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教案设计优秀教案模板6篇

时间:
Trick
分享
下载本文

有趣的课堂是建立在有秩序的课堂之上的,赶紧写份教案吧,大家在制定教案的时候,一定要做到与时俱进,下面是58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鸟教案设计优秀教案模板6篇,感谢您的参阅。

鸟教案设计优秀教案模板6篇

鸟教案设计优秀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为大瀑布举行葬礼,而且是由一位总统亲自主持,这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你可能对此感到奇怪,学习了课文,我们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一)分组学习、讨论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2.通读课文,读准字音,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

3.思考下列问题:

(1)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为什么要为一个瀑布主持葬礼?

(2)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景象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3)这一闻名世界的大瀑布是怎样被葬送的?

(4)巴西总统在主持葬礼时那饱含深情的话语说明了什么?

4.提出不懂的问题

(二)全班汇报,检查学习情况。

三、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1.课文的哪部分描写了大瀑布昔日的雄奇景象?请你找出并读一读。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课文的哪部分写了大瀑布发生变化后的样子?指名读一读。理解“像生命垂危的老人一般,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3.由此你想到什么?

4.巴西总统是如何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的?这次行动的重大意义何在?(号召人们立即行动起来,注意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

5.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四、。总结、扩展

塞特凯达斯大瀑布——这个曾经给巴西和阿根廷人民带来骄傲与欢乐的大瀑布,由于人们的肆意破坏而逐渐枯竭,而巴西总统的行动,也唤起人们保护环境的责任心,让我们一同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五、布置作业

注意观察你周围环境的变化,想想我们该为此做些什么?

附:板书设计

28*大瀑布的葬礼

昔日 雄伟壮观

如今 逐渐枯竭

(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

教案点评:

文章通过对绝无仅有的葬礼的简介及大瀑布前后不同景象的描绘。深刻地反映了人类要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和爱护地球的主题。教学设计体现了这样的特点:

1、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思路。

2、采用“读—画—议—说”的自读方式,先快速阅读课文,就课文内容和写法提出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老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归纳、整理、小结。

3、课文内容理解之后,提出“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的问题,请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感受。学习小结后布置了这样的作业:注意观察你周围环境的变化,想想我们该为此做些什么?将课内外学习相结合,将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为大瀑布举行葬礼,而且是由一位总统亲自主持,这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你可能对此感到奇怪,学习了课文,我们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一)分组学习、讨论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2.通读课文,读准字音,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

3.思考下列问题:

(1)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为什么要为一个瀑布主持葬礼?

(2)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景象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3)这一闻名世界的大瀑布是怎样被葬送的?

(4)巴西总统在主持葬礼时那饱含深情的话语说明了什么?

4.提出不懂的问题

(二)全班汇报,检查学习情况。

三、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1.课文的哪部分描写了大瀑布昔日的雄奇景象?请你找出并读一读。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课文的哪部分写了大瀑布发生变化后的样子?指名读一读。理解“像生命垂危的老人一般,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3.由此你想到什么?

4.巴西总统是如何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的?这次行动的重大意义何在?(号召人们立即行动起来,注意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

5.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四、扩展

塞特凯达斯大瀑布——这个曾经给巴西和阿根廷人民带来骄傲与欢乐的大瀑布,由于人们的肆意破坏而逐渐枯竭,而巴西总统的行动,也唤起人们保护环境的责任心,让我们一同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五、布置作业

注意观察你周围环境的变化,想想我们该为此做些什么?

附:板书设计

28*大瀑布的葬礼

昔日 雄伟壮观

如今 逐渐枯竭

(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

教案点评:

文章通过对绝无仅有的葬礼的简介及大瀑布前后不同景象的描绘。深刻地反映了人类要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和爱护地球的主题。教学设计体现了这样的特点:

1、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思路。

2、采用“读—画—议—说”的自读方式,先快速阅读课文,就课文内容和写法提己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老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归纳。

3、课文内容理解之后,提出“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的问题,请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感受。学习后布置了这样的作业:注意观察你周围环境的变化,想想我们该为此做些什么?将课内外学习相结合,将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教学目标:

1、 基础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

(3)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望。

2、发展目标:

(1) 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理解能力以及朗读感悟能力。

(2) 使学生能自主的采用小组讨论、朗读、想象等阅读方式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探究能力和表现能力。

课后查阅资料,扩展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丰富有关知识,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原来、几年之后的景象,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通过让学生演讲的方式,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

读出瀑布“原来”、“几年后”的不同感触。

四、教学准备:

让学生查找大瀑布的资料、准备课件、在黑板上画花圈、让学生准备地图。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设疑,导入新课。

1、 同学们,你们看黑板上,画着的是什么呢?对,是一个花圈,今天,老师把这个花圈送给一条曾经是世界闻名的大瀑布,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 板课题,读课题

3、 看题质疑。

(二)自主学习课文。

1、快速阅读课文,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是不懂的?

