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完善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活动,教案的编写过程可以促使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下面是58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美术《小鸟》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美术《小鸟》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小鸟做窝的方法,做一个富有创意的小鸟窝。
2、在学着用彩泥做几只小鸟与鸟窝搭配。
3、引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鸟类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会用彩泥、树枝、卡纸、甘草等物品做材料,通过揉、搓、捏、拼、折、剪、贴等方法制作成小鸟和鸟窝。
【教学难点】
巧妙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独特而美观的鸟窝和小鸟。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提前制作好几种小鸟和鸟窝。
学生:彩泥、树枝、树叶、卡纸、羽毛、干草、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图片展示各种小鸟和鸟窝。
教师播放小鸟叫声的音乐,戴上小鸟头饰扮演小鸟,带领同学们去观看自己和同伴的家。
2、导入课题《小鸟的家》。
二、赏析评述,讲授新知
1、看书欣赏各种小鸟和鸟窝的图片
看一看,说一说鸟窝有什么特点。(形状,材质,结构等)小结:
(1)鸟窝基本上呈一个杯状构造,将鸟窝拢为一个整体。
(2)小鸟一般将窝搭在树枝上、草丛边、房檐底下等等。
(3)小燕子衔泥造窝,大部分鸟类采用树枝、甘草、羽毛等材料造窝。
2、展示2008北京奥运会主场馆鸟巢的图片
以鸟巢的外形而设计的,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
3、出示漫画,渗透环保教育
讨论:“小鸟为什么会失去了家?”
思考:“你能为小鸟做点什么?”
(重建美丽的家园。)
4、提问:你会给小鸟设计个什么样的家呢?
(1)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设,采用彩泥或者卡纸制作小鸟,树枝或者树叶等等材料制作鸟窝。
(2)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根据小鸟和鸟窝的外形,设计基本图形,突出概括、简洁特点。
5、视频示范,让学生直观的学习制作鸟窝的过程。
6、学生、教师范作欣赏
鸟窝是用什么材料来制作的?
三、实践操作
作业:运用彩泥、卡纸、碎纸条或草等手头拥有的材料,合理分工共同完成鸟窝和小鸟的`制作。
要求:巧用材料,大胆创作,制作精美独特;注意工具使用正确安全,垃圾装进袋子里。
四、作业展评
分小组展示作品。对作品的选材、制作方法、创意以及学习态度进行介绍。
五、拓展小结
1、将所做的鸟窝投放大自然。
2、小鸟是我们的朋友,让我们行动起来,爱护它,保护它,给它们创造一个美丽温暖的家。
美术《小鸟》教案篇2
设计背景
鸟是人类的朋友,在生活当中我们教育小朋友要保护环境,保护自然。美丽的小鸟就象幼儿五多彩的生活一样,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为幼儿提供了很大的想象、创造空间。幼儿天生就喜欢小鸟,因此,幼儿很容易在活动中保持较高的创作热情,圆满完成任务。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线条画的手法表现美丽的鸟,并突出鸟的不同特征。
2、通过欣赏各种鸟,教师的示范讲解,尝试运用各种简单的线条和图案装饰鸟。
3、绘画时保持良好的坐姿。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重点难点
学习用线条画的手法表现美丽的鸟,并突出鸟的不同特征。
尝试运用各种简单的线条和图案装饰鸟。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勾线笔,白纸。
通过提问,引出主题,教示范讲解,尝试用线条来装饰鸟
活动过程
1、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丽的季节,许多小鸟都飞回来了,通过看图片让幼儿观察小鸟都有共同的特征,让幼儿认识小鸟它是什么样的,
2、老师教师做示范画一画不同的小鸟,用各种线条和图案来装饰小鸟,装饰的时候:头、嘴巴、身体、翅膀和尾巴都要装饰到。
3、老师引导幼儿动手绘画,教师巡回指导幼儿画的时候该怎样安安静静,坐端正了画,
4、展示幼儿的作品
教学反思
在教学当中看到幼儿这样快乐,这样活跃,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让我们所谓权威的说教代替了幼儿的直观体验,扼杀了学生探索的自由,要让幼儿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幼儿的情感,改进教学和组织形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教学的新境界。
美术《小鸟》教案篇3
设计意图
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对手工活动比较感兴趣,它们又都很喜欢小动物,对小动物的关爱产生浓厚兴趣。所以我设计了《小鸟回家》这节活动。通过让幼儿学习撕纸,粘贴活动,培养幼儿的手工技能,让幼儿自觉萌发爱护、保护环境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学习撕纸块,用固体胶粘贴的技能。
2、知道小鸟是人类的好朋友,要关心照顾它们。
3、萌发关爱环境的情感。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黄、绿色彩纸,固体胶、小筐等。
2、小鸟图片若干,大树树干图。(卡纸)
3、轻音乐。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幼儿学习撕纸块。
难点:撕纸的方法。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一起做课前游戏,活动关节。
2、教师创设情境,通过谈话,激发幼儿产生帮助小鸟的愿望,指导幼儿撕贴树叶。
教师与幼儿停在没有树叶的大树边谈话:“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大树)你们知道大树怎么了吗?”(哭了)“大树为什么哭呢?”(没有树叶了)
“这里原来是小鸟的家,可是现在,大树妈妈一片树叶都没有了,小鸟们都不愿意回来了,大树妈妈真伤心呀!小朋友你们能想办法让小鸟快点回家吗?想不想帮小鸟造一个家呢?”
