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必须提前准备详尽的教案,以确保教学资源的有效使用,在教案中,教师应考虑如何利用多媒体和其他教学工具来增强效果,58心得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妈妈,妈妈教案参考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妈妈,妈妈教案篇1
一、活动内容来源
进入中班我们班开展了“我爱我家”这个活动,幼儿纷纷带来了家里人的照片,其中一部分幼儿带来了自己的成长相册。一名幼儿的成长相册是从妈妈怀孕的时候开始积累起来的。他们在翻看和阅读相册的过程中,知道了自己是从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的,继而对自己在妈妈肚子里是如何长的发生了浓厚的兴趣。针对这个孩子们自己生成的内容,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邀请幼儿园的朱医生和我们举办了一个“小小咨询会”,解答幼儿的提问;还进行了“找找身边的肚子妈妈”的活动,与她们进行简单的交流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又有许多小朋友们也从家里带来了自己妈妈肚子时候的照片,还从各个地方收集了一些有关妈妈怀孕时候的图片。家把照片和收集来的图片布置在区域活动中的小书房里,并热烈的进行交流,有些幼儿还回家问问妈妈怀孕时的感受,到幼儿园来告诉家。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收集资料和个别交流,我以美术活动作为切入口,根据孩子生成的需要,设计了“我在妈妈肚子里”这个活动,作为孩子表现情感的手段,满足孩子表达的愿望,激发孩子对妈妈的热爱之情。在整个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观察比较,使孩子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的获取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充分发挥的整合性,使孩子的语言表达,艺术表现,情感体验都得到满足和发展。
二、活动目标:
1、看看议议画画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事,尝试胆地表现表达;
2、体验妈妈怀孕时的辛苦,萌发对妈妈的关爱之情。
三、活动准备:
1、翻看和阅读成长相册。
2、邀请朱医生,召开“小小咨询会”。
3、区域活动中“我在妈妈肚子里”的材料收集与布置。
4、图片欣赏、彩色纸、水彩笔、蜡笔
四、活动过程:
1、看看议议
(1)从哪里看出妈妈的肚子一天天起来,妈妈累不累,辛苦吗?
(2)妈妈肚子的时候是如何照顾宝宝的。
2、尝试表现
(1)你在妈妈肚子里几个月了?
(2)妈妈是怎么照顾你的?
3、欣赏交流
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我和妈妈的故事。
4、活动延伸
回家把画送给妈妈,并对吗说一句好听的话,表达对妈妈的关爱之情。
妈妈,妈妈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意识和方法。
4、了解课文介绍的自然知识,激发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鼓励学生收集植物的种子,调查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访问植物妈妈好吗?你认识哪些植物呢?(相机出示苍耳、蒲公英、豌豆、稻谷、
棉花等植物图片)。你认识它们的孩子吗?(出示苍耳、蒲公英、豌豆、稻谷、棉花及它们的种子对应的图片。)
2、植物妈妈的孩子长大了。想出去旅行,植物妈妈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它的孩子呢?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通、读顺、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录音朗读课文。
3、学生模仿录音练习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识记生字。
1、集体拼读“树叶”、“苹果”中的生字。
2、课件出示“我会认”中的生字。
四、诵读讨论课文
1、读补充阅读材料。课件出示:种子传播的`奥秘
2、交流课前观察所得。除了课文中告诉我们的,你还知道哪些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五、指导写字。
1、观察“娃、洼”两个字,说说写时注意什么?
2、指导:两个字的右边是由两个“土”字组成,不要把一竖写到底。
板书
植物妈妈有办法
(准备) (靠)
蒲公英 降落伞 风吹
苍耳 铠甲 动物带 传播种子
豌豆 豆荚 太阳晒
(仔细观察)
(增长知识)
妈妈,妈妈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爱祖国、爱人民、爱长辈是我们少年儿童的崇高品格。本课就是表现了“音乐与人”这一。
2、聆听《***歌》、《鲁冰花》、《小白菜》,感受音乐的风格、音乐的音色色彩、音乐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
1、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四分休止符。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
教具准备 :
钢琴、录音机 、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小猫 爱吃
鱼, 鱼。
3、复习歌曲《***心》。
二、聆听《鲁冰花》、《小白菜》
1、看着歌词初听全曲,(可带上身体律动)了解歌曲内容,简单说说,并说说心情如何?
