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高教案6篇

时间:
lcbkmm
分享
下载本文

很多人在制定教案时,忽视了对课堂管理技巧的培养,通过不断完善教案,教师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以下是58心得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跳高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跳高教案6篇

跳高教案篇1

一、教材分析:

跳高是由助跑、起跳、腾空过杆和落地等紧密衔接的几个部分组成。跨越式跳高采用侧面直线助跑,助跑方向与横杆的夹角在30-60度之间,距离一般约4-5米,左脚起跳在右侧助跑,右脚起跳则在左侧助跑。助跑的速度逐渐加快,最后一步稍小一些,在距离横杆投影三四脚的地方,用有力脚起跳。起跳腿以脚跟先着地,迅速过渡到全脚掌并稍屈膝,以前脚掌快速用力蹬地起跳,同时摆动腿带动髋关节积极向前上方摆起,两臂配合协调上摆,摆动腿摆至横杆上方后稍内旋、并积极下压,起跳腿迅速向上摆起,两腿相继依次过杆,摆动腿先落地,然后起跳腿落地,屈膝缓冲。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跨越式跳高的完整技术动作。

2.通过口令式徒手练习和过橡皮筋练习有80%以上的学生做出4-6步助跑起跳的动作。

3.在合作与交流的学习中,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克服困难,不断向新的目标挑战的'优良品质。

三、教学内容 一) 晇越式跳高(助跑与起跳) (二) 游戏: 斗牛

四、 教学重点: 起跳 教学难点: 助跑与起跳相结合

五、 教学步骤:

(一) 开始部分: 体育委员整队,让学生成男女两组站在教师两侧,师生问好,宣布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安排好见习的学生.

(二) 准备部分:1.队列队形, 反口令练习, 教师汫解练习方法, 口令指挥学生练习.2.讲解徒手操动作方法.并做示范。

六、 基本部分 教学跨越式跳高助跑与起跳)

1.讲解示范跨越式跳高:由助跑、起跳、腾空过杆、落地几个环节组成.教师讲解和让学生观察图片柤结合,使学生对跨越式跳高有个概念。要求:练习有序,注意安全。

2. 教学跨越式跳高技术: (1)1步助跑摆腿起跳徒手练习. (2)2步助跑起跳徒手练习,启发学生,怎样越过橡皮筋,同时要求不要碰到橡皮筋.要求:助跑积极,不赶步,起跳腿快速蹬直。(3)2~6步助跑起跳过橡皮筋练习. 体会踏跳、摆腿、摆臂的动作协调,使助跑起跳过竿结合起来.. 教师巡回指导,个别纠错,鼓励学生. 反复练习. 要求:全脚掌着地,起跳有力。(4)集合学生,让学生总结出目前跳高的最好方法(跨越式),再让优秀学生展示一下方法,激发学生兴趣与欲望,为下节课积极参与做好准备。(5) 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学习认真的同学,进步大的同学,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教师评价学习特别认真与进步比较大的学生。

3.游戏:斗牛

两人面对面,两脚前后站立,伸出一手相握,另一手放背后,利用拉、敲等动作使对方的脚移动就算赢。

﹙1﹚学生明确游戏的规则和要求,男女分组.﹙2﹚学生积极参与练习。要求:遵守游戏规则

七、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 教师示范,语言提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 跟老师一起做放松活动

2.整队小结; 学生 认真听讲,接受点评,反思不足.

3.指挥学生收拾器材,

4. 师生道别.

跳高教案篇2

学习内容:跨越式跳高;

学习目标:

1、懂得跳高的关键是起跳迅速有力,尽量使身体向上腾起;

2、通过本次课85%的学生能做到起跳迅速有力,身体尽量向上腾起;

3、乐于重复练习,具有坚毅果断、努力进取的精神;

一、准备部分

1、体委整队;

2、师生问好,宣布上课的内容;

3、学生自编徒手操练习;

4、组织学生进行步步高游戏;

组织队形:四列横队、圆圈练习

二、基本部分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原地向上摆腿,原地跨越式跳高,助跑3~5步起跳摆腿等练习;

2、教师讲解、示范确定起跳点及丈量助跑距离的方法,(助跑节奏要稳定,起跳点要踏

准)

3、组织学生尝试性越过一定高度橡皮筋的练习;

4、请做的好的学生进行表演,教师及时进行指导;

5、组织学生分组继续练习;

6、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专门设立另一个小组降低高度进行练习;

学生活动:

1、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各种辅助性的练习;

2、观察教师的示范,学会丈量助跑距离的方法;

