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通过一份出色的教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差异,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一份独具特色的教案可以增加学生对教学的兴趣,下面是58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有关电的幼儿园教案精选7篇,感谢您的参阅。
有关电的幼儿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在探索活动中知道哪些东西放在水里是沉的,哪些是浮的。并能用↓、↑记录结果,表示上浮和下沉。
2、在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的基础上,尝试探索改变物体沉浮的不同方法3、能专心倾听别人讲话及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与结果。
活动准备:
1、教学试验材料:各种能沉、浮的物品(玩具、小木块、勺子等),大容器7个、记录表等。
2、科学术语及词汇:沉、浮。
活动过程:
一、猜测活动:
1、师: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物品宝宝,这些物品宝宝想到水里游泳,你们猜猜看会怎么样呢?(出示沉↓、浮↑卡片)2、师:你们说有的会沉,有的会浮,我也不清楚,那我们就把玩具扔进去看看呢?
3、让幼儿大胆猜测其余物品宝宝的沉浮现象。
二、幼儿操作活动:感知“沉”、“浮”现象。
1、第一次实验:幼儿把物品放进水里,看看结果和自己的猜想一致吗?。
2、第一次记录:记录猜想和实验的结果。
3、交流:幼儿相互交流第一次猜测和实验结果,探索自己的猜测和实验结果是否一致。
三、探究用不同的材料使下沉的物体浮起来。
1、这些物品宝宝,他们在水里有的是沉的`、有的是浮的,现在老师要请你们去玩一玩,动动你们的小脑筋,你有没有办法使原来沉在水底的东西浮起来,使浮起来的东西沉到水底?等玩好的时候啊,再把你的方法告诉我们。
2、幼儿操作改变物体的沉浮,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材料和方法3、你用什么办法让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的?成功了吗?
幼儿:沉下去的东西请沉的东西帮忙会沉下去,要请浮的东西帮忙才会浮起来教师小结:浮的东西可以帮助沉的东西浮起来;沉的东西可以帮助浮的东西沉下去,而且和物体的轻重、大小有关四、经验迁移水有很多神奇的力量,但是水太大了,也会给我们带来危害,发大水的时候(图片),我们周围的东西都沉到了水里,我们人也会沉到水里了,这个时候,我们想什么办法可以使自己不沉下去而得救呢?(救生圈、脚盆、木头、船等图片)五、结束小结。
科学家很聪明的,他们运用水的神奇力量发明了船、潜水艇,可以使我们人在水里走来走去,我们小朋友长大以后也可以发明一些在水里沉、浮的东西。
有关电的幼儿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借助故事,了解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运动方式。
2、理解蹦、蹬、划、跑、跳、游等动词表示的含义。
3、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4、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幼儿和父母一起收集有关动物运动的资料。
2、配套挂图。
活动过程
1、猜想比赛结果。——出示故事中的角色。它们是谁?如果这三种动物比赛跑步谁会赢?为什么?——如果比赛游泳又会是谁赢呢?为什么?
2、初步理解故事。——翻阅幼儿活动材料,讲讲看到了什么。——小牛、小马和小青蛙在比什么本领?你知道比赛结果吗?
3、完整欣赏故事。——结合挂图,完整欣赏故事一遍。——为什么小青蛙有的时候比不过小牛、小马,有时又能赢小牛、小马呢?——你听到故事中的小动物都做了哪些动作?