2、学生读书,自学,教师巡视。

3、 学生汇报读懂的地方。

设想读懂的地方:

⑴5个生字,形近字:廷——延讯——汛——迅

⑵理清课文思路

⑶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以前的面貌(是怎样的呢?)

读——从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看出其流量大、从飞流直下,水形如“朵朵莲花”,水雾“飘飘洒洒”,水声“震耳欲聋”看出水流湍急——看学生的资料(图片)——看课件——看到这么雄伟壮观的大瀑布,你想说些什么呢?(三四个即可)——指导读——这么美的地方,去的人会怎样呢?

⑷巴西总统亲自投身到这一行动中,那天,他特意穿上了葬礼的专用的黑色礼服,主持了这个大瀑布。(从这里,你看出了些什么?看出对大瀑布的重视)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多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3、理解赛特凯达斯大瀑布枯竭的原因,明白非格雷特总统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的目的和意义。

重点难点:

理解赛特凯达斯大瀑布枯竭的原因,明白菲格雷特总统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的目的和意义。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课,知道了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们不去注意环保,不注意保护地球,总有一天我们会遭到地球母亲的报复,而自食其果。请欣赏下面的图片,谈谈你观看后的感受。

2、学生交流对图片的感受。

3、不仅如此,就连世界上的最大的大瀑布——赛特凯达斯大瀑布也遭到厄运,1986年9月,当时的巴西总统非格雷特穿着黑色礼服亲自为赛特凯达斯大瀑布主持了一个特殊的葬礼,请翻开课文:《大瀑布的葬礼》。

4、齐读课题:大瀑布的葬礼。

二、阅读课文,感受赛特凯达斯大瀑布的今昔对比。

1、一读课文(大声朗读),画出不懂的字词和句子,同桌互相交流解决,后集体交流汇报。

2、二读课文(默读课文),请动笔画一画描写昔日的赛特凯达斯大瀑布和现在的赛特凯达斯大瀑布的句子,多读几遍,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再交流讨论。师相机引导朗读,完成板书。

① 这条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汹涌的河水紧贴悬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尤其是每年汛期,大瀑布的气势更是雄伟壮观,每秒钟有一万立方米的水从几十米的高处飞流直下,落地撞开万多莲花,溅起的水雾飘飘洒洒,水声震耳欲聋。据说在30千米外,瀑布的巨响还清晰可闻。

② 几年过去,赛特凯达斯大瀑布逐渐枯竭,即使在汛期,也见不到昔日雄奇的气势。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垂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3、三读课文(浏览课文),先思考一下,昔日的游人和现在的游人又有什么变化呢?生相互交流讨论,师相机完成板书。

① 世界各地的观光者纷至沓来,在这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置身于细细的水雾之中,感受这世外桃源的清新空气。游客们常常陶醉不已,流连忘返。

② 游人们常常乘兴而来,失望而去。

4、同学们,游人们为什么会有如此变化呢?对,是因为赛特凯达斯大瀑布变了,之前它是多么雄伟壮观,后来,它又是多么的无奈,那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又是谁呢?请同学们找出相关的段落。

5、齐读课文第六自然段:

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发电,瀑布上游建起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发电站——伊泰普水电站。水电站高高的拦河大坝截住了大量的河水,使赛特凯达斯大瀑布水源大减。而且,周围的许多工厂用水毫无节制,再加上沿河两岸的森林被滥砍滥伐,水土大量流失,大瀑布水量逐年减少。

6、总结出原因:拦河大坝截住大量的河水、工厂用水毫无节制、滥砍滥伐森林致使水土流失。

三、升华认识,明确葬礼的意义所在。

1、同学们,这真是一个悲剧啊!此时的人们也该醒悟了,所以,消息传开,世人震惊。但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此时的人们又该怎么做呢?对,为大瀑布举行一次特殊的葬礼吧!让我们一起全体起立为大瀑布默哀吧!请大家全体起立齐读最后三个自然段。

2、同学们,此时你对非格雷特总统主持葬礼有何想法呢?请用“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来说一说。

