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通过写教案能够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兴趣,通过教案,教师可以更好地设计和安排课堂活动和练习,下面是58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找兔子教案优质5篇,感谢您的参阅。
找兔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朗诵儿歌,并能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表演。
2、能正确掌握儿歌中出现的一些量词,并在游戏中学习接触新的量词,练习完整讲述。
活动重点:会说儿歌。
活动难点:能说准量词。
活动准备:
1、售货厅,儿歌中所需的用品以及其他一些物品
2、兔子头饰一个、白板课件活动过程:
一、 出示课件,激发幼儿学习儿歌内的兴趣师:在一座大森林里,小兔子开了一家铺子。
(边说边拉开帷幕,幼儿看见的是小兔子在铺子里。)师:哇!小兔子家开了铺子,赵老师带大家去看一看,铺子里有些什么东西。
(请幼儿回答,学习正确使用量词)
二、 引出儿歌
1、欣赏儿歌,理解内容
(1) 是谁在森林里开了一家铺子?(幼儿完整讲述)
(2) 铺子里有些什么东西?(要求正确运用量词)
(3) 东西被谁买完了?小兔子怎么说的?
师:是谁把刚才的是编成了这么好听的儿歌?他到底编的对不对,我请小朋友再仔细听一遍。
2、 放慢速度,幼儿跟老师一起念一遍。
3、 第二遍欣赏儿歌三、 幼儿学念儿歌
4、 提示要求,会的小朋友念响点,不会的轻轻念。
5、 分组练习,加快速度。
四、 游戏
1、 教师指导幼儿游戏,出示一些儿歌中没有的物品,引导幼儿用"我要买xx的句式,并能正确使用量词来参加活动,在游戏的过程当中如果有幼儿没有正确运用量词,可以请其他幼儿帮助他。
师:"小朋友们都会念这首儿歌了,你们会不会买东西呀?好,小兔子的铺子又要开了,如果你能像小猴子一样,说清楚你要买什么?小兔子就会卖给你。"
2、 游戏扩展:开放幼儿的活动空间,增加互动。
找兔子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读读、议议,了解狮子和兔子的表现,体会兔子的笑,从中明白道理。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重难点、关键:
1、继续识记生字词。
2、读懂课文,受到教育,养成动脑筋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开火车抽读生字卡片,并口头组词。
2、听写本课文重点词语:
一群、解决、提醒、讨厌、发怒、筋疲力尽、恼羞成怒
3、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什么?(课件出示)
二、品读体会
1、自读第一自然段
(1)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狮子?
(2)学生反馈后,集体小结。
2、引言:这只凶猛的狮子遇到了什么麻烦?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后,学生反馈。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又疼又痒”。
3、过渡:面对自己的麻烦,狮子是怎样对待的?兔子为他出了什么主意?
(1)集体读第三至第八自然段。
(2)小组讨论:(课件出示)
a、狮子是怎样对付这个困难的'?
b、兔子为狮子出了什么主意?
c、兔子想让狮子明白什么?他为什么不直说?
(3)小组代表汇报,教师小结。
4、学生再读课文,引导学生想象:(课件出示)
(1)“兔子蹲在一边哧哧地笑。”兔子在笑什么?
(2)“一句话提醒了狮子。”狮子这时会怎么想呢?
(3)“河水立即把红蚂蚁冲走了。”狮子又是怎样想的?他神情是怎样的呢?
(4)兔子说;“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兔子的意思是只有怎样做,才能解决问题?
5、小组说说想象的内容,再写下来。
三、总结全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3、教师总结:
这只凶猛的狮子虽然力大无比,可面对红蚂蚁的叮咬时,光凭力气和发脾气却奈何不了红蚂蚁,最后还是兔子提醒他,用了一个十分简单的办法就把红蚂蚁赶走了。看来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光着急、害怕是不行的,而应当积极动脑筋,想出既简单又好用的办法才是最重要的。
找兔子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复述故事中狼、兔妈妈、小兔的对话。
2、愿意在集体中进行表演,感受与同伴一起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背景图一幅(房、树、草、花),小兔形象各一个。
2、“小兔乖乖”的音乐一首。
3、小兔头饰若干,狼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1、以艺术形式(欣赏小兔乖乖的音乐)导入,让幼儿感知故事大概内容以及引发幼儿的兴趣。
(1)亲爱的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件礼物,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放音乐-------小兔子乖乖。
(2)师:小朋友听了这个音乐后,能不能告诉老师,歌曲中有哪些小动物,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教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内容,让幼儿感知故事的整体情节。
3、出示教具(背景图、小兔形象),教师提出问题后,幼儿边回答老师的问题边出示教具。
(1)小朋友看看我们这张图里有些什么?出示背景图,让幼儿找出房、树、草、花。
(2)兔妈妈有几个宝宝,分别叫什么名字?
