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撰写过程需要教师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和配置,提高他们的教学资源管理能力,教案的撰写过程迫使教师思考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58心得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班幼儿新年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班幼儿新年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体验过新年的快乐和幸福。
2、大胆想象“新年是什么”,尝试仿编诗歌并记录。
3、理解诗歌的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诵。
活动准备
诗歌录音、新年歌曲,挂图一幅,记录表、彩色卡纸、彩笔、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生活经验讲述:新年。
提问:“新年是哪一天?你是怎样过新年的?”
2、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提问:“图上有谁?他在做什么?”图上还有些什么?”
二、展??
1、欣赏诗歌《新年是什么》。
(1)教师配乐朗诵诗歌。提问:“诗歌的名字是什么?诗歌中小朋友梦见了什么?你感觉她
的梦怎么样?”
(2)播放诗歌录音,请幼儿带着问题倾听。提问:“诗歌中的小朋友提出了什么问题?都问
了谁?他们分别是怎么回答的.?”
2.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学习诗歌。(参考《幼儿用书》蜜蜂第三页)
提问:“诗歌里说新年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呢?你认为新年是什么?”(启发幼儿大胆想象)
3.幼儿朗诵诗歌。
(1)请幼儿看挂图有表情的朗诵诗歌。
(2)教师与幼儿分角色朗诵。
4、通过讨论,仿编诗歌。提问:“你认为新年还可以是什么?”让幼儿将讨论结果用画或者符号记录下来,鼓励幼儿互相模仿学习。
5、教师录音,幼儿朗诵。在幼儿创编的诗句中找出大家喜欢的组成新的诗歌,幼儿尝试有感情的朗读,教师为其录音。
三、结束
韵律活动“庆祝新年”,自然结束。
指导语:“新年就要到了,让我们跳起欢快的舞蹈迎接新年的到来吧!”
中班幼儿新年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肢体、道具表现各种新年习俗,感受新年各种习俗带来的乐趣。
2、通过律动游戏感应音乐中的高低旋律。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与家长收集各种春联,了解一些新年贺词,并初步了解其含义。
2、道具准备:水袖、打棒、铃鼓每人一份摆放好、春联、毛笔
活动队形
半圆形和自由站队
活动重难点:
教学重点:尝试运用肢体、道具表现各种新年习俗
教学难点:通过肢体律动游戏听辨高低音,根据高低音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过程:
一、新年传统习俗的认识。
故事引导:从前,每年过年的时候都有个怪兽叫“年兽”的出来吃人,有个老婆婆,她知道年兽最怕吵闹的声音和红颜色的东西,于是她在家里贴满了红纸,还在家门前点火烧竹子,后来人们在过年时在红纸上写上毛笔字就变成了漂亮的春联,制作了响亮的`鞭炮来赶走年兽,年兽就再也不敢来了。
1、贴春联游戏。
(1)经验谈话:“你见过哪些春联?”,出示介绍各种春联,并带幼儿读读上面的内容,简单介绍其的含义,让幼儿学说。
(2)写春联游戏。幼儿分两组,一组拿毛笔假装沾墨描写春联上的字,一组用打棒和铃鼓做磨墨的动作。
2、舞吉祥话游戏。
师:我们一起学学给爸爸妈妈等说说祝福的吉祥话。(并由老师示范)
(1)肢体舞蹈,老师带领幼儿用肢体动作舞出吉祥话,可以是创意的舞动。
(2)道具舞蹈,用水袖来舞出吉祥话,要体现出韵律感。
中班幼儿新年教案篇3
设计意图:
绘本《窗户上的新年》中姥姥为使新年过得有年味,让晓春过年开开心心, 给窗户上贴好舞狮舞龙的窗花,而窗花也神奇的动起来了。这个故事情节非常吸引幼儿,他们也想自己剪窗花,装饰窗户。因此本节活动《窗户上的新年》, 引导幼儿使用小剪刀,折剪的各种窗花,在剪剪玩玩中动手、动脑,乐在其中, 能在快乐中学习剪、折技能,提高审美情趣。
活动目标:
1.欣赏剪纸窗花,了解剪纸是我国特有的民间艺术。
2.尝试剪出各种形状的窗花,提高折、剪的技能。
3.感受剪纸这一特殊效果,体验剪纸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绘本《窗户上的新年》、课件窗花范例、剪窗花的步骤图、剪刀、彩纸。
活动过程:
一、出示绘本《窗户上的新年》,激发幼儿对窗花的兴趣。
1.教师讲解绘本部分章节,提问:姥姥为使过年热闹,做了什么事情?