“小朋友们刚才说的都很好,也帮大树妈妈想了许多办法,现在我们就用撕树叶、粘贴树叶的方法来帮助大树妈妈,也帮小鸟造一个家。”
3、教师出示绿色彩纸,用食指和拇指捏住轻轻撕成块状做“树叶”。然后用固体胶涂在大树上,然后轻轻把“树叶”贴上去。
4、教师将黄、绿色彩纸、胶棒放到小筐里,引导幼儿自由的'选择彩纸进行撕树叶、粘贴大树的活动。教师提醒每个小朋友撕完树叶后要把废纸、还有胶棒都要放到小筐里面,不能乱扔垃圾,知道爱护教室的环境。
5、教师出示已画好的树干图,请幼儿为小鸟做一个美丽的家。幼儿自由撕纸,粘贴树叶,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要将树叶粘贴在轮廓内。(活动时伴有轻音乐)
教师可增加点难度,让幼儿学习撕各种各样的树叶。幼儿进行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6、出示“小鸟”,引导幼儿送“小鸟”回家。
教师:“小朋友,小鸟听说大树妈妈又长出了许多树叶,都高兴的飞来了。让我们一起送小鸟回家吧!”教师和个别幼儿一起将小鸟图片粘贴到大树上。
7、教师小结:为了给小鸟一个安全的家,请小朋友们要爱护、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关爱小动物。请小朋友们把垃圾捡起来放到纸篓里。
活动延伸
教师:“小鸟们都回来了,大树妈妈非常开心,也非常感谢你们帮助了它,它希望我们再帮它一个忙,让我们去告诉所有的人们,以后不能随便摘树叶,要爱护我们的大树,爱护小鸟,现在我们就一起去告诉幼儿园里所有的小朋友好不好?”活动结束,教师带领幼儿把大树放到画袋里。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中小朋友们都很安静,总能够跟着老师的思路和节奏,有一些平时比较好动的孩子我发现也特别认真,很专注的在"撕"、贴。一些动手能力比较差的孩子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作品,这一点让我感到很欣慰,也觉得很开心,因为我发现这样的活动可以让一些好动调皮的孩子安静下来,同时也可以培养孩子的耐心。
美术《小鸟》教案篇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艺术》(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在绘画、制作“小鸟的家”的艺术活动中让学生自由选择工具、材料、充满感情地进行艺术表现。
2、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发学生对动物的爱心和对自然环境的关注。
教学重点
通过绘制“小鸟的家”学习如何将画面处理得丰富、具有美感。
教学难点
结合自然现状,充满想象和创造力地安排画
面。
教具准备
cai课件、头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1)提供观察材料,引发思考:
这只小鸟怎么了?
2、谈话引课题
有谁愿意和老师一块儿帮助小鸟回到自己的`家?
二.讲授新课
1.出示课题。
2.小鸟的家在哪里?让我们跟着小鸟一快儿去找他的家,好吗?
提供材料,找到小鸟的家。
设问:小鸟的家发生什么事了?为什么会这样?
学生分组讨论后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
(出示学生作品)小鸟没有了家,和小鸟生活在一起的其它小动物也没有了家,(出示影片)人类乱砍乱伐、动物们纷纷逃走、森林渐渐消失、洪水、沙尘暴,最后连我们人类都无法生存下去。面对这样的环境,假如你是那只小鸟,你现在最想说什么?