4、讨论动物的运动方式。——幼儿自由结伴互相看看自己带来的动物资料,谈谈动物有哪些运动方式,每一种运动方式中哪一种动物是冠军。——组织幼儿集中交流,分享、了解各种动物的运动方式。
活动建议
1、动物种类繁多,其运动方式比人类更为多样,用故事引发幼儿探索与此相关的经验,是幼儿感兴趣的。
2、在语言角里提供水、陆、空动物生活环境的背景,以及制作各种动物指偶得材料,引导幼儿表演或仿编故事《比赛》。
故事:比赛
很久很久以前,小牛、小马和小青蛙比赛跑步。小牛和小马甩开四只蹄子,“噔噔噔”地跑起来。小青蛙个儿小,只好一蹦一蹦地往前跳。小马跑得比风还快,一下子就跑到了小河边。小牛跑的呼哧呼哧,也跑到了小河边。小青蛙蹦啊蹦啊,蹦了老半天才到小河边。小青蛙跑得慢,小马和小牛都唱起歌来笑话他。小青蛙气得肚子一鼓一鼓,眼珠子都凸了出来。小青蛙望着“哗啦啦”流着的小河,忽然有了一个主意。他说:“我们到小河里再去比一比,看谁更快。”小马和小牛哈哈大笑:“比就比,你这个小青蛙,在哪里比都快不了。”“一二三!”小青蛙一蹬腿,手一伸,“扑通”一声跳下了水。小马和小牛“扑通,扑通”也跳下了水。小青蛙埋下头,后腿蹬水,用手划水,一下一下很快向前游去。小牛和小马一低头就呛水,一抬头身子就沉下去,只好慢慢往前游。小青蛙很快游到了对岸,河里的`小牛和小马还在那里慢腾腾地游着,小青蛙“咕呱咕呱”地唱起歌来笑话他们。小牛和小马输给小青蛙很不服气,每天到水里去学游泳。他们慢慢变成了水牛和河马。小青蛙呢,也每天到河里去游泳。他们谁都不想输给别人。
反思:
作为教师,对故事教学中往往不是只讲一遍的而要讲多遍,都要注意方式的变换,才能幼儿倾听的积极性。而我在上《比赛》时讲述第一遍时就直接用上教具,已经发现有幼儿开始把注意集中在挂图上,对故事的倾听兴趣不高,在给幼儿第二,三遍讲述过程中还是简单的用了挂图的形式,没变换方式,以至在讲述第二遍的过程中幼儿的注意力更加不集中,甚至有的幼儿开始互相说话,因此整个活动来看效果不明显。其实现在来看,其实一般讲第一遍的时候,以不用直观的教具为宜,因为直观的教具容易分散幼儿的注意,不利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
有关电的幼儿园教案篇3
目标:
1.能跟随老师、同伴共同活动。
2.练习在宽20厘米的`平行线中走。
准备:
在场地上画宽20厘米左右的两条平行线。
过程:
教师当鸡妈妈,戴上头饰,小朋友当小鸡。
1、鸡妈妈带小鸡走过小路,到草地上捉虫,全体蹲下做捉虫动作。
2、鸡妈妈带小鸡在草地上唱歌,“叽叽叽,我是快乐的小小鸡”。
3、鸡妈妈带小鸡走过小路到广场上跳舞,小鸡自由地走、跑、跳。
4、鸡妈妈带小鸡走过小路回家去。
有关电的幼儿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想说、愿说、会猜猜说说的习惯。
2、丰富幼儿的知识,让幼儿知道许多小动物都有它们相应的尾巴。
重点与难点:
掌握一些常见小动物的尾巴特征。
材料及环境创设:
长毛绒玩具——老虎、松鼠、猴子、袋鼠、狗、猫 等;背景图一副,画有松鼠、燕子、猴子、小兔、金鱼、蝌蚪、老虎、孔雀等动物的图片;断尾巴的小动物及尾巴人手一份。
活动流程:
一、猜一猜,说一说
1,出示盖住身体的长毛绒玩具,尾巴露在遮布外面。
2,猜一猜,这是什么小动物?你是怎么知道的?猜到的小朋友让小动物亲一下。
3,小结:小动物的特征。
二,看一看,说一说
1,师:“在这个公园里躲着许多小动物。它们的尾巴都露在外面。请你和边上的小朋友讨论讨论,猜猜有那些动物躲在里面?”
2,幼儿先商量,然后找出躲着的小动物是谁,并要说出你是怎么知道的。
3,小结: 除了公园里的这些动物有尾巴,世界上还有许多有尾巴的动物,请你和边上的好朋友讨论讨论,说说看,还有那些动物有尾巴?它们的尾巴是怎样的?