四、回顾总结,体会本课与众不同的写作方法。

1、在叙述的方式上,采用了倒叙的方法。

2、开头结尾上,注意了前后照应,中间部分也注意使用了过渡句。

3、在介绍赛特凯达斯大瀑布时将大瀑布进行了今昔对比。

五、作业

1、非格雷特总统用饱含深情的语调,主持了这次特殊的葬礼,他会说些什么呢?请想象着说一说。

2、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

六、板书设计

14大瀑布的葬礼

今 昔

形容枯槁 滔滔不绝

生命垂危 一泻千里

保护生态、保护环境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

(3)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望。

2、发展目标:

(1) 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理解能力以及朗读感悟能力。

(2) 使学生能自主的采用小组讨论、朗读、想象等阅读方式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探究能力和表现能力。

课后查阅资料,扩展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丰富有关知识,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原来、几年之后的景象,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通过让学生演讲的方式,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教学难点:

读出瀑布“原来”、“几年后”的不同感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举起右手,跟老师一起写“葬礼”,指导书写。齐读

2、你们参加过葬礼吗?心情如何?怎样读这个词。

3、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参加一个特殊的葬礼。

二、学习课文。

(一)请大家快速、自由地朗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要为一条瀑布举行这样的葬礼?瀑布原来是怎样的?

(二)学习大瀑布雄伟壮观的段落。

1、边读边画出最能表达大瀑布气势雄伟的词句或你喜欢的词句,并能说出喜欢的原因。(大屏幕出示)

2、指导朗读。

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瀑布的雄伟壮观?

(指导读词: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生读,再读。

3、百闻不如一见啊,一起去看看这条大瀑布,播放视频。

4、从大家的表情中,我知道到大家都被这条美丽雄伟壮观的大瀑布所吸引了。那就请大家通过朗读来抒发大家的情怀,请大家特别注意这些红色的词语。

5、这样雄伟壮观的瀑布,一直是巴西和巴拉圭人民的骄傲。大屏幕出示段落,(指导朗读陶醉不已,流连忘返等词。)

(三)学习大瀑布奄奄一息的段落。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样一条咆哮而下的瀑布,一泻千里的瀑布,游客陶醉不已,流连忘返的瀑布,却逐渐枯竭,逐渐消失,它现在是什么样的呢?(大屏幕出示段落)

2、指导朗读。老师引读,学生跟着轻声读。

3、如何理解生命垂危,形容枯槁,奄奄一息。该怎么读这几个词语。

(四)学习造成大瀑布逐渐枯竭的原因。

1、在惋惜,在叹惜,在伤心之余,我们不禁要问,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大瀑布变成这样的?(出示段落)指导找出大瀑布消失的三个原因。

(五)、学习总统发出呼吁的段落。

菲格雷特总统用饱含深情的语调,讲述了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曾经给巴西和其他国家人民带来的骄傲与欢乐,号召人们立即行动起来,维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使大瀑布的悲剧不再重演!

三、拓展学习。

1、假如你就是伊泰普水电站的站长,是设计者,是周围的工人,是曾经森林的乱砍滥伐者,参加了这样一个葬礼,你的心底涌起了哪些震憾,拿出你们的笔,把你们内心深处的话写下来。(边写边放一段轻音乐)

2、边巡视,指定几位同学,待会上去将内容读一读。

从刚才同学们的发言中,我听懂了,正是由于我们自己的原因,我们才导致了大瀑布悲剧的诞生,参加了这次葬礼,更激起了我们(板书)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决心。

四、总结

教学目标 :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大家请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花圈)

今天,老师就要把这个花圈送给一条曾经是世界闻名的大瀑布,为什么呢?就让一起来学习第14课----大瀑布的葬礼。(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3、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1)教师:课前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项任务,请大家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关于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资料,谁愿意与大家分享一下?

(2)指名说

(3)教师小结:通过分享大家共同搜集的资料,同学们不禁对塞特凯达斯大瀑布那种雄伟壮观发出惊叹,那么今天我们就再次走近这条瀑布。

4、感情朗读课题,质疑

(1)“葬礼”是什么意思?

(2)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了解哪些内容?

二、初步感知全文

1、请用较快的速度默读全文,想一想: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出示口头填充(屏幕出示)

三 、昔日 雄伟壮观

教师: 为瀑布举行葬礼,而且有国家总统亲自主持,这真是一场特殊的葬礼,我们不免产生疑问:这是一条怎样的瀑布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看看文中是怎样描写昔日的大瀑布的?今天的大瀑布又是什么样的?请你轻声朗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画出相关的句子。

1、学生朗读,画句子。

2、学生读句子

3、朗读想象(鼓励用文中的语言)

老师也来读一读,请你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5、结合重点词汇,指导感情朗读

把你对瀑布的赞叹用朗读表现出来吧!