学生回答。
那么,我们现在应该用什么办法来补救?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三.学生作画
那么小鸟和小动物们它们喜欢在什么环境里安家呢?(为画面处理得丰富、具有美感作铺垫。)
学生回答。
同学们,你们现在一定很想替小鸟和其它小动物安排一个家,可是怎么做呢?(出示作画讲解)
现在就把你们的想法表现在画纸上,好吗?
四.教师巡视
对出现的问题,老师及时纠正。
五.展示作品
展示学生作品。(学生对满意的作品投票)学生谈自己作品的绘画意图。
六.表演
我们现在帮小鸟和其它小动物重建了家园。(出示图片)森林又恢复了生气,动物们开起了狂欢会,让我们戴上头饰跟着音乐一起唱歌、跳舞好吗?(出示音乐)学生和老师带头饰边唱边跳。
七.小结本课
现在我们的心情和小动物们一样都非常地激动,如果让你来替小动物们说一句它们现在最想说的话,你会说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大家都来保护环境,让地球越来越美”。
美术《小鸟》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用与鸟窝相同的材料或代用品,模仿小鸟做窝的方法,做一个鸟窝。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和制作鸟窝,培养学生设计立体造型的兴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团结互助精神,提高学生想象创造能力,引发热爱自然,保护鸟类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会用彩泥、树枝、皱纹纸、干草等物品做材料,通过揉、搓、捏、拼、剪、折、贴、缠绕、固定等方法制作成小鸟和鸟窝。
教学难点:
巧妙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各种独特的并且造型美观的小鸟和鸟窝。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教学系统,课件,树枝、彩泥等。搜集多种可以利用来制作小鸟的家的废旧物品。学生:彩泥,课前搜集多种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剪刀、双面胶等制作工具。
教学设计:
(一)导入阶段
1、(音乐)听出这是谁的声音吗?(小鸟)
师:同学们,现在,请你们轻轻的闭上眼睛,不要出声!下面,让我们随着一段音乐进入一个美丽的意境:清晨,一缕阳光从茂密的树林中射下来,照在一片草地中,微风拂过,令人心旷神怡。此刻,一群可爱的小精灵,正在快乐的唱着歌儿,你们听出是谁的声音吗?生:小鸟。
师:对,是小鸟的声音!(声音,打招呼)
师:谁,什么声音?你们听到了有谁在向我们打招呼么?(多媒体出示图片鹦鹉)
师: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一位小客人,它是一只鹦鹉,我们让它做一个自我介绍好不好?(出示手偶)大家好我是波利,来自遥远的森林,我是一只喜欢旅游的鹦鹉,路过我们的莓香小镇陈疃,发现陈疃的天很蓝水很清,陈疃的春天到处五颜六色鸟语花香,陈疃的小朋友特别爱护环境非常喜欢鸟类,就想多住几天,大家喜欢我么?
生:喜欢。
师:波利这么喜欢陈疃不如就留在陈疃吧。大家说好不好。(波利:大家这么喜欢我,我很开心,但是我在这里没有家,住在哪里呢?)我们陈疃的小朋友心灵手巧,我们可以给你做一个舒适又温暖的家。(那好吧,我要先回森林去和我的好朋友们告别)师:我们和波利一起去森林里看看小鸟的家好不好?板书:小鸟的家
(二)教授新课
师:我们跟随波利来到了大森林,波利,你的好朋友家在哪里啊?
(你看树上,我的朋友黑雀阿姨,它正忙着给宝宝喂食呢,还有它的邻居们)
师:原来小鸟的家要安在树上啊(那可不一定这是我的好朋友鹬姐姐,还有她的邻居们它们都是住在水边的)
(除了树上和水边草地里也有鸟儿呢)
师:我们刚才和波利一起走访了波利的朋友们,我们看到在森林中鸟儿们都住在那里啊?生:树上、水边、草地里。
师:我们看了这么多小鸟的家,这些家有什么共同点呢?
