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龙舟教案8篇

时间:
coupl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编写必须充分考虑到实际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接受程度,教案的编写能够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以下是58心得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端午龙舟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端午龙舟教案8篇

端午龙舟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2、了解端午节有吃五黄、挂五端以驱毒避虫的习俗(“五黄”指黄豆做的粽子、咸鸭蛋黄、雄黄酒、黄鱼和黄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有赛龙舟的习俗,还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如:有关屈原的传说等。

3、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

4、乐于参加包粽子、制香包、编蛋网、赛龙舟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端午节的故事

2、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针、线等

3、包粽子的糯米、苇叶

4、编蛋网的绳线、五彩线

5、自制龙舟两条

6、幼儿每人一个熟粽子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致开场辞:

淡淡粽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五、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有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随着端午节脚步的临近,为了增进小朋友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今天我们一泉路幼儿园小朋友们邀请了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用自己的方式来庆祝这个美好的传统佳节。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用掌声欢迎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讲述端午节来历的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关物品。

二、端午节赛歌会

请各班的小朋友们表演朗读端午节的儿歌。

小班: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中班:五月节,天气热,放下锄头歇一歇;山上清风爽,杨梅红出血。

大班:“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三、赛龙舟

每班选5名家长,组成两队,赛龙舟接力赛。妈妈或爸爸套着纸箱做的龙舟,绕障碍前行接力。

四、巧手妈妈大比拼——亲子活动

每班幼儿家庭分四组进行亲子活动。

第一组:与妈妈一起包粽子;

第二组:与妈妈一起做香囊。

方法:给每位小选手分发一块色彩鲜艳的丝布、一根可以挂在脖子上的细带子、一张小纸条、一支笔、一些香药、一付针线,若无香药也可以绿豆或花生代替。每位小选手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小香囊,在小纸条上写下祝福和许愿的话,缝于香囊内。要求针脚工整,外形美观。香囊制作完毕后,可以自带,也可以送给他人。

新意之处:小孩佩香囊也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本方法的新意之处在于让小孩自己制作香囊,并且要求在香囊内放入祝福或许愿的小纸条,既满足了小孩喜欢动手的要求,也符合少年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做香布袋。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药铺索要或买五味中药药面,装在小布袋里缝严。戴在小孩或老年妇女身上,驱邪避瘟。

一、龙

龙是端午节最重要的元素了,闻一多先生曾说端午节是“龙的节日”,再加上我们中国人是“龙的传人”,我们在环创中,就可以多多用到龙的造型啦。

用彩纸或者不织布做一个龙头,做墙饰或者主题墙元素都可以

给龙头加上身子,就是很漂亮的挂饰了。

鸡蛋盒是做龙的最佳材料,涂上绿色,再加上彩纸就可以了。

二、龙舟

端午节手工制作龙舟肯定是少不了的。龙舟就是船上画着龙的形状或做成龙的形状的船。赛龙舟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赛龙舟最早兴起于汉代。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我国传统的悠久历史文化继承性和人们的集体主义精神。

可以把整个主题墙装饰成龙舟的样子

端午有赛龙舟的习俗,相传是楚国人不忍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直追到洞庭湖也找不到屈原的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来纪念屈原,借划龙舟驱散江中鱼虾,免得它们吃掉屈原的身体。

还可以把龙舟装饰走廊。

做一面孩子们端午作品展示墙也很棒!

龙舟的制作步骤:

三、粽子

相传屈原投江之后,为了不让水里的鱼虾鳖蟹吃屈原的身体,大家就往江里投饭团、鸡蛋等食物,之后就慢慢演变成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了。端午节环创中,粽子是一定要体现的。

可以用好看的棉布做成粽子的形状挂起来

用绿色的布和棉花做粽子,效果也非常好。

四、彩蛋

端午节的彩蛋也很有特色,可以让小朋友们画起来,

老师们还可以画出更有艺术气息的彩蛋,让保证孩子们爱不释手!

