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教案对我们的教学计划有很大的帮助,每位老师在写教案的时候都要下一番功夫的,下面是58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长方形盒1蒙氏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长方形盒1蒙氏教案篇1
一、教学内容分析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认识了长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教学。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不仅是今后学习其它图形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在属小学中年级学段,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本课学习内容安排与呈现都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学生在发展上也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有的善于逻辑推理,有的善于动手操作,分组活动、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容易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所以本课以实验探究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面积公式的由来,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与人合作协调,及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分组实验这一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了培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实验、实际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并掌握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在操作中探究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五、课前准备: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板,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实验记录表,实物投影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生: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师:学习面积单位有什么用?
生:测量面积
出示长方形纸板
师:要测量它的面积,你认为用哪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如何测量它的面积呢?
学生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长方形的面积。
师:用面积单位直接去量,可以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如测量操场的面积,教室的面积;草地的面积;等等,也用面积单位一个一个去量,那可就麻烦了,所以我们要寻找一种更好、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面积。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的目的,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把握好教学的起点,抓住生活中的几个场景,引起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
师:请同学们大胆的猜测,长方形的面积和什么有关系?
(学情预设:根据学生对长方形的认识和理解,可能会出现这几种情况:和长有关、和宽有关,和长、宽都有关,和周长有关)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究知识的欲望,也培养了学生大胆探究,敢于猜想的精神)
(三)、实践探究,合作交流
师:你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带上老师温馨的提示踏上探究之旅。
出示导学提示:
1、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搭建3个长方形,完成实验记录表。
2、 仔细观察记录表,你发现了什么?
3、 尝试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学情预设:学生在组长的组织下,合理分工,有序地开展实验)
(设计意图:创设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活动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借助导学提示经过启发,独立思考,讨论,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丛冢提高认知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展示成果,全班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到台前展示实验记录,并发??
(学情预设:各小组介绍搭建的3个长方形的长、宽、面积各是多少,通过三次实验,发现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对表达流畅,思路清晰的小组给予表扬)
如:我们组共搭建了3个长方形,第一个长方形的长是3厘米,宽为2厘米,面积是6平方厘米;第二个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12平方厘米;第三个……通过三次实验,我们发现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
(五)、解决问题
1、实践活动
在我们这间教室里,有很多物体的表面是长方形的,请大家任选一个,先估计它的面积是多少,在量出它的长和宽,计算出它的面积,考考你的眼力,看看估计的和算出的面积是不是较接近。(学生操作活动,并利用长方形面积公式正确计算出它们的面积)
2、前几天,老师新换了一个办公桌,它的长是14分米,宽是8分米,我想给这张办公桌配一块玻璃,需要买多大的玻璃板呢?
3、思考题:
这是一块打碎的玻璃,你能求出它原来的面积是多少吗?说说你的想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巩固新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价值,既丰富了叙述的生活经验,同时又提高另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拓展延伸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表面并不是长方形的,如正方形的面积怎样求呢?它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呢?再如三角形,我们怎样可以知道它的面积呢?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在课后研究)
长方形盒1蒙氏教案篇2
【教学内容】
教材总复习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掌握四边形有关知识、计算图形周长;
2.2.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与合作精神,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计量单位有系统的认识,熟记周长公式并会应用。
难点:能利用周长公式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整理和梳理
1.复习四边形的有关知识。
(1)分一分。(出示一组图形,见教材第79页例1)
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正方形:()
能说说四边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征吗?
(2)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你还记得吗?