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他们都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树枝、干草、藤条、羽毛等
)小鸟的家都是什么形状的?(半圆)你觉得小鸟的家像什么?(发散想象力图片:锅)其实小鸟的家还有其他种类的,你们看,在大屏幕上出现的四张照片,谁愿意起来跟老师分享一下,你喜欢哪一张?你为什么喜欢它?你觉得他是什么材质的?这个材质有什么养的感觉?生:图一泥质,结实、图二树枝,造型好、图三藤条,安全、图四毛绒,舒服。
师:一些有爱心的小朋友,模仿着小鸟做窝的样子,制作了一些有特色的鸟窝,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小朋友用彩纸剪贴了一个鸟窝,还有的小朋友利用生活的柳条制作鸟窝……师:大家都蠢蠢欲动了,你想不想自己动手试一试呢?别着急砍柴不服磨刀工,先看老师来给大家示范一下。(视频示范彩泥制作,强调一下彩泥的主要技法,揉、搓、捏,制作中还可以使用拼、剪、折、贴、缠绕、固定等方法)
多媒体音乐开始,提示注意工具的使用安全,保持整洁的卫生。
音乐停止大家把作品放到桌子的中间,每个小组选出一件作品,组员讲讲为什么选择这个作品把选出的作品送到讲台上放在老师准备的展示树上。
(三)课外延伸
师:很久很久以前,小鸟们都有一个美丽而温馨的家园,它们快乐,自由的生活着。可是有一天,
人类捕杀鸟类、砍伐树木,使小鸟们失去了亲人和美丽的家园。同学们,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对人类说些什么呢?
生1:人类很残忍!
生2:小鸟虽然是动物,但它跟我们一样有感情。如果我们这样对它们,它们一定很伤心,我们要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爱护它们,而不能这样让它们失去亲人和家园。
师:你真是一个有善心的孩子!是的,大自然是美好的,有鸟语,有花香,这样美好的环境,你舍得破坏吗?…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护小鸟,珍惜动物,关爱大自然。
师:课下我们可以用家里不用的材料,废物利用给小鸟建造一个家,挂在我们的房檐下或者路边的大树上,让鸟儿知道我们对他们的喜爱。
师:我们的同学们用双手制作了鸟窝给小鸟们一个温暖舒适的家,一些设计师模仿着鸟窝的造型设计了别致的建筑,还有的设计师设计了一些造型别致的家居设计,给我们的家也带来了不一样的惊喜,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跟着我们的小客人波利一起了解了大森林里的鸟儿的家是什么样的,并且通过学习学会了用综合材料制作鸟窝,同学们都掌握的非常不错,我们都要保护环境爱护小鸟,课下大家可以使用家里的废旧材料制作鸟窝。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我们的变的莓香小镇更好。
(五)板书设计
小鸟的家
树枝、干草、藤条、羽毛等
揉、搓、捏、拼、剪、折、贴、缠绕、固定等
美术《小鸟》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撕贴的方法装扮大树妈妈。(重点)
2、能沿针孔或轮廓线撕出树叶的大致轮廓,并粘贴到大树上。(难点)
3、体验帮助大树妈妈让小鸟回家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材料:红、黄、绿色打孔纸和画出树叶轮廓线的彩纸若干、胶棒、小筐等。
2、课件、背景音乐。
3、作品展板、三棵没有树叶的大树。
4、了解小鸟在大树上的快乐生活。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帮助大树妈妈让小鸟回家的愿望。
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小鸟的家在哪里吗?小鸟喜欢什么样的大树?这棵大树怎么了?
小结:原来大树妈妈没有了叶子,小鸟都不愿意回家了,大树妈妈好伤心呀!