(3)兔妈妈是怎么样让小兔子开门的?说了些什么?唱了些什么?那么大灰狼呢?
(4)小兔子听到是妈妈的声音时是怎么回答的,听到大灰狼呢?
4、教师简单复述故事内容,让幼儿再次感受故事的内容。
5、请能力较强的幼儿来扮演故事中的动物,表演故事的内容。
6、结束:请小朋友扮演小兔子的角色,教师分别扮演兔妈妈、大灰狼的角色一起来做:“小白兔跳跳”的游戏,以分辨兔妈妈与大灰狼的`声音,强化幼儿对故事的理解与熟悉,并让幼儿在游戏中愉快的结束本次活动。
活动延伸:
学唱“小兔子乖乖”这首儿歌,能分辨兔妈妈与大灰狼的声音,并知道小兔子的回答,让幼儿感受到快乐。
附故事:小兔子乖乖
兔妈妈有三个孩子。一个叫长耳朵,一个叫短尾巴,一个叫红眼睛。有一天,兔妈妈要到地里去拔萝卜,临走的时候对小兔子们说:“妈妈去拔萝卜,你们要把门关得紧紧的,谁来也不要开门。”小兔子说:“我们知道啦!”
兔妈妈刚走,一只住在树林里的大灰狼就来到了小兔子的家门口。它刚要冲进门里去,兔妈妈却提着萝卜篮子回来了。兔妈妈一边敲门一边唱着好听的歌。她唱道:“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快点儿开开,妈妈要进来。”小兔子听见妈妈的声音,快乐地说:“妈妈回来了!妈妈回来了!”他们连忙将门打开。
大灰狼听见兔妈妈的歌声,突然眼珠一转,有了一个坏主意。第二天,兔妈妈又要到地里去拔萝卜,临走的时候对小兔子们说:“妈妈去拔萝卜,你们要把门关得紧紧的,谁来也不要开门。”小兔子说:“我们知道啦!”兔妈妈走了一会儿,大灰狼就来到了小兔子的家门口。他学着兔妈妈,用很难听的声音唱道:“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快点儿开开,妈妈要进来。”短尾巴说:“妈妈回来了!快给妈妈开门去。”长耳朵说:“不对!不是妈妈的声音。”红眼睛凑到门缝里往外一看,哎呀!是只大灰狼。三只小兔子商量了一会儿说:“你能把你的尾巴伸进来给我们看看吗?”大灰狼刚把尾巴伸进门缝里,三只小兔子就大喊着:“一!二!三!——”把门狠狠地关了起来。大灰狼的尾巴被夹在了门里,疼得大灰狼“哎哟!哎哟!”地大叫起来。兔妈妈听到声音赶了回来,从地上捡了一根棍子对着大灰狼狠狠地打了过去。大灰狼拖着夹断了的尾巴跑回了树林。
兔妈妈放下棍子用好听的声音唱着歌:“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
找兔子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学会逐页地阅读画面,理解画面内容,愿意认读名字:“兔子楼”以及故事中“爬呀爬”等汉字。
2、根据藤本植物有藤蔓会攀爬这一特征,尝试续编故事。
3、感知兔子楼被攀爬植物装饰后产生的特殊效果,对阅读故事有兴趣。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投影仪一台
活动过程:
一、音乐活动:小手爬
教师出示汉字“爬呀爬”,用肢体语言提示幼儿认读汉字。
边唱边做动作《小手爬》
二、阅读《兔子楼》
1、幼儿自主阅读故事,学会逐页看画面,初步了解画面内容。
问:你们看看楼房里住着谁?他们是怎样打扮兔子楼?的你觉得兔子楼漂亮吗?
2、用实物投影仪放大幼儿用书,引导幼儿逐页阅读画面。
(1)认读故事名字:兔子楼。
(2)兔子楼里住着谁呢?一共住了几只兔子?
住在一楼的是——(小白兔),它在阳台上种了一棵——(牵牛花),牵牛花会……,爬到二楼啦。鼓励幼儿学说句子:爬呀爬,爬到二楼。
(3)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继续阅读故事。
三、引导幼儿发现兔子种的植物的.共性。
兔子种了哪些植物?这些植物有什么特点?你觉得这些植物种在楼房的阳台上漂亮吗?你知道哪些会攀爬的植物?
四、启发幼儿根据故事的结构,用其他的藤本植物续编故事。
小白兔、小花兔、小黄兔、小灰兔都有家住了,可是小黑兔还没有地方住呢,怎么办?