小结: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北方人过年时家里又是怎么样打扮的呢?现在我
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二、播放课件,引导幼儿欣赏窗花,了解剪纸是我国特有的民间艺术。
1.教师逐一播放窗花,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2.教师提问:刚才你们看到了北方人过年时家里是怎么样打扮的呢? 都有些什么图案呀?
3.引导幼儿说说什么叫窗花?窗花在什么日子里贴?
4.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小结:过新年日子里,贴在窗户上的剪纸图案就叫窗花,窗花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民间剪纸艺术。
三、出示课件,幼儿学习剪窗花。
1.出示大正方形纸、剪刀,告诉幼儿它们是用来剪窗花的材料和工具。
2.出示剪纸步骤图,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3.启发幼儿说出剪窗花的过程:先将正方形纸对角折三次,再在两边剪出各种各样的图案,如小半圆、小三角、小爱心、小花、小草等。
4.将幼儿说的图形板书在黑板上,供幼儿操作时参考。
四、幼儿贴窗花,赏析作品。
1.幼儿将自己剪的窗花张贴在窗户的合适的位置。
2.自由欣赏同伴作品,选出自己喜欢的作品送给绘本中的小姑娘。
中班幼儿新年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各种方式、材料制作送给家人的礼物,表达对家人的关心。
2.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创造力。
3.体验关爱家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礼物店
2.彩色图形纸片、蜡笔、水彩笔、双面胶、糨糊、皱纸彩带、手套纸型、大小废旧盒子等。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看看说说
1.观看图片:礼物店
让幼儿看看说说物品的名称以及适用季节。
2.启发幼儿为家人准备一份新年礼物,在寒冷的冬天里不再感到冷。
幼儿自己介绍想为谁准备什么礼物。
二、想想做做
1.教师介绍为幼儿准备的`材料。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
3.提出要求
(1)用合适的材料做礼物。
(2)提醒幼儿注意卫生,不乱放垃圾。
(3)注意手套的对称装饰。
(4)鼓励幼儿大胆设计、创作。
三、分享交流
1.师将幼儿的作品挂好、贴好。
2.幼儿出示自己的礼物,其他幼儿猜猜是送给谁的,为什么。
3.唱新年歌。
中班幼儿新年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2.通过活动,使幼儿初步了解贺卡的内容,作用,并尝试自己制作贺卡。
3.通过幼儿相互交换贺卡,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4.发展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5.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二.活动准备:
卡纸,彩笔,蜡笔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完整的普通话表述新年间的趣事
难点:感受同伴间的真挚友情
四.活动流程:
导入情景――联想交流――实践操作――延伸活动
五.活动过程:
(一)导入情景
师:小朋友们再过一段时间,我们就要过新年了,你们高兴吗?
小结:难忘的事情很多,我们一起出去玩,一起学本领,一起吃饭睡觉。
(二)联想交流
师: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那你在幼儿园里交到好朋友了吗?
师:她是谁呢?为什么说她是你的好朋友呢?
师:好朋友在一起很开心,那马上要过年了,那你们怎么办呀?
小结:王老师以前过年的时候,好朋友们想了一个办法,过年的时候送了我一张卡片,上面画了很漂亮的烟花,还写了很多节日的话。每当我想他们的时候我就把卡片拿出来,看一看,给他们打个电话。他们也会给我打个电话约我一起玩。
(三)实践操作
师:你们想不想一起试试看,自己做卡片作为礼物送给自己的好朋友呢?
师:那王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材料,你们可以自己选择,然后画上你喜欢的东西。
师:但是王老师有一个要求喔,你做的一定要让别人一看就知道是你做的喔?想想办法吧。
(四)延伸活动
师:做完了以后,请把你的卡片送给你的'好朋友?好不好?
