____年__月__日)
①初赛地点:____________
②初赛时间:中午(12:10~13:30)安排5组参赛选手;下午(16:00~17:30)安排5组参赛选手。
③初赛评委:______________
④初赛结果:选出10组参赛选手进入决赛并作出彩排的出场顺序的具体安排。
⑤主持人联系、台词、评分表等准备工作
⑥决赛时的场地布置用品(横幅、礼花炮、鲜花、矿泉水、席位标牌、气球等)
⑦报告厅申请工作。
3.后期组织决赛工作(20____年__月__日决赛时)
①20____年__月__日--20____年__月__日进行参赛选手统一在社团活动室进行彩排。[注:所有参赛选手的音乐、服饰、组员的安排(包括社联相关工作人员)全部到位,并在彩排后统一将各组的参赛音乐收由社联统一保管。]②决赛工作布置(详见决赛具体安排)
③赛后第二天组织开展总结会议,指出相应的工作问题。、
(三)决赛的具体安排:
1.决赛时间:__月初(具体时间待定)
2.决赛地点:______
3.场地布置工作
①悬挂横幅、气球、盆景的布置、音箱调试、碟片到位。
②评分表、奖品(荣誉证书)等用品到位。
③评委、参赛选手、现场观众的席位安排。(观众来源:各参赛队粉丝团、社联部分代表等)
4.相关工作人员:
①评委老师:团委老师社联主席团
②主持人:(待定)
③礼仪组(联系大学生艺术团礼仪部)
④其他工作人员:社联所有成员(注:所有社联工作人员必须佩带标志牌)
5.比赛进行安排:
①现场次序维护(两扇门派专人看守、安排观众入席等)
②主持人、各参赛选手准备(所有参赛选手在间隔一个节目时,安排工作人员摧台)
③现场评分工作:安排一个工作人员收集各评委打分,两名工作人员对分数处理(除去分和最底分求平均值),间隔两个节目负责送一次上两组选手成绩给主持人便于现场公布。
④奖品发放:待最后一组成绩出来后,迅速对所有成绩处理并填写荣誉证书,礼仪组开始准备,主持人邀请评委老师为获奖选手颁发证书与奖品。
⑤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工作人员拧开礼花炮。
6.比赛结束:现场的清理工作(舞台、观众席、拿回碟片等)
八、活动经费预算横幅若干(宣传用和会场布置使用):150元评分表及报名表的印发:总计__元
舞蹈室活动方案篇6
一、指导思想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本学年我校一如既往的开展了舞蹈社团活动。通过每周一次的训练,要求学生在学期末掌握一定的舞蹈知识,软度、开度得到一定的训练,在音乐舞蹈中表现美、感受美,尝试不同风格的舞蹈组合。在进行技能技巧训练的同时,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增强自信,学会展现自我。
二、活动宗旨
1.初步掌握舞蹈的基本动作,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技术,养成良好的姿态。
2.学习成套的舞蹈基本动作,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协调性和灵敏性。
3.发展学生各项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质。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三、活动对象
我校学生可自愿报名,通过考核择优录取。
四、活动地点
学校舞蹈室。
五、活动内容
1.教会学生正确地掌握舞蹈的基本要领,知道基本的手位,脚位。
2.全体队员都能在辅导员的训练下基功达到下叉,对个别软度不好的队员可加深练习,训练有基本手位,脚位,一位的擦地,蹲,丁字位的前擦地,旁擦地,腰部的训练、腿部的训练的'撩腿、弹腿、踢腿。
3.队员在能够下叉的基础上再加深一步下腰。同时学一些儿童舞蹈中常见的舞步的组合。
4、对个别好的队员进行个人素质的提高,技巧方向可加深一些。例如:虎跳、前后桥、抢脸,同时要学一些简单的儿童舞蹈。
六、活动措施
1.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精心组织,实施分层指导并采取多种形式,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竞争感,使潜在的智慧和舞蹈才能得到自由地发展。
2.舞蹈社团的活动必须与音乐的基本任务合拍,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
3.凡参加舞蹈社团的学生,不论水平高低,要保护其积极性,使其认识到兴趣小组活动的意义和作用,从而主动积极地参加。
舞蹈室活动方案通用6篇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