五、香包

端午节正值夏天,天气很热,蚊虫到处都是,大家担心屈原遗体遭叮咬,就纷纷用艾草点燃熏走蚊虫。

后来有人建议用布包檀香做成香包,可以随身携带,驱赶蚊虫。这之后,人们用针线缝好香包,挂在颈间,蚊虫都不敢靠近。慢慢地,端午做香包就成了中国传统习俗。

端午节的环创,香包也是可以直接拿来做材料的,既漂亮又有节日气息。

端午龙舟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坐在滑板上,利用双脚、腹部移动身体,推动轮胎前进的动作,培养身体与脚动作的协调性。

2.在赛“龙舟”的过程中两人甚至多人协调一致地活动,发展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1.幼儿初步了解赛龙舟,龙舟图片;

2.场地布置-标志好起点和终点;滑板每人一个,连接滑板的绳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热身运动)

热身运动(围成圆圈),模仿划龙舟进行准备活动如:打鼓、划船等,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全身,如抬腿、伸手、弯腰。

二、自由探索和练习

1. 自由探索

出示滑板,这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把这个滑板当做龙舟,你们就是小龙舟手。想想看,怎么样可以像划龙舟一样,让它向前动起来。幼儿探索玩法,教师注意观察、发现幼儿的不同玩法。

2.交流分享

三、个人练习和比赛

1.自由练习

请小朋友用刚才探索方法划自己的“龙舟”,看看怎么样才能更快。幼儿自由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2.个人“龙舟”比赛

现在我们来一起比比看谁划得最快,请你们将自己的龙舟放在起点线后面,做好准备听口令同时出发,看谁先到达终点线谁就获胜。

3.交流经验

刚才有几个小朋友划得特别快,请他们来说说是怎么划得?幼儿说并展示

4.幼儿再一次进行个人比赛

四、分组活动和比赛

1.将小“龙舟”变成大“龙舟”

你们前面说过,龙舟比赛龙舟很大,而且总是有很多人一起划龙舟,那现在我请大家想办法用绳子把小“龙舟”变成大“龙舟”。请幼儿两两组合,尝试将“龙舟”连接起来,教师巡视并给予帮助、指导。

2.两人合作练习划“龙舟”

两只龙舟连接起来后,两个小“龙舟”一起划,看看能不能把大“龙舟”向前划,幼儿尝试练习。

3.交流讨论

两人一起划时,龙舟能向前滑行吗?发现什么问题?

4.多人组合练习及比赛

(1)合作练习

(2)进行比赛

(3)简单交流比赛感受

五、结束活动

端午龙舟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5、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教学准备:

1、故事录音。

2、各种形状的粽子,粽叶若干、米、皮筋、点心盘、毛巾等。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话题。

t:小朋友你们知道端午节吗?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在这一天,我们会吃什么?(粽子)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

二、品尝粽子,并讲述。

1、认识粽叶。

t: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2、幼儿品尝。

t:你们吃过粽子吗?你吃过哪些粽子?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粽子,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

3、幼儿讲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

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端午龙舟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龙舟的外形特征。

2、运用一正一反反复折叠及粘贴的方法装饰龙舟舟身。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欣赏龙舟的相关经验。具备一正一反反复折叠的基本技能。

课件:龙舟实拍图、龙舟底图、扇形鱼鳞折法示意图。

材料准备:彩色纸张、胶水、水彩笔、油画棒、龙舟底图(教师可参考龙舟图画一只大龙舟,幼儿一起合作完成装饰;也可a4纸打印与幼儿数量相同的龙舟底图,幼儿个人完成装饰。)

活动过程

儿歌导入,请幼儿说一说龙舟的特征。

1、儿歌:五月五,是端午,小朋友们来跳舞。吃粽子,赛龙舟,高高兴兴过端午。

2、讨论:龙舟是什么样子的?(播放龙舟图)

出示龙舟舟身底图及操作材料,与幼儿讨论装饰龙舟的方法。

——我们可以怎么装饰龙舟长长的舟身呢?