6、教师小结:如果此刻你就站在的瀑布的脚下:你最想说什么?

四、今日 形容枯槁

但这雄伟的奇观,却在逐渐消失----今日的大瀑布是什么样的呢?

1、 学生朗读句子

2、 屏幕出示文段

3、 有一句话形象地写出瀑布的样子,是哪句?这个比喻句把什么比成什么?

4、 与前面瀑布的样子作对比,你能想象瀑布现在的样子吗?

5、 游客们看到瀑布前后的变化,有什么不同?

6、 看到这幕情景,你心中的感受是什么?

7、 感情朗读。

五、布置作业

注意观察你周围环境的变化,想想我们该为此做些什么?

教案点评:

文章通过对绝无仅有的葬礼的简介及大瀑布前后不同景象的描绘。深刻地反映了人类要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和爱护地球的主题。教学设计体现了这样的特点:

1、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思路。

2、采用读画议说的自读方式,先快速阅读课文,就课文内容和写法提出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老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归纳、整理、小结。

3、课文内容理解之后,提出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的问题,请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感受。学习小结后布置了这样的作业 :注意观察你周围环境的变化,想想我们该为此做些什么?将课内外学习相结合,将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整理的9篇《《大瀑布的葬礼》的优秀教案设计》,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鸟教案设计优秀教案篇2

教材分析

盛情邀约,即呈递请柬,邀请校领导、老师、各班同学及学生家长等参加学校艺术节中的某个活动,这是艺术节实施中的一个必要流程。

请柬,作为感情联系纽带的礼仪性书信,经过古老文化的积淀,蕴涵着深刻的人文内涵,寄托着深情厚谊,彰显着独特的视觉美感。本课内容是对前一课的海报设计和小学阶段贺卡设计教学内容的梯级延伸;因此,可适当弱化“设计 应用”学习领域相关知识、制作技法的学习,适当加强“综合 探索”领域的学习研究。可积极挖掘和紧密结合学生生活、校园文化,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请柬文化的体验与传承当中,顺应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在突出情感、学习态度、价值观的养成的同时,循序渐进地提高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本课在内容的编排上没有过多地涉及涉及和制作方面的知识,而是侧重于介绍请柬设计的独特要求,为学生留有更多的空间进行协调统一的设计练习。拓展环节通过同一主题系列作品的展示,为下一单元——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欣赏学习进行了适当的铺垫。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请柬的内容、意义、书写及制作方法,设计制作一张校园艺术节请柬。

2、通过观察、分析、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请柬的设计制作过程和具体步骤,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得以运用。

3、使学生了解重大活动的基本礼仪,培养学生的基本礼仪规范,增强学生的社交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请柬的一般知识,学会请柬的设计方法。

教学难点

设计并制作出有创意和特色的校园艺术节请柬。

教学方法

直观感受、讨论、欣赏、观察、发现、情景、讲授、演示、比较等。

评价要点

1、是否掌握了请柬的书写格式要求和设计技巧。

2、是否利用所掌握的请柬知识和技能,设计、制作出符合校园艺术节主题的请柬。

3、是否热心参与学习活动且学习兴趣持久。

4、能否将所学请柬知识及设计制作方法运用于学校艺术节的实际活动中。

课前准备

教具:多媒体教学软件及设备、请柬实物、卡纸、彩笔等。

学具:卡纸、铅笔、橡皮、彩笔、剪刀、固体胶棒、其他各种装饰辅助材料。

教学设计示例

一、动画导入

播放动画经典故事《森林音乐会》,请学生思考:小动物们是通过什么方式得到音乐会的消息的?进而导入本课课题:盛情邀请-----请柬的设计。

二、新授内容

课件出示学习目标,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环节一】了解并掌握请柬的内容、意义、书写格式等基础知识。

1、请柬的意义。

(1) 设问:举行活动为什么要送请柬?(引导学生说出请柬的意义)

小结:请柬又叫邀请函,也称请帖,是单位、团体或个人邀请有关人员出席隆重的会议、典礼等活动时发出的礼仪性书信。

(2) 学校一年一度的校园艺术节就要召开了,同学们能否试尝自己动手制作一张精美的请柬,邀请亲朋好友来参加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请柬的类型。

设问:同学们都知道,请柬来源于生活。那么在生活当中,你都见过哪些类型的请柬?