3、观察同学的表演,通过教师的讲评,能找出自己的缺点;

4、学生继续练习,对动作加以改进和提高;

5、设立互帮小组,让学困生尽快掌握动作要领;

四、游戏:喊数抱团

教师活动:

1、请四个同学当助手讲解、示范游戏的规则和方法;

2、组织学生尝试性练习,并组织学生交流;

3、带领学生分组游戏,鼓励学生向强者挑战(要注意安全)

学生活动:

1、仔细观察示范的过程,认真听讲,理解游戏的规则和方法;

2、在组长的带领下,自我体验游戏的过程,针对问题,积极讨论,积极发言;

3、积极参加游戏,战胜本组同学的同时,能勇敢向其他组挑战;

五、结束部分

1、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围成圆圈进行放松;

2、教师小结,归还器材;

3、布置课后作业。

4、师生再见。

跳高教案篇3

一、遵循规律,感受实实在在。

在课的准备部分设计了队列队形练习和图形跑及“沿线追拍”的游戏。队列队形的练习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课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口令同时,袁老师跑动到队列的各个方位,观察学生的行为情况,及时对学生的情况进行简单的小结,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要求。在图形跑的游戏中,老师身先士卒,在队伍最前面带领学生一起,每个学生都积极配合,效果非常的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达到了热身的目的。基本部分共分成三步。

一是过高低竿,

二是过平行竿,

三是过高度不等的平行竿。

这样设置使教学循序渐进,让学生在快乐有趣中学习跨越式跳高,使全部学生掌握跨越式跳高动作,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二、用问题引导课堂走向。

在袁老师的课堂中,我们不难看到,老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老师在授课中及时指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怎样跳身体才避免碰到横杆;跨越式跳高的动作关键,如何才能跳得又高又好……学生通过动体——动脑——实践——体验,主动探究,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更主动,更积极,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思维更活跃。学生玩的高兴,学得开心,不知不觉的掌握了跨越式跳高的动作。

三、巧妙设置,环节清晰。

在袁老师的课堂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练习的激情,但是丝毫看不出雕琢的痕迹,源于教师在课前认真的进行了学情分析和课堂预设。教师在各个环节的衔接上的“行云流水”确实是我学习的榜样。在准备活动的小游戏“沿线追拍”的游戏中,老师安排被追到的学生就可以拿放在旁边的橡皮筋,然后自由组合跳橡皮筋。这段时间,让已经退出游戏的学生能够很快转移学习关注,不会因此停留下来,更妙之处在于,学生取到的橡皮筋就是接下来的环节中必不可少的练习器具,减少了摆放取材,取收^器木才的时间。真是一石二鸟啊!其次,教师在课堂中的分组看似有点混乱,但是这个组一旦分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直接散开。事实证明,主教材的学习和游戏的进行都是以这次的分组情况定下来的,没有过多的调集队形,为能够高效练习提供了保障。

四、不同层次学习,体验快乐。

面对跨越式跳高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来看是严重参差不齐的。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了分组选择高度练习环节,应该是对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受益的举措。学生自己选择高度,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发展既有共同特点,又有不同层次,有利于教师区别对待,因材实教。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倡导同学之间互教互学,互相帮助,既培养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能力,又使他们的求知动机和自我表现动机得到展示,促使学生主动全面发展。

以下是我的对于这堂课的一点建议:

一是教师在课堂中的随意性较大。教师在为学生分组的时候消耗的时间比较长,共计45′。这对于分秒必争的课堂是非常不利的。究其原因就是老师在进行分组前对学生的要求讲的不够仔细。而且分组之后没有为每一组划定区域,只是用口头语言指挥各个小组在老师随意指向的地方进行练习,导致后面的'分组轮流练习的时候小组间人员就发生身体的碰撞和摩擦。教师应该事先做好场地、^器木才的安排。教师随意性大也是造成学生学习纪律性差的一个起因。

二是教学重难点突破的手段不是很明显。本节课中学生的问题提出来的非常的到位,之后教师经过了讲解和示范,学生由于小组间的距离并不是均匀,加之本班的人数较多,很多的学生对于教学的重难点根本就没有听清楚。在接下来长达六分钟的练习中,学生分小组依次练习,但是对于“摆动腿上抬过竿、两腿依次过竿、轻巧落地”的重点不是很清楚,只是顺着小组的大部队前移,一次次去过,怎样改进就不得而知了。这对于学生技术动作的学习和定型都是有影响。建议先安排分解动作的辅助练习再过渡到完整动作的全过程练习。

袁老师的课堂是快乐的,学生的学习是激情四射的,这样的课堂又有哪个学生给你会不喜欢呢?