师:两个好朋友可以坐在旁边一起看卡片,商量一下以后怎么联系。
师:没有做完的小朋友也不要着急,我们等区角活动的时候继续做。
活动结束。
设计意图:
现在已经时12月份了,幼儿已经穿上厚厚的外套,班级里张贴着喜气的节日彩条,大家都准备着过新年,所以我准备了这次活动。这次活动以幼儿教学活动-学习活动用书p155的贺卡制作引出。
中班幼儿新年教案篇6
设计意图:
新年临近,各班都在忙忙碌碌地为新年晚会做准备,幼儿园处处洋溢着迎接新年的快乐气氛。恰在此时,我园教职工接到了为灾区人民募捐冬衣冬被的通知。那天,我利用幼儿午睡时间将捐赠物打包装箱。起床时,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对我的捐赠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教育资源,于是设计了这个活动。
目标:
1.尝试将物品归类并统计同类物品的数量。
2.积极参与交流讨论,了解灾区人民的需要,产生关心他人的情感。
准备:
1.《新年好》音乐磁带,有关灾区受灾情况的课件。
2.超市的宣传资料,剪刀。
3.四只箱子。统计用的纸和笔,各种物品的标记。
4.教师募捐时的.录像片段。
5.简单了解邮寄的知识。
过程:
一、激发情感
1.幼儿在《新年好》的音乐声中想象过年的快乐。
2.快过年了,我们大家都很开心,可是有些地方的小朋友就不像我们这么开心了,为什么?请你们来看一段录像。(播放有关灾区受灾情况的课件。)
3.他们遇到什么事情了?他们过年还能开心吗?你看了心里觉得怎么样?
4.小结:这些地方的小朋友遇到水灾、火灾,他们在我们开开心心过新年的时候没有东西吃,没有衣服穿,没有房子住,有的还失去了亲人,实在是太可怜了。我们一起来帮助他们好吗?
二、了解需要
1.想一想,他们现在最需要什么?为什么呢?(幼儿讲述自己的想法,如灾区人民需要食品、衣服、日用品、药品、钱等。)
2.超市给我们送来了许多资料,看看哪些是灾区人民需要的,请你们把它们剪下来。(幼儿操作。)
三、尝试分类
1.你们为灾区小朋友准备了什么?(教师在幼儿回答时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将物品按功用分类,例如幼儿说到饼干,教师就说“这是吃的”。)
2.我们怎么把这些东西送到灾区呢?(教师在幼儿回答时可以追问,逐渐引导幼儿懂得要将物品装箱,以便运输。)
3.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几只箱子,你们想一想怎样装箱才能让灾区人民一看就知道哪个箱子里装的是什么?(幼儿讨论,教师引导幼儿将不同用途的物品分类摆放,并在箱子上做上标记。)
4.请你们为不同的箱子做标记,然后按标记把东西分类放在箱子旁边。(教师提醒幼儿将物品摆放整齐,以便统计。)
四、完成心愿
1.(播放老师募捐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袋子上的小标签上写了什么?想一想这些汉字和数字代表什么?(幼儿讨论。)
2.原来汉字是告诉别人箱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数字是告诉别人这些东西有多少。有了这样的标签,救灾工作人员就方便多了。
3.幼儿自由结成小组进行统计,各组之间互相检查。
4.现在请每组小朋友将自己组的东西装进箱里,并在标签上写上数量。
5.东西都准备好了,接下来应该做什么?(送邮局。)
6.在送邮局之前,我们还要写上邮编、地址、收件人和寄件人等信息。(教师示范。)
延伸活动:
1.动员幼儿与家长为灾区人民捐献物资,注意物资要易保存、易邮寄。教师协助幼儿将物品分类装箱,统计数量,并邮寄给灾区人民。
2.师幼一起欣赏红十字会颁发的捐助证书,分享体验助人的快乐。
评析
“大家都来过新年”是源于中班主题“过新年”中的一个集体教学活动,整个活动的设计组织体现了以下特点:
1.捕捉教育契机
当幼儿对已打包的捐赠物资表现出浓厚兴趣时,教师敏感地意识到让幼儿参与这样的募捐活动将使他们懂得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并愿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成人中全面发起的“捐赠救灾”活动,为幼儿开展活动创设了良好的环境氛围。
2.贯穿情感主线
整个活动贯穿情感主线,通过看录像感受受灾地区小朋友的困苦,讨论灾区人民的需要以及怎样为灾区人们选择、准备合适的物品,尝试分类摆放物品,制作标签以便运输。整个活动流程使孩子们沉浸在“用爱来关心他人”的情感氛围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操作能力、数理逻辑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3.回归真实生活