2、复听,说说哪首是一个人唱的.?哪首是很多人唱的?
3、探讨一下书本作业:刚听完的两首歌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连线)
三、学唱歌曲
1、讲故事导入。
2、聆听并思考:谁在唱摇篮曲?唱给谁听?
3、用哼鸣模唱歌曲。
4、学唱歌词:要求用悄悄话式的歌唱方法来学唱歌曲。
5、速度在本歌曲中起重要的作用,要求学生把握确切,以便更好的表演。(完成课本上的作业)
6、让学生讨论用什么样的声音更能表现宁静的气氛与情景?(轻柔的声音)
四、创编活动
1、用歌曲录音作背景音乐的伴奏,把歌词改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2、歌表演:演唱时要作为主人翁投入角色,心中要有故事的画面。
3、跳格子游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五、课堂小结:
通过唱歌和讲故事,我们知道了妈妈辛不辛苦啊?知道妈妈那么辛苦后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我们应该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最起码自己的事情一定自己来做,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自己的鞋袜自己穿,自己的被子自己叠,自己的头发自己梳。听《唱给***摇篮曲》走出教室。
课时小节及体会:
妈妈,妈妈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能从小动物报恩的故事中,萌发爱妈妈的情感。
2、愿意扮演小乌鸦照顾妈妈的情景,体验扮演的快乐。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 故事:《小乌鸦爱妈妈》
2、 自制ppt
3、 歌曲《小乌鸦爱妈妈》
4、 小动物头饰,头巾(教师用),小勺和小碗。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 欣赏视频故事:《小乌鸦爱妈妈》
(1) 提问:“乌鸦妈妈年纪大了,飞也飞不动了,小乌鸦是怎么做的?”
(2) 幼儿自由交流(找小虫给妈妈吃,照顾妈妈)。
(3) 提问:“乌鸦妈妈最后怎么了?”、“它为什么流眼泪啊?”
(4) 幼儿自由交流(它很感动/它生病了,……)
2、 小结。小乌鸦知道妈妈年纪大了,飞不动了,不能出去捉虫子吃,所以,小乌鸦要帮助妈妈,不能让妈妈饿着。小乌鸦真是一个孝顺的乖宝宝,懂得感恩!
二、扮演体验
1、 提问:“如果你是小乌鸦,你们会照顾好自己的妈妈吗?”
2、 师幼共同扮演。我是乌鸦妈妈,乌鸦妈妈年纪大了,再也飞不动了,你们会怎样照顾我呢?(教师用头巾裹好头部)
3、 请幼儿喂东西给教师吃。
三、说说自己要感谢的人
1、提问:“小乌鸦都懂得要感谢自己的妈妈,所以它要照顾好妈妈,在你们的心里,你想感谢谁呢?”
2、幼儿自由回答。
3、小结。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老师阿姨,……,还有很多很多帮助过我们的人,我们都应该感谢他们,爱他们。
活动延伸
等宝宝回到家之后,和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抱一抱,因为你们都很爱他们,是不是?
附故事:
?小乌鸦爱妈妈》
从前,有一棵很高大的树,树上住着勤劳、善良的.乌鸦妈妈,她每天都要飞到好远好远的地方去找虫子给她可爱的乌鸦宝宝吃,小乌鸦在妈妈的关心下越长越大了,终于有一天小乌鸦都要飞翔了,它高兴地张开了翅膀飞出了家,妈妈可高兴了。可是她已经老得飞不动了,孤单单地呆在家中。突然从远处飞来了一个小黑点,小乌鸦衔着它平生捕到第一条小虫回来了,它把小虫喂给了妈妈。就这样,小乌鸦飞来又飞去,自己又累又饿,却把找来的虫子一口一口地喂给了妈妈。妈妈感动地哭了。
妈妈,妈妈教案篇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立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在朗读中了解诗歌内容,体会孩子不愿娇生惯养,希望自立的愿望。
2.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对语言的感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孩子对妈妈的情感,增强孩子渴求自立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朗读中了解诗歌内容,体会孩子不愿娇生惯养,希望自立的愿望。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1:雨中情境的视频)学生相互交流,说出图上的情境。
2.(出示课件2:图片 画面内容是下雨了,校门口站满了前来接孩子的家长,很多家长都纷纷接走了自己的孩子,只有一个孩子没人来接,独自一人奔跑在雨中)指导学生看图,说说当你看到这种情境,有何感受?(学生谈想法)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自立能力强,而且很勇敢的小伙伴,他在雨中希望自己跑回家,不想让妈妈来送伞。你们想不想认识他?(生答)
3.板书课题:妈妈,不要送伞来
齐读课题, 认读“伞”字,老师拿出雨伞,说一说与实物的异同?