2、观察操作材料,师幼共同探索撕贴树叶的方法。
(1)出示打孔彩纸,引导幼儿探索撕出树叶的`方法。
提问:你发现彩纸上的小秘密了吗?怎样把小树叶从彩纸上取下来?启发幼儿交流自己的撕纸方法。
(2)巧妙运用儿歌,提升沿着轮廓撕树叶的方法。
“拇指食指碰碰头,一前一后扭一扭,扭一扭走一走,沿着洞洞转一圈,树叶宝宝变出来。”
3、播放轻音乐,幼儿自主选择材料打扮大树,掌握撕贴的方法。
(1)幼儿分三组,为大树妈妈变出树叶。
(2)启发幼儿发现彩纸上树叶轮廓的不同(打孔和线描),引导幼儿自主选择操作材料撕出树叶,并将树叶粘到大树的树冠上。
(3)提醒幼儿将撕下的纸片放到小筐子里。
4、分享交流,体验送小鸟回家的快乐。
(1)提问:大树妈妈现在变得怎样了?引导幼儿从树叶的色彩、高矮、树叶的完整性等方面进行交流,使幼儿体验进行撕贴活动的乐趣。
(2)讨论:小鸟回到自己的家里,什么心情?它们会怎么玩?伴随《大树妈妈》的音乐,和小鸟一起快乐地舞蹈、歌唱、做游戏,感受小鸟在大树上生活的快乐。
美术《小鸟》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撕纸块,用胶棒粘贴的技能。
2.知道小鸟是人类的好朋友,要关心照顾它们。
3.萌发关爱环境的情感。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感知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
1.红、黄、绿色彩纸,胶棒、小筐等。
2.小鸟图片若干,大树树干图。
3.游戏背景音乐《快乐的小鸟》。
活动过程:
1.听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做小鸟飞的动作进活动室,教师与幼儿听音乐一起做手指游戏,活动手关节。
2.教师创设情境,通过谈话,激发幼儿产生帮助小鸟的愿望,指导幼儿撕贴树叶。
教师与幼儿停在没有树叶的大树边谈话:“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大树)你们知道大树怎么了吗?”(哭了)“大树为什么哭呢?”(没有树叶了)
“这里原来是小鸟的家,可是现在,大树妈妈一片树叶都没有了,小鸟们都不愿意回来了,大树妈妈真伤心呀!小朋友你们能想办法让小鸟快点回家吗?想不想帮小鸟造一个家呢?”
“小朋友们刚才说的都很好,也帮大树妈妈想了许多办法,现在我们就用撕树叶、粘贴树叶的方法来帮助大树妈妈好不好?帮小鸟造一个家。”
3.教师出示绿色彩纸,用食指和拇指捏住轻轻撕成块状做“树叶”。然后用胶棒涂在“树叶”的一面,轻轻的贴到大树上。
4.教师将红、黄、绿色彩纸、胶棒放到小筐里,引导幼儿自由的选择彩纸进行撕树叶、粘贴大树的活动。教师提醒每个小朋友撕完树叶后要把废纸、还有胶棒都要放到小筐里面,不能乱扔垃圾,知道爱护活动室的环境。
5.教师出示已画好的树干图,请幼儿为小鸟做一个美丽的家。幼儿自由撕纸,粘贴树叶,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要将树叶粘贴在轮廓内。(活动时伴有轻音乐)
教师可增加点难度,让幼儿学习撕各种各样的树叶。幼儿进行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6.出示“小鸟”,引导幼儿送“小鸟”回家。
教师:“小朋友,小鸟听说大树妈妈又长出了许多树叶,都高兴的飞来了。让我们一起送小鸟回家好不好?”教师和个别幼儿一起将小鸟图片粘贴到大树上。
7.教师小结:为了给小鸟一个安全的'家,请小朋友们要爱护、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关爱小动物。请小朋友们把垃圾捡起来放到纸篓里。
活动延伸:
教师:“小鸟们都回来了,大树妈妈非常开心,也非常感谢你们帮助了它,它希望我们再帮它一个忙,让我们去告诉所有的人们,以后不能随便摘树叶,要爱护我们的大树,爱护小鸟,现在我们就一起去告诉幼儿园里所有的小朋友好不好?”活动结束,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小鸟飞》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特别高,因为这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只是个别孩子对这方面的知识欠缺,但是在活动中,他们能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参与活动,我个人认为,这节课还是成功的。
美术《小鸟》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观察作品水墨画中树的美,初步了解水墨画的表现手法。(如:淡浓墨技法,点、洒、流等表现手法。)
2.通过看、想、说、演等形式,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和想象能力。
3.欣赏作品产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情感。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挂图、毛笔、宣纸
?活动过程】
1.欣赏榕树实物照片,获得关于榕树外形的经验。
(1)(展示榕树照片,让幼儿观察。)
你们看到的是什么?你们能告诉老师这颗树是什么样的吗?这棵树上有什么颜色?
(2)树干是什么形状的“树枝是什么形状的?那些长长的从树枝上垂下来的,你们知道是什么吗?你们猜这里有几棵树?(引起幼儿好奇,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幼儿自主欣赏作品,留给他们自由想象的空间。
(1)出示挂图,引导幼儿欣赏吴冠中的《小鸟天堂》,在榕树实物照片和水墨画作品的比较中感受榕树的美,体会水墨画的表现特点。
(2)幼儿自主欣赏,说一说你看到这幅画有什么感受?你想到了什么?