(引导学生说出常见的请柬类型:结婚请柬、生日请柬、会议请柬、活动邀请函等,课件出示图片)

3、请柬的形式

(小组合作探究)各小组打开桌面信封观察分析手中的请柬具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从请柬的类型、色彩、图案、结构等方面进行观察和分析,并说出请柬的结构形式:单贴、双贴、组合贴)

4、请柬的内容。

结合请柬欣赏,总结出时间、地点、邀请人和被邀请人等相关内容。

5、请柬的书写格式

出示两种不同书写格式的请柬,在观察和对比中,引导学生发现请柬书写格式:横式写法和竖式写法。

拓展介绍:古人之所以竖着写,是因为在造纸术发明之前,古人是在竹木简牍上写字的,而竹木简牍都是窄长的片状,用绳串起来可卷成册,二打开卷册自然是右手执端,左手展开阅读,所以,书写也就形成自上而下、从右往左的顺序。后来,蔡伦发明了造纸术,随着中西文化的涌入,拼音文字与中文混写现象的增多,人们横向阅读和书写的习惯逐步养成,请柬的书写也出现了横式。根据人们的喜好,竖式写法还常被运用在请柬上。

6、请柬作品欣赏。

课件出示3—5幅作品,分析其优缺点,提出改进建议。

?环节二】合作探究请柬的设计制作步骤。

1、小组合作分析手中的请柬,探究制作步骤。

2、教师示范制作步骤。

(1) 构思,确定活动主题和结构形式

(2)剪出衬底图形

(3)装饰美化

(4)写上请柬文字内容

3、小组展示请柬,总结请柬的制作方法。(剪刻粘贴、绘制、电脑设计等)

?环节三】小组合作进行请柬的设计制作。

1、提出设计制作要求。

(1) 为学校举办的校园艺术节设计一张请柬。

(2) 可用绘画、剪刻粘贴等方法。

(3) 内容要与设计统一,信息准确完整,书写格式规范。

(4) 设计新颖,别出心裁,色彩搭配和谐。

(5) 注意刀具安全,保持教室卫生。

2、学士制作,教师巡视指导,计划书展示典型作业,指出优缺点以供借鉴。(播放背景音乐,展示以往学生优秀作品,自动切换)

?环节四】作业展示评讲。

1、组内互评,推选本组1—2件优秀作品。

2、班级小组展评,讲解设计思路及制作过程。

三、课堂小结

1、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请柬知识和制作技巧,总结精彩亮点和需要改进之处,为以后的学习提供借鉴。

2、教师总结教学情况。

四、知识拓展

运用计算机常用应用程序-----windows中的“画图”或photosshop软件等,设计制作请柬。

五、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是对前一课的海报设计和小学阶段贺卡设计教学内容的梯级延伸;因此,可适当弱化“设计 应用”学习领域相关知识、制作技法的学习,适当加强“综合 探索”领域的学习研究。可积极挖掘和紧密结合学生生活、校园文化,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请柬文化的体验与传承当中,顺应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在突出情感、学习态度、价值观的养成的同时,循序渐进地提高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鸟教案设计优秀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 认识挂街等12个生字及相关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要表达的美好心愿。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要表达的美好心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揭示课题

1、欣赏歌曲《种太阳》。

交流:歌曲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种太阳)小朋友把自己的愿望种在了太阳里面,还有一位小朋友他喜欢画太阳,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18课《四个太阳》。

2、师板书课题,生书空。

过渡:小画家为我们画了四个什么样的太阳送给谁呢?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读课文

2、检查生字、词语

(1)、认读词语

(2)、认读生字

3、整体感知,小画家画了四个太阳送给谁呢?学生贴图。

三、感悟朗读,尝试背诵。

(一)、走进夏天

1、为什么喜欢绿色的太阳?

2、抓住清凉一词引发感悟。

(1)多媒体播放夏天的太阳和知了的叫声,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预设:我看到小朋友热得出汗了。小狗也热得吐舌头。知了在吱吱地叫。

(2)假如你就是这位小朋友,此时,你最渴望什么? 预设:吃雪糕,进空调屋,到大树下乘凉,太阳变绿。 多媒体出示:瞧,太阳变了脸色,大地发生了什么变化? 预设:大树,田野,高山都变绿了,小狗跑了,知了飞了。

