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角活动教案反思7篇

时间:
Anonyme
分享
下载本文

老师在上课之前都会准备好自己的教学教案,在教案的制定中,我们要学会对教学内容做好分析,58心得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区角活动教案反思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区角活动教案反思7篇

区角活动教案反思篇1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螳螂》含反思

生成背景:

9月20日,户外活动时,我和孩子们一起在玩球,忽然,只听一声尖叫,我过去一看,原来,孩子们在围墙下面发现了一只螳螂。他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冯静亭:“这是蚂蚱。”

韩舒宁:“不对,这是蟋蟀。”

单泉:“我知道,我知道,这是螳螂。”

……

小朋友都认为自己说得对,各有各的理由,他们你不服我,我不服你,差一点吵起来。

老师:这到底是蚂蚱,是蟋蟀,还是螳螂呢?

韩业达:“这是蚂蚱,因为它会跳。”

崔鹏:“这是蟋蟀,蟋蟀会叫。”

单泉:“这是螳螂,我在电视上看见过,它有两把大刀。”

……

幼儿非常喜欢小动物,特别是小班的幼儿兴趣浓厚,更愿意到饲养角去研究。但他们又受生活经验和年龄特点的限制,在倾听讨论的过程中,看问题片面,局限,缺乏全面的研究。《规程》中也明确指出要爱护小动物,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老师也考虑到有研究价值。鉴于此,老师和幼儿一起共同生成了“螳螂”这一主题。

生成过程:

(一)了解已有经验

小朋友们把螳螂高高兴兴地带回教室,在饲养角给它安了一个家。在观察时,他们又展开了议论。

陈智超:“它喜欢吃什么?”

史丽媛:“它是好的还是坏的?

李璇:“它生活在什么地方?”

马友成:“为什么它是绿色的呢?”

崔鹏:“它到底叫什么名字?”

……

孩子们议论的内容越来越多。

老师:“那么它到底是什么呢,是好的还是坏的?今天回家你们想办法找出答案,明天来告诉老师和小朋友,好吗?孩子们开始商量了。有的说问爷爷、奶奶,有的说问爸爸、妈妈。有的说查《十万个为什么》,查《百科全书》,有的.说用电脑上网查。

(二)探索发现

1、问家长

第二天,第三天,孩子们陆续带回了答案。有的说是螳螂,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告诉的,是益虫。

2、查资料

马有成说雌螳螂在生小宝宝之后会把雄螳螂吃掉,是《十万个为什么》上写的。有的小朋友是请爸爸、妈妈用电脑上网查的,那上面介绍螳螂是益虫,吃害虫。韩业达还拿来了vcd,说可以让小朋友一起看,上面的螳螂本领可大了,它身体的颜色是保护色。

3、喂养

孩子们在吃午饭、加点时,也用面包、米饭、馒头喂它,结果螳螂毫无兴趣。孩子们又在散步时拔了一些草,发觉螳螂对草比较感兴趣。张天启的爸爸还抓了两只蚂蚱,我们一起放到小盒里,螳螂马上用两把大刀抓住了其中一只,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孩子们高兴地跳起来,嚷到:螳螂吃害虫,它是益虫。

4、自我保护

李小朋和许多小朋友在一起讨论起来:“螳螂遇到敌人怎么办呢?”“我们试一试吧。”胆子较大的韩业达把手伸到盒子里,还没等碰到螳螂,它的两把大刀就举了起来,韩业达吓得连忙把手缩回去。

通过这个小实验,小朋友们明白了:螳螂是用大刀来防御敌人,保护自己的。

5、让幼儿了解自我保护方法并表征,同时进行知识的迁移

我适时进行知识的迁移。:小动物都会保护自己,你们会怎么保护自己?

潘敦浩:打110。

战海涛:大声喊,救命啊。

臧元晟:不跟坏人走。

唐雯:赶快跑,找爸爸、妈妈。

马佳奕:不单独自己走。

潘绍文:不往耳朵里、鼻孔里塞东西。

……

6、提出新的矛盾点

好提问题的李璇问我:老师,青蛙、熊到了冬天会冬眠,螳螂冬天到哪儿去了?这个问题小朋友帮李璇找到答案,好吗?