板书:
长方形周长=()
正方形周长=()
二、基本练习
1.教材第110页第2题。
(1)尝试求出两幅组合图形的周长。
(2)评价学生作业。
(3)反馈算理。
三、综合练习
教材第113页第11、12、16题。
1.尝试完成。
2.反馈评价作业。
3.说说思路。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通过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使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更加清晰,对知识点有着更加深入的理解,学生学习效率较高。
长方形盒1蒙氏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长方形、梯形和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2、比较长方形与正方形、长方形与梯形、椭圆形与圆形的特征,发现它们的异同。
3、体验学习与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已学习过正方形、圆形的特征。
2、物质准备:提供大小、颜色不同的正方形、梯形、圆形纸的胸卡、图片,圆形铁丝圈若干, 师幼共同收集3种图形的物品排放在活动室中。
活动过程:
一、以“小客人来做客”引题,认识图形的基本特征。
1、认识长方形。
(1)出示长方形,幼儿观察:它长什么样子?(有4条边,对边一样长,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
(2)拓展思维:有哪些物品像长方形?(门、窗、尺子等)
(3)比较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异同:它们都有4条边4个角,正方形的4条边一样长,但长方形是对边一样长。
2、认识梯形。
(1)出示梯形,幼儿观察:它长什么样子?(有4条边,上下两条边不一样长,两条斜边一样长,上面两个角与下面两个角一样大。”)
(2)拓展思维:有哪些东西像梯形?(梯子、花盆)
(3)比较长方形和梯形的异同:它们都有4条边4个角,长方形对边一样长,梯形对边不一样长。
3、认识椭圆形。
(1)出示椭圆形,幼儿观察:它长什么样子?(没有角,只有边,弧线围城鸭蛋圈,圆圆扁扁真有趣,一个圆形在肚中)
(2)拓展思维:有哪些东西像椭圆形?(鸭蛋、盘子)
(3)比较圆形和椭圆形的异同:椭圆和圆的边都是光滑的,但椭圆形比圆形更扁更长。
二、分组操作,巩固认识。
引导幼儿思考并分组操作:将正方形变成长方形,长方形变成梯形,圆形变成椭圆形。
三、找家游戏,强化训练。
1、幼儿佩戴图形胸卡,根据胸卡上的图形找到相应图形的家,学说完整句“我是xx形宝宝,我找到了xx形的家”。
2、寻找活动室中像长方形、梯形、椭圆形的物品,用“我找到了xxx,它像xx形”的句式向好朋友或客人老师介绍,并将找到的物品送回相应图形的家。
活动延伸:
1、将材料投放到区角,引导幼儿继续玩“图形变变变”的游戏。
2、回家后继续寻找像长方形、梯形、椭圆形的物品,把它记录下来,带回班上与同伴分享。
长方形盒1蒙氏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比较了解长方形的基本特征。
2、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出长方形的物品,并能不受颜色、大小、形状及位置摆放的影响正确区分长方形。
3、在操作活动中激发幼儿对认识图形的兴趣。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图片,房子图画,计数棒,正方形和长方形实物(毛巾、书本、尺 子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手指游戏:我有一方田。
2、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方方的老朋友,出示正方形,让幼儿说说正方形 有几条边?几个角?
二、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从而认识长方形。
1、出示长方形,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与正方形的对比发现长方形的特征。
(1)数一数,长方形有几个角?有几条边?
(2)折一折,看看长方形的四个角怎么样?四条边怎么样?
2、引导幼儿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异同点:
相同点: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有几个角?几条边?正方形和长方形四个角都怎么样?
不同点:正方形的四条边都怎么样?长方形的四条边是怎么样的?
三、游戏:找正方形和长方形,进一步加深幼儿对长方形的认识。
1、引导幼儿在盘子中寻找正方形和长方形。
2、引导幼儿在房子图画中寻找正方形和长方形。
四、生活延伸:
1、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物品,让幼儿说说它们是什么形状的?
2、联想寻找:启发幼儿找出教室里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物品。
3、动手操作:提供计数棒,让幼儿尝试在桌上拼长方形。
活动反思
1、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和积极性、参与性。
2、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表达形式表达的意愿、教师给予及于的配合和支持。
3、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性格特征给予相应的指导。
长方形盒1蒙氏教案篇5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人教版)《数学》第七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材分析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知道面积的含义。初步认识面积单位和会用面积单位六接录面积的摹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生学习其他平面图形而积计算的基础。教材注重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找出长方形面积与边长的关系。让学生自己总结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安排。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因此。如何掌握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与如何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成为本节课的重点。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己经学习了面积的概念及常用的面积单位。并且会用面积单位直接i.m.平而图形的面积。但用这种方法比较麻烦。而且有时会行不通。这些都引起了学生的思考。因此。
他们迫切需要探求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那么如何去探求—即学生体验、经历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形成过程就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利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和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以独立思考、合作探讨、动手操作等形式经历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形成过程。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及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每组一个1平方厘米和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
学具:分组实验单、每生10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及一张无格长方形彩纸(长、宽均为整厘米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1.游戏:看谁涂得快。
准备:每组一个1平方厘米和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
规则:(1)每小组可以任选一正方形为其涂色。
(2)以先涂完色的为胜。
2.学生操作完后。问:
你们获胜的秘密是什么?或问:你们组为什么选涂小正方形?