——怎样才能让龙舟底图的整体画面更丰富呢?

小结:可以使用彩色纸张折成扇形鱼鳞粘贴在舟身上来装饰舟身,再用彩笔为龙舟底图涂色、添画,使整体画而更加丰富、美观。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1、播放扇形鱼鳞折法示意图,引导幼儿折叠时要正反等宽,反复折叠,使折痕均活动匀,尝试使用两种颜色的彩纸重叠后进行折叠,并将折叠好的扇形鱼依次粘點在龙舟舟身上。

2、引导幼儿关注整体构图,注意龙舟与添画的人物、景物的比例以及龙舟的色彩搭配,使整体画面生动有趣。

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作品。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在美工区开展“端午粽子香”活动,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方法制作和装饰粽子,体验过端午节的快乐心情。

端午龙舟教案篇5

一、设计意图:

西溪湿地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赛龙舟不仅是西溪湿地的一大胜景,更是一种具有西溪湿地特有的民俗文化色彩的娱乐活动,以其激烈性、比赛性赢得孩子们的喜爱,且孩子们也有许多关于划船的生活经验。因此,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我们借助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和对赛龙舟的兴趣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鼓励幼儿运用美术语言回忆以往生活中的经验,并大胆表现龙舟比赛这一内容。

二、活动目标

1.在喜欢和了解赛龙舟的基础上,乐于用美术的语言大胆表现赛龙舟。

2.能够自主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美术语言,通过对龙舟比赛中人物表情、动作等细节的刻画,表现出龙舟比赛时的激烈景象。

三、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对龙舟的结构以及龙舟竞赛活动已有初步的认识。

2.物质准备:赛龙舟的视频,龙舟ppt,各种纸张和笔,水粉颜料。

四、活动重难点

重点:在充分欣赏和感知图片的基础上,体会龙舟比赛的激烈。

难点:能大胆刻画比赛中人物的表情、动作,来完成自己的创作。

五、活动过程

1.播放赛龙舟的视频dvd。幼儿根椐自己的已有经验说一说端午节赛龙舟比赛的场景。

师:他们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看出这是龙舟比赛的?

(1)出示ppt,了解龙舟的基本特征。

(2)划龙船人们的动作表情是怎样的?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师:你的眼睛真尖,我们在划船的时候,大家整齐划一的动作才能划得很快啊!你们看他们的船桨抬得一样高,他们的身体动作都差不多,所以这艘船一定划得很快。

2.学习表现赛龙舟的场景。

(1)教师重点示范龙舟的龙头和侧面人的画法。

★ 龙头:龙嘴(锯齿型的牙齿)——龙眼(大又圆)——龙角(有分叉)

★ 侧面人:头(可以是侧面,也可是正面或背面的)——身体(只画一侧的手)——手部动作画出划桨的姿势。

(2)启发幼儿可大胆设计不同的龙舟,装饰龙舟的外形。

★观察引导:观察幼儿利用夸张的线条、多彩的颜色在想像的基础上创作出龙舟比赛的场景,教师观察并支持幼儿大胆表现。

(3)幼儿作画,教师个别指导。

3.作品分享。

(1)同伴分享:幼儿为身边的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2)集体分享: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墙上,让他们互相参观、交流、评评哪一幅作品让你看到龙舟比赛时激烈的情景?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端午龙舟教案篇6

教材分析

活动一端午节赛龙舟(语言)

?端午节赛龙舟》是一个情节生动易于幼儿理解的儿童故事,以端午节的由来为线索,描绘了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为国尽忠却惨遭陷害而伤心投江,人们借划龙舟、投粽子驱散江中之鱼,保护自己敬爱的英雄。故事形象鲜明,情节耐人寻味。活动中通引导幼儿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萌发幼儿的崇敬之情。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初步了解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习俗的由来。