过了几天,孩子们陆续找到了答案,螳螂在秋天把卵产在向阳的山坡上、树枝上,有一层硬膜包着,所以里面很暖和,而雌雄螳螂就冻死了。到了第二年春天天气暖和了,卵就孵化成小螳螂了,它们又可以捉害虫了。

7、表征

马佳奕把螳螂产卵的情景画了下来。韩舒宁把螳螂捉害虫的样子画了下来。战海涛还画了一只大螳螂带着一群小螳螂。

8、经验分享、交流

孩子们把了解到的知识用各种形式告诉小伙伴。有的拿来了vcd;有的拿来了《十万个为什么》讲给小朋友听;有的把螳螂吃害虫的动作画了下来;有的在“悄悄话”角谈论着螳螂的秘密;有的在父母来接送时拉着父母看螳螂的各种图片;有的在美工区粘贴、涂色螳螂,他们都在体验着成功的喜悦。

体会与反思:

活动内容的产生来自幼儿,幼儿探索兴趣很高。教师有机地引导幼儿在饲养角探索、发现,不断丰富已有经验,又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年龄特点,从螳螂的自我保护迁移到自身的自我保护。在此次活动中,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在建构新知识的同时,丰富了认知经验,掌握了许多学习方法,而且能有顺序地连贯描述螳螂的外形特征。对以后描述小动物奠定了基础。

区角活动教案反思篇2

一、活动目标:

1、能够在老师的带领下观察秋天景物的变化,了解秋天的基本特征。

2、愿意跟同伴分享自己的美食。

二、材料准备:

1、事先考察过秋游地点“鹰山”的地理情况,选择适合休息的场地。

2、幼儿每人背一个小书包,里面装有小零食。

三、活动设计:

(一)引题,提出要求:

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去“鹰山”秋游,去的路上,我们会经过一条马路,我们要在绿灯的时候从人行横道上过马路。老师请小朋友看看路边的小花小草有什么变化?排队一定要一个跟着一个,不要掉队。

(二)徒步至“鹰山”。

1、一起唱《秋天多可爱》。

2、请幼儿观察路边的小花小草及山上的植物,提出相应问题,并解答。

(三)幼儿分享美食。

1、教师引导幼儿与同伴分享美食,并请老师一起分享。

2、将垃圾扔进垃圾袋。

3、能够主动擦嘴、擦手。

(四)排队回园,教师。

活动反思:在秋游前,我们就进行了实地考察,结合孩子目前的运动能力及安全因素,我们决定目的地为“鹰山”的第一个平台。在活动前,我提出了细致的要求,抓住时机,带领孩子们亲身体验了“红绿灯”,让他们真正懂得了如何过“红绿灯”。一路上,我不断地跟孩子们进行交流:小朋友,你们看,小树的枝干上为什么涂上了白色的涂料呀?树叶变成什么颜色了呀?为什么地上有那么多的落叶呢?地里面种着的是什么呀?通过提问及细致地解答,帮助孩子们了解了秋天的典型特征。在爬山的过程中,我一直强调“登山要靠山边走,不要靠外面走”,无形中告知了孩子们登山的要领。在分享美食的时候,我让孩子们将自己的美食与同伴进行互换、分享,并且提示他们:老师也很辛苦,引导他们将美食与老师一起分享,从而培养他们学会分享、关心、孝敬长辈的传统美德。

区角活动教案反思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十元以内人民币,并能说出他们的单位名称。

2、学习看钱币上的数字,知道钱币可以用来购买相应同等币值的商品。

3、学会遵守秩序,有礼貌地与人交往,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与在超市做营业员的幼儿做好事先的购物安排。

2、10、5、2、1元的人民币若干,10元以内人民币人手一份。

3、音乐、录音机、小篮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一)游戏:《开火车》复习10以内的加法。

(二)以变魔术形式分别出示1元、2元、5元、10元的钱币,让幼儿认识,并说出钱币的名称。

教师:魔术、魔术、魔术变变变,这些是什么?你们知道它们各自代表多少钱吗?(10元、5元、2元、1元)这些钱是哪个国家?(中国)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人民币)人民币有什么用途?

(三)引导幼儿分别观察钱币正面和反面的图案,并读一读上面的数字。

教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和人民币做朋友,看看他们有什么特征?