在延伸活动中,教师将模拟的活动情景、场景还原为真实的生活,让幼儿将获得的经验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并利用家长资源帮助幼儿完成献爱心的心愿。当红十字会的捐赠证书到达幼儿手中时,幼儿获得了“帮助他人自己也获得快乐”的真实体验,这提升了活动的价值,对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班幼儿新年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课件中人物的外表特征,分辨出每个人在家庭中的称呼。
2、让幼儿感受家庭的亲情,初步培养孩子爱家庭、爱父母,尊敬老人的情感。
3、让幼儿感受新春佳节中相互拜年的热闹气氛,学说简单的.贺年用语。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全家福的课件。
2、录音机和录有《新年好》歌曲的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引起幼儿兴趣。
(二)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
1、请幼儿看看他们每个人脸上是怎样的表情。幼儿回答时,还可模仿一下。
2、引导幼儿观察人物的外表特征,分辨人物的身份。后提问:
(1)爷爷长得什么样?(白胡子、白头发、脸上有皱纹)
(2)奶奶长得什么样?
(3)这个叔叔是谁?是爷爷奶奶的什么人?
(4)爸爸旁边的短发阿姨是谁?
(5)这个长发阿姨是谁?
(6)站在姑姑边上的是谁?
(7)这个最小的是谁?
3、引导幼儿观察每个人的位置。提问:
(1)照片上爷爷奶奶坐在什么位置?
(2)爸爸、妈妈、姑姑站在哪里?
(3)姐姐和宝宝在哪里?
4、教师和小朋友一起小结。
(三)游戏“拜年”。
1、说简单的贺岁语句。
2、让幼儿互相拜年,说贺岁语句。
3、结束部分:大家一起唱歌曲《新年好》。
中班幼儿新年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了解新年的一些风俗习惯和由来。
2.能大胆的与同伴交流、体验过新年的活动。
3.感受与同伴一起辞旧迎新的喜悦,感受过年的欢乐。
4.参与节日游戏。
5.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活动重点:
了解新年的一些风俗习惯和由来。
活动难点:
能大胆的与同伴交流、体验过新年的活动。
活动准备:课件、剪刀、纸、红包若干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歌曲表演《新年好》
二、基本部分:
1.你们过年的时候都干些什么?
2.了解过年的习俗和由来。
我们过新年时除了要放鞭炮外,一家人还要在一起吃年夜饭、穿上漂亮的新衣服、走亲访友互相拜年、送新年贺卡、贴春联、贴福字、大人给小孩送压岁钱、舞龙舞狮等。
3.教师提问:“那人们过新年时为什么要贴春联、穿红衣、放鞭炮呢?(幼儿自由发表意见或和同伴相互交流)
4.欣赏故事《年兽来了》。
(1)年兽最怕什么呢?
(2)年兽最怕三种东西:光、声响,还有红色。所以人们为了吓走年兽,常用贴春联、穿红衣、放鞭炮等方式来过年,见面时,还彼此说“恭喜恭喜”祝福彼此平安。
5.分组过新年,感受过年的欢乐。
“过年真开心,你们看各族人民都在互相拜年,(看拜年的课件)那我们就挑选你喜欢的方式来过年吧。”
第一组:互相拜年。
第二组:包饺子。
第三组:剪窗花。
第四组:拼年画。
三、结束活动,分享过年的喜悦。
过完年,我们小朋友就长大了一岁,那我们就不但要团结同伴,还要尊敬父母和老师,孝敬老人。
小百科:年二十八、二十九或三十日家家户户“贴年红”(年红是春联、门神等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统称)。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贴春联也叫贴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据说这一习俗在明代就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中班幼儿新年教案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