三,游戏:找尾巴
师:“小动物的尾巴不见了,我们帮它们找尾巴。”幼儿那好尾巴,到四周贴着动物的地方,寻找相应的动物,贴上尾巴。并说一说,替什么动物找到了尾巴。
设计思路:
中班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年龄小,对新鲜、有趣的小动物很感兴趣。 为了促使幼儿主动的说、主动的讲,特意设计了本次活动,以达到发展幼儿语言的目的。活动所选用的动物都是幼儿熟悉、喜欢的,容易使幼儿产生兴趣,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使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发展。
有关电的幼儿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十元以内人民币,并能说出他们的单位名称。
2、学习看钱币上的数字,知道钱币可以用来购买相应同等币值的商品。
3、学会遵守秩序,有礼貌地与人交往,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与在超市做营业员的幼儿做好事先的购物安排。
2、10、5、2、1元的人民币若干,10元以内人民币人手一份。
3、音乐、录音机、小篮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一)游戏:《开火车》复习10以内的加法。
(二)以变魔术形式分别出示1元、2元、5元、10元的钱币,让幼儿认识,并说出钱币的名称。
教师:魔术、魔术、魔术变变变,这些是什么?你们知道它们各自代表多少钱吗?(10元、5元、2元、1元)这些钱是哪个国家?(中国)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人民币)人民币有什么用途?
(三)引导幼儿分别观察钱币正面和反面的图案,并读一读上面的数字。
教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和人民币做朋友,看看他们有什么特征?
(四)幼儿学习用10元兑换5元、2元、1元。
教师:小朋友,我考考你们,10元的人民币可以兑换几张1元?又可以兑换几张5元?还可以兑换几张2元?引导个别幼儿进行操作,并请幼儿出自己是如何兑换的。
二、组织幼儿观看软件图片,引导幼儿了解人民币的兑换过程。
小朋友,真聪明,现在我们一起来看商店里的顾客是怎样购物的。
三、组织幼儿根据教师出示的物品图片及价钱进行尝试购物。
今天,我的商店要开张了,我的店里有很多物品买,我们来看看哪些东西,它们卖多少钱?教师当售货员,小朋友当顾客,进行游戏3—4次游戏。
四、幼儿进行角色游戏
1、请几名幼儿当售货员,部分幼儿是顾客。提出超市购物要求:明天,我们要出去冬游活动,为冬游活动准备一些小食品,每个小朋友就用自己蓝子的钱,每个小朋友事先考虑好,要买什么东西,观看商品的价值,然后用自己以有的钱范围内购物。
教师:现在我们出去购物了
3、来到超市,自主购物。教师指导幼儿观看商品的价值,购满需要的商品。
4、到柜台结帐。自己核对商品和价钱。
5、组织幼儿讲述自己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
五小结,结束活动。
1、人民币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方便,我们用过了钱之后就要洗手,因为钱有很多细菌。
2、组织幼儿听音乐(小汽车)结束活动。
幼儿园认识钱币教案,我们的生活中最重要的流通货币就是人民币,所有的东西都需要用人民币来买,所以教会小朋友认识人民币很重要,这是幼儿们正式踏入社会生活的第一步。
有关电的幼儿园教案篇6
活动总目的:
1.体验共同游戏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2.感知材料的特征、性质,并能根据物体的外形特征学会正确选择和使用不同类型的建构材料,围绕主题进行建构。
3.让幼儿学会分工合作,爱护建构材料和建构成果。
4.合理利用替代物,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同伴的游戏情况。
本次活动目的:
1.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
2.根据物体的外形特征学会正确选择和使用不同类型的建构材料进行建构。
活动准备:
1.各种花片、插塑
2.活动前,带幼儿到社区的街道参观
教学流程:
一.师生谈话,引入活动:
师:平时,我们上学、放学经过社区时,你们看到了什么?(让幼儿说一说街道中有什么,如:房子、花圃等)
二.组织幼儿讨论:
1.师:街道里有各种各样的东西,我们该选择什么材料来建构呢?