?设计意图: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闭眼倾听,整体感知
1.播放配乐课文录音(出示课件3:配乐课文录音)
学生闭上眼睛听,展开想象,浮现画面
2.小组内交流,通过听,你懂得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录音唤起学生对文章的兴趣,再让学生各抒已见,各有所悟,各有所得,培养学生的语感,〕
三.自主识字,交流方法
1.对照字表圈画生字
2.学生自由组合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3.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老师引导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说)
4.全班交流学习情况,教师检查指导:
(出示课件4)
慢悠悠(yōu) 雨丝(sī) 淋(lín)坏
勇敢(gǎn) 奔(bēn)跑 更加(jiā)
5.生字的应用:选择你喜欢的生字组词“勇敢、机灵、慢悠悠”等说一句话。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所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朗读课文,了解内容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出示课件5)
1.从课文中你读懂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为什么不要妈妈送伞来?你会对妈妈说什么呢?
3. 小结:丁丁长大了,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设计意图: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自主活动中,在积极思维中达到自悟自得。〕
五、指导书写:
1.课件展示:(出示课件6)
“伞”的笔顺:
“变”下面是“又”,不是反文。
“奔”的笔顺:
2.范写,描字。
3.练习书写生字。
?设计意图:应用媒体资源学习生字,使知识化抽象为形象,加深记忆。〕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bēn)跑 更 (jiā) 雨 (sǎn) (biàn)成
2. 用“喜欢”练习说一句话。
喜欢:
3. 读一读。
我会做
妈妈,您听我说,
为什么总是说我不会做,
爸爸,您听我说,
为什么总是说我不会做。
我会做,我会做,
我会做你们会做的活。
我会擦(cā)桌,我会扫地,
我会叠(dié)被,我会洗衣。
我会做你们会做的活。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孩子不愿意娇生惯养、希望自立的愿望。
2.懂得从小要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x k b 1 . c o m
【教具准备】
配乐,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朗读课文
1.播放课件《小雨沙沙》师生边舞边唱
(出示课件7:歌曲《小雨沙沙》)
2.指名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营造了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
二、通读课文,感悟语??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 齐读课文,想想每节诗主要讲什么?
3.(出示课件8:小雨情境)
(1)请同学们看屏幕,谁先读第一句话“不要送伞来,妈妈,我喜欢在小雨中慢悠悠地走回家”。
(2)怎样才叫“慢悠悠地走回家。”谁来给大家表演一下?
(3)朗读第二句话“我喜欢细细的雨丝,对我悄悄说话。”小雨会说话吗?
(4)同桌讨论这一小节诗歌应该以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轻柔、喜爱)
4. (出示课件9:大雨情境)
(1)下大雨时,丁丁又是怎么样回家的呢?
(2)自由读第二小节。
(3)安排5、6个同学来表演“伞群”,安排一个同学表演“机灵的'小鹿”。
(4)机灵的小鹿,多么快乐!谁再读一读这一小节?
?设计意图:教学时,让学生在表演中体验、感受不同角色的不同个性,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又分别用了“小雨中”和”“大雨中”两个视频场景来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句表达的情感。〕
5.那么还有什么原因不让妈妈送伞来呢?
(1)全班默读第三节诗。
(2)质疑:
a.“你的爱”指的是什么爱?