(3)此时,你又是什么感受呢? 预设:很舒服,很凉爽,很高兴。

( 4 )指导朗读 把这种清凉的感觉放到句子里读一读 学生朗读本段 引读:绿色的太阳洒在高山上,田野里,高山上微风吹拂,田野泛起绿色的波浪,读 绿色的太阳照在街道,校园里,绿树成荫,鸟儿歌唱,走在这里多么清爽,读 3、看画面尝试背诵

(二)走进秋天 过渡:

走过了炎热的夏天,又迎来了金色的秋天,看金黄的太阳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

1、读文想象指名读第二个自然段,读了这段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抓住邀请,香甜进行感悟

(1)出示硕果累累的画面,问: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苹果?什么样的鸭梨?(红红的,红彤彤的,又香又甜的)看画面读词语:又酸又甜的橙子又大又圆的柿子五光十色的葡萄

(2)师示范当小落叶对小伙伴发出邀请。学生之间模拟情境练习邀请。

(3)指导朗读 激情:刚才几位小落叶的邀请多热情啊!让我们都来做小落叶对小伙伴们发出邀请吧。 采访:刚才朗读的时候,你为什么脸上挂着微笑呢?学生谈想法以悟促读。

3、指导背诵以填空的形式练习背诵。

(三)走进冬天 过渡:

送走了金色的秋天,哪个季节又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冬天) 感悟温暖

1、寒冷的冬天来到了,你最怕什么?(冷)

2、播放雪景和寒冷的风声 用动作表现你此时的感受

3、指导朗读,出示画面,师描述:此时一个红红的太阳出现了,它照亮了大地,多么温暖!

4、用温暖说句子。

(四)走进春天 过渡:

冬去春来,我们一起走进多彩的春天吧!

1、朗读第四自然段。

2、拓展说话

(1)、师示范说句子:春天来了,桃花开了,春天是粉红色的。

(2)、学生仿说:春天来了, ,春天是 色的。 四、依照板书,练习背诵。 个别背,小组背。

板书设计 18 四个太阳 夏秋 冬 春 清凉 香甜 温暖多彩

鸟教案设计优秀教案篇4

课文《我是什么》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能目标:

1认识“浮、雹”等11个生字。会写“冲、晒”等8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雨、云、冰雹、雪等自然现象和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识字、读懂基本的意思,质疑问难,提出不懂的问题,合作、探究,借助多媒体课件学懂课文,同时产生对大自然,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积极的探索欲望。

情意目标: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愿望。

二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培养阅读能力,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思路:

四课前准备:课件、带图案的卡片。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授课时间:

第一课时

一课前,情趣导入,布置预习:

师:大家都喜欢猜谜语吧?今天老师想大家介绍一个谜语娃娃,这个谜语可长了,它说,你们一定猜不出它是谁!(激将。)板书“我是什么”。大家好好预习课文,读一读,还可以交流交流。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认一认,上课的时候,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猜出谜底的,记住生字的,好吗?

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词语,了结课文大意。

1(导入)师:直接出示课题,问:昨天谜语娃娃给大家出的这个问题有答案了吗?说说自己的根据。(反馈的课文的理解)能猜出来,(或者能有这么些想法,你们一定认真读课文了,对吗?课文那么长,还有很多生字词语,你都会认了吗?让老师见识见识。

2检查词语、生字。

a多媒体出示词语,读一读;分小组比赛读,读对了,变成笑脸。比一比哪个小队(包袱、剪子、锤头)笑脸多。

“飘浮 雹子 暴躁 灌溉 机器 淹没 庄稼 毁灭 灾害”

雹:跟“雨”有关系。还有哪些字跟雨有关系?如“雪、雷”。

c猜谜语。一只小黑狗,长着四个口。(器)

水大好发电(淹)

禾苗的.家(稼)家里玩火,闯了大祸。(灾)

一只脚踢三个球,一脚踢到树上头。(躁)

三总结识字情况,进入学文。

1分组朗读,再比一比,哪个小组读课文读得流利。

2学习第三段。

a齐读,师:这段话说得是谁啊?看看带给大家的礼物。课件出示:风平浪静的池塘、江河、小溪、大海等,再想想应该怎么读好这段话。

鼓励学生试读;指导学生读出“睡觉”(轻轻地)“散步”(轻快的)“奔跑”(活泼的)“跳舞、唱歌、开大会”(愉快有趣的语气)

b再看画面“池塘”,用自己的话描述小水滴怎样在池子里睡觉。

在小溪里地散步;