2.幼儿分组讨论,学习根据物体的外形特征正确选择和使用不同类型的建构材料进行建构。
3.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4.教师小结,如:房子很高,要用大一点的插塑来建构,如炮筒;游乐器械就可以用童乐高来建构,等等。
三.幼儿建构,教师指导
1.幼儿自由分组,选择自己喜欢的物体进行建构。
2.教师巡视幼儿的游戏情况,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
3.指导幼儿根据物体的外形特征正确选择和使用不同类型的建构材料进行建构。
4.让幼儿将搭好的物体摆放到指定的地方。
四.教师讲评、结束
1.幼儿自评、互评游戏情况。
2.教师根据幼儿选择建构材料进行建构的情况进行小结,提出不足之处,提出一次游戏的要求,结束。
有关电的幼儿园教案篇7
故事内容:
在皎洁的月光下,一个卵静静地躺在树枝上。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太阳暖暖地照着。啪!卵破了,从里面爬出一个小小的毛毛虫来。星期一,他啃穿了一个苹果。他还是觉得饿。星期二,他啃穿了两个梨子他还是觉得饿。星期三,他啃穿了三个梨子,他还是好饿呀。星期四,他啃穿了四个草莓,可他还是饿得要命。星期五,他啃穿了两个苹果和三个梨子,他还是很饿呀。星期六,他吃了好多,有巧克力蛋糕,有冰淇淋,有夹心筒,有甜西瓜。这次他不饿了,他不再是一个小毛毛虫了,他成了一个胖嘟嘟的大毛毛虫。他围着自己造了一个叫做“茧”的小房子。他躺在里面,睡起觉来。第二天,又是一个星期日的早晨,暖暖的阳光下,茧破裂了,从里面飞出一只美丽的蝴蝶来。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件,讲述故事
师:小朋友们,故事讲完了,你们说这条好饿好饿的毛毛虫怎么会变成美丽的蝴蝶的?”
生:“因为它吃了很多东西。”
生:“因为它的愿望就是要变成美丽的蝴蝶,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它不停地吃着各种东西。”
师:那你们的愿望是什么呢?
生:我的愿望是当一名医生,为病人看病。
生:我的愿望是长大了当老师。
生:我的愿望是长出一对翅膀飞到全世界去。
……
师:那你怎么做才能实现你的愿望呢?
生:我要读好多的书,学到很多的本领。
二、出示名人头像,树立远大理想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来看看这些人(投影出示一些名人),他们有的是科学家,有的是音乐家,有的是文学家,(简单介绍)他们都是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人,都是从小小的毛毛虫啃书啊啃书啊,变出来的……
师:小朋友们,你们这些小小的毛毛虫啊,才刚刚开始啃呢!你想啃些什么好吃的,变成怎样的蝴蝶,这个故事啊,要你自己来完成了!
三、完成写绘作业
最后布置的读写绘作业是:设想一下自己是一条毛毛虫怎样才能变成美丽的蝴蝶,用绘画表达出来。
反思:
这是一个美丽的故事。简单而美丽,却揭示出成长的`执着与美丽。每一个成功的人不都是从一只毛毛虫变来的吗?他们像毛毛虫一样有着精神的饥渴。他们一本一本的啃着书,吸取着知识的养料。因为他们知道,在他们身体里面,有着一个蝴蝶的灵魂与梦想。亲爱的家长呀,我们手心里握着的不也是一只毛毛虫吗?他要上学了,他开始寻找食物了,他将拥有一本书,他开始上第一节课,他开始识字了,他开始像毛毛虫一样啃书了,从有趣的连环画到美丽的童话故事,从小说到散文、诗歌,再到深刻的哲学书籍。我们相信,他们最终将破茧成碟,在知识的花丛中飞舞。
有关电的幼儿园教案精选7篇相关文章:
★ 有关科学作文7篇
★ 有关科普作文7篇
★ 有关青年作文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