3.师幼共同欣赏作品,体验小鸟与树的和谐美。
通过猜测,发现画中的小鸟,体验作品细节带来的惊喜,感受小鸟与大树的亲密关系,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1)除了大榕树的弯弯曲曲的线条,画中还有什么?你们猜这些小点是什么?
(2)怎么有这么多的小鸟在这棵大榕树上?为什么小鸟喜欢和这棵大树在一起?假如你是一只小鸟,看到这么美的一棵大榕树,你有什么感受呢?
4.对比欣赏,教师简单分析画家的主要表现手法。分三步来对比欣赏:
(1)整体对比欣赏
(2)局部对比欣赏
(3)再次整体欣赏
5.角色表演
“你能用动作来表现画中的树和小鸟吗?”
6.介绍水墨画画及作品的作者
今天我们看到的这幅画是使用毛笔、水和墨汁画出来的,叫做水墨画,是中国古代的画画的方法,所以又叫中国画。创作这幅作品的画家叫吴冠中,是我国著名的画家,喜欢画水墨画,他在70岁的时候创作了这幅画。
7.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想象,给这幅画起名字,然后说出真正的作品名称。
8.延伸活动:
让我们也来当小画家,把你心中的小鸟天堂画下来吧!
推荐理由:
美术欣赏《小鸟天堂》是中班《快乐时光》主题活动中的内容。《小鸟天堂》这幅画是我国著名画家吴冠中的代表作之一,画面充满诗意,秀雅清新,表现方法独特,能给幼儿充满想象的空间和宁静幽美的审美感受。《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中班孩子平时对水墨画接触很少,但孩子们对颜色、线条、表演极有兴趣,也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通过观察、想象、交流、动作表现等多种形式,初步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和想象能力,充分感受画面清新和欢快的意境。
1.多元欣赏方式
从整体——局部——整体的多元欣赏方式,让幼儿在榕树原型图片和水墨画作品的比较中体会水墨画的表现手法。了解作品中画家用淡浓不同的墨色,粗细、长短不同的线条来画树,树枝用流的方法来表现,画中彩色的小点是画家用颜料点上去、洒上去的。多元欣赏方式化解重点,突破难点,实现目标。
2.表演表现表达
?纲要》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美术活动中的角色表演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肯定和接纳幼儿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让他们在愉快的表演中体验小鸟与树的和谐美。同时起名环节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说出自己心目中的作品名字,体验参与的乐趣。
活动反思:
在《鸟的天堂》这堂课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学的特别投入。这是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的一堂语文课。
首先,我通过引导谈话,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天堂”是什么样子的`。听到这个话题,学生们显得很兴奋,都举起了小手。学生的回答是“天堂是快活的”、“天堂是美好”、“天堂是幸福的”……
等学生稍平静了一些,我说:“我想小鸟在天堂里一定也过得很幸福很快乐吧!”同时我板书了课题《鸟的天堂》。让学生读了课题之后,我进一步引导:“读了这个课题,你想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稍做思索,又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地提出了一些问题:“鸟的天堂”指什么?“鸟的天堂”是什么样子的?“鸟的天堂”在哪里?“鸟的天堂”里有什么?鸟在鸟的天堂里过很快乐吗?“鸟的天堂”是怎样形成的?……
在解答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完成自己能解答的问题。有些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能回答说:“鸟的天堂是一棵很大的大榕树”、“鸟的天堂在广东省新会县环城乡天马村前的天马河中”、“有许多鸟在鸟的天堂里过着辛福快乐的生活”……有些问题学生能合理地做出解答,有些问题学生回答不够全面。对此,我把学生提出的问题稍加整理,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文中找出有关语句,经过小组合作讨论,全面、合理地解答问题。
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学生解答问题的欲望非常强烈。于是,学生带着问题开始阅读课文。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学生读得非常认真,非常投入。有些学生独自阅读、独立思考,有些同学阅读课文再讨论交流,合作学习。只见学生一阵是读书,一阵是用笔在书上点点画画,找出了有关词句,一阵又是默默思考;有的学生在书上相互指点,有的在滔滔不绝地陈述着自已的观点,有的在补充他人的叙述,也有的在争论着……
时间一分分地过去了,学生从提出问题到思考、讨论问题、到组织语言,解答问题,每一个环节都做得那么认真,那么投入。
美术《小鸟》教案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