2.能说出人们为什么喜欢屈原,用什么方法保护屈原的身体。

3.对爱国主义屈原产生崇敬之情,萌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

活动准备

1.和家长一起搜集赛龙舟资料,了解赛龙舟的传说。

2.教学课件

活动建议

1.播放赛龙舟图片,激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提问:这是哪个节日的习俗?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人们为什么在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

2.利用教学课件,采用关键中断法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初步了解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习俗的由来。

(1)故事第 1 段后提问:每年端午节这天人们会做哪些事情?引导幼儿说出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

(2)讲述故事第 2 段提问:人们为什么喜欢屈原?谗臣为什么要把屈原赶走?他们是怎么做的?楚王又是怎么做的?楚国最后怎么了?引导幼儿理解屈原的伟大成就和精忠报国之心以及楚王听信谗言导致亡国之痛。丰富词汇:谗臣、吞并。

(3)讲述故事第 3 段提问:屈原为什么伤心?他为什么要投江?引导幼儿理解屈原因报国无门,不愿受丧国之辱而投江。并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感受祖国的强大和生活的幸福。

(4)讲述故事第 4 段提问:屈原投江后,他的仆人是怎样做的?附近百姓是怎样做的?为什么?引导幼儿理解人们对屈原的敬爱之情和急于寻找屈原的焦急。

(5)讲述故事第 4 段提问:人们找不到屈原的身体,他们做了什么? 为什么?引导幼儿理解人们对屈原的敬爱之情。

3.完整欣赏故事,引导幼儿理解屈原的悲壮经历,激发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感。

讨论:屈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人们为什都很敬爱他?如果楚王信任他,采纳他的建议出国会怎样?

4.播放人民代表大会视频,激发幼儿学好本领张大为祖国做贡献的愿望。

提问:这是在召开什么会议?为什么要召开人民代表大会?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做,才能像屈原一样为国家提出好建议?

小结: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各地人民代表将人们的好建议通过大会反映给国家领导人,然后共同商量出好办法,大家共同努力让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学好各种本领,长大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附:故事

端午节赛龙舟

每年的五月初五,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在这一天,人们不仅会吃好吃的粽子,而且会在江上举办好看的龙舟比赛。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战国时期,其中有一个叫楚国的国家,有一位大臣,他的名字叫做屈原。屈原不仅聪明能干,而且十分热爱自己的祖国,

楚国的人民都很喜欢他。屈原一心想使自己的国家更加强大,经常向国君提出好的建议,可是,一些谗臣却不这样认为,他们联合起来要把屈原赶走,他们还经常在楚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别听屈原的,他说的不对。”楚王信以为真,居然将屈原流放到了遥远而荒凉的地方,由于不采纳屈原的建议,没过多久,楚国就被敌国吞并了。

听说自己的祖国灭亡了,屈原非常地伤心。五月初五这一天,屈原抱着一块大石头,来到了汨罗江边,他跳入了滚滚流淌的江水中,再也没有上来。

屈原的仆人听说他跳江了,赶紧沿着江边寻找他的尸体。可是,他找啊找,找啊找,一直走到了洞庭湖,都没有看到屈原的尸体。“呜呜呜……”仆人着急得大哭起来,附近的百姓们听到声音,赶紧划着船儿围了过来,“你为什么哭啊?”仆人说:“我家先生跳江自杀了,我一个人,力量微小,连他的尸体也捞不上来。”百姓们听说敬爱的屈原先生跳江了,既悲痛,又着急,“没关系,我们帮你一起找。” 于是百姓们纷纷划起自己的小船,向洞庭湖驶去,可是,他们找了好久好久, 都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

有位渔夫提议说:“屈原先生是个好人哪,咱们不能让他饿着。”于是,他将随身携带的饭团扔进了江中,饭团丢到水里,很快就被鱼虾吃掉了。“这该怎么办呢?屈原先生根本吃不到啊,咱们以后用苇叶把饭团包起来,然后再丢到水里,这样鱼虾就吃不了。”大家都觉得这个建议好,从此以后,他们就用苇叶包着饭团,再用彩线缠上,渐渐的就演变成了粽子。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伟大的屈原先生,就在每年的五月初五这一天,以赛龙舟、吃粽子等形式来祭奠他,于是就有了端午节赛龙舟。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活动就演变成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端午节。