(四)幼儿学习用10元兑换5元、2元、1元。

教师:小朋友,我考考你们,10元的人民币可以兑换几张1元?又可以兑换几张5元?还可以兑换几张2元?引导个别幼儿进行操作,并请幼儿出自己是如何兑换的。

二、组织幼儿观看软件图片,引导幼儿了解人民币的兑换过程。

小朋友,真聪明,现在我们一起来看商店里的顾客是怎样购物的。

三、组织幼儿根据教师出示的物品图片及价钱进行尝试购物。

今天,我的商店要开张了,我的店里有很多物品买,我们来看看哪些东西,它们卖多少钱?教师当售货员,小朋友当顾客,进行游戏3—4次游戏。

四、幼儿进行角色游戏

1、请几名幼儿当售货员,部分幼儿是顾客。提出超市购物要求:明天,我们要出去冬游活动,为冬游活动准备一些小食品,每个小朋友就用自己蓝子的钱,每个小朋友事先考虑好,要买什么东西,观看商品的价值,然后用自己以有的钱范围内购物。

教师:现在我们出去购物了

3、来到超市,自主购物。教师指导幼儿观看商品的价值,购满需要的商品。

4、到柜台结帐。自己核对商品和价钱。

5、组织幼儿讲述自己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

五小结,结束活动。

1、人民币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方便,我们用过了钱之后就要洗手,因为钱有很多细菌。

2、组织幼儿听音乐(小汽车)结束活动。

区角活动教案反思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愉快的参与秋游前的准备活动,能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说话,记住游戏规则。

2、鼓励幼儿能用普通话说出自己所拿食品的名称。

3、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4、体验同伴间友好的情感。

活动准备:

1、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塑料小提蓝若干,小兔头饰若干。

2、橘子、小面包、乐百氏奶、果冻等(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一、师生共同扮演角色,引起游戏的兴趣。

指导语:"今天老师做兔妈妈(带上头饰),谁愿意做我的兔宝宝?"、"兔宝宝们带上帽子(头饰)"、"待会儿和兔妈妈一起去公园好吗?"(幼儿各自带上头饰)

二、听说练习。

1、幼儿说出自己喜欢吃的食品:"秋天到了,公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菊花,可美啦,咱们一起去公园秋游,带些什么吃的东西去呢?"(幼儿各自讲想带去的食品名称)

2、幼儿说老师准备的食品:"兔妈妈也为你们准备了好多食品,看,都有些什么呢?"(出示食物,让幼儿边看边讲,然后请个别幼儿讲食物的名称,注意发音的正确)

3、幼儿按指令取食物。

(1)"有这么多好吃的东西,怎么带去呢?宝宝们,不用着急,兔妈妈已为每人准备了一只篮子,让你们盛放吃的东西"(各自从椅子下取出小篮子)

(2)"待会儿,请你们每人拿一个橘子,一只面包,一瓶酸奶和两个果冻放在篮子里,看谁记住了!"、"兔妈妈让你们拿什么呀?"(教师及时表扬听的仔细的幼儿)

(3)"请兔宝宝按妈妈说的话去拿吃的东西,看谁拿对了"(幼儿分散着去取食品,教师观察幼儿取物的情况,发现有错,不急于马上纠正)

三、幼儿互相检查听话取物的情况。

1、"兔妈妈也准备了一些食品,看,谁和兔妈妈拿的食品是一样的?"(幼儿相互检查自己篮子中的食品,是否按要求拿对了)

2、"如果你多拿了一样吃的东西,别的小兔就少了一样食品,怎么办呢?"(请拿错的幼儿进行互相调整)

四、出发去公园。

1、"小兔子们已经带好了食物,现在准备出发!"(幼儿在愉快活泼的音乐伴奏下,开着小汽车去室外)

2、观察公园的菊花,并在草地上铺上塑料布进行野餐

区角活动教案反思篇5

教学内容:

我该怎么办

教学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也就是说,儿童的安全是一切发展的保障,只有在儿童生命健全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其身心健康发展。

又是一年开学季,开学的第一课我们选择了和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安全常识进行教育,把一些简单的安全防护知识教给幼儿,增强幼儿的安全防护意识,学习保护自己的技能和方法,以便处理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一些紧急情况。

教学目标:

1、让幼儿懂得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常识,对幼儿加强安全知识教育。

2、培养幼儿初步的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初步的应变能力。

教学准备:

情境表演“小明在家”、独自在家的各种图片

教学过程:

1、引入“突然遇到事情怎么办”的话题,加强幼儿的安全保护教育。

生活中突然遇到事情的`时候,你会怎么办?(不惊慌、不害怕、尽力想办法解决问题)你们遇到过什么事,当时你是怎样的?想过什么办法解决。

让幼儿各自讨论,并把经历与其他幼儿分享。

2、利用情境表演引导幼儿了解突发事件的处理办法。

两位老师进行情境表演,让幼儿看情境表演,学会“家里突然来了陌生人”的处理办法。

你认为小明这样做对吗?当你一个人在家里,有人敲门,如果这个人你不认识,你该怎么办?如果这个人是爸爸妈妈的朋友又该怎么办?