总结出:图形的而积也有大小之分。
那么。怎样知道一个图形的具体面积呢(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设计意图:利用儿童的好胜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拉近师生关系。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气氛。使学生觉得数学处处都在,体验数学的魅力。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1.独立思考。猜测设疑:
(1)下面长方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你能验证一下吗(出示学具中的长方形彩纸)?
(学生可能用i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去录。也可能直接估计,这些都是可以的。)(2)出示学校长方形花坛的平面图。问:要知道这个花坛的占地面积有多大。你有什么好办法吗(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办法)?
是否有一个更简捷的度最方法呢?让我们一起来寻找吧。
设计意图:允许学生‘。猜测”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学生经历探索过程的必由之路。
2.小组合作。
(1)操作初探:(拼摆:让学生用准备好的而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摆长方形。用几个拼都可以。并完成分组实验单。
(2)讨论:观察实验单。你们能发现什么?
(3)交流:分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交流。学生的发现可能有:
①每行摆的.个数与长方形长边的厘米数相等;
②摆的行数与长方形宽边的厘米数相等;
③所用的小正方形的总个数与长方形面积的平方厘米数相等。
3.验证总结:
(出示图形:你能准确说出下面长方形的面积吗?为什么(每格1平方厘米)?
(2)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实际验证。
(3)出示“猜测设疑”中的长方形彩纸:
问:要知道这个长方形的准确面积。需要什么条件?
学生实际测量并求出面积。
(4)归纳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长x宽(板书)
设计意图:动手操作永远是解疑的良方。只有放开学生的手脚,才能解放他们的思维,而且通过拼摆、观察、交流,让他们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的抽象思维又一次得到锻炼。
三、分层练习。实践应用
1.基本练习:
(1)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2)一台电视机外壳的一个面长是44厘米。宽是34厘米。
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发展练习:
一块长方形的面积是36平方分米,它的长和宽可能是多少?
3.综合练习:
让学生任选身边的长方形平面。测录并求出它们的面积。
四、联系实际。贴近生活
在“非典”的防治工作中。学校要求每班都要出相关内容的黑板报。请你设计一下黑板报的格式。要求必须有长方形的“宣传画”及长方形的‘,留言板”板块,其他可以自由发挥。看谁的设计最美观、最合理,并算出相应板块的面积。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要有层次性。数学源于生活。要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的价值。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注重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拼摆、观察、合作,经历整个知识的形成过程,循序渐进地掌握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突出体现“做数学”的思想,突出了数学的应用性。不足的是“导课”和“猜测设疑”用的时间过长,整个教学节奏把握不够紧凑,这是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长方形盒1蒙氏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图形进行比较的兴趣。
2、能在周围环境中找出长方形的物体。
3、认识长方形,知道名称和基本特征,能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
活动准备:
1、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纸幼儿及老师每人一张。
2、"小客人"两个:一个嘴巴是长方形的,一个嘴巴是正方形的。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饼干一盒。
教学过程:
一、 活动导入:猜一猜。
1、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好朋友,它有4条边、有4个角,而且4条边一样长,4个角一样大。小朋友猜猜它是谁?(幼儿回答)
2、出示正方形,加深幼儿对正方形的认识。
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老师把它请出来!(出示正方形)原来是正方形,小朋友欢迎它(拍手欢迎)。
师:小朋友,正方形说它有4条边,4条边一样长,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你们还记得吗?
咱们一块来说说好不好?(正方形有4条边,4条边一样长,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
3、出示长方形,让幼儿通过用和它边一样长的正方形进行量一量,从而感知长方形短边的2条边和正方形边一样长,长边的2条比正方形的边长, 通过折一折,知道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引导幼儿讲述长方形的特征)幼儿齐拍手说
师小结:长方形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有4条边,对边一样长。
二、幼儿游戏操作,加深认识:
1、给小客人送食物。(长方形嘴巴的客人吃长方形的饼干,正方形嘴巴的客人吃正方形的饼干)。
2、检查幼儿的完成情况。
三、课堂延伸
请幼儿到室外或家里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像长方形,明天回来告诉老师。
长方形盒1蒙氏教案篇7
学习目标:
1蹦芮别周长和面积,加深对周长和面积的理解。
2蹦芄啦獬し叫蔚拿婊,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习重点:掌握面积估计的一些技巧。
学习难点:估计面积的方法掌握。
学习过程
(一)预习活动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说说哪个单位
大?哪个小?