跳高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懂得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萌发相互关爱的情感。

2.在猜猜想想中,了解小动物帮助小袋鼠的趣味变现。

3.认读重点字词:哭、笑、眼泪、肚皮。

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小图书人手一册、小头饰。

2.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大头饰、大字卡。

活动过程

一、头饰导入教师手拿小袋鼠的头饰。引导语:森林里住着一只小袋鼠,不知为什么?它的心情不好,后来又变好了。你们想知道小袋鼠的心情是怎么变好的吗?引出故事《小袋鼠的眼泪》,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二、自由阅读

1.幼儿看小图书,教师和幼儿一起认读故事名称。

2.引导幼儿轻轻地翻阅图书,将自己猜测的内容讲述给老师听。要求幼儿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述。

三、完整阅读

1.运用教学课件,完整欣赏故事,学习理解故事内容。教师提问,让幼儿大胆猜测,说说自己的想法。随文出示字卡。

2.表演故事。幼儿戴上小头饰表演故事,教师鼓励其他幼儿大胆讲述。

四、情感体验幼儿自由讲述哭的时候是怎样的感觉,并说说小动物们为什么要对小袋鼠说那些话。

五、结束活动

1.交流小结。表扬讲得好的.幼儿,增强其信心,让其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2.教师和幼儿共同整理物品,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跳高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能熟练地掌握双脚向上跳的动作,会轻轻落地。

2、喜欢参与跳跃活动,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活动准备:

1、场地上布置好三种不同高度的皮筋。

2、《蓝精灵》、《小白船》音乐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带领幼儿一起做热身运动

师:今天太阳真好,让我们一起晒晒太阳吧!晒晒头、晒晒脸、晒晒小肚子、晒晒后背、晒晒小脚丫,太舒服了。

基本部分

1、谈话导入课题

师:今天来了一位小客人,,我们一起猜猜它是谁?

2、教师引导幼儿学说儿歌《小蚱蜢 学跳高》“小蚱蜢学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腿一伸,脚一翘,哪个有我跳的高。

3、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跳高动作,要领,双脚并拢,小腿一弯用力蹬地向上跳起,双脚轻轻落地。请幼儿按动作练习,教师观察幼儿动作,指导幼儿练习轻轻落地动作

4、游戏《小蚱蜢学跳高》

教师讲解玩法和规则,叫蚱蜢分为四组,听到信号后跳过三中不同高度的皮筋,然后跑回来,拍后面小朋友的手,看哪种先完成,跳过皮筋

在欢快的音乐背景下,幼儿反复练习跳高动作。

结束部分

播放《小白船》音乐,引导幼儿做放松运动。

跳高教案篇6

教学目标

进一步掌握跨越式跳高的技术环节,重点改进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发展灵敏、协调和弹跳等能力,培养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克服困难和勇于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助跑有力,节奏清楚,助跑和起跳结合紧密,过杆动作协调。

教具准备

1、多媒体电脑;2、CAI教学软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利用CAI课件“跨越式跳高简图”引入。

利用CAI课件展示跨越式跳高的完整动作和分解动作。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跨越式跳高助跑、起跳、空中姿势和落地四个技术环节。

学生思考回答①跨越式跳高由那四个技术环节构成?②重难点是什么?

利用CAI课件展示和解说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

利用CAI课件展示和解说跨越式跳高的分解动作要领。

设疑:跨越式跳高采用什么方向助跑?

设疑:跳高技术是由那四个阶段组成?

设疑:起跳腿怎样用力起跳?

设疑:摆动腿怎样用力向上方摆起?

设疑:腾空过杆怎样落地?

腾空过杆瞬间怎样转体、转髋?

以上问题在教师的引导和CAI课件展示下,学生回答。

总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由易到难,逐渐提高的要求。教学中,指出学生那些动作是正确的那些动作是容易错误的。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写练习的积极性,运用多种练习时,发展学生的弹跳力身体素质不过分强调技术细节动作。

跳高教案6篇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认识1和许多教案6篇

音乐教案迷路的小花鸭教案6篇

数字教案幼儿园教案6篇

大班教案语文教案6篇

清明节教案小班教案最新6篇

中班教案语言教案最新6篇

安全教案教案优质6篇

小鸡的教案语言教案6篇

三年级下册教案数学教案6篇

安全教案幼儿园安全教案6篇

跳高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3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