在海洋里地跳舞、唱歌。

3学习一、二段。

a师:水像一个调皮的娃娃,课文中有一个字,最能表现它的特点,快找一找。

(指导学生找出“变”这个统领全文的特点。)

b它都能变成什么呢?快读一读,跟小组同学说一说。

交流发言。老师故意板书成“气”,提醒学生注意“汽”和“气”的区别。

c还能变成什么?(云、雨、雹子、雪)找一找写云的句子,跟着“水娃娃”一起(录音)读一读。说说读懂了什么。(板书“白云、彩霞、乌云”)

练习:课件出示(飘浮漂浮)要求学生不看书,说云在空中(飘浮),()在水面上漂浮。

d自主选择想读的片段,点击课件练习朗读。

展示朗读读(个别),指导重读“落、打、飘”圈出来,作笔记。

4水还能变成什么呢?看课件,引导学生用“——我就变成——”说话,说一说水变成雾、露珠、霜、冰等东西。

5自读第四段,边读边画,找一找哪些词说水做的好事,哪些词说水做的坏事。看课件,直观认识水的危害。再读“人们想出种种办法管住我。。。。。。”说说“种种”是什么意思?人们想了哪些办法让水只做好事?查查资料,下节课再说。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词语。

2看图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说说自己通过查资料知道了水能作哪些好事。

三练习。

用“温和”说一句话。

四指导学生写生字。

重点指导写“器、浮”,其余让学生通过观察、临摹来写。

鸟教案设计优秀教案篇5

学习目标:

1、巩固生字,会写“园”“因”两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小作者画四个太阳要表达的心愿。

重点、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小作者画四个太阳要表达的心愿。

学习过程:

一、目标导向

1、小朋友,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四个太阳,今天我们把他们请出来吧。(课件)

学生叫太阳

2、四个太阳给我们出了一些问题,来考考大家。(课件出示:绿、红太阳猜字谜。金黄、彩色太阳请大家读词语。)

二、组织自学

1、为什么要画这四个太阳呢?我们翻开书,读读课文,一起去找找答案吧。

2、小朋友读得真认真哪。你最喜欢哪个太阳,请再好好地读读那一段。

三、引导评议

反馈,随机教学

1、“彩色太阳”

(1)你为什么喜欢春天的太阳?

(2)(课件)瞧,美丽的春天来到了我们的教室。你想起哪些写春天的词语?

(3)你们说得多美呀,请同桌你说一个,我说一个。比比谁说得多。

(4)那春天该画个什么颜色的太阳呢?(课件)

(5)美美地读这一段。

2、“绿太阳”

(1)(课件)火热的太阳挂在空中,连知了都热得不耐烦了。夏天,你最希望怎么样?

(2)那我们就画一个绿绿的太阳吧。

(3)让我们一起享受一片清凉。

3、“金黄太阳”

(1)(课件)金黄的太阳带我们来到果园,看着看着,你想说些什么呀?

(2)(出示)“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请他们尝尝水果的香甜。”

现在,老师变成了一片金黄的落叶,“ххх,果园里红红的苹果熟了,请你来尝一尝吧。”“ххх,一串串的葡萄可甜了,你想吃吗?快跟我走吧!”谁也象老师一样,来邀请小伙伴?

小朋友,大家都来做落叶,邀请小伙伴,好吗?

指导朗读这句话

4、“红太阳”

(1)(课件)天真冷啊,老师看到有些小朋友缩起了头,手和脸都冻僵了……这时候,你最需要什么呀?

(2)我们一起朗读,把温暖的阳光带给大家。

5、四个太阳,四段美丽的课文,小朋友有信心读好整篇课文吗?

6、选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背下来。

四、指导练习

1、仔细观察“园、因”,说说你的发现。

2、教师范写。

3、学生练写。

展示学生写的字,评议。

五、师生小结

1、小朋友,你有什么美好的愿望呢?

2、你会画个什么样的太阳,实现自己的愿望呢?

(出示)“我画个( )太阳,( )。”

3、老师送大家一个快乐的太阳,希望大家快乐地学习,快乐地长大。

鸟教案设计优秀教案篇6

?曹刿论战》文章阅读:

十年2春,齐师3伐4我5。公6将战,曹刿(guì)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7谋8之,又何间9(jiàn)焉?”刿曰:“肉食者鄙10,未能远谋。”乃11入见。问:“何以战12?”公曰:“衣食所安,弗(fú)敢专也13,必以分人14。”对曰:“小惠未遍15,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16(bó),弗敢加17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18(fú),神弗福19也。”公曰:“小大之狱20,虽不能察21,必以情22。”对曰:“忠之属也23,可以一战24。战则请从25。”