2.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
3.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
要知道一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你可以怎么办?
我们既可以计算,又可以估测。这些办法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
选择。
(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1惫啦猓撼鍪境し叫危
如果问题是“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
合作解决,交流自己是怎样估测的。
估计面积:c㎡
如果要求这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先应怎么办?
测量长㎝,宽㎝。
计算:
周长:面积:
2敝艹兔婊的比较
讨论:周长和面积有什么不同?
周长指的是
面积指的是
小组汇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小给汇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三)拓展练习
(1)在钉子板上围成课堂活动第1题的图形,再想一想它们的周长和面积分别相等吗?
(2)完成练习八第1,2,3题。
(3)实践活动。
①估计教室面积是㎡,再测量出教室的长m,宽m,
计算周长:面积:
②估计操场的面积。
估计操场长是,宽是,面积就约是。
(四)反思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周长和面积有了哪些认识?
长方形盒1蒙氏教案篇8
一、活动名称:
认识长方形(中班)
二、设计意图:
认识长方形是中班的教学内容。在幼儿认识平面图形的过程中,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幼儿已经认识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在此基础上来认识长方形,对幼儿来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指南》中强调,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为此我设计此活动,让幼儿能大胆地参与活动,积极地投入实践中去。
三、活动目标:
1、了解长方形的基本特征,正确说出长方形的名称。
2、能不受大小、颜色、摆放位置的干扰正确辨认长方形。
3、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四、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
1、《认识长方形》的ppt课件
2、长方形卡片和正方形卡片各一张
3、闯关游戏幼儿操作卡片人手一份
4、印有一个长方形的幼儿操作卡人手一份
5、水彩笔幼儿人手一只。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认识常见的图形,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五、教学重点:
了解长方形的基本特征,正确说出长方形的名称。
教学难点:能不受大小、颜色、摆放位置的干扰正确辨认长方形。
六、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巩固幼儿对正方形的认识并引出长方形。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收到了图形王国的国王的邀请,要带你们去他的图形王国参观,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图形王国里有这么多好看的图形,我们来看看都有谁。(圆形、三角形、正方形)3.今天这里来了一个新朋友,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嘛?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吧。
(二)出示长方形,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长方形的主要特征。
1.出示长方形宝宝,提问:这个图形有几条边?几个角?跟什么图形像呢?
(有四条边,四个角,跟正方形很像)
2.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比较他们的异同点。
观察发现,相同点:它们都有四条边,四个角,四个角都是一样大的。。异同点:正方形,四条边都是一样长的;长方形,有两条面对面的边是一样长的,另外两条边是一样长的。相邻两条边是不一样长的。3.下定义:有着四条边,四个角,四个角一样大,面对面的边一样长,相邻的两条边不一样长的图形叫做长方形。
(三)闯关游戏"寻找长方形",幼儿巩固加深对长方形的认识。
图形王国的图形宝宝非常喜欢我们小朋友,邀请我们一起进行闯关游戏,看看我们的小朋友能不能闯过所有的关卡。
第一关:首先出示颜色相同、摆放整齐,但是大小不同的各种图形的操作卡,让幼儿从中寻找出所有的长方形并用笔将长方形圈出。
第二关:摆放整齐,但是大小、颜色都不相同的各种图形的操作卡,让幼儿从中寻找出所有的长方形并用笔将长方形圈出。
第三关:出示更多各种各样的图形宝宝,它们的大小、颜色、摆放位置都不相同,让幼儿从中寻找出所有的长方形并用笔将长方形圈出。
教学反思:
1、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和积极性、参与性。
2、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表达形式表达的意愿、教师给予配合和支持。
3、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性格特征给予相应的指导。
长方形盒1蒙氏教案8篇相关文章:
★ 1年级计划书6篇
★ 7月1演讲稿6篇
★ 第1次演讲稿6篇