端午龙舟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过节日中的习俗。

2、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感兴趣。

3、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儿尝试包粽子。

4、通过参加端午节环境创设,感受参与端午节庆祝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过节日中的习俗。

活动准备

1、包粽子、做香囊所需的材料。

2、活动前请幼儿收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

3、请部分爷爷奶奶参与活动。

活动过程

到爷爷奶奶家过节。

1、请爷爷给小朋友讲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2、小朋友自由和爷爷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端午节的资料。

进一步了解端午节时人们进行的一些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枝、洒黄酒、挂香囊等。

3、幼儿和爷爷奶奶们一起进行过端午活动。

(1)、我给奶奶学包粽子。

请奶奶向小朋友介绍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儿尝试包粽子。

(2)、做龙舟、划龙舟。

和爷爷一起用布和竹棍做成龙舟进行龙舟大赛,请幼儿四五人一组,套上龙舟,进行划龙舟比赛活动,先取到红绸一组为胜。旁边请几位幼儿为他们摇旗呐喊。

(3)、做香囊活动。

请奶奶示范香囊的做法,把碎布缝成校口袋,放进香料和少许艾草,合上袋子,幼儿学做香囊。

(4)吃粽子,感受节日的气氛。

(5)和爷爷奶奶再见。

端午龙舟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端午节活动,萌发幼儿对端午节民族文化的兴趣。

2、教师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和来历。

3、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粽子的制作方法,尝试手工制作粽子。

4、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5、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准备

1、教学课件《端午节》

2、儿歌《快乐的端午节》

3、故事《屈原的故事》

4、端午节相关习俗文化图片

5、粽子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厨师教学课件,进入芝麻开门环节,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端午节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跟读儿歌《快乐的端午节》,感知端午节的习俗。

(2)你们刚才听了儿歌,儿歌中描述了什么内容?

(3)这是什么节日?图中的人们都在做什么?

教师出示相关的课件,幼儿观看图片,人们正在赛龙舟,这是端午节的习俗。

2、教师继续出示课件,进入社会大观察环节,幼儿观察图片,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1)你知道端午节是哪一天吗?

(2)你们家里是怎样过的端午节呢?

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到来时,家里会吃粽子,诱人赛龙舟,还会插菖蒲、挂艾蒿。

3、教师讲述故事,调动幼儿的情感。

(1)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屈原的故事,激发幼儿的情感。

(2)请幼儿听完故事后说说自己有什么感受?你想对故事中的屈原说点什么呢?

4、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看图片,认识粽子以及包粽子的步骤方法。

(1)教师播放包粽子的过程,引导幼儿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2)教师分发好吃的点心:粽子。

(3)幼儿品尝粽子,在吃粽子的环节中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延伸

(1)教师将手工制作材料:卡纸、纸黏土等材料投放到美工区,引导幼儿在美工区动手制作“包粽子”。

(2)教师在本次端午节主题活动结束后,还可以举行一次端午节班级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在当天一起来包粽子。

教学反思

本活动设计,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中国民俗文化,从而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情感,又因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而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故本活动设计通过包粽子、看图片、采艾草、做龙舟、赛龙舟等,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从而使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端午龙舟教案8篇相关文章:

镇端午活动总结8篇

端午忆屈原演讲稿8篇

端午活动总结优秀8篇

端午粽活动总结推荐8篇

弘扬端午的演讲稿优质8篇

村端午节活动总结优质8篇

村端午节活动总结模板8篇

镇端午节活动总结精选8篇

村端午节活动总结8篇

幼儿园大班端午节活动方案8篇

端午龙舟教案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4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