公与之乘26,战于长勺27。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28。公将驰29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30,登轼31(shì)而望之,曰:“可矣。”遂32逐33齐师。

既克34,公问其故。对曰:“夫(fú)战,勇气也35。一鼓作气36,再37而衰,三38而竭。彼竭我盈39,故克之。夫(fú)大国,难测40也,惧有伏41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42,故逐之。”

?曹刿论战》词句注释

曹刿(guì):春秋时鲁国大夫。著名的军事理论家。

十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齐师:齐国的军队。齐,在今山东省中部。师,军队。

伐:攻打。

我:指鲁国。《左传》根据鲁史而写,故称鲁国为“我”。

公:诸侯的通称,这里指鲁庄公。

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当权者。

谋:谋议。

间(jiàn):参与。

鄙:鄙陋,目光短浅。

乃:于是,就。

何以战:就是“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用,凭,靠。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安:有“养”的意思。弗:不。专:独自专有,个人专有。

必以分人:省略句,省略了“之”,完整的句子是“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给别人。以,把。人:指鲁庄公身边的近臣或贵族。

遍:一作“獭保遍及,普遍。

牺牲玉帛(bó):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玉,玉器。帛,丝织品。

加:虚报夸大。

小信未孚(fú):(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孚,使人信服。

福: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

狱:(诉讼)案件。

察:明察。

情:实情。

忠之属也: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属,种类。

可以一战:就是“可以之一战”,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可,可以。以,凭借。

战则请从:(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从去。从:随行,跟从。

公与之乘: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之,指曹刿。

长勺:鲁国地名,今山东莱芜东北。

败绩:军队溃败。

驰:驱车追赶。

辙(zhé):车轮碾出的痕迹。

轼:古代车厢前做扶手的横木。

遂:于是,就。

逐:追赶,这里指追击。

既克:已经战胜。既,已经。

夫战,勇气也:作战,(是靠)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夫(fú),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没有实际意义。

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作,振作。

再:第二次。

三:第三次。

彼竭我盈:他们的勇气已尽,我们的勇气正盛。彼,代词,指齐军方面。盈,充沛,饱满,这里指士气旺盛。

难测:难以推测。测,推测,估计。

伏:埋伏。

靡(mǐ):倒下。

曹刿论战:题目是(教材编写者)后加的。

?曹刿论战》阅读练习题: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线词的意思。(4分)

(1)公将鼓之鼓:

(2)小惠未蹋

(3)彼竭我盈盈:

(4)既克,公问其故克: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

(1)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小题3】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特点?(2分)

?小题4】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得胜利印证了语段(二)中的一些说法,请选择其中一个简要说明。(2分)

?曹刿论战》阅读题参考答案:

?小题1】(1)击鼓(1分)(2)同“遍”,普遍(1分)

(3)充满,这里是士气旺盛答案1分(4)战胜(1分)(共4分)

?小题2】(1)我看见他们的车辙印混乱,望见他们的军旗倒下,所以追击他们(1分)

(2)衣食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1分)

?小题3】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担心齐国有埋伏)表现了曹沉着、冷静、谨慎的特点(一问1分。共2分)

?小题4】①鲁庄公对曹刿言听计从,可谓“将能而君不御”②鲁国君臣一心,可谓“上下同欲”③曹刿在选择进攻和追击的时机上审时度势,可谓“知己知彼”(答出其中一个方面即可。若从其他角度回答,能言之有理也可。2分)

答案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鼓”,词类活用,击鼓。“獭保同“遍”,普遍。“盈”,充满,这里是士气旺盛。“克”,一词多义,战胜。

?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1)时,要注意把“辙”(车辙印)、“靡”(倒下)、“逐”(追逐)这些字词翻译准确。翻译(2)时,要注意把“弗”(不)、 “必”(一定)这些字词翻译准确

?小题3】试题分析:“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交代了曹刿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这表现出他是一个沉着、冷静、谨慎的人。

?小题4】试题分析: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得胜利印证了语段(二)中“上下同欲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知彼知己”等的说法。结合语段(一)具体说明即可。

鸟教案设计优秀教案模板6篇相关文章:

设计试用期转正工作总结模板5篇

平面设计实习心得模板5篇

毕业设计心得模板5篇

关设计的工作总结模板7篇

实习设计的心得体会模板7篇

双减作业设计的心得体会优秀7篇

设计月工作计划优秀8篇

幼儿教育活动设计教案6篇

幼儿园小班彩色鸟教案7篇

健康活动教案优秀6篇

鸟教案设计优秀教案模板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3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