小黑兔住在了五楼,它看到小灰兔种的丝瓜真漂亮,它也想在阳台上种点东西,请你帮它出出主意,想想种什么植物,能使兔子楼更漂亮?
五、完整阅读故事《兔子楼》。
找兔子教案篇5
一、教材分析:
?狮子和兔子》是十单元《动脑筋》中的第二篇主体课文。写的是识字被蚂蚁叮咬,不胜其烦,兔子启发他开动脑筋,跳到水里,摆脱了蚂蚁的故事,从反面说明不动脑筋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这个童话故事生动有趣,语言简洁、浅显,孩子们理解起来比较容易。狮子和兔子的形象刻画非常传神,特别是二者的对话、神态、语气都非常生动,想象空间也比较大。因此,这篇课文正好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经过近两年的语文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加上大量的课外阅读,学生已能自主地阅读浅显的文章。因此根据年段目标、教学要求学生的情况,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认识解决问题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要动脑筋的道理。
3、理解重点词语:"吼、蹦、翻滚""筋疲力尽"、"恼羞成怒"等,体会人物对话时的心理活动。
四、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解决问题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要动脑筋的道理。
五、教学难点:
认识解决问题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要动脑筋的道理。
六、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位动物朋友,出示狮子和兔子的图片,是谁呀?
2、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狮子和兔子》的童话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1)课件出示词语:又疼又痒筋疲力尽蹲在恼羞成怒叮咬笑嘻嘻凭着脾气讨厌提醒解决
(2)指名读,正音。
(3)谁来说说哪些字的读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4)全班齐读
2、初读课文
(1)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吗?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是否读准确了,并思考:课文中的狮子和兔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3)交流
(4)师小结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品读课文,交流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狮子图,说说文中的狮子是一只怎样的狮子。刚才xxx说这是一只力气大、脾气也大,而且很骄傲的狮子,你从哪里知道的?请你把第一段读一读。
(2)看来,这是一只怎样的狮子,用一个词说说。
(3)你觉得这句话中的哪些词语最能体现狮子骄傲自大,加强语气读一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从你们的语气中老师听出了这是一只多么骄傲的狮子呀!但是这样一只狮子也有遇到麻烦的时候,看:一天,狮子躺在草丛中晒太阳,没想到一群红蚂蚁爬到他身上,咬得他——"又疼又痒"。
(2)体会"又疼又痒"
交流:你有过"又疼又痒"的感觉吗?
观察:"疼"、"痒"字形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有病字框)
体会:是啊,又疼又痒,跟病了一样,这种滋味太难受!谁带着这种体会读读这个词语。
指名生读"又疼又痒"。
全班一起读这句话。
3、学习第三——七自然段
(1)学习第三自然段
提出问题:又疼又痒的狮子真难受!它多想把红蚂蚁赶走呀!那他是怎样做的呢?请大家默读第3自然段,用~~画出来。
交流汇报:狮子跳起来,吼着、蹦着、翻滚着,想把红蚂蚁赶走。
体会:跳、吼、蹦、翻滚
理解"筋疲力尽":不管狮子跳得多高,蹦得多凶,还是——赶不走身上的蚂蚁,不管他吼得多大声,翻了多少滚,还是——赶不走身上的蚂蚁,而他,纵使他力气再大,脾气再大,这时也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明白"筋疲力尽"的.意思吗?筋疲力尽是什么样子的?谁来读一读?(用"筋疲力尽"说一句话)
(2)学习第四到七自然段
引读:狮子累得筋疲力尽,还是赶不走身上的蚂蚁,到底有什么办法呢?
分角色朗读第四到七自然段。
评价:在评价交流中理解"恼羞成怒""立即",明白兔子笑什么,知道是兔子启发狮子解决了问题。
交流体会:当狮子身上的红蚂蚁被水冲走了,他感觉怎样,会想些什么?
再次分角色朗读第四到七自然段
4、学习第八自然段
对比:在面对赶走红蚂蚁的问题上,对比狮子的做法和兔子的启发,你想对狮子说什么,对兔子说什么?
朗读第八自然段
点题:要是大家今后遇到问题、遇到困难时,就怎么做?(动脑筋,想办法)
5、朗读全文:从大家的话语中老师知道了大家的收获很大,那咱们把自己这节课的收获带到课文里,一起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课文吧!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师指导书写"醒"字
2、让学生提出还需指导的字,再指导书写。
(五)布置作业,练习语??
1、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尽量用上"筋疲力尽"、"恼羞成怒"、"笑嘻嘻"、"提醒"、"解决"这些词语。
2、搜集其他动脑筋的故事读一读,下节课讲给同学听。
找兔子教案优质5篇相关文章:
★ 找声音教案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