(不让孩子淋雨、怕孩子遇到危险,过分关心孩子。)
b.什么是“小糖人”?生活中还有哪些小朋友的行为像“小糖人”的行为?
(3)不想做“小糖人”的同学齐读这一句话。
(4)不做小糖人,你想对妈妈说什么呢?
(妈妈,“我”感谢你对“我”的关心;妈妈,“我”不是小糖人,不像它那么娇嫩,那么脆弱;妈妈,您就放心吧!雨点不会把“我”淋坏。)
(妈妈,“我”感谢你对“我”的关心;妈妈,“我”不是小糖人,不像它那么娇嫩,那么脆弱;妈妈,您就放心吧!雨点不会把“我”淋坏。)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营造质疑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愉快地获取知识。〕
6.配乐、配画朗读课文,升华情感
?设计意图:情境渲染气氛,书声朗朗,再造意境,使学生对文章思想内涵的感悟得以升华。〕
三.拓展延伸
学习了这首小诗,我觉得大家也长大了许多,为了证明我们长大了,你们想对妈妈、爸爸、老师、同学说些什么呢?(出示课件,仿照例子编一编)
例:不要送伞来,妈妈,我喜欢在小雨中走回家。
不要______,妈妈,我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要______,爸爸,我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要______,_____,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拓展延伸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四、布置作业:
准备班会:《妈妈,我长大了》
?设计意图: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读一读并抄写下来。
喜欢__________ 雨丝__________ 书包__________
机灵__________ 五彩__________ 但是__________
2. 把下面每组词语连成句子抄下来,再加上标点。
(1)在风雨中 欢快 更加 小树
(2)变成 小鹿 机灵的 大雨里 我
3.读一读,议一议。
我长大了
曾经在众多人的关爱下 我们丫丫学语,蹒跚学步。
曾经在众多人的呵护下 我们开始迈开人生第一步。
关注我们的眼睛永远有那么多!那么多!
呵护我们的双手永远有那么多!那么多!
妈妈,请放开你温暖的手,让我独自在坎坷的路上,磕磕碰碰向前走。
爸爸,请放开你慈爱的手,让我踩在坚实的土地上,与一切困难、一切胜利交朋友。
老师,请放开你关爱的手,请你相信我很勇敢,在任何的困难和挫折面前不会低头。
爸爸妈妈,我们郑重的向你们宣告:我们长大了,请收起你们劳累的翅膀,我们有足够的勇气抵挡成长的风浪!
亲爱的的老师,我们郑重的向您宣告:我们长大了!我们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每天都有一个新进步!
亲爱的爸爸、妈妈、老师请你们放心,我们是已经启航的小船,将勇敢的驶向大海,迎接风浪!
【板书设计】
妈妈,不要送伞来
我喜欢 我喜欢
小雨 搏击风雨
不是小糖人(自立)
【课后反思】
识字教学,可采用板书和识字学词相结合的方法。如记忆“伞”,课前在黑板上画上各种颜色的雨伞,结合伞的形状教学,使学生记忆深刻,并结合板书上各种颜色的雨伞,再理解第二节课文中“五彩的伞群”的意思。如记忆“裹”这个形声字时,结合课文插图,让学生模仿课文插图做动作读“我喜欢头上顶着外衣裹住的书包”,然后出示“衣”和“果”两个字组成的“裹”字,突破了生字教学的难点。教师教学时,可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多边信息交流的研究方式。使学生在宽松、和谐、自主的氛围下积极主动地去学,去思考,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学生从自己的发言与老师的引导中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了自立的重要性,更透露出自立的愿望。学生懂得什么是父母娇生惯养的小糖人,喜欢书中描写的伴着细细的雨丝回家的场景,更盼望和文中的小主人公一样能在大雨中自己跑回家。可是结合二年级孩子的年龄及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现在所处的周围的生活环境,教师不得不考虑学了这篇课文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出现在孩子们的身上。基于他们幼小的心灵与少量的经历,教师在学生自立的同时,更要根据我们现实生活的条件与客观环境作出相应的引导与,这是必不可少的。
妈妈,妈妈教案参考5篇相关文章:
★ 社会妈妈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