区角活动教案反思篇6

一、 活动目标:

1、 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成长的快乐,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

2、 使学生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3、 使学生认识到好习惯带来的益处,提高学生养成好习惯的自觉性。

二、 活动过程:

(一)小调查:

1、 你从几岁开始刷牙?

2、 你刚学会刷牙时要不要爸爸妈妈提醒你刷牙?

3、 现在你还需要爸爸妈妈每天提醒你唰牙吗?

4、 现在为什么不用提醒了呢?

5、 你知道什么是习惯吗?

(二)习惯检测站

1、看图(1)、盼盼每天晚上都按课表整理书包,第二天的学习用具都带齐了。

(2)、小明自己不整理书包,经常忘记带学习用品。

(3)、请学生说说你喜欢谁,为什么?

2、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养成了哪些好习惯呢?下面我们就来个自我检测。

老师这里有一棵成长树,树上每一片树叶就代表一个好习惯,如果你已经养成了这个好习惯就请你把老师发给你的笑脸贴在自己的衣服上,我们来好看看谁养成的好习惯多。

除了这里的好习惯,你还有哪些另外的好习惯呢?

(三)交流乐园

这些好习惯都给自己到来了哪些好处呢?小组交流体会。

看来好习惯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好处,,你是怎样养成这些好习惯的?

(四)成长计划

想想我们身上有那些不良习惯呢?怎样改正?

制定成长计划

总结:养成好习惯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靠坚持练习,并且请别人督促自己或自我监督,直到养成习惯。

区角活动教案反思篇7

活动内容:

古诗《绝句》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在给诗配画的基础上理解古诗的内容,学会整首吟诵。

3、采用字图搭配的方法理解动词“鸣”、“上”、“含”、“泊”的含义。

活动准备:课件、挂图、画有古诗内容的小图片、字卡:鸣、上、含、泊。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幼自由交流认识的飞禽引入课题。

2、教师利用课件引导幼儿简单了解黄鹂和白鹭:黄鹂:羽毛的颜色非常好看,经常站在树枝上展示它动听的歌喉。白鹭:是一种水鸟,会用嘴捉鱼,当它们成群的飞上天空的时候,经常是排成一行。

3、师幼一起或请个别幼儿朗诵这首关于黄鹂和白鹭的古诗《绝句》。

二、展??

1、前两句采用幼儿给诗配画的方式,引导幼儿理解内容。

老师朗诵“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请幼儿根据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想象画出这两句的意思,并请幼儿解释其含义。(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叫,白鹭排成一行飞上晴朗的蓝色的天空。)

2、后两句采用看大挂图的形式,理解其诗句的内容。

(1)“窗含西岭千秋雪”。西岭:是一个地方的名字;千秋雪:一年又一年,几千年都化不了的雪;窗含:从窗户里向外望去,这些景色好像含在窗户里一样。幼儿用手势当作“小窗户”,看一看西岭的千秋雪是不是含在你的“小窗户”里了。

(2)“门泊东吴万里船”。东吴:是一个地方的名字,离这里有几万里路,这些船有将要驶向东吴的,也有从东吴来的,都停在这里;停也叫停泊,或者直接叫一个字“泊”;门外停着将要驶向几万里外东吴的船和从万里东吴驶来的船。

3、老师示范朗诵并演示操作活动教具,请幼儿完整欣赏古诗。

4、教师采用字图搭配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古诗中的动词。

鸣:鸟的叫声;上:飞上;含:向外望去,西岭的景色好像含在窗户里一样;泊:停泊、停靠。

5、知识拓展:古诗是描写人物的还是描写景色的?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里知道的?作者是谁?他为什么要写这首古诗?

三、结束

幼儿自由朗诵学过的古诗。

大班语言领域活动:反义词

大班语言领域活动:反义词

区角活动教案反思7篇相关文章:

健康活动教案推荐6篇

健康活动教案6篇

幼儿园领域活动教案6篇

小班活动教案精选8篇

小班活动教案模板6篇

小班活动教案最新6篇

小班活动教案优秀5篇

户外活动大班教案8篇

科学活动游戏教案6篇

中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8篇

区